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

北洋現在雖然窮的叮噹響,但是隻要不是全軍南下這種大規模戰爭的話,打一場局部戰爭的軍費還是有的,當然了爲了避免意外以及需要獲取更多的軍費,袁世凱已經指示善後大借款的相關談判人員進一步放鬆條件,爭取儘早拿到善後大借款。

馮國璋被袁世凱重新啓用出任第二軍軍長統管津浦線戰事的消息幾乎當天就是傳了開來,前清那會馮國璋因爲沒有聽從袁世凱的暗示而擅自拿下了漢陽後,幾乎就是當天被袁世凱撤職調回了北京,那時候諸多人都認爲馮國璋失勢已經是無可挽回的了,這大半年來馮國璋和段祺瑞之間的矛盾因爲越來越激化,很多人都是選擇了投靠段祺瑞而不是馮國璋,以至於雙方的爭鬥中馮國璋一直落於下風。

然而盡力了大半年的沉寂後,袁世凱卻是再一次的高調啓用馮國璋,直接任命馮國璋爲第二軍軍長,統管第五師、第八師,負責津浦線方向之戰事。

這樣大的變動自然引起了諸多人的注意,於是乎北京方面的政局又一次因爲袁世凱的任命而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馮國璋出任第二軍軍長可以說並不是北洋一家的事情,而且還關係到全國其他軍閥的命運,馮國璋出任第二軍軍長的消息在次日就是傳到了福州,國民軍參謀部裡的一大羣參謀們開始分析馮國璋出現在津浦線後會造成什麼後果,並開始分析馮國璋的作戰規律以及其他關於馮國璋的個人軍事情報。

陳敬雲也是第一時間得知了馮國璋出任第二軍軍長的消息,而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就是沉默了起來,足足一刻多鐘都沒有說話,那手指也是習慣性的敲擊起了桌面,指甲和桌面的撞擊聲時不時的響起,聲音雖然清脆但是在下面的其他幾個國民軍高級將領聽來卻是有些不怎麼悅耳了。

半晌後,林成坤終於是忍不住這樣的氣氛,開口打破了沉默:“司令,現在北邊突然任命馮國璋爲第二軍軍長,這是擺明了要對付我們!我們可不能坐以待斃啊!”

林成坤開口打破了沉默,其他人也是紛紛開口。

馮勤道:“馮國璋現在還在北京,估計不日就會南下徐州,屆時會發生什麼課就不得而知了,而現在浙江那邊的第一師,第二師兵力略顯單薄,就算加上一個杭州的第七師但是在面對北洋的主動進攻時,恐怕還是會造成很大的麻煩。所以司令您看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前發動,在北洋軍大舉南下之前拿下上海,蘇南然後北上支援黃興。”

下面人說的話,陳敬雲也是聽見了,不過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看了看着另外幾個人,此時陳儀開口道:“這樣恐怕不妥,袁世凱雖然任命了馮國璋爲第二軍軍長,但是這也是屬於北洋軍內部的人事任命,並沒有公開說要大舉南下,如果我們貿然在北洋南下之前就進軍上海和北上蘇南,那麼在輿論上我們就會處於下風,到時候人們就會認爲是我們挑起了內戰,這樣不管是國內其他省份的民衆,恐怕就連省內的民衆都會對我們國民軍沒好感,甚至厭惡的。”

民心這種東西有時候一文不值,但是有時候是必須的。像現今這個階段,民心問題是需要考慮了,國民軍乃至陳敬雲個人的形象問題也是要考慮到的,不可能說眼見着對自己一方有好處的時候立馬就出兵了。

樑訓勤這時候也是開口道:“根據我們作戰司預先做的戰略規劃,只要北洋軍大舉南下之時,黃興的三個師能夠阻擋北洋十天左右,那麼我們就可以從容的調動第一師,第二師,第七師進攻上海,掌控蘇南後對黃興進行支援。”

這時候,陳敬雲卻是突然開口了:“對了,黃興那邊回信沒有?”

聽到陳敬雲突然這麼問,旁邊的馮勤道:“中午時分我們已經收到黃興的回電,他對我們的預警表示感謝,但是對於我們提出的國民軍北上幫助蘇軍抵擋北洋的事情沒有給出正面迴應。”

林成坤道:“那個人是不見黃河不流淚,這北洋軍日後要南下的話,擺明了第一個要打的就是他黃興,現在都還不接受我們的聯合作戰建議,他這到底是要想什麼?”

