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

有官府中的人相助,謀事也就穩便的多。先由成從淵提議,將濟南周圍的田地強買過去,然後稍加修理,便租給流民,只是坐收其成。依此來說,使葉家在山東鶴立雞羣、無人比擬,恢復舊日的聲威,已有十足的把握。但成從淵再歸老謀深算,也終不能將眼睛遠伸到別人家去。

不上一兩年,周移之的兒子考上了進士。葉永甲想起與周移之僅有過的攀談,或許動用了別的甚麼手段也無從考據。總之,卻是周家憑此竟一躍而升,幾近和葉家並駕齊驅了。雖說其間周家弄出些不光彩的事蹟,但明面上粉飾的冠冕堂皇;加之周移之升遷,縱享有特權的葉家都極爲紅眼。

可如今葉永甲等無暇顧及。府內已似一團亂麻。連原先得心應手的好刀都鈍了許多,只得另尋快刃。

頭等大事就是葉隆在朝中的變故。若真如成從淵所料,葉隆不過兩三月就能回來,趕快了結婚事,儘早擺脫虛名;但長等數月後,仍無消息,府內自然多番打聽,才得知葉隆與柳鎮年交惡,而他又是柳黨欲除之而後快的地方豪族,大劫似乎在所難免。成從淵則是愈發擔驚害怕,畢竟不明朝中亂局,擅自派人疏通只是徒添麻煩,於是單剩一片懸心,安危不知。

於此事上,也不過時常派幾個人去打探,以便隨機應變。然而總不能將心思全繫於此,要緊的是,成從淵必須清楚考慮,如何將葉家推向鼎盛。他想起張平來,應還有不少如他一般中飽私囊的管事。他就此決斷,下令掀起一股嚴查貪墨的風潮。到底無甚規制,若有絲毫腐化之舉,一律綁至廳內杖殺。雖口中還叨唸家法,然這只是合法上的解釋,背後怎樣,心照不宣。但饒這般,半年也不能揪出許多,便施行揭發之法,要是一人貪墨爲人所證,則立處置之。果然不到三天,議事廳裡復熱鬧非常了。

這使得衆人的行事都謹慎起來,尤其是購置房這等極易拿錢的地方。進了購置房的人無一不是諸管事的心腹,平日即可小撈一筆,倒沒人想到會有戳了窗戶紙的。然而,這張紙終被人用刀劃了個七零八落。

撥雲見日。成從淵面對着來訪的寇中,幾乎跳起。“這是周管事給我開的票子。”寇中看着那一捆寶鈔,說道。

寇中剛入購置房之時,被分派到一個姓周的管事手下。後經打聽,此人名叫周敬十,年歲四十上下,任職也不算久,乃是不甚老道的那一類人。相比之下寇中雖不算年老,但早時就管過幾畝田,素日與那些農戶打交道,應對這種人物綽綽有餘。

寇中常在周敬十身邊逢迎,當然實質的東西也不可少,在外購置東西餘下來的錢也盡裝在他口袋裡,自己則是省吃儉用,周敬十對他自是變得由衷信任。除此之外,寇中還攢下不少錢,以備不虞,隨時打點。

就此過了三四個月,寇中聽聞周敬十告了假,據人傳言,是其母得了大病,他暫在外面居住幾天,看看病勢如何,然後決斷歸期。寇中頗爲欣喜,不待思量,亦不用多帶物件,立即出府去找周敬十家。他原先便聽周敬十談起,故尋起來異常省力。

“哦。來了。”周敬十一開門,寇中就見他臉色鐵青,雙眉鎖得很緊,極不耐煩。

“有事進來說罷。”

寇中忙點頭,跟着進去。他不敢入屋,在外面隨意揀凳子坐了。兩人面對坐定,寇中正要開口,卻聽見屋內忽傳來痛苦的**聲,周敬十慌推開凳子起身:“你先坐會兒。”說畢,急匆匆跑進屋,寇中只能愣着等待。

