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秋風落葉

四月十九號,在國民軍發佈對革命黨人的討伐通電後,袁世凱以中央政府的名義宣佈對革命黨人討伐,解除江西護軍使李鈞烈、安徽護軍使柏文蔚的職務,同時任命第三師師長曹錕兼任安徽護軍使,第五師師長靳雲鵬兼任江西護軍使。這兩個新任命中,曹錕的安徽護軍使是貨真價實的,北洋軍本來就來拿下安徽,控制了安徽後曹錕才能實至名歸的當上安徽護軍使,但是靳雲鵬擔任的江西護軍使完全就是個空架子虛頭了,因爲江西距離北洋實在遠了點,而是人都知道現在國民軍正在進軍江西。不過袁世凱說什麼也是不會任命國民軍的人爲江西護軍使的,所以乾脆就讓靳雲鵬先掛個虛名,這樣就是代表着北洋政府並不承認將來國民軍對江西的統治權。

袁世凱撤銷李鈞烈和柏文蔚的職務後,又是引起了渲染大波,之前國民軍就已經打革命黨人了,現在連北洋也插上一腳,不管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但是革命黨人已經是同時被國民軍和北洋軍給打上了,甚至很多人都在猜測,是不是國民軍已經和北洋軍秘密聯盟,採取共同行動,要不然爲什麼會緊跟國民軍後頭出兵安徽呢?

有着這樣擔心的人不在少數,就連唐繼堯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一愣,心中擔心着陳敬雲是不是和袁世凱合流了,如果國民軍和北洋軍合流的話,那麼兩者聯合起來南方其他軍閥哪一個都得乖乖投降。

唐繼堯和陸榮廷等軍閥原本對國民軍出兵江西和安徽是不滿的,不管是唐繼堯還是陸榮廷都陸續發表了通電勸陳敬雲息兵,甚至還想着袁世凱肯定是不願意看到陳敬雲繼續擴張勢力的,很有可能會出兵蘇南,但是他們沒想到北洋軍非但沒有出兵蘇南,而且還緊跟國民軍後頭也出兵安徽,看這架勢完全是想要把安徽徹底拿下來掌控在手裡。

當國民軍和北洋軍都對革命黨動手的時候,國人們都明白,革命黨人這次算是真的完蛋了。

“這兩個獨裁軍閥頭子!”孫文得知消息後氣的想要大罵,但是一時間竟然也是不知道該如何罵出口了,內心裡的着急和憂慮讓他臉色深沉,半天都沒能說出話來。

黃興也是愁眉苦臉:“這袁世凱怎麼會和陳敬雲聯合在一起?這局勢怕是要更艱難了!”

孫文和黃興都是憂心不已,而革命黨人內部其他人也是心急如焚,李鈞烈得知自己的江西護軍使帽子被袁世凱給摘了後,氣的大罵:“當初我就知道讓他當大總統是個禍事!”氣歸氣,李鈞烈也沒把自己丟了官帽的事看的太嚴重,現在北洋距離江西還遠着呢,北洋可管不到江西頭上來,而且現在江西的大敵是國民軍,主要擋不住國民軍的進攻,那裡李鈞烈的江西護軍使位置同樣保不住。

北洋軍要出兵安徽,江西方面的贛軍還好,天高皇帝遠沒遇到什麼實際影響,而黃興的皖軍也因爲有孫文和黃興在,也沒弄出什麼大亂子,但是合肥等地原屬柏文蔚手下的皖軍就不一樣了,皖軍現在有三個師,而且這些部隊平時和柏文蔚也不太對眼,名義上柏文蔚掌控着這些部隊,但是要真正打起來聽誰的還不一定,現在柏文蔚沒了官帽子就更指揮不動他們了,這個時候,袁世凱用軍費和槍械補給來拉攏這些部隊,說只要投向北洋,師長就能拿十萬元,旅長五萬元,其餘中下層軍官也各有獎勵,除了現金獎勵外還答應補充槍械彈藥。

