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兩廣總督

這樣的情況下,陳敬雲也不好公開支持胡漢民繼續擔任廣東都督了,但是還不等他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來當廣東都督的時候,袁世凱那邊就已經搶先宣佈,任命陸榮廷爲廣東都督。這個通電一出,氣的陳敬雲差點罵娘。

“這個袁大頭,心思到底挺狠辣的!”陳敬雲對此恨的牙癢癢,但是妻兒也沒能公開反對袁世凱的這一任命,一方面是就算陳敬雲反對,但是袁世凱也不太可能讓自己支持的人擔任廣東都督。而另外一方面如果自己反對陸榮廷擔任廣東都督的話,那麼就代表着國民軍和桂軍要徹底翻臉。這種時期是袁世凱所希望看見的,也是陳敬雲所不願意看到的。

現在國民軍的主要力量是需要用於浙北蘇南方向的,沒有太多的餘力來用於廣東方向,之前在廣州這裡打了小半個月仗後就已經讓國民軍的後勤部趕到了極大的壓力,如果廣東方向繼續爆發戰爭,而且還是和有着穩固後方的桂軍打一仗的話,那麼就是得不償失,甚至可能被拖死。

這樣的情況下,陳敬雲也只能是捏着鼻子支持陸榮廷擔任廣東都督了。然而出乎人意料的是,陸榮廷雖然接受了廣東都督的任命,但是表示身體不好,所以就不去廣州那邊任職了,而是留在桂林裡上任,同時有舉薦了自己的屬下譚浩明擔任廣西都督,袁世凱很爽快的批准了。

這事實上,陸榮廷就是成爲了兩廣總督了。只是這兩廣總督並不完整,不但粵東地區被國民軍佔着,甚至連廣州城都被國民軍佔據着呢。而廣東雖然是財賦大省,但是廣東的主要財賦收入都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廣州城內,偏遠的粵西地區根本沒什麼油水。

非但如此,那個龍濟光不知道怎麼的給逃了出來,而且一路上直奔粵西而去,雖然說陸榮廷手底下部隊不少,但是面對這小一萬如同土匪一樣的龍濟光所部也是大爲頭疼,已經是準備抽調兩個師左右的部隊前往圍剿了。

可這龍濟光的部隊可是陳敬雲特意給放出來的,本來就是用來牽制陸榮廷的,所以這廣州城的事情一了,陳敬雲立馬就是派人去聯絡了龍濟光,說是,我們之前在廣州打仗是一碼事,現在又是另外一碼事,只要你們把陸榮廷給牽制住了,我陳敬雲每年就給你們送來槍支彈藥補給,甚至連軍費都送。

這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就是這麼搞笑的,這前幾天還在打生打死呢,這沒幾天功夫,龍濟光立馬就不管在廣州城裡頭的事情,而且和國民軍合作了起來,至於袁世凱,人家在就不管龍濟光了。

接受了國民軍援助的龍濟光也算是在粵西慢慢紮下根來,和陸榮廷的部隊打了好幾場,互有傷亡,這是後話不提。

且說這廣州和廣東,由於陳敬雲現在都已經和袁世凱差不多撕破臉皮了,所以陳敬雲也顧不上太多的顧忌之類的,直接接管了粵東地區政權,隨後福建軍政府派出的大量政府工作人員開始接受政權,並進行稅制改革,而軍事方面,也讓第三師派出部隊接管了韶關等地區,並且成立相關的守備團負責守備地方。

相對於南方廣東來說,一個第三師差不多已經可以掌控局勢了,這個主要是因爲廣東附近沒有太大的威脅和對手,就算和陸榮廷發生大戰之類的,第三師也可以進行防禦作戰,等待援軍。不過現在陸榮廷被粵西地區的龍濟光牽制着,一時半會估計是抽不出空來的。

不過一下子掌控了大半個廣東,而且又是佔據了珠江三角洲和廣州附近的確這個財賦重地,所以國民軍也得需要足夠的兵力來守護。所以除了重要地區的守備團之外,陳敬雲又是讓參謀部那邊打算成立第十師。

這個第十師和正在籌建的第八師和第九師不一樣,第八師和第九師都是預計用美國造的火炮,而且計劃中的裝備都是輕重機槍一應俱全,步槍也是用最新的12式步槍,這兩個師陳敬雲是準備建成主力師,用來和北洋決戰用的。

而這個第十師的話,就有些應急的味道在裡頭了,步兵還好說,這些基本沒有什麼大的障礙,福州司令部參謀部下屬的各大新兵營裡頭有着大批的新兵,直接抽掉出來就是了,然後裝備上就差了些,準備用繳獲的一些漢陽造,然後再補充相當一部分的12式步槍,輕重機槍暫時只能少量用來訓練,迫擊炮也是,畢竟這些東西現在國民軍的其他幾個師都沒有裝備齊全,尤其是迫擊炮的更是缺乏,不說後面還有個第八師和第九師,現在連第七師,第六師都還沒有做到齊裝滿員,真正要大規模提高產量的話,還得等福州兵工廠那邊完成技術調整之後再說。