頃時周敬十輕擦着汗出來,仍舊坐下,額上能分明看見沁出來的汗珠。“背上得了天泡瘡,”他說道,“情況不怎好,郎中看說是大約活不下,我想也是別治了安生。”周敬十咬着嘴脣,呆望着屋子。

“周管事不能如此想!只要可治,怎麼着也得挽一挽。錢又不缺……”寇中利索地從身上摸出四兩銀子,塞到周敬十手裡。“周管事可千萬等着。我還有個老方,今日就去鋪子裡磨。試試這辦法也不遲。”周敬十注視着他,被寇中的這一番熱誠深深打動,眼內閃着光,一把將寇中的手緊緊攥住:“寇兄弟,你義薄雲天,我不知怎麼謝你……”

“您不用謝我,此乃分內之事!事不宜遲,在下告辭了。”周敬十答應一聲,將手鬆開;寇中便快步走到門外,卻突然止住腳,抽還身來朝他略一躬身,才大踏步走出房外。周敬十望過去時,眼圈紅了大片,又輕嘆了口氣。

寇中低頭走着,他也不知如何醫天泡瘡,索性如今就休要回府,徑直朝藥鋪子去。

自葉府遷至齊河以來,許多商鋪都覓得商機,紛紛堆積在葉府周圍,故一路十分省便。也就幾十來步,寇中便看見那粗木橫樑底下的藥鋪門口,倒很破舊;一進鋪子,裡面凳椅櫃檯卻擺放的極爲清楚,地面房樑一塵不染,與外面看去甚爲迥異。寇中一言不發,直接走到櫃檯前,那掌櫃瞥了他一眼,不多麼待見他似的。畢竟自己頭髮散亂、不甚整潔,還曬得一身汗臭味;如此,則只能將其眼神吞下,當做無事發生。

“先生?”寇中不敢直呼‘掌櫃’,輕輕地問道。掌櫃拿了塊抹布來,擦起桌子:“客人來此何干?”掌櫃也不再看他。

“我想問一問,治天泡瘡有什麼藥?”

“不少。這裡只有金銀花散。”他說時停了一下,隨後又動開抹布。

“先生幫我抓一抓。”

掌櫃旋即將抹布疊在一邊,走到藥櫃旁抓了一大把金銀花,盛在紙袋內,又拿了些甘草,亦抓到紙袋裡。兩個袋子封好,交到寇中手上,囑咐用法罷,誦書一般道:“金銀花八兩,炒甘草二兩,合計……三十文。”

寇中拿過藥來,低聲下氣地問:“恐怕這散效用弱些。鋪裡有沒有秘方,也給小人抓一副?這病利害得緊。”

“當然有。不過看似您買不起……”

寇中勉強笑道:“先生只管說價錢便是。”

“我這方你若買上一年,須六兩銀子;吃上一週之期,再來這取,你看怎樣?”掌櫃將眼珠一轉,死盯着他。

“先生不會騙我?”寇中想了一會兒,自己手底並不闊綽。“我騙你?這鋪子就在葉府邊上正大光明地開着,要敢騙人官府抓我輕而易舉!”掌櫃唾沫橫飛,急得臉上都發紅了。

寇中並不迴應,只摩挲着雙手。若在此付了方子,恐後日愈發困苦,而周敬十待自己如何卻不得而知。他愣了一會兒。猛然,竟擡起頭,咬一咬牙,登時解下褡褳來,口子朝下略一抖,裡面的碎銀子就如瀑布般灑落在桌面上,

“好!我買先生這方子!”

