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各方反應

浙江發生兵亂的時候,雖然人們都很關注,但是不管是袁世凱還是黃興都認爲這只是一場小規模的兵亂而已,就想當初湖南焦達峰被殺一樣很快就能結束,清末民初這幾年各種兵變太多了,死於非命的軍政要員也數不勝數。

可是早上朱瑞和蔣尊簋的通電剛發出,下午蔣尊簋就公開邀請國民軍進軍杭州幫忙清剿亂兵。要知道這會的蔣尊簋還是正式的浙江都督,他要要邀請國民軍來的話從法理上站得住腳。可是這還不算,陳敬雲竟然爲此特地向南京留守府和北洋的袁世凱發去了詢問電報,大有一副只聽中央號令的模樣。

可是陳敬雲這樣做卻是給黃興和袁世凱出了一道難題。

到底是準陳敬雲出兵呢還是不準?

先說袁世凱,他本身是對浙江兵變斌更沒有太多的關注的,反正兵變的雙方都是同盟會的人,袁世凱巴不得他們打生打死。可是事情發展的太快,一天時間就把陳敬雲也給牽扯了進來。如果准許陳敬雲進軍杭州的話,陳敬雲輸了不用說,但是如果他贏了的話那就代表着陳敬雲的國民軍將會掌控浙江,到時候陳敬雲就擁有閩浙兩省,放在前清那會就是閩浙總督了。這樣一來陳敬雲就不得不擔心陳敬雲會不會成爲下一個蔡鍔。

要知道現在手擁雲貴兩省的蔡鍔算得上是袁世凱的心腹大患了,雖然說蔡鍔一再表示會辭去都督之位,可是小半年過去了依舊沒動靜,這就不得不讓袁世凱爲之擔心了。

可要是不準呢,這浙江很有可能就被朱瑞掌控。而且這朱瑞兵變已經傳遍了全中國,人人都說他是個破壞共和的軍閥,必須得到清剿,如果對此自己不顧不問的話就會減弱中央政府的聲勢。這也不是什麼好事情。另外這個朱瑞是同盟會的人,而且以前在徐州前線和北洋軍打過好幾場,讓這人掌控浙江的話袁世凱覺得不是什麼好事情。

面對這個難題,袁世凱問身邊的楊度:“那陳敬雲到底在想什麼?”

楊度道:“陳敬雲也發來了一封密電,密電上宣稱朱瑞之所以發動兵變是因爲浙江都督蔣尊簋已經和孫文不和並有脫離同盟會的心思,朱瑞之所以發動兵變就是得到了孫文的授意!”

“他是這麼說的?”袁世凱也不知道陳敬雲到底是不是說謊:“其他消息呢?”

楊度道:“從我們掌控的消息來看,蔣尊簋的確和同盟會鬧翻了。而朱瑞之前是南京臨時政府封的第二師師長,據傳朱瑞率第二師回浙就是黃興親自下的命令!”

袁世凱沉思着,半晌後道:“那就先等等,我倒要看看南方那些人到底要做什麼!”

袁世凱不發話,但是黃興卻是不能不管,因爲南京留守府名義上管着南方各軍呢,現在浙江發生兵變他不官說不過去,可是黃興能怎麼管呢?

按照他自己的意思自然是兵變雙方坐下倆好好談,可是現在朱瑞和蔣尊簋都不聽他的。退一步說,不管怎麼樣蔣尊簋都還是同盟會的成員,蔣尊簋還是浙江的都督,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說同盟會還掌控着浙江。現在朱瑞這麼亂來的話,就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如果說朱瑞能夠把蔣尊簋直接抓了殺了也省事,自己轉而支持朱瑞當新都督就是了,反正朱瑞也是同盟會成員。但現在關鍵的是朱瑞並沒有把蔣尊簋抓起來,反而是讓蔣尊簋逃到了紹興。

現在呢,在紹興的蔣尊簋就是用着他的浙江都督身份直接罵朱瑞是亂黨,而且公開請求國民軍進軍杭州,清剿亂兵。

如此一來,朱瑞在輿論上就處於極爲不利的狀態,而這個時候如果說南京留守或北京政府公開支持朱瑞的話就會引起民衆的極大反感,甚至南方的各個都督們都會發出不滿的聲音。畢竟誰也不願意將來如果有人背叛了他們發生兵變的時候,政府竟然還支持亂兵。

