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

國民軍和北洋軍進行罵戰,孫文等革命黨人煽風點火,倒是唐繼堯和陸榮廷幾個人冷靜的很,他們和上次一樣,冷眼旁觀着局勢的一步一步發展,並沒有公開表態。

但是暗地裡,唐繼堯和陸榮廷已經相繼派出了使者到達福州,對此陳敬雲也是很重視親自接見了他們,並且提出南方各省應該同聲共氣,發出同一個聲音。

甚至陳敬雲提出,仿效辛亥時期的南方聯軍,再一次組建南方聯軍,但是不管是唐繼堯還是陸榮廷都是支支吾吾的,不給迴應。只是說要購買軍火,不管是步槍還是子彈還是火炮都要,而且都是現款支付。

他們的壓力不比陳敬雲的小,他們的實力無法和國民軍相比,更不用說和北洋相比了,這兩方面的兵力雖然不少,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戰鬥力如何他們心底裡也是有數的,訓練之類的不談,單單看裝備數量就能夠看得出來,桂軍一個師裡頭有個十幾門山炮就很不錯了,滇軍也只有兩個正規師各有着二十四門的火炮,那些混成旅不過幾門炮而已。國民軍和北洋軍已經大批量裝備的輕重機槍他們也沒多少,機槍的價格不便宜,一挺重機槍就得好幾千,比五十七毫米的山炮便宜不了多少,加上他們又不能自產,連步槍都得靠外購,這重機槍和火炮就更不用說了,全都是靠外面買進來,那幾個都是死貴死貴的,根本就裝備不起太多。以他們的財政能力,養這麼多軍隊就已經是非常吃力了,大規模外購軍火根本不可能。軍費不足甚至很多部隊都已經開始拖欠餉銀,很多被拖延的餉銀的軍隊乾脆直接在駐紮地裡搜刮錢財用來補充軍費。

人員的素質也不怎麼樣,拖欠軍餉自然不可能吸引太多民衆從軍,加上經費欠缺,導致訓練也跟不上。人員的訓練可不是一句空話,說訓練就能訓練的,要訓練的話彈藥的耗費就不少,然後還有一個最現實最簡單的問題,那就是吃的問題。要進行體能訓練,那就得讓士兵們吃飽飯,不說大魚大肉但是基本的米飯麪包要管夠,如果沒有合格的伙食補充,那些士兵進行高強度訓練就是一句空話,硬要訓練的話估計能夠把人訓練成皮包骨。

如此種種狀況,導致了滇軍和桂軍的兵力總數雖然不少,但是信心卻沒多少。比如滇軍也有將近十萬人了,但是哪怕唐繼堯在自大,也沒把握能夠打敗三個師以上的北洋軍,兵力對比能夠做到三比一勝利的話,就是大勝了。

正是這種差距也是讓歷史上的二次革命當中,桂軍和滇軍臣服於北洋軍並緊隨北洋軍後頭討伐孫文等人的原因,不是他們不想和革命黨人聯合起來對抗北洋,而是沒那個資本,他們又不像孫文那樣說起話來不要命,以爲說說就能把北洋軍擊敗了。這些實權軍閥都現實的很,自知之明還是有的,既然對抗不了北洋,那就和北洋合作唄,所以歷史上的孫文所發動的二次革命就悲劇了。而歷史上這兩者的暫時臣服也讓他們得到了時間,沒幾年功夫發展起來的滇軍就發動了護法、護國戰爭,藉口什麼憲法之類的出兵擴張。

而現在,唐繼堯的心思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知道要對抗北洋的話,就必須聯合國民軍,單靠自己是不行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又怕國民軍扛不住,到時候國民軍奔潰的話他唐繼堯也好不到那裡去,所以他在等,等國民軍和北洋軍分個高下再說,如果北洋敗了,那麼唐繼堯二話不說,立馬和陳敬雲乃至陸榮廷組建聯軍,然後揮軍北伐,拿下四川乃至湖北等地,佔據大半個西南中國後也能有和國民軍一爭天下的資本了。如果國民軍敗了,他就老老實實的蹲着,暫時服從北洋的統治,等待以後的時機。

陸榮廷也是和唐繼堯一樣矛盾,桂軍和國民軍在廣東的矛盾是人都知道,現在陸榮廷還頂着一個廣東護軍使的名頭呢,但是大半個廣東包括廣州在內都在國民軍的控制下,他陸榮廷這個廣東護軍使就是名不符實的。

現在的局勢中,如果國民軍在蘇南出現不敵北洋的話,他陸榮廷少不得要和北洋軍聯手,然後出兵廣東的,其他不說,先把廣東拿下來再說。但是國民軍不敗的話,而且又和上次一樣取勝,那麼陸榮廷也就不得不考慮陳敬雲組建南方聯軍的提議了。到時候擊敗了北洋的國民軍主政中央已經是鐵打的了,陸榮廷也不得不服軟,爲了自己的權位和桂軍而選擇和國民軍合作,至於廣東那就不要抱有幻想了。