掌櫃全身震了一下,才徐徐起身撥開銀子。“六兩……絲毫不差……”掌櫃自言自語似的,將銀子收在一邊。

“你等一會兒。”掌櫃一擺手,抽身走進裡屋。寇中便在櫃前等待。展眼間功夫,掌櫃攥着藥包出來,遞給他:“這藥和好的。回去煎服就可。”他點點頭,將幾副藥裝在原本放銀子的口袋裡,又不捨地看了看櫃檯上的六兩銀子,好像有些悔意。但也無法退步,只得馬上離開藥鋪。在外面看,藥鋪仍很破舊。至少裡面是乾淨的,寇中想。

不久。他重又見到周敬十。寇中將用法悉數說明一番,周敬十隻是應付式的點頭,匆匆把藥拿過來,纔開口道:“寇中兄弟啊……也算辛苦你了。”寇中正打算回府,見周敬十有心說話,便安心站住。“倒不覺得麻煩。就是周管事別忘了有我這人……”寇中哽咽起來。

周敬十擡頭望了望寇中,竟揣摩不出他此刻真正的想法。“放心吧!有你這般說,我一定治好母親。”

繼而二人又說了幾段話,直到屋內接連傳出無力的叫喊聲,周敬十才無地安坐,進屋後吩咐他內人煎藥,寇中也幫着照顧了一陣子。忙至差不多安靜時,他也就趁機作辭,周敬十亦因事多沒有挽留,但說了句“不能送別,寇兄弟勿怪”,隨即眼見着寇中遠去了。

日光漸被雲頭壓得不見蹤跡,寇中始覺已近黃昏了。身心遂如剛反應過來一般,頓時覺得疲軟不堪,睏意侵襲上來。他急忙回府,先向購置房裡轉了一圈,所幸無甚公事,於是回到自家,先朝牀上躺倒。

一時卻又怎麼也睡不着,心緒愈發不寧。寇中坐起身,想着一天沒吃飯,便掀開鍋,鍋底分明晾着;他用勺颳了些粘在鍋面上的粥,拿起勺來舔了。回身見桌上還有昨日剩的饅頭,便十足欣喜,先抓起來咬一口,使勁嚼過幾回,才勉強嚥下去。及又扒了兩三口,實在難以下嚥,就此作罷。

此月自然難熬。畢竟工錢還沒有撥,且還須往來周敬十家,僅能搶些安排下來的活狠撈一把,卻也不敢花費,留存後日之用。這般苦捱,吃好喝足定是難事,臉便愈添瘦黃起來。

及月末工錢撥出,復因去藥鋪取藥而一耗殆盡。寇中坐在桌前,慢嚼着幹得發硬的饅頭,心中動搖,乾脆不顧什麼後日,直接拿出來吃好喝足,豈不妙哉?他立即動身摸鑰匙,準備開存銀子的箱子。

權且觀望觀望。寇中突然被這個念頭按住,遲疑了一會兒,然後安然坐定,仍舊啃他的饅頭。

果不其然,寇中苦捱的清貧並非毫無用處,不過一月之間,周敬十的老母便因病而亡,喪葬須當即籌費;寇中興奮不已,但在外則裝着戚色,好似心情不佳,悶着頭進入購置房,看見另幾個管事,半死不活般地擡頭道:“我要去看看周管事……這日的差事留給別人吧。”

一位管事頷首,樣子是默許;寇中放心地道謝而去。

“唉……”

有位管事突然叫住他,寇中轉過身子,“這回又去獻殷勤了?”那管事陰沉着臉。幾個人在旁冷笑不止。

“我只是……”

“只是你媽!咱們都能看清楚,是誰整日的不給俺們面子,賺下銀子來問都不問,直接往周敬十那邊送!我們不是管事?周敬十他權力大,他在這我們不敢說什麼……可你噁心成這樣讓人想吐!”一位脾氣稍大的指着他大罵。

“我不知道得罪管事們啥……”

“你當然不知道哩!成從淵那次沒把你打死,這回俺捅到主子那,看主子再咋說!”

