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

七月的北京還處於酷熱乾燥的狀態,南方的暖溼氣流還停留在長江沿海流域,雨季將會隨着時間慢慢地過去而緩慢北上,等七月份結束後雨季就會逐漸北上蘇北山東地區,隨後進入直隸地區,會爲八九月份的直隸地區帶來一年份裡最大的降雨量,稍候雨帶會繼續北上,一直進入到東北地區,給東北地區帶來一年短暫的雨季。稍候雨帶就會緩慢南下,回到直隸,山東,然後再經過長江沿海一帶爲江南地區帶來第二次雨季,最後繼續南下直至徹底退出沿海地區,從而結束一年的雨季循環。

可以說整個六月、七月份持續的雨季也是讓國民軍和北洋軍在蘇南地區繼續保持對持狀態的重要原因,在這種的季節裡雙方的軍事統帥都不想讓自己的部隊跋涉在泥水中進攻準備充分的敵人,糟糕的道路交通情況會讓負責後勤的人想要吞槍自殺的。皖贛戰事中,國民軍進軍皖南的時候就已經遇到過這種糟糕天氣了,部隊的行軍緩慢不說,更悲劇的是後勤運輸出現了極大的麻煩,如果不是面對的黃興蘇軍戰鬥力遠不如國民軍的話,而是換成北洋軍的話,那麼國民軍就很有可能在皖南戰事中遭到一定程度上的失敗。

七月份蘇南地區的雨季還在持續,但是總會有結束的時候,當雨帶開始向北轉移的時候,那麼就是國民軍和北洋軍爆發大戰之時。

“航空隊的已經出發了吧?”酷熱夏季裡,袁世凱穿着清涼的絲綢馬褂,一邊喝着冰鎮蓮子羹一邊隨口問着。

一邊的段祺瑞也是放下了冰鎮蓮子羹的小碗,隨後道:“航空隊昨日已經南下了!總統勿優!”

“這次航空隊到了江北後,應該能夠讓華浦心安不少了!”袁世凱道:“去年戰事中,我們在飛機一事上吃了不小的虧,現在我們也組建了航空隊,也就能夠從空中偵查南邊的國民軍了!”

“我們去年的確是在飛機上頭吃了不小的虧!”段祺瑞對於去年的蘇南戰事還歷歷在目,當初馮國璋的電報裡經常提到國民軍的飛機,稱在國民軍的飛機監視下,部隊的動向完全被國民軍所掌控,而空中情報的單向透明也是當初北洋軍失利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北洋軍的那些高級將領還是袁世凱這個領頭人,對於這些新鮮的武器裝備也是興趣濃厚的,蘇南戰事還在進行中的時候,就已經向法國採購高德隆飛機,隨後又向奧地利採購了鴿式飛機,並蒐羅了僅有的少數幾個航空人才在南苑開設航校。然而現在飛機還是個新鮮事務,北洋自己不懂,就算想要聘請外國航空方面的教官也是沒處請,列強的空軍發展自己也是處於原始狀態,掄起編制和戰術以及訓練等還不如中國呢,排除航空發動機這一快,國民軍的飛機設計製造以及航空部隊的訓練等傲視全球不成問題。哪怕是剛逐漸的北洋航空部隊也是大手筆的分了三次採購,直接用現金支付採購了二十架高德隆飛機,隨後又採購了十二架的鴿式飛機。擁有的飛機數量甚至已經超過了世界上諸多國家,要知道一戰前的英國也不過百架飛機不到,德國也不過兩三百架而已,只是戰爭中飛機凸顯出重要作用之後,幾乎一夜之間,英法德三國上空就是飛滿了各種軍用飛機,爆發速度讓現在的中國這種農業國家是無法比擬的。

外出沒地方學,北洋軍裡的人也不是傻子,外國的學不了那就直接學對手的。於是乎北洋軍的空軍建設幾乎和國民軍的空軍建設如出一轍,從機構設置到航空隊的編制甚至連名稱都懶得換,直接在陸軍部下設空軍處。而且在空軍處的建立過程中,對於人事任命也是極大的突破了北洋軍的舊有體制,幾乎空軍處的人清一色是航空專業人才,空軍處的處長是秦國鏞在法國一起學航空專業的同學劉寶明,在被段祺瑞找來當空軍處的處長之前,劉寶明不過是個北洋軍參謀部裡的一個文職少校,眼見同學秦國鏞和伍世鍾等人在國民軍裡混的風生水起,本來已經是有了心思南下投靠伍世鍾和秦國鏞,憑藉他的航空製造專業知識要出人頭地不難,甚至連信都給伍世鍾寫了一封,可是還不等伍世鍾給他回信呢,段祺瑞就是找上了他。

頭一句就是問他是不是在法國學的航空專業,劉寶明當時就被弄愣了,段祺瑞這種北洋軍的大佬,地位可是僅次於袁世凱之下,何曾見過他親自去找一個小小的少校,而現在,段祺瑞卻是親自的找上了他。劉寶明一邊迷迷糊糊的點頭,然後段祺瑞就是對他說:“現在你就是北洋軍陸軍部下屬空軍處的處長了!”

