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

“快!家眷分船疏散!快…快!前往射陽河口!”射陽湖上,唐生的催喝響徹水面。入淮艦隊再奪陳氏十數商船,卻又耽擱些許時間,是該再度加速逃離了。

有着數千水師家眷,入淮艦隊自然不缺水手。在唐生的命令催促下,水手就位,家眷分船,艦隊很快完成整編,三十餘艘大小船隻以更快的速度向東而去。隨着水痕的消失,這處湖面也恢復了平靜,像是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半個時辰之後,另一支船隊匆匆趕來,再次驚擾了這裡的安寧。鬥艦一艘、兩千石艨艟三艘、遊艇六艘、盔明甲亮的晉卒近千,這支船隊正是銜尾追擊安海船隊的水師一部。單看十餘艦船行進間的規整有序,便知其絕非弱旅。

鬥艦頂臺,水師中軍左司馬宋灤一臉焦躁,不停的踱來踱去。中午發現大股安海軍船隊,水師中軍可不知徐州司馬王導的高瞻遠矚,自要碾壓這羣膽敢入淮搗亂的海賊。宋灤接令尾追,迄今已是三個半時辰,船隊一路緊跟猛打,怎奈邗溝狹窄無法包抄,以至不能真正攔截賊軍,適才更被賊軍堵塞航道耽擱,以至迄今仍未能重創賊軍。

“都是王欣向將軍胡亂建議,讓我等乘上鬥艦,慢似蝸牛!若都是艨艟,賊軍焉能逃脫?那廝無非怕我獨得殲賊之功,簡直就是混賬!”驀的,宋灤猛地一拍身前欄杆,不滿的罵道。如今安海賊進入射陽湖,再有六七十里,他們就可能被繞到射陽河口堵截的典軍校尉王欣逮個正着,屆時他宋灤非但軍功大減,豈非還要丟臉丟到姥姥家?

聞聽宋灤之言,其身邊的幾名軍官忙將腦袋偏向它處,裝作沒聽見。事實上,有衆多士卒輪流滑槳,鬥艦並未耽誤多少時間,之所以未能追上安海賊,關鍵還是在於安海賊鑿船堵塞了水道。當然,王欣出自琅琊王氏,宋灤雖僅寒門,卻因能力突出方被琅琊王一系欣賞提拔,這種涉及上司之間的口水仗,在公共場合還是少摻和的好。

“槳手都沒吃飯嗎?傳令下去,槳手換人,加速前進!”見無人搭腔,宋灤更加不爽,卻也不好發作,只好拿槳手撒氣。接令的軍官心中苦笑,這已經是一個時辰內的第四條相同命令,不過他也巴不得離開這個壓抑的地方,當即轉身快步離去,留下依舊焦躁不安的宋灤和幾名不敢作聲的倒黴同僚。

子時,距離射陽河口二十里的湖面,入淮艦隊匆匆而來。旗艦船艙,一衆軍官正爲哨船剛發來的探報爭執不休。根據探報,前方的射陽河口果然有官軍堵截。因是夜晚,哨船隻確定了一艘五千石鬥艦的存在,至於艨艟、遊艇和大體兵力尚且不得而知。

陶彪梗着脖子道:“水師中軍零零總總不過三千人,分出一部追兵,再留一部駐守淮河,前方又能有多少?即便加上郡兵,最多不過千人,我等至少還有八百可戰之兵,又有何懼?狹路相逢勇者勝,射陽河面寬過百丈,我以爲不如直衝封鎖,只需商船入海,便可一切無礙。若是猶豫不前,被後方追兵趕上,豈不更加危險?”

“衝,衝,艨艟行,遊艇行,商船笨重脆弱,行嗎?敵方只需一味糾纏,拖到追兵趕上,屆時即便艦隊入海,商船又能逃走幾艘?家眷又能逃出幾人?我等冒險入懷,又是爲何而來?”徐同毫不客氣的駁斥了陶彪。顯然,軍官的看法分爲兩派,徐同、陶彪正是各自的代表。

面對仍舊各執己見的軍官,唐生霍地站起,沉聲道:“儘管尚未確定前方官軍兵力,但我等不可拿數千性命冒險!趁着月夜,利用千里鏡之便,我等暫先躲藏於青紗帳,待探明情況再做定奪。”

隨着唐生拍板,入淮艦隊在旗艦命令下,立即轉向南去,僅餘前出的哨船攜帶望遠鏡繼續東行探哨。僅僅兩刻鐘後,宋灤統帥的追擊船隊趕到同一湖面,他們絲毫沒有停留,依舊向東直追而去,這一幕自被遠處安海軍哨船傳回旗艦...