寇中乾脆不予理會,徑直離開購置房。不料幾個管事條然站起,其中一位跳出來呵斥:“站住!”寇中不得不止下步子,無奈地與他們對峙;正想說些什麼,猛可被那人一手扳過身去,另一隻手不講理地死抓住衣領口,寇中一時面色鐵青。

“成先生的棍棒可不輕快……”管事兩隻眼睛睜得極圓,顯出幾根血絲,眼珠要迸裂一般。

“請管事放開我……”寇中抓住他的手,輕輕說道。

“好,我放開。”管事將手一鬆,但好似不止於此,寇中也便未動。隨即,那管事用腳狠狠地踹在他膝上,叫他一仰身,翻倒在地。寇中咬着牙,抱着左膝,仰頭看着居高臨下的管事,反而略一微笑:“管事不用嚇唬人……諸位都不太乾淨,要告我上主子那……”寇中因疼皺起眉毛,“嘶”了一聲,然後撫了撫膝頭,“誰敢?”他擡頭看向衆管事。

那管事冷笑幾聲,稍進一步,“你還真懂!我們是奈何不了你,看你自己能活到啥時候!滾!”寇中不予迴應,默默爬起來,朝購置房門口走去;後頭的一位管事則向着他腰間狠狠踹了一腳,於後伴隨了寇中的哀叫。

寇中只是叫了一聲,踉蹌幾下仍舊穩立住身子;頭也不回,徑直出府而去。

腰還微有些作痛,寇中只能慢慢行進,才稍解些疼痛。所幸離周敬十家舍並不很遠,故稍費點力,雙腳便挪到其門前。寇中初敲了下門,許久無人迴應。此時方忙家事,絕無可能沒人,寇中如此想。

等了一會兒,還沒聲息,寇中就喊了句:“小人寇中。”

這才聽見腳步聲。那門忽一作響,周敬十臉色沉悶,穿着喪服,應付性地作了揖。

“寇兄弟啊,你那藥確是管用,但實在救不住了……也辛苦你了。”周敬十說話中也打着顫,慢慢拍了拍他的肩。

“對不住您。我既然幫了管事,就一幫到底,您也不用勸。”說着,寇中又拿出四兩銀子來,二話不說,直接塞到周敬十手上,露出堅毅而真誠的神情:“這錢您去買葬地,圖個安心……要餘下來了,去辦辦喪……買棺木管事只須等着,我掏錢。”周敬十定定地看着銀子,抹了抹眼睛,猛可地抓住寇中的手,“兄弟……”說畢,他將臉伏在那雙手上,抽泣了半天,吐不出字來。

寇中竟禁不住眼淚一滴滴自眼角滾到臉上,他自己也搞不明白是真情假意,然後心底才浮出不自發的竊喜。

這日寇中方纔睡醒,就立即動身去買棺木。倒不敢買下上好的棺材,但退而求其次,算能承受得起,還不顯得吝嗇。周敬十取了棺後,隨之便舉辦喪事,寇中自然從棺材鋪折返回來,充爲弔喪一員。

前來問喪的人很多,不乏各處管事。寇中一路跟到墳地,見人亂麻麻擠着,又鴉雀無聲,料想還未入土。寇中亦堵住嘴,只得顧起四下的景緻,儘管無甚可看。

“寇中!”寇中忙轉過頭,一人飛奔過來,嗓音極其清亮。

“周管事叫你到前邊去。”

寇中‘哦’了一聲,一路慢跑過去,人們都識趣地讓開路,沒有阻礙。拉開白帷,周敬十與幾個購置房的管事坐在那裡,管事們主動與他作揖,寇中雖想起被這幾位欺辱的事,但只能勉強回禮,然後與周敬十攀談。“你幫我忙活不少,就讓你到前邊來了。和我們幾個把我母親葬了吧。”寇中面色沉重,深深點頭答應。

棺材入土後,寇中方與周敬十作別,說了幾句話,便徑直返回葉府。寇中身心俱疲,所幸一大段事情均已告終,儘管不知周敬十對自己會抱以怎樣的態度,但在購置房混得不錯,一時間絕不會風雲突變了。於是,他放心睡下。