唐繼堯和陸榮廷的想法都差不多,那就是等,等國民軍和北洋軍分出勝敗後再說!說好聽些就是理智,說不好聽些就是牆頭草,這邊風大那邊倒。

這兩個人也是南方軍閥的主要代表了,其他就是剩下一個湖南和湖北以及安徽江西的革命黨人了。湖南那邊的局勢依舊,沒什麼威脅,對國內局勢造不成影響,而湖北那邊的黎元洪立即一場湖北內戰後,元氣大傷,手下軍隊也慢慢離心離德,他想要掌控湖北已經很吃力了,加上袁世凱天天催着他北上,說他黎元洪現在還是副總統,總不能一直待在湖北不挪窩。

隨着善後大借款成行,然後三黨合併也慢慢進行,袁世凱已經許諾他擔任新成立的進步黨理事長,這新成立的進步黨總票數已經三百多票,雖然還不如國民黨但是已經足以在國內對國民黨造成牽制。黎元洪想着,既然湖北自己掌控的那麼吃力,手下將領又離心離德,好幾個已經收了袁世凱的軍費,就差公開表明身份投靠袁世凱了。

袁世凱一步一步的逼着他,讓黎元洪已經慢慢地無路可走了,於是一咬牙就上北京去了,既然依靠軍隊上位不成功,那麼就玩議會政治去,他很有自信,將來哪怕再差,倒是副總統之位還是能夠保住的,至於湖北,他不要了,誰愛玩誰玩去。

這國內局勢隨着北洋軍的善後大借款成功再一次風雲涌動起來,自從三月二十四號開始,國民軍和北洋軍的宣傳攻勢越來越大,雙方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連接幾天內國內的電報局都是不同的接受和發表各方勢力的通電。

而和上次蘇南戰事不一樣,這一次沒有幾個人是呼籲雙方和平的。人們也都清楚,一山不容二虎,國民軍和北洋軍始終會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今天不打,明天也會打,現在人們所關注的是,到底誰會贏?

不但國內民衆沒幾個人去呼籲和平之類的,就連上次調停戰事的列強也是彷佛沒聽到一樣,閉嘴不談中國內戰等問題,其實說起來也簡單,因爲這一次戰爭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們跳起來的,如果沒有五國銀行團的借款,袁世凱根本就拿不出錢來進行戰爭,很有可能就是繼續在國內裡和國民黨扯皮,然後慢慢過渡爲議會政治國內局勢也保持現狀。而且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持續分裂局勢已經很不滿了,一個統一但虛弱的中國纔是英國等國家所需要的,分裂的戰爭混亂不但影響中國民衆,更加損害了他們的商業利益。而日`本也是巴不得中國再來一場生死大決戰,打的越慘烈越好,而且最好是一直打下去,日`本方面的對話政策說白了也簡單,那就是挑起戰爭,拖延戰爭,實際分裂。至於等最後雙方不管那個贏,日`本都會幫輸掉的那個,然後扶持他發展,再來一次戰爭,如此循環幾次,中國要談發展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國得不到發展,以後日`本大舉進攻大陸的時候就容易得多了。

於是乎,一時間戰爭風雲密佈,北洋軍已經開始下令讓休整完畢的曹錕第三師移防滁州,同時新成立不久的第八師進駐山東濟南,第九師繼續南下進駐徐州。一時間,北洋軍在津浦線上部署了高達五個師又一混成旅。如果加上半殘的第八師,那總兵力就已經有相當於六個師的兵力。

同時國民軍也是調兵遣將,第九師已經通過海運抵達杭州,同時新成立的兩個混成旅還沒到位呢,陳敬雲又一次下令組建第三混成旅,責令從駐紮金華的第六師抽調兩個營,從駐紮杭州的以及寧波的幾支部隊各抽調幾個營,組建國民軍第三混成旅進駐浙江西部軍事重鎮衢州。這些軍事安排幾乎都是一道接着一道,根本就沒有太多的停頓,被抽調的部隊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奔赴預定轄區。

國民軍和北洋軍的軍事調動規模龐大,外人雖然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是也看出了跡象,雙方都正進行着最後戰爭的準備。

而就在如此局勢動盪的情況下,不管是閩浙兩省的民衆還是其他省份的民衆,他們的臉上多少都有着緊張和擔憂,福州城內雖然表面上和以往一樣平靜,但是報紙上天天說着北洋如何賣國,如此壞,人們也能從中看到國民軍和北洋軍的緊張氣氛,雖說都對國民軍有着信心,但是萬一要是敗了呢,那該如何辦?

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208章 空襲(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7章 關餘貸款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64章 悅己者容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210章 衝鋒(二)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961章 低估(二)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11章 大戰(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章 孫府逸事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78章 97號陣地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
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208章 空襲(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7章 關餘貸款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64章 悅己者容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210章 衝鋒(二)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961章 低估(二)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11章 大戰(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章 孫府逸事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78章 97號陣地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