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

杜魯門想要把時間拖到1946年後等美國的核彈研發出來,那個時候美國就可以挺直腰桿和中國進行正面對抗了現在嘛,美國不會和中國正面對抗,但是會一直拖時間,反正死活不答應和德國進行停戰談判,那麼是事實停戰了也不會答應正式的外交談判。

對於美國人這種耍無賴的做法,陳敬雲也是感到有些無奈,陳敬雲自認爲自己是屬於超級無恥的人了,沒想到美國人的無恥程度竟然不下於自己。

不過美國這種拖時間的策略也是給予中國和德國極爲寶貴的時間,美國爲了避免刺激中國,雖然下令歐洲的盟軍部隊加速了進攻步伐,但是隻限於在法國境內,並沒有攻入德國本土的戰略企圖,另外一方面蘇軍的前鋒部隊在攻克了波蘭的華沙後,也是停止了繼續進攻的步伐,因爲再進一步就是德國本土。

也就是說,雖然英美蘇三國言辭強烈的表示各種反對,但是也沒有勇氣在這個時間徹底和中國決裂,所以對於中國劃定的底線都沒有敢去觸碰,這個底線就是德國保持戰前固有領土。

這場世界大戰打到現在,實際上已經和軍事行動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了,真正的鬥爭是中美兩國的鬥爭,只要美國一天沒有擁有和中國相對抗的核武器,那麼就一天不可能和中國真正爆發戰爭。

這種情況雖然整體情況上和陳敬雲所預料的不一樣,而且也不算太過滿意,但是陳敬雲也知道要想讓美國屈服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去年美國人頂着紐約被核彈轟炸的威脅,都沒有直接放棄菲律賓南部,反而是用強硬的手段要求中國和美國一起同時撤出菲律賓,並承諾雙方都不準插手菲律賓的內戰,以至於讓菲律賓演變爲分別由中美兩國支持的南北代理人內戰。

飯得一口一口的吃,事情得一步一步的做,要和美國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如今英美蘇三國在事實軍事行動上停止了對德國本土的進攻,已經是的讓德國獲得了最爲寶貴的時間。

通過這個時間,德國臨時軍政府也是迅速的整合了兵力,放棄了一些註定守不住的法國地區,根據戰前建設的德國西部諸多防禦工事,重建了德國西部防線,而在東線,也是主動放棄了匈牙利、波蘭等地區,直接退守德國本土,建立了一條德國東部防線。

到了八月份的時候,歐洲的局勢已經是比較明確了,德國的殘餘部隊固守部隊,建立東西兩條本土防線,但是依舊控制着比利時、荷蘭、丹麥以及捷克的西北部領土。

而中國爲主導的聯軍,則是控制了巴爾幹半島,包括南斯拉夫、希臘、保加利亞以及奧地利。同時控制了羅馬尼亞的西部地區、匈牙利的西部地區、以及捷克的中部地區。

而蘇俄則是攻佔了羅馬尼亞東部地區、匈牙利的東部地區、捷克的東部地區、以及整個波蘭和德國的東普魯士。

盟軍則是控制了意大利、法國全境。

到了八月底的時候,儘管沒有任何的德國和英美蘇三國簽署任何的停戰協議,但是大規模戰事已經沒有了,只有小規模的軍事衝突。

不過由於各國的分區控制,導致了諸多原有的國家都是被分割控制,比如羅馬尼亞就是分成了東西兩部分,捷克更是被分成了三部分,匈牙利也是被分割了兩部分。

事情到了這一地步,獲利最大的自然是中國,依靠強大的國力支撐和投入歐洲的數十萬部隊,一句控制了幾乎整個巴爾幹半島,並控制了奧地利,把軍事力量直接深入到歐洲腹地。

而其次,獲得利益較大就是德國了,別看德國在過去的兩個月連丟失了大片控制區,但是如果沒有中國的強力支援,德國人估計連柏林都丟了,而現在的他們還保有德國的本土,同時還控制在和荷蘭和比利時、捷克西部等地區。當然更加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極爲寶貴的喘息時間,讓他們有時間來調整重建防線,過去的數個月大規模戰事中,德國的軍事體系被打的近乎崩潰,雖然各個集團軍羣、司令部序列衆多,但是大多已經是被打殘,現在德國人有了寶貴的時間來調整各部隊,抽調僅剩的精銳部隊來重建東西兩條防線。

至於蘇俄和英美三國,自然是屬於憋屈的一方,原本進攻德國本土的計劃因爲中國的強勢干預而流產,不過好說好歹也奪回了法國和意大利,蘇俄也是控制了波蘭和羅馬尼亞東部等地區。