緊接着劉寶明連跳兩級,從一個普通的文職少校飆到了少將軍銜,當上了北洋軍的空軍處處長。還沒等劉寶明反應過來怎麼回事的時候,段祺瑞就告訴他,你的任務就是要建一支航空隊,一直不弱於國民軍空軍處的航空隊。

劉寶明隨後還得到了袁世凱的親自接見,袁世凱沉重的對他說:“以後中國的天空就靠你了!”

當袁世凱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讓劉寶明有了種士爲知己者死的衝動,當初的不如意、當初的羨慕伍世鍾和秦國鏞這些同學的心情早已經拋到了腦後,還還不知道劉寶明已經當上北洋空軍處處長的伍世鍾回信說邀請他南下任職時,劉寶明輕笑着就把信撕了個粉碎。南下任職勢必位居秦國鏞和伍世鍾等人之下,而且他知道當初很多留法學航空的人都跑到了國民軍空軍處任職,自己現在去的話,肯定是得蹲着那些同學的下面,那裡有在北洋裡當航空部隊的老大來的爽。

人都是有上進心的,袁世凱和段祺瑞親自邀請他擔任北洋空軍處的處長,加上現在的北洋還是名正言順的中央政府,劉寶明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一個職位。

上任空軍處的處長後,劉寶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所知道的航空人才發去了邀請信,中國在前清時代就留法學習航空的人才中並不是每個都和秦國鏞和伍世鐘關繫好的,也不過每個人都會去國民軍空軍處任職的,儘管秦國鏞和伍世鍾已經蒐羅了大半部分,但還是給劉寶明剩下了好幾個人,劉寶明就以這少數幾個人爲班底成立了空軍處。

由於沒有其他列強的航空部隊學習對象,袁世凱和段祺瑞等人北洋高級將領可不迂腐,其他的學不到乾脆就直接學國民軍的空軍處,所以這才陸軍部下面弄出了一個空軍處,連空軍處的各個下設機構也和國民軍空軍處一樣,連名字都是一摸一樣的沒有變換。

袁世凱花了大價錢從法國和德國分別採購了二十多家高德隆飛機和十多架鴿式飛機,然而一股腦的把這些飛機交給了劉寶明,要劉寶明在最短時間內培養出足夠的飛行員來,爲此劉寶明在南苑設立了航空學校,從北洋陸軍中挑選合格之精英軍人加於培訓,爲了保證飛行員的質量,段祺瑞特批各部隊不得阻攔軍人報考航空學校,一旦合格入選,原屬部隊必須放人。

劉寶明的本事是有的,沒用兩三個月的功夫就是培訓了出了十幾名的飛行員,並且給袁世凱做了一次飛行表演,對於飛行表演袁世凱相當滿意,當天就是批准成立了第一航空聯隊,先轄一箇中隊。然後袁世凱在劉寶明的建議下,又一次向德國發去了訂單,採購了三十多架的鴿式飛機,用於再組建兩個中隊。

北洋軍雖然還沒有系統的情報機構,但是相關的情報來源還是有的,雖然不知道知道國民軍空軍的詳細情況,但是大體上的編制還是知道的,知道國民軍的一個空軍聯隊足足有四個中隊,而且還分爲了偵查,戰鬥,轟炸中隊,更關鍵的是國民軍並不是只有一個空軍聯隊,而是足足有三個。爲了不太過於落後對手,袁世凱花了大價錢繼續採購飛機。

劉寶明等人通過試飛對比後,認爲鴿式飛機是當今北洋最適合的選擇,事實上除了鴿式和高德隆飛機外北洋空軍也沒有其他選擇了。現今航空界發展還極其原始,真正成熟堪用的飛機型號就那麼幾個,而鴿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德軍中自己也裝備了百多架的鴿式飛機。至於向國民軍空軍中裝備的專門戰鬥以及轟炸機根本就沒有,現在的飛機統一都是偵察機,要空戰的話,鴿式飛機的駕駛員只能用手槍,所以北洋軍就算想要買戰鬥機或者轟炸機也沒出買去,列強們自己都沒有,而國民軍顯然是不會把飛機買個北洋的。

現在的國民軍對飛機還處於一個保密階段,對於戰鬥機和轟炸機保密的很嚴,連在國民軍陸軍部隊中擔任軍事教官的日`本人和美國人都難以摸清楚國民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208章 空襲(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95章 北京兵變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82章 左將軍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337章 渡江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235章 岑春煊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314章 D5系列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597章 爆發(二)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187章 上海亂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75章 演講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31章 財政困境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
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208章 空襲(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95章 北京兵變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82章 左將軍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337章 渡江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235章 岑春煊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314章 D5系列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597章 爆發(二)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187章 上海亂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75章 演講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31章 財政困境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