陳敬雲對黃興的反應倒是在預料之中,說起來其實現在以孫文爲首的國民黨其實也挺慘兮兮的,以前偌大的一個同盟會早已經四分五裂,現在改組之後剩下的國民黨骨幹基本都是忠於孫文的人了,至於那些掛名的幹理事們就不用計算在內了,比如陳敬雲,閻錫山等人,誰也沒把他們當成國民黨的真正骨幹。

而國民黨現在手中直接掌控的軍事力量大概就是兩方面,一個是江西的李鈞烈手下的部隊,大約數也有三四個師,人數是不少了但是戰鬥力很有限,另外一方面就是江蘇南京裡頭黃興手下的三個師。至於安徽的柏文蔚,他現在連安徽局勢都沒有掌控住,對於安徽裡面的兩個師也做不到完全的掌控,到了戰時安徽這兩個師能聽誰的還不一定呢。

這樣的情況下,黃興自然是不想讓國民軍現在就來蘇南的。也和國民軍參謀部裡的預計一樣,黃興對自己手底下的三個師的戰鬥力還是很清楚的,知道要靠他們來打敗北洋是不可能的,但是隻是依靠他們在前期阻擋北洋軍南下步伐,爭取十天半個月的時間應該足夠了。有了這十天半個月的緩衝,那麼國民軍也就該上來了。

至於黃興爲什麼能肯定國民軍會在半個月時間內就趕上來支援他呢,很簡單,這年頭大家也都不是傻蛋,國內的局勢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北洋軍和南邊的國民軍以及滇軍遲早得打上一仗。而看國民軍在浙北地區部署重兵就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來國民軍的北邊戰略了。

反正怎麼講呢,黃興的打算就是北洋軍沒來之前,蘇南地區就是我黃興的,比國民軍就別來湊合了。而一等北洋軍打下來了,你這國民軍就得趕緊上來了,不然等我黃興手底下的三個師一完,你們國民軍也好不到那裡去。

黃興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身爲國民軍體系的軍閥頭子陳敬雲甚至對此是表示理解的。換成了自己也會這麼做。

北邊的狀況因爲馮國璋的任命而有了變動,不過南邊的狀況依舊重要。

“沈綱那邊怎麼樣了?”陳敬雲問着。

馮勤道:“前日夜第三師發動突襲,並與次日上午佔據越秀山一帶,並和龍濟光所部發生大規模交火,現在我國民軍第三師已經在越秀山附近一帶包圍了龍濟光的一個團左右的部隊,沈綱正在調集兵力以徹底消滅這一個團的敵軍!”

“廣州城那邊的局勢比我們當初預想的要好很多!”作戰司樑訓勤道:“從第三師彙報上來的情況來看,龍濟光的部隊戰鬥力並不強,甚至不如當初朱瑞的部隊。只是武器裝備上好過朱瑞所部而已。依照第三師的戰鬥力,拿下廣州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樑訓勤雖然說拿下廣州只是時間問題,但是現在陳敬雲可沒有什麼時間讓沈綱繼續浪費下去。廣州那邊從兵亂開始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了半個多月時間裡,不但吸引了衆多實權人物的視線,而且還吸引了衆多普通民衆的視線。而更加重要的是,廣州雖然地處南方沿海,但是卻已經變成了一個火藥桶,一個足以引發南北大戰的火藥桶。

時間拖得越久變數就越大。如果說陳敬雲的國民軍能夠在短時間內拿下廣州的話,那麼他就有了時間和空間來和北洋談判或者和解之類的,最次也能在消除了廣州這個隱患後把大軍北調,這樣就可以不用擔心腹部挨一刀子了。

但是如果第三師遲遲拿不下廣州的話,除了要耗費大量的軍費和軍事物資外,還會給政治局勢造成諸多變數,比如袁世凱就可能看到國民軍的兵力被牽制在了廣東那麼就有可能立刻南下,到時候處於兩線作戰的國民軍想要不敗的話,估計就得看老天給不給面子了。

“第三師的動作還太過緩慢,給沈綱傳個令,讓他儘快拿下廣州!”陳敬雲一邊說着又是一邊敲擊起了桌面,說完剛纔那句後又道:“還有,給廣西的陸榮廷去電,告訴他如果他還不出兵的話,那麼可就沒機會了,到時候我們就把龍濟光重新趕到廣西去。我倒要看看他到時候怎麼搞!”

“還有,給蔡鍔也去一封電報,就說……”陳敬雲說着口風一變:“算了,電文我親自來擬!”

這樣一番匆匆軍事會議過後,陳敬雲也沒怎麼耽誤,而是立刻就是起草了一份給蔡鍔的電報,和普通的私人電報很簡短不一樣,陳敬雲的這份密電足足有數百字,再多一些恐怕就跟通電差不多一樣多的字數了,電報上的內容講的基本都是老套話了,然後又是再一次的提醒蔡鍔北上的風險,然後還提了提馮國璋被袁世凱任命爲第二軍軍長的事情。

電報就差沒明着說讓蔡鍔不要去北京送死,你自己死了不要緊,但是你北上了他媽的我陳敬雲也不好過啊!

蔡鍔接到陳敬雲的這封長長的私人電報看罷後,長長的嘆了口氣:“權勢真的那麼重要,爲了權勢你陳敬雲真的能置華夏一統而不顧?”

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3章 臨近生變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429章 ‘抗菌素’第586章 毒氣彈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60章 xb10項目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9章 關餘貸款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
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3章 臨近生變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429章 ‘抗菌素’第586章 毒氣彈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60章 xb10項目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9章 關餘貸款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