這壓力和誘惑的雙重夾擊下,皖軍很快就出現了變故,僅僅是第二天,皖軍第一師的師長就宣佈服從中央號令,並且調轉槍頭就去打革命黨人了,還沒等曹錕的部隊從津浦線上大規模進攻安徽,安徽的近半部隊就已經宣佈投向北洋了,如此一來,北洋一仗都還沒打呢,就已受控小半個安徽,而可以預見的是,等曹錕的部隊大舉而來,拿下安徽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北洋軍出兵安徽原本在陳敬雲的預料之內,當初他從暗殺時間一步一步的引導局勢發展,這才形成了現今的局面,不但讓國民軍避免了人人喊打的局面,甚至取得了輿論的正面形象外。雖然說長江以北的安徽會被北洋拿下,日後對國民軍的威脅甚大,但是和國民軍得到的相比那就不值一提了。國民軍拿下江西后,就能夠極大的擴展戰略空間,通過兵力的調整還可以讓國民軍的兵力部署得到最大的優化,其中掌控江西后,這財政收入又會上一個臺階,就能夠編練更多的軍隊。

北洋和國民軍共同出兵江西和安徽,接下來的戰事幾乎毫無懸念可言,四月二十四號,國民軍第九師攻佔宣城,防守宣城的蘇軍一萬五千人只逃出三千餘,陣亡兩千餘人,餘者盡數投降於國民軍;二十五號北洋軍攻佔淮南,皖軍第二師倒向北洋;二十六號,國民軍第十師擊敗贛軍兩個師兩萬餘人的防守,佔領江西贛州;二十八號,國民軍第九師抵達蕪湖,和第五十二團一起發起對蕪湖的進攻;同日國民軍第六師在多艘海軍艦艇的配合從安慶以東十餘里外發起渡江,隨後成功渡江並西進抵達安慶外圍地區,開展安慶戰役;二十九號,國民軍第二混成旅攻佔江西撫州、第三混成旅攻佔江西鷹潭,隨後兩旅合併朝着南昌進軍。三十號,九江炮臺的守軍接受薩鎮冰的招降,宣佈改旗易幟加入到國民軍海軍中來,爲此陳敬雲特此批准成立長江要塞守備團,負責長江沿線江陰、九江等炮臺守備任務,和國民軍體系下海防要塞守備團相對於,一個負責沿海海岸線炮臺,一個負責長江沿線炮臺。

五月份到來的時候,革命黨人在江西和安徽的統治已經陷入全面崩潰,江西哪裡李鈞烈只剩下兩萬餘人守衛南昌,其他的江西大部分地區不是出於軍事空白狀態就是已經被國民軍所佔據,而安徽方面,皖南地區的宣城已經被國民軍攻佔,並且正在安慶和蕪湖展開激戰中,態勢已經是遙遙欲墜。長江以北的安徽地區現在只剩下個合肥還在柏文蔚控制下的皖軍第三師手裡,其他大部分地區不是倒向了北洋就是被北洋所攻佔。

“革命黨人休矣!”陸榮廷嘆氣着,這國內局勢現在已經是越來越明顯了,不管是不是國民軍和北洋軍聯手,革命黨人都已經完蛋,而且看現在北洋軍和國民軍的勢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軍閥,形成了兩強相爭的局面,至於他們會聯合到一起對付其他軍閥陸榮廷不這麼認爲,一山不容二虎,何況是九鼎之爭,不管怎麼變化,這國民軍和北洋軍始終是最大的對手,而自己和唐繼堯這些人不過是二線勢力而已,也許能夠發揮一些作用,但是影響不了大局。

如此情況下,未來怎麼走就得好好考慮了,是徹底倒向國民軍那一邊?然後聯合起來北伐?還是說投靠袁世凱,然後和袁世凱南北夾擊國民軍

袁世凱的說客已經來了好幾批,目的不外乎一個,那就是拉攏陸榮廷,想要讓他在北洋軍大舉南下的時候給國民軍背後一刀,不但把整個廣東許諾給了他,甚至把福建也是讓給他。這樣的條件步不讓陸榮廷很動心,但是他也知道動心歸動心,但是廣東和福建不是那麼好拿的,北洋軍也不會派人來幫他打,要桂軍自己打下了纔算數。

