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三)

衆人聽罷,互覷了兩眼,只見吳主教滿臉堆笑着問道:“不知諸位鑄造火器,都是用的什麼模具?”

絡腮鬍答道:“鑄炮一直都是以泥爲模,近來有用鐵模之說,可惜不太成功。不過他們現在急着要的可不是大炮啊,是鳥銃……這東西十幾年前尚用鑄法,然而費時費力,且又質地不佳,銃管甚重,此後就全以鍛打爲主了。”

“唉,你們也是經商的人,怎麼遇事一根筋呢?”吳思經嘆氣道,“我們不必管哪個先進,哪個落後,只給官府作個樣子罷了。”

衆人愈發疑惑不決,但看見他胸有成竹的模樣,便紛紛深躬下去:“願聞其詳!”

“既然他們待我們不仁,我們也只能對他不義了。據我所知,此國的官員大多對火器一竅不通,極易矇騙,諸位可詐言鑄造之法最爲便利,若對方不肯輕信,則先開工兩旬,再從倉庫裡拿出一杆舊槍來,謊稱是新鑄成的;其人見打造得如此神速,必然勸請朝廷答應。這時,便當借‘造槍所需工匠甚多,經費不敷’爲由,向官府討要制模費、修理費、洗膛費等等名目,幾日只取數文錢。之後遷延日久,數月一過,所得之償費何止十兩?到時候虜人一旦進逼邊境,則可利用朝廷恐慌的心理,提高價格,豈不是還能猛賺他一筆!”

衆人聽罷,心中十分激動,絡腮鬍更是上前握緊了他的手:“老主教,您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吳思經感覺雙手生疼,連忙掙脫開來,微笑道:“我只恨這堂堂天朝,竟不能公允待人,故而一腔激憤,想爲你們打抱不平而已。諸位既已有了主意,何不趕緊去找葉永甲?機不可失呀。”

衆人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們這就去!”

葉永甲猶自坐在窗邊悶想,餘光卻忽然瞥到了幾個人影,於是他慢慢歪過頭,將眼乜過去。

“葉大人!”爲首的胖番商帶着一雙淚眼,在門口跪下了;其餘三人見狀,膝蓋也隨之着了地,把頭緊緊貼在地板上,只有絡腮鬍面露不滿,似是不甘。

“你們……怎麼了?”葉永甲揉了揉眼睛,並不急於起身。

胖番商仰頭道:“剛剛李大人說了一點過激的話,我等便心生怒火,忍受不得,惹惱了大老爺們。事後想起,懊悔不已……求葉大人饒恕我等的罪行,爲我四人法外開恩!”說罷,哽咽起來。

“不怪你們,李參政的態度也有問題。只要你們心是誠的,怎麼都無所謂。起來吧。”葉永甲一揮手,他們方纔恭恭敬敬地站起,又作個兩個深揖。

“你們還有什麼事嗎?”葉永甲的表情好像舒緩了一些。

“勞大老爺相問,小人深思熟慮了一番,情願……同意朝廷提出的方略。”胖番商一面擦拭眼角,一面一字一頓地說。

“你們?”葉永甲望向身後三人,他們也頻頻點頭。

見衆商人的模樣都可憐兮兮的,葉永甲自然放下了些許的戒心,但臉色還是冷的:“辛苦你們能夠體諒朝廷。但李公的方案還是太過火了,我會盡力幫助汝等的。”

“謝大人……”

“爲了報答大人的恩情,我等願與官府傾力合作,與您商討一個鑄造之法。”絡腮鬍近前半步,偷偷擡眼看他。

“儘管說。”

“鳥槍以泥模鑄造爲宜,此乃我西洋造銃慣例,習以爲常。利用此法,則火器之打造必爲神速,真萬全之計也。請葉公上表皇帝,下詔令工匠悉學此法,以利戰事。”

葉永甲沉吟片刻,卻把眉略皺:“不對吧?”

“嗯?”這話嚇得絡腮鬍眼神都虛了,身體幾乎僵住了。

“我只知道大炮需鑄,從未聽聞鳥槍還要如此製作。”

“哈哈……”絡腮鬍乾笑了兩聲,回頭和諸人對了個眼色,“這便是您不懂的地方了。我西洋昔日亦不鑄銃,皆用鍛打,近來才得知此法甚妙,故而紛紛效、效仿。”

“大人,這可是有原因的,”胖番商接過話去,“這鍛打看似簡練,但多根鐵管一旦相連,粘合處便爲不牢,發銃時也不會穩,容易炸膛。您見過鳥槍嗎?”

葉永甲可是仔細讀過簡文生的兵書的,哪能不知鳥銃的模樣?可如今見他們說話斷斷續續、磕磕巴巴,不禁再度警惕起來,便故意裝了糊塗:“之前在商船上見過,但未瞧真切,到今日忘記了。”

‘那便好,那便好……’絡腮鬍摸着鬍鬚,遂放下心中的忐忑,笑逐顏開:“那您就聽我們的吧。如果還心存疑慮,我將向您保證,不出兩旬,定能造出一杆好槍!”

“好,好!”葉永甲興奮地喊道,“諸位有此妙法,可保我朝江山永固了!葉某這便回縣衙,上稟朝廷!”

幾人一直留到傍晚方去,吳思經這才得意地走出內院來送客。在送走了四名番商以後,他便牽給葉永甲一匹好馬,催促他趕快啓程,莫辜負了客商們的期望。

葉永甲見他如此着急,暗自竊笑:‘看來這定是他的主意了。’便不再逗留,策馬下了土山,徑直沿着一道道土堤,越過田邊的溪流,消失在遠處的夜幕之中。

“蔡侍郎!”

葉永甲踉踉蹌蹌地撞開房門,連忙上前拍了拍蔡賢卿的肩頭。“您還沒睡呢?”

“這不睡不着,和李參政吃着夜宵呢。”蔡賢卿放下手中的杯筷,大笑着說。

葉永甲擡頭一看,見李文守果然坐在對面,兩人圍着一個楠木桌,擺着一盤大魚,兩旁放着一份蝦元子,一份狗肉。

他連晚飯都沒吃一頓,胃裡空得厲害,只瞪着燈影下閃着光的魚肉,直直地吞嚥口水。

“廷龍一起吃罷。”蔡賢卿讓出位子給他。

“不必了,”葉永甲擺了擺手,旋即轉身坐到牀沿上,不再看那些菜餚,“你們吃好就是。”

“沒了我添亂,大人可搞出些名堂了?”李文守帶着譏諷的語氣。

“何止一些名堂,我恐怕已經摸清了他們的底細!”

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三)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四)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一)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二)第一章 識舊、移基(二)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五)第八章 止險、牽掣(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六)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二)第五章 流亂、再逢(二)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一)第九章 瞞情、謀符(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二)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三)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六)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六)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四)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三)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六)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六)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一)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九章 瞞情、謀符(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四)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四)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六)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八)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四)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二)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四)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三)
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三)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四)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一)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二)第一章 識舊、移基(二)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五)第八章 止險、牽掣(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六)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二)第五章 流亂、再逢(二)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一)第九章 瞞情、謀符(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二)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三)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六)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六)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四)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三)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六)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六)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一)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九章 瞞情、謀符(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四)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四)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六)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八)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四)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二)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四)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