至於炮兵團嘛,現在國民軍暫時沒有繼續外購火炮的計劃,或者說是沒錢外購,這買一個炮兵團就是好幾百萬啊,至於那些便宜的德國二手貨,人家已經明確告訴陳敬雲,貨還有呢,但就是貴,已經不比全新的便宜多少了,算起來還不如直接買新的,陳敬雲手裡的雖然還有些但是都預備着當軍費呢,不可能無限制的繼續外購大量火炮。而福州兵工廠自造的話還不知道得猴年馬月呢,這14倍口徑的75毫米山炮雖然是仿造出來了,但是限於技術條件這產量實在太低,按照現在這產量一年也沒有幾十門。

沒辦法就只能先用小口徑的獨立炮兵團盯着,所以陳敬雲就給第十師調去了獨立第三炮兵團,裝備的是24門60毫米速射山炮。

由於裝備嚴重缺編,戰鬥力也沒抱有太大的期望,陳敬雲其實就沒指望過把這個師用着北方,而是用在南方廣東地區。由於要求低,這個師甚至都比已經籌辦多時的第八師和第九師都快成軍。命令下達不過半個月,這個師就已經從福州開始向廣東方面行軍了,而這時候的第八師和第九師都還沒成軍呢。

同時爲了應對浙北地區越來越嚴重的局勢,陳敬雲下令把警衛師的加強團從廣東抽調回來,已經那個到達潮州的53團也將回到福州。爲了把警衛師加強團快速運送回來,福州艦隊組織了海圻號,海籌號,飛鷹號,福安號以及數艘炮艦進行護送,用了大批的運輸船纔算把警衛師加強團從廣州給運了回來,這前後數次的海運,都快讓警衛師變成海軍陸戰師了。

當陳敬雲忙着整合廣東事務的時候,國內局勢並沒有停下來,當龍濟光敗走廣州的時候,袁世凱雖然已經預料到了會有這種情況,但是他還是覺得有些不太舒服,然而第一時間就是任命陸榮廷爲廣東都督,企圖增加陸榮廷和陳敬雲之間的矛盾,繼續攪渾南方局勢,於此同時,馮國璋也是按照袁世凱的命令讓第五師和第八師動作頻繁,期間還和黃興的部隊發生了多次小規模的交火。

然而總體上卻是依舊保持了一種平靜,而這平靜之下,山東的第三師曹錕卻已經是接到了袁世凱的命令,即日起開赴徐州,假如第二軍的序列當中聽從馮國璋的號令。

然而袁世凱又讓北洋軍第七師去山東,這架勢完全就是準備開戰了。

袁世凱擺開了架勢,南京的黃興也不是嚇大的,手下的三個師都已經是做好了準備,準備隨時迎接北洋軍的大舉南下。

而陳敬雲這個時候也是顧不上什麼影響之類的了,於十月十號宣佈他將在數天後前往杭州視察國民軍,而隨同他一起去的還有警衛師。

大戰,似乎就要爆發了,浙北蘇南的確的局勢如此緊張,很多明眼人都能是看的出來,報紙上也天天說着南北大戰將其,而更多的人是天天呼籲着雙方要保持克制,不但要陳敬雲保持克制,也要袁世凱保持克制。

而此時國內的另外一方重要軍事集團滇軍的蔡鍔卻是在陳敬雲宣佈前往杭州的第二天,就是發表通電,說他將在半個月後北上,並接受袁世凱之提議,任職陸軍總長一職。

蔡鍔心裡想的什麼陳敬雲不知道,也不知道蔡鍔是否和袁世凱做了什麼交易,但是蔡鍔的這一舉動卻是讓陳敬雲變的極爲被動。

國內局勢一下子又變的亂糟糟起來,在緊急向蔡鍔發去電報詢問事情是否屬實之後,陳敬雲得到的消息卻是肯定的,蔡鍔已經決定半個月後,也就是十一月初北上,比他之前對報界承諾的年初還要早上那麼兩個月,這個事情幾乎是陳敬雲所沒有預料到的。心裡面罵着蔡鍔不知死活的同時,他也是想着各種辦法,如何破掉眼前這個困局。

如果蔡鍔一北上,滇軍就算有唐繼饒來領導的話,那麼短時間內也不太可能對袁世凱造成什麼威脅,而且也抽不出什麼力量去湖南,四川甚至湖北地區了。那麼到時候陳敬雲的國民軍就得獨自面對北洋軍的龐大壓力。這能不能抗住陳敬雲心裡是沒底,而且國民軍上下的將領們多少也是保持悲觀態度的。

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89章 政治聚會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233章 喜與憂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038章 f12對f80第64章 悅己者容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95章 北京兵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51章 蔡凝(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82章 左將軍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97章 爆發(二)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210章 衝鋒(二)第191章 伍世鍾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
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89章 政治聚會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233章 喜與憂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038章 f12對f80第64章 悅己者容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95章 北京兵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51章 蔡凝(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82章 左將軍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97章 爆發(二)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210章 衝鋒(二)第191章 伍世鍾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