射陽湖南部,一片蘆葦蕩在月色下靜靜矗立。如同湖區處處可見的青紗帳,這片方圓數裡的蘆葦在夜風中輕輕搖擺,毫無特別之處。然而,在蘆葦蕩深處,安海艦隊數十大小船隻擠在其間,每船甲板都坐滿了出來透氣的男女老少。江南秋盡草未凋,九月的夜風是如此清涼,卻吹不走他們滿臉的愁容。

旗艦主艙,十餘安海軍官圍繞着艙壁上的簡易地圖,人人眉頭緊鎖,一聲不吭。只因他們非但獲悉了追擊艦隊的動向,前方河口的更細情報也已送來,在射陽河口,堵截官軍除了一艘鬥艦,另有四艘艨艟和八艘遊艇,兵力還略多於追擊船隊。

晉軍的圍追堵截如此之快、如此之強,入淮艦隊若是方纔直衝封鎖線,勢必面臨兩千晉軍的前後夾擊。一身冷汗的同時,衆人陷入了深深的憂慮。儘管幸運躲過一次滅頂之災,可入淮艦隊的處境更糟,圍追堵截變成甕中之鱉,最壞的情況還是出現了。

落針可聞的艙內,氣氛格外壓抑。脾氣火爆的陶彪受不過如此沉悶,率先嚷道:“我說,諸位也別費勁了,乾脆就貓在這蘆葦蕩,向會長請援,約好時間一起打破河口封鎖,狠狠幹上他一架!”

“如今已近晚秋,蘆葦已漸凋黃,還好有蘆花撐上這最後幾天。但縱使艦隊放倒帆桅,白日怕也難躲刻意搜查。況且官軍或許還會增兵至此,而鰲山島已無像樣水軍,即便會長勉強湊齊一支水軍,又有幾分戰力?”有軍官開槍反駁起了這個好戰分子。

“既然呆不住,那離開就是,不是還有其他出口嗎?”陶彪抗聲道,頗顯理屈詞窮。

“可咱們艦隊攜家帶口,又有商船,跑不快啊。今日若非你率軍阻塞水道,怕已血戰一場了。只恨我等需要保護衆多家眷,委實不便放手一戰啊。”徐同一臉苦笑的開口,再次否決了陶彪的提議。

“走也不行,留也不行,那乾脆各行其是,要走要留自便,大不了拼死血戰一場,也總比這般憋悶好啊。”屢次被反駁,陶彪有些怒了,不滿的嘟囔道。這句可能破壞團結的隨口氣話再沒人搭理,但艙中氣氛卻是愈加沉悶,甚至顯出一絲詭異。畢竟,重壓之下,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念頭可是人之常情。

“好!好一個各行其是!子浩說得好!”就在這一人心惶惶之際,一直默不作聲的唐生猛的站起,一臉決然道。

一片愕然中,陶飆卻是黑下臉道:“姓唐的,俺方纔僅是信口一說,可沒丟下家眷跑路的意思,你可別給老子臨陣退縮!”

擺了擺手,唐生淡然道:“既然留下擔心官軍搜索,逃走又嫌速度太慢,不若分兵。部分水軍乘駛原有入淮船隻離開,並鬧出動靜引走河口官軍。步分水軍則護着家眷,乘坐陳氏商船留與蘆葦蕩隱藏,明夜冒充陳氏船隊前往射陽河口,併發信請會長屆時接應。官軍被引走,明日射陽湖區及河口必然空虛,想來家眷應可平安躲藏與脫身。”

眼見衆人點頭贊成,唐生這才衝陶飆冷哼一聲,斷然道:“唐某不才,便帶着一衆空船臨陣脫逃,去誘敵引走官軍,你這愣頭青還是呆着拼死保護家眷吧。”

