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三)

“你有何事?”老僕問他道。

“這馬上就要去見王爺了,我有件東西必須給您。”蔡賢卿一擺手,一個小戲子便捧着一個油光鋥亮的紅漆盒,走到蔡賢卿面前。蔡賢卿將漆盒順手拿來,遞到那老僕手上。

老僕取下盒蓋,見裡面盛着一副黃銅鏡架的水晶眼鏡,光彩奪目。

“哎呀……”他一時語塞,竟怔在原地不動了。

“聽人說您老眼花了,我便從鋪子裡挑了個上好的西洋眼鏡,這就送您了。”蔡賢卿笑道。

“難不成真是送我的?”老僕人還不敢相信。

“還能有假不成?”

“哎呦!”那老僕一拍掌,驚喜萬分,緊緊抱着漆盒,幾乎要看着那眼鏡哭出來了。“賢卿,我可謝謝你了!你這得花多少銀子啊?”

“這水晶難尋,價錢自然不菲。約莫……八十二兩銀子吧。”

“八十二兩!老朽得給你跪下了!”他本準備立馬下跪,可卻見蔡賢卿搶先一步,已跪倒在地:“賢卿不過一介戲子,賤籍之屬,安能受拜?還不如在下跪您呢!”

老僕一把將他扶起:“我也是奴才,你何必要自輕?快起來,老朽不跪了可好?”

蔡賢卿方纔站起。

“時日不早了,您快去自新堂找王爺去罷……還有,真不知如何謝您!”他說罷,又作了個揖,這才慢慢離了園子,往別處去了。

“師傅,我們要把曲唱好了,是不是也能領這種賞賜?”一個戲子諂媚地笑問道。

“呸!”蔡賢卿一轉身,朝他臉上就是一唾沫,幸虧那小戲子躲得快,沒被他唾到臉上。

“弄得好像這八十二兩銀子多不值錢似的!他若不是王府的人,我哪那麼好心給他花上這筆錢?你師傅我沒那麼仗義,到現在還心疼得要命,真如割了我一片肉下來!”

他一聲長嘆,便徑直朝前面那間‘自新堂’走去。

他進屋子後,迎面見了一道照壁,遂叫住衆戲子道:“你們在此等候,我進去見見王爺,一會兒出來。切不可喧譁擾亂,你們記住,這是王府!”

“徒弟們必謹奉師傅教誨!”一班人異口同聲地答道。

蔡賢卿方放了心,繞到照壁之後,掀起門前的竹簾,見萬和順歪坐在椅子上,讓奴才抱着一個孩子,他正逗那小子玩呢。轉臉一看,蔡賢卿候在門外,便笑着說:“你進來吧。”

蔡賢卿便慢慢走過來,滿面堆笑。“萬王爺可是頭一遭把小公子抱出來了呀!小人也是第一次見啊。”

萬和順大笑道:“你看我這小子怎麼樣?”

蔡賢卿仔細一端詳,驚歎道:“看着活靈活現的,準能繼王爺之大業!”

萬和順輕輕搖頭:“何談大業,我這王位又非世襲,說沒就沒嘍。”說着,他鼻子裡‘哼’了一聲,不過無人聽見。

“王爺今天真是好興致哪!乾脆您自選一齣戲,讓小人安排下去好了。”

“休要安排,”萬和順一指他,“就要你親自唱一出!”

“王爺,在下可許久沒唱戲了,身子骨又老了,動起來也不靈便,還是讓孩子們演罷。”蔡賢卿好意推辭道。

萬和順一邊拉着孩子的手,一面說:“你不要過分謙虛……我是真願聽你唱!若有的戲應付不過來,也不打緊,本王由你選便是了,你要唱哪出就是哪出。”

“那……”蔡賢卿不好意思地一笑,但萬和順仍向他點點頭。

“那小人就選一出……”蔡賢卿苦想半天,又一口嘆息:“這些戲小人都唱不得了。”

萬和順悶頭無語。

“倒有一法,”蔡賢卿又道:“我現寫一段容易唱的曲,王爺不就能聽小人的戲了?”

“現寫?可來得及?”萬和順興頭又上來了,問道。

“那隻能請王爺把我這戲排到末尾,待前面的唱完,曲子也就成了。正好叫您聽個新鮮,豈不一舉多得?”

萬和順笑着一拍掌:“此計甚妙!那我就安排下去!”

“謝王爺賞臉!”蔡賢卿見事事俱不出他所料,不免放下心來。

“一會兒我再喚你,寫你的曲子去罷!”萬和順和善地微笑着,輕輕拍拍蔡賢卿的背,叫他出去了。

萬和順看着蔡賢卿繞過那道照壁,才登時收了笑容,與那奴才說:“看來蔡戲子別有用心啊……”

蔡賢卿回到照壁前的過道上,置了把椅子,坐在那編曲,叫衆戲子候在一邊,待時日一至,安排他們進去唱戲。

可未一會兒,蔡賢卿聽說王爺又臨時起意,準備在園子裡擺上戲臺,同親眷看戲賞景;便只得一邊將班子往屋外派,一面琢磨他的曲子。

他聽得外面剛唱畢了三四折,這處才寫完了曲,示與徒弟們看,挑幾人抓緊對戲。

對到一半,見先前那個老僕進得屋來,和蔡賢卿道:“外面的戲都唱完了,王爺喚您出來準備準備。”

蔡賢卿無可奈何,只可一咬牙,說道:“你去和王爺說,我即刻便來。”

老僕隨即掩門走去。

“戲還對不對了?”幾個戲子無不擔憂地問。

“對個屁!你們草草看完,就跟我出去唱去!”蔡賢卿急忙忙收拾了東西,便快步朝屋外跑去。

屋外的風極其暖和,湖面靜如平鏡,而在湖邊的萬和順受着清風拂面,聽着繞樑之曲,怡然自得。

他旁邊排了七八張椅子,身旁坐着他的正妻:所謂王妃。不過萬和順念自己爲異姓王,與宗室血親不同,故不敢自恣,嚴令下人但呼‘夫人’,若有奴才敢稱‘王妃’,則要被亂棒打死,嚴懲不貸。

這位‘夫人’抱着萬王爺的兒子,正指着那些戲子逗孩子玩呢;一旁則坐着萬和順的幾個妾室,都安靜地盯着戲臺看,不發一聲。

萬和順躺在圈椅上,一動不動,聽着嘈雜的鑼鼓聲,眼皮微微低垂,好像有些昏昏欲睡了。

正在迷離之時,他突然聽見一聲輕咳,繼而一個委婉清脆的聲音從戲臺那兒傳出來:

“老夫姓衛,名景山……”

定睛一看,蔡賢卿慢慢地走至臺上,他這齣戲已然開始了。

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六)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四)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六)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三)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五)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二)第一章 識舊、移基(二)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四)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一)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三)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二)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三)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五)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二)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四)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九章 瞞情、謀符(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一)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七)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六章 名歸、飭法(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十章 通鹽、焚誣(二)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五)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二)
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六)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四)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六)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三)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五)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二)第一章 識舊、移基(二)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四)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一)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三)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二)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三)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五)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二)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四)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九章 瞞情、謀符(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一)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七)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六章 名歸、飭法(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十章 通鹽、焚誣(二)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五)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