從某個角度上而言,朱瑞的所作所爲讓南方的各個都督們很反感。他們都在擔心,如果手下的人都有樣學樣的話,自己豈不是也得天天防着兵變。

不能公開支持朱瑞,這一點無論是黃興還是袁世凱都已經意識到的,但是也決不能公開反對朱瑞,這樣的話那陳敬雲就會肆無忌憚的派遣大軍進入浙北地區。

但是面對浙江亂局,到底要怎麼辦呢?總不能讓浙江一直亂下去。

面對着選擇的難題,黃興竟然和袁世凱一樣,除了呼籲朱瑞和蔣尊簋雙方保持克制,避免造成更大的戰事衝突外,竟然對國民軍是否出兵浙北一事上保持了沉默。

北京和南京方面相繼保持了沉默,這讓大批期待着中央政府作出抉擇的人大失所望。甚至連幾個觀望的南方都督都是對北京和南京這種置身之外的做法極爲不滿。

但是南方這些都督其實也是和南京和北京一樣矛盾的,一方面他們不能忍受朱瑞這樣的兵變行爲,而另外一方面他們更不願意讓陳敬雲出兵浙北進而徹底控制浙江。

不管南京北京如何看,也不管南方几個都督們有何看法,但是福州方面卻一直都是按照着陳敬雲的命令在運轉着。

當夜,林肇民就帶着數十人的指揮團隊乘坐外國高速客輪趕赴紹興。陳敬雲也連夜召見了民政部總長鄭祖蔭,以及福建同盟黨的黨魁、軍務部總長林文英和他們交談商討關於浙江一事。

按照道理來說,現在陳敬雲一手把控國民軍,在涉及軍事相當問題上向來是不不理會鄭祖蔭和林文英的,而這大半年時間下來鄭祖蔭和林文英以及陳敬雲也形成了一個默契,那就是民政事務陳敬雲少管,軍政事務鄭祖蔭和林文英少管。

雖然說三方爲了爭權奪利時不時的鬧騰着,但是事關福建軍政府未來前途的問題上,鄭祖蔭和林文英卻是頭腦極爲清醒的。

鄭祖蔭道:“都督,雖然我對出兵浙江桑有疑問,不過都督放心,如果是真打起來了軍政府這邊絕不會拖都督後退,軍政府將會做好相關的後勤,安慰民心等事!”

林文英也是道:“明天我就去幾所學校裡做幾番演講,讓民衆們知道浙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人,都是會變的。今天的鄭祖蔭和林文英雖然還是叫着同樣的名字,但是今日的他們已經絕對不是福州起事時候的他們了,福州起事時,這兩人還都是一心爲國爲民的革命黨,然而等福建光復會他們的心思都是慢慢發生了轉變,先是鄭祖蔭脫離了同盟會,和一幫士紳商人們走的很近,後期更是直接成立了國民共進會,成爲了福建省內的三大黨派之一的領袖。而林文英在福州起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同盟會的死忠,但是隨着時間的慢慢轉變,同盟會也逐漸失去了原來的味道,當和談成功時,林文英已經意識到同盟會已經距離崩潰不遠了,而後籌備福建省議會時,他乾脆就利用同盟會會在福建的分部成立了同盟黨,雖然還有着同盟二字,但是已經和同盟會徹底脫離了關係。

現今的鄭祖蔭和林文英都已經是各自黨派的領袖了,考慮問題很多時候就會優先考慮自身黨派的利益。

國民共進會和同盟黨的利益在那裡呢?在福建軍政府,而福建軍政府是依靠什麼才能建立起來呢?國民軍。

所以儘管平時對陳敬雲有諸多不滿,但是面對國民軍進行的擴張行爲鄭祖蔭和林文英向來都是贊同的,比如當初馬成率軍進入浙江南部之時,他們兩人就是贊同,從來就沒有說過反對的話。甚至依託國民軍在浙江南部的擴張,他們兩人的黨派也隨後發展到了浙江南部地區。

緊隨着國民軍發展的不單單有國社黨,還有國民共進會,同盟黨。

從這個角度而言,鄭祖蔭、林文英和陳敬雲的利益是一致的。

陳敬雲要做什麼軍事行動的話,其實根本不用鄭祖蔭和林文英來贊同,但是如果能取得軍政府內部的統一和支持,無疑是好的,正式因爲這一點陳敬雲才連夜召見鄭祖蔭和林文英。

和鄭祖蔭以及林文英達成了相關的默契後,陳敬雲次日一大早,再一次召開了擴大規模的會議,這一次不再侷限於國民軍的將領們,還有軍政府的那些總長次長等文官高層。會議的氣氛相當輕鬆,口徑統一,幾乎沒有任何爭吵和討論,基本上就是一個場通報會議,主要是陳敬雲再說,下面人在聽。

之所以有這個和諧氛圍,和昨天陳敬雲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開,他一天之內召見了這麼多人就是要統一衆人的意見,基本上有一些小矛盾私底下也就說了,而鄭祖蔭和林文英昨夜和陳敬雲商量過後,也都各自回去向各自的心腹傳達了各種指示。

所以今天才會着如此和諧之氛圍。

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314章 D5系列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47章 復古風情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858章 秦海濤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351章 蔡凝(二)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211章 大戰(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19章 南北,戰!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511章 F1戰鬥機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210章 衝鋒(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941章 終戰令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143章 飛鴻號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1章 午夜暗香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507章 組閣風波
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314章 D5系列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47章 復古風情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858章 秦海濤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351章 蔡凝(二)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211章 大戰(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19章 南北,戰!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511章 F1戰鬥機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210章 衝鋒(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941章 終戰令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143章 飛鴻號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1章 午夜暗香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507章 組閣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