衆人啞然,陶飆更被說得臉色漲紅。誰都知道,誘敵水軍雖輕裝出發,但沿途官軍漸有提防,所臨追堵將更加兇險;況且明日不到日落,不可拋棄商船,不得與官軍正面硬戰,以免泄露家眷行藏,行進速度勢必受限,是以誘敵水軍勢必遠遠艱險於躲藏之軍,甚至很可能有去無回。

“哼,陶某豈是貪生怕死之人,你這主意不錯,只怕戰力不濟,誘敵之功還是留給陶某與麾下弟兄吧。”陶飆同樣冷哼一聲,並不相讓道。他與唐生性格迥異,一個蠻勇敢拼,一個謀略狡詐,尋常算不得親近,但此刻雖口頭強硬,卻是搶起了更加兇險的任務。

⊙ тt kΛn⊙ ¢ O

“這江淮水道四通八達,我安海水軍訓練有素、精誠團結,何處去不得,區區追剿又有何懼?”眼底閃過暖意,唐生卻是淡然道:“但這需要智慧,需要臨機應變,某對你不放心。聽令吧,記住,此番入淮,唐某纔是主將!”

陶飆卻是不依,怒聲道:“直娘賊,少來壓我,會長令你擔任主將,僅是因爲收集家眷需要精細調度,若爲作戰,可未必由你擔任主將!這等兇險之事,焉能少了陶某擔綱!”

眼見這兩位還要爭執,徐同笑着打圓場道:“誘敵之軍必有戰事,多些戰力也好。左右家眷僅是躲藏,無需戰鬥,不妨僅留下一屯水軍警戒,餘者還是同去吧,也好全了同袍之誼。”

看了看陶飆這個擰貨,唐生未再堅持,他面容一肅道:“就依徐功曹所言,留下一屯水軍。至於誘敵去向,我等來自西北,當地已有警惕,怕會阻塞水道;東方更有重兵不提,只有西南原爲水師後軍防區,此時依舊空虛,我等不若南下邗溝,去江淮腹地鬧上一鬧,能兜回射陽湖最好,大不了就一遊長江嘛,終歸有路入海,呵呵...”

入懷艦隊就此開始調整佈置。家眷、水手、兵卒、船隻重新分配,即將出動的水軍,以及部分抽作槳手的眷屬青壯抓緊休息。與此同時,按備份原則,兩份相同的一級紅色信報通過兩隻飛奴,一起送往了鰲山島...

求援飛奴飛經射陽河口的時候,它們下方的湖面,兩支水師中軍的艦隊剛好勝利會師。只是,會師雙方對此顯然殊無欣喜。遙遙相對的兩艘鬥艦上,左司馬宋灤和典軍校尉王欣二人相對而立,二位水師中軍的重將大眼瞪着小眼,坑癟無言。

良久,還是出身頂級士族的王欣涵養更好,他率先打破沉默,朗聲笑道:“宋司馬此行辛苦,不知是否已將安海賊一網成擒?”

要說中軍素來是掌權者的自留地,如今司馬睿爲徐州都督,徐州水師的中軍本當爲琅琊王府的嫡系,怎奈司馬睿根底不厚,而王導與司馬睿此時互爲臂助,頗似呂不韋與嬴異人之誼,故而如今的水師中軍內,倒是司馬睿與琅琊王氏平分秋色。但大佬們能夠親如知己,下面的小弟們卻難免一爭短長,宋灤與王欣正是其中代表。

不過,爭來爭去熟鴨子飛了,王欣這廝竟還五十步笑百步,宋灤忍住破口大罵的衝動,不假辭色的反詰道:“安海賊逃命功夫委實厲害,我等卻是未能追上,想來他們已入王大人彀中了吧!”

二人再次大眼瞪小眼半天,同時哈哈一笑,各自轉頭啐了一口,繼而回身散去。當然,內鬥歸內鬥,安海賊未能捕獲,二人都討不了好,所以還是要一同拉網搜索的。於是,宋灤和王欣很默契的指揮部下,分別對射陽湖東、西兩面連夜展開巡查,並通令各大小河口加強巡防探查。同樣默契的是,二人均派出一艘哨船,緊緊盯住了對方的鬥艦...

