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

在很多人看來,現在中國的崛起已經完成,控制幾乎整個亞洲,和美國平起平坐成爲世界一霸,更關鍵的是民衆的生活現在好的很,他們不希望改變。但是一旦中美爆發戰爭,哪怕是對局勢稍微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這打起來就是兩敗俱傷,到時候戰爭就是不是好事,而是一件壞事了。

在民族主義激進無比的中國都如此了,美國那邊就更加如此了,華爾街的資本家們已經是開始競相奔走,試圖阻止政府要和中國開戰的愚蠢行爲。

去打一場沒有任何利益可圖的戰爭,這是瘋子或者傻子才幹的事情!

如果說沒有利益可圖也就算了,偏偏你還沒有獲得戰爭勝利的可能性,屬於典型的打了白打的那種。

在中美兩國戰爭即將爆發的這幾天裡,中國和美國都是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戰浪潮,中國這邊雖然沒有出現明顯的反戰遊行之類的,但是諸多工商界人士已經是通過不同的渠道向政府傳達了同一個聲音,那就是他們對中美戰爭是不支持甚至是反對的。

他們的不支持和反對用的手段會很簡單,一個不購買戰爭債券就足夠了!

陳敬雲所屬的陳氏家族雖然是中國最大的財閥家族,控制下的柳河基金也是國內最大的財團,但是1945年的中國已經不是建國初期甚至是二十年代的中國了,當年陳氏家族控制的華夏銀行一舉一動都能夠引起中國經濟上的大地震,但是數十年過去後,中國經濟膨脹了無數倍,衆多新興財團崛起,現今的中國工商界裡,柳河基金雖然影響力還有,但是已經做不到和當年那樣掌控了整個國家經濟命脈了。

柳河基金雖然財力不弱,但是這些年陸續購買了十來個億戰爭債券已經是非常勉強了,再多的話就很難拿出來了。畢竟柳河基金雖然掌控了諸多大型企業,表面資產幾百個億,但是這些都是屬於固定資產,比如說持有福樂電氣以及華夏銀行的股票等,而這些固定資產可是無法用來購買國債的。

但是中國這些年累計發行的戰爭債券已經高達兩千多億元,這些債券基本上都是被大大小小的金融機構購入。當然嚴格上來說這些金融機構的錢實際上也是民衆的,它本身只是一個融資的機構,但是這些財團們卻是掌握着這些資金的投資方向啊,人家愛購買國債就買國債,不買國債就投資股票或者期貨又或者是貸款給企業等等,投資方式多了去,不是非得要購買戰爭債券的。

爲了籌集戰爭債券,中國軍方可是花費了大力氣宣傳的,給戰爭英雄造勢,讓戰爭英雄們去籌款晚宴上演講,讓那些演藝界的明星們進行表演之類的,總之是能用的都給用上了。

當陳敬雲聽到說國內工商界對目前政府和軍方的政策抱有極大反對情緒的時候,也沒有太大的在意,陳敬雲並不是什麼迂腐的人,嚴格上來說他自己就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所以他反而是非常理解國內工商界的不滿的。但是理解歸理解啊,這不代表着陳敬雲會任由工商界的人大規模反對。

中國,到目前爲止還是他的!

雖然他並沒有真正和美國開戰的打算,但是不代表着沒有這個可能性,如果到時候局勢真的出現不可控制的情況,真的要和美國全面開戰的話,國內的這些反戰的人就會是極大的障礙了。

當然作爲一個正兒八經的資本主義國家,陳敬雲自然是不能強行讓那些資本家們支持自己,但是他卻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

國內諸多人給陳敬雲安排的頭銜中,除了是偉大的革命家、偉大的軍事家、偉大的政治家外,還有一個詞彙:偉大的實業家!

他不但是中國最具權勢的政治家,同時他還是國內最大財團‘柳河基金’的掌舵者。柳河基金雖然流動資金不算多,但是掌控的企業多了去,而且掌控了控股權的巨型企業更不少。

面對國內工商界的反對,陳敬雲一方面是命令軍政雙方加大宣傳,從輿論上引導民衆對政府和軍方的支持,而另外一方面,利用柳河基金控制的諸多大企業給部分反對的資本家們施加壓力,比如說提高供貨價格,又比如說更換供應商之類的事情。

當中國進一步‘整合’國內的支持力度的時候,陳敬雲並沒有停下了原定的步伐,二月十六號!

中國國家軍事委員會突然對外宣佈,準備在未來三天內在大西洋某某海域進行大規模實彈軍事演習,要求各國船隻人員繞過這一地方,避免受到無所謂的損傷,而這一海域不是其他地方,就是在美國沿海,最近處距離紐約不足五十海里!

當中國發布了這一消息後,世界都震動了!