這個時候就有問題了,要是桂軍能夠擊敗國民軍,他早就打過去了,還用得着當現在這麼憋屈的廣東護軍使嘛,哪怕是國民軍不對廣東進行增援,就那一個第三師陸榮廷都是沒什麼信心。那第三師依靠廣州堅城而守,沒一兩個月別想拿下,有這時間國民軍的增援部隊早就從江西或者福建趕過來了。

“還有那個唐繼堯,這個人早就和陳敬雲有着共同防禦的密約,到時候難道他不會幫着國民軍一手,然後給桂軍背後也捅一刀!”陸榮廷說這話的時候,下面的幾個桂軍高級將領也是一臉的鬱悶。

諸多軍閥勢力當中,那些未成形談不上什麼影響力的就不說了,現在國內數大軍閥當中,北洋軍當之無愧排第一,而第二肯定是國民軍了,而原本的革命黨人掌控江西和安徽兩省。號稱有十餘萬兵力所以第三是可以的,排在第四的就是滇軍了,兵力也接近十萬,手握雲貴兩省。再往下排的話就是陸榮廷的桂軍了,廣西和大半廣東的地盤養着了五六萬人。至於剩下的那些小軍閥們就提不上臺面了。

而這國內五大軍閥中,革命黨人已經快要完蛋了,除了國民軍和北洋外就是桂軍和滇軍了,而看這四家又以桂軍的戰略局面最爲被動。國民軍雖然也處於被北洋以及桂軍夾擊的狀態,但是人家兵力雄厚,現在又拿下了江西后戰略局面大大好轉。北洋軍是掌控整個北中國,戰略局面可謂是最好的一個,而滇軍的也就面臨着桂軍而已,至於四川那邊雖然是個臭水潭子伸進去了就髒了手還洗不掉,但是四川那邊對雲貴而言是沒有威脅的。

唯獨桂軍,處在滇軍和國民軍的夾縫當中,而且這兩方個個都比他要強,桂軍打任何一個都沒把握,想要向外發展都不能。

現在革命黨人完蛋後,陸榮廷如果貿然投向北洋繼而和國民軍發生戰爭,能不能打贏是一回事,但是很有可能他背後的唐繼堯說不準就會給他一刀子。畢竟到時候國民軍遭受兩面夾擊,可是如果滇軍也打桂軍的話,那麼就代表着桂軍也面臨被夾擊的狀態,到時候拿下廣西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滇軍可沒有兩線作戰的困擾,四川那邊雖然一時間打不下來,但是隨時都能抽調主力回來,然後用全力把桂軍給收拾了。

所以投向北洋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可是投向國民軍的話更危險,以國民軍的強勢,投向國民軍的話桂軍肯定會被吞的連渣都不剩,他陸榮廷就更別想什麼擴大地盤了,能不能保住權勢還是個問題呢。

兩方都不投靠的話也不行,國民軍和北洋軍的爭霸終會分出結果的,到時候勝者的哪一方估計會很樂意把桂軍收拾掉,然後完成中國實際上的統一。

國人的大統一思想是急劇濃烈的,不管是袁世凱還是陳敬雲又或者是孫文如果掌控了中央權力後,那麼第一件事就是統一中國。甚至換成唐繼堯和陸榮廷也一樣,任何一個當權者都無法接受有一支人數衆多的地方部隊不接受統轄。

投向國民軍?投向北洋?中立?這是三個選擇讓陸榮廷沉思許久都沒能找到答案

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502章 大會戰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08章 煉油廠第575章 伏擊戰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212章 大戰(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3章 白雪紅梅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040章 秋熱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66章 福寧公司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1056章 分析(二)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69章 北非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章 孫府逸事
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502章 大會戰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08章 煉油廠第575章 伏擊戰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212章 大戰(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3章 白雪紅梅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040章 秋熱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66章 福寧公司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1056章 分析(二)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69章 北非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章 孫府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