這次睡得很長,自臨暮睡至白晝,身上筋骨都讓他深覺鬆軟。聽聞此時周敬十已然歸班,重掌了購置房的大權,便準備前去問候。

寇中大步邁入購置房,拉開帷帳,管事們看他的面容,較以前神氣很多,衣着也稍加整頓了;但對寇中本人仍是不屑一顧,報以低聲地嘲笑。

周敬十伏在桌上閉目休息,聽見輕輕逼近的腳步聲,條然睜開眼睛,覷見寇中立直着身子等候着。“不知周管事在休息,多有冒犯……我這就走。”寇中慌忙說道,似要轉身。

“沒事!”周敬十伸開胳膊,一擺手:“我還想跟你說件事咧。”

“坐下吧。”周敬十抽出把椅子來,示意寇中坐下。寇中沒有推託,稍一躬身,就徐徐坐定。

“寇中,你幫了我許多忙,自己卻分錢不貪,我十分信任你。你要答應的話,我讓你在我身旁,平日參與一些事宜,怎樣?”說着,周敬十擡眼凝視起他。

寇中眼睛漸變爲一條縫隙,嘴裂成彎月;隨即將神情一收,謙卑地說道:“要是管事如此想,小人不勝榮幸。哪會不答應!”周敬十亦極爲滿意,拍了拍他的肩,寇中便俯低身子,讓周敬十拍了一回。

“恐怕你還未娶妻吧?”周敬十突然想到,見寇中點了點頭。“按理說你不年輕了,這時候得找個媳婦咧!”

“小人哪想得起這個……”寇中笑道。

“我替你想,”周敬十干脆地回答道,“這事好辦。府裡雖丫環不多,找還是能找找的;到時候挑一個合適的,和主子說說這個事,就能辦妥當哩。”寇中聽罷,趕忙從椅子上下來,說道:“周管事照料我到此等地步,小人不知怎麼謝管事!”言畢,則向下一跪,朝周敬十腳前磕頭。只磕了一次,周敬十便拉住他:“磕啥頭!起來!”寇中支撐着身子站起,瞳孔裡不迭閃出淚光,周敬十被打動似的,嗟嘆了良久。

“兄弟你知恩德,我沒白結交你。”

購置房上層的貪賄狀況是他此前沒見到過的,幾個管事(包括周敬十)通同一氣,常打着葉府的名號震懾那些無權無勢的小商人,經低價買入,那些餘留下來的大批公款自然被瘋狂地侵蝕殆盡。購置房出手也異常闊綽,寇中目睹了周管事爲維持與主子葉永甲的關係而討好議事廳的下人們,於此動輒是十多兩、二十多兩的花費,全交寇中去辦。這類事務寇中倒處理的得心應手,偶有不妥當處,周管事也一概不計、俱賞不咎。寇中此時不會覺得此舉算什麼情義,從其心底來說,這不過是周敬十收買人心的方式,還被他認爲不怎麼高明。

忙過三五天後,周敬十順利的從主子那裡討了媳婦。因是奴才,婚事也不聲張,只是請周敬十過來,湊合着買了點心,添了幾盞酒,權作禮儀。他不必擔心此後的花費問題了,畢竟位高至極,金銀只管大手腳地花。他先是在府外買了宅邸,暗地裡又買了不少稀奇物件,平日亦裝飾起來。這般生活於寇中自然是舒適的,不過縱是如此,行事起來總有一絲後怕,憂思起來,竟像有一隻腳狠狠地將他踩在底下,使心中不迭生出黑重的陰雲,可謂揮之不去。

第七章 裁吏、疑銃(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七)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六)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一)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四)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四)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四)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六)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六)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六章 名歸、飭法(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七)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六)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六)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六)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六)第七章 裁吏、疑銃(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六)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二)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第六章 名歸、飭法(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一)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二)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
第七章 裁吏、疑銃(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七)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六)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一)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四)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四)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四)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六)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六)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六章 名歸、飭法(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七)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六)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六)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六)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六)第七章 裁吏、疑銃(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六)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二)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第六章 名歸、飭法(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一)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二)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