“他們要去美國東部海岸演習?這開什麼國家玩笑,他們的海軍難道準備繞過非洲或者南美洲過去嗎?而且還是在三天內,難道他們的軍艦一下子飛過去?”對於中國發布的這個演習公告,很多人都是無法理解的。

因爲這遠遠超過了他們的事實認知。

但是這個消息在部分軍事將領眼中卻是一眼看出來了絲絲不妥,首先中國公佈的並不是說海上演習,而是隻用了模糊的‘實彈演習’來描述,也就是說有可能並不是海軍演習,當然也不可能是陸軍演習,中國在大西洋或者美洲,連一個步兵都沒有,談何演習啊!

那麼就剩下了一個可能性,那極有可能是空軍演習!

而中國要在美國東部沿岸海域進行空軍演習,那麼代表了什麼,代表了中國已經具備了對美國本土打擊的能力!

受限於中國的本土以及海外軍事基地的缺陷,中國空軍是非常難攻擊到美國本土的,中間隔着一個太平洋呢,不是那麼好過去的。

美國人最先意識到這一點,幾乎是中國發布公告後的第一時間裡,美國就是進行了緊急會議。

“毫無疑問,中國人這是在試圖炫耀他們的武力,以證明他們能夠攻擊到我們本土。儘管我們暫時還不知道他們準備採取具體什麼方式,但是根據我們的推測,應該有以下幾個方式。”戰爭部長亨利道:

“第一就是海軍攻擊,他們既有可能秘密派遣了艦隊抵達了大西洋,隨後在這一地區進行演習,並且獲得了南美某個或者部分國家的後勤補給支援。當然了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我們對中國海軍的監控非常嚴密,雖然說有時候無法知道他們的具體方位,但是大體海域還是能夠獲知的。不過也極有可能是中國派遣了超遠航程的潛艇抵達了大西洋海域。

以上這兩點就是其中之一的可能性,不過根據海軍的統一推斷,認爲中國派出海軍在我東部沿海進行實彈演習的可能性非常低,因爲這不具備任何的實戰價值,他們總不會認爲我們會被他們的少數潛到了大西洋的軍艦就嚇到吧!

因此我們推斷最大的可能性是,中國人已經研發超遠航程的轟炸機,而且是從中國北部地區起飛,越過北冰洋抵達我國本土上空後進行投彈演習!”

不得不說,美國人的分析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僅僅是從中國的一句模糊公告就是猜測出來了這麼多消息。實際上也不難猜,中國如果說是在美國西海岸演習的話,比如在洛杉磯外海,這可能代表着中國海軍在大批補給艦的保障下進行遠海演習,也有可能是中國的大航程轟炸機從中太平洋的幾個基地甚至航空母艦上起飛飛往這一海域進行演習。但是偏偏中國說的是美國東部海岸啊,中國要在這裡進行投彈的話,可行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從中國本土北方起飛超遠航程的轟炸機。

除了這個外,沒有其他可能性!

其實美國人不知道的是,還真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洲際彈道導彈就可以辦到,當然了中國現在的導彈還差了些,現在最遠射程也不過三千多公里而已,而且載荷也不大。核彈工程的火箭科學家們在正在想盡辦法進一步增加導彈的射程,同時加大載荷能力,而核彈工程的核彈科學家就是想着如此縮小核彈的體積和重量,以便裝進導彈並不會因爲過重而嚴重影響導彈的射程。

不過中國的導彈研發同樣是絕密的狀態,是比B19戰略轟炸機爲更重要的東西,陳敬雲是不打算讓中國的洲際導彈研發計劃曝光的。就算是戰術導彈裡,比如已經服役的S1防空導彈那也是屬於絕密的東西,外人根本就不知道。

“中國要對我國東部沿海海域進行投彈演習,那麼就表明了他們已經擁有了可用於直接轟炸我國本土的洲際轟炸機!”亨利如此說着。

“他們這是在恐嚇我們,如果中國人的轟炸機敢進入我國領空,那麼我們將會毫不猶豫的將他們擊落!”馬歇爾如此道:“此外我建議加強阿拉斯加州以及加拿大的防空力量,部署更多的飛機用以攔截中國人的入侵轟炸機!”

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054章 戰損(二)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63章 所謂漂亮第533章 59號戰艦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207章 空襲(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32章 陳府景象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9章 政治聚會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11章 午夜暗香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48章 山東亂第598章 鎮壓(一)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586章 毒氣彈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230章 問與答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3章 白雪紅梅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
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054章 戰損(二)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63章 所謂漂亮第533章 59號戰艦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207章 空襲(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32章 陳府景象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9章 政治聚會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11章 午夜暗香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48章 山東亂第598章 鎮壓(一)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586章 毒氣彈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230章 問與答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3章 白雪紅梅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