現今的局勢就等於是一場大洗牌,各方都有獲得了各自的利益,同時也失去了不少東西。

對於英美蘇三國來說,最大的損失並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德國被中國保住後,未來他們將要面對中德兩家同盟。而這種威脅暫時還看不到什麼,但是在戰後未來的數十年後將會影響越來越深,將會直接導致美國和中國的全球爭霸出現諸多對美國不利的局勢。

八月十三號,德國宣佈成立結束臨時軍政府狀態,成立德國聯邦共和國,維茨萊本當選爲爲德國總統,著名民`主人士特奧多爾??豪斯被任命爲內閣總理,政體爲多黨總統制,不過雖然是號稱多黨民`主制度,不過權力是被德國國防軍一手掌控。

隆美爾被任命爲陸軍總司令。至於原來納粹政府當中的一大票納粹黨人被大量逮捕處決,這是中國對德國提出的要求,中國希望德國繼續存在納粹黨人,同時德國人自身也是爲了避免戰後的戰犯審判損害政府的面子,如其等美國等以後提出來審判,還不如自己先把這些人殺光了事。

當成立共和政府的第二天,新任德國聯邦共和國的總理豪斯就是乘坐專機奔赴中國南京,由此可見新成立的德國聯邦共和國是多麼急需中國的支持。

南京郊區的大型機場,隨着豪斯所乘坐的ga8專機降落,中國的政務院院長馬寅初率領一大票軍政要員前往迎接,從外交等級上給予了新成立的德國聯邦共和國充足的承認。

而當天,中國外交部聲明,中國宣佈承認德國聯邦共和國爲德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並宣佈兩國政府將會繼續履行德國臨時軍政府時期簽訂的‘中德停戰協議’‘中德友好合作協議’。

次日,在南京外交部爲豪斯所具備的盛大歡迎舞會上,雖然陳敬雲沒有出席,但是陳華天卻是身着一身的西裝出席了該舞會。

當場內諸多軍政要員看着陳華天沒有和往常一樣穿着上將禮服,而是穿着一身西服攜帶夫人洪紫萍出席的時候,一個個都是面色露出了微微的驚訝。

而稍微聰明一些的人都知道,陳敬雲終於是安排陳華天正式進入政務體系裡。

就和當年陳敬雲自己的身份轉變一樣,早期的陳敬雲一直都是標榜自己是一個軍人,乃至共和國正式成立的時候,他都是穿着軍服就任的,早期的陳敬雲就是正兒八經的軍人總統,全面實行軍事獨裁。而到了二十年代後,陳敬雲纔是逐漸淡化自己的軍人身份,在政治公開場合下不再穿軍服,而是穿起了西服,開始以一個純粹的政治家的身份出現在衆人面前,就連國家軍事委員會的會議上,他也是唯一的一個不穿軍服的人。

如今,陳華天也已經是開始淡化他的軍人身份,並開始插手政務,並且一上來就是極爲重要的外交事務。

在八月初,陳敬雲正式任命陳華天爲政務院副院長。在中國的政務院體系中,各部總長是和政務院院長只有一個,但是政務院副院長卻是有很多個,比如財政部的總長劉大均就是政務院副院長,兼任財政部總長一職。

常規來說,政務院副院長並沒有實際管理的事務,他們手中的權力大多來自於兼任,或者專門負責某一方面的事務。而陳華天擔任政務院副院長的話,主要負責的就是外交事務。

而陳華天也是共和國成立多年以來,除了陳敬雲外第二個以現役軍人的身份參與政務的人,至於其他人,由於陳敬雲實行嚴格的軍政分離制度,文官就是文官,軍人就是軍人,就是預備役將領也不準參與議員競選或者當文官,軍人要從政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徹底放棄軍人身份,退役後才能夠加入到文官系統。

顧維鈞看見陳華天進場後,率先迎了上去:“華天,你來了!”

陳華天雖然被陳敬雲內定爲繼承人,但是在輩分上依舊差了顧維鈞一截,面對這個中國老牌的實權外交家,父親最爲信任的外交官員,陳華天自然是不會擺繼承人的譜,而是連忙快步上前了兩步:“顧老,聽父親說這段時間您的腰骨子又犯病了,不要緊吧!”

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454章 狐狸精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211章 大戰(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003章 兄弟(二)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5章 光復餉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859章 生和死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
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454章 狐狸精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211章 大戰(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003章 兄弟(二)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5章 光復餉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859章 生和死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