且不說水師中軍,兩隻飛奴憑藉其天生的地磁定位能力,按着歸巢特性,於天亮前累死累活的飛回了鰲山,將信報完好的送給了同樣累死累活,剛剛小憩片刻的紀某人。之所以累,絕非夜夜笙歌,而是他在忙着南下救援的緊急籌備,不論留在鰲山的水軍力量如何不堪,麾下六千軍民陷落於邗溝,卻是不能不救的。

從白日收到第一封紅色信報,紀澤便緊急着手,打着家眷已被接上賊船的宣傳,他把後軍降卒的投誠人數成功忽悠至一千有餘。繼而,通過從血旗近衛、安海各曲乃至投誠降卒中遴選軍官,他將投誠俘虜緊急暫編爲兩曲水軍,至於其戰力,那就聽天由命了,左右他紀某人又非一次兩次帶着烏合之衆跟人血戰求活。

質量不足數量湊,兩曲暫編水軍,加上略習過水戰的安海步曲,以及稍通水性的血旗特戰曲,乃至一屯女兵與一屯不暈船的親衛,紀某人總算湊起了三千烏合水軍,倒也頗有煌煌之勢。至於鰲山寨的守衛,只得交給數百旱鴨子親衛,帶着一衆島上青壯負責了。

紀某人原本打算天亮後出發南下,如今再接紅色信報,得,小爺睡不成,大家也都別睡了,現在就走吧!於是,三千大軍摸黑踏上了南下救援的大小艦船...

第七百七十八回 喋血鏖戰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六百八十八回 虛則實之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二百三十八回 再掠陳氏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七百二十八回 三線齊發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八十二回 蠻勇鐵奴第四百四十四回 婚夜風起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一百三十一回 借力打力第四百一十二回 兵敗山倒第六百七十九回 得手壺關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四十八回 莫名攜美第七百五十回 鴻門喜宴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第五十七回 援手攬才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六百三十八回 圈套落空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五百一十一回 撲朔知援第六百八十三回 狗急跳牆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一百九十六回 覆滅劉景第三百五十二回 鐵騎對決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第十六回 怒斃胡蠻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四百一十回 坑坑喋血第七百零二回 撤離襄國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九十七回 驚弓之吼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三百一十一回 對夷心態第九十八回 不戰而屈第七十七回 功虧一簣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六百四十二回 慕容西遷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六百五十回 美洲作物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一回 莫名遇刺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一百九十九回 定計撤手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九十一回 兵臨寨下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四百六十六回 十一抽斬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三百三十四回 龜碑讖語第七百一十二回 列土封疆第八百零二回 天下雲動第三百九十九回 南征號角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四十七回 趙家有女第三百五十七回 王彌之死第七百五十三回 梟雄末路第七百六十回 馬景之傷第七百九十一回 遷國再起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六百零七回 最短盟約第七百回 和談用間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三百六十二回 鵲橋之會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五百六十五回 坐待截胡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第三百一十一回 對夷心態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會第三百九十九回 南征號角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六百七十四回 轟破敵營第二百二十七回 現身玄菟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五百三十回 欲說還休第二百一十八回 晝夜追逃第一百二十九回 追亡逐北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七十五回 脣槍暗箭第三十八回 強敵突至第一百五十七回 趁火打劫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四百三十七回 反腐打黑
第七百七十八回 喋血鏖戰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六百八十八回 虛則實之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二百三十八回 再掠陳氏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七百二十八回 三線齊發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八十二回 蠻勇鐵奴第四百四十四回 婚夜風起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一百三十一回 借力打力第四百一十二回 兵敗山倒第六百七十九回 得手壺關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四十八回 莫名攜美第七百五十回 鴻門喜宴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第五十七回 援手攬才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六百三十八回 圈套落空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五百一十一回 撲朔知援第六百八十三回 狗急跳牆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一百九十六回 覆滅劉景第三百五十二回 鐵騎對決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第十六回 怒斃胡蠻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四百一十回 坑坑喋血第七百零二回 撤離襄國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九十七回 驚弓之吼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三百一十一回 對夷心態第九十八回 不戰而屈第七十七回 功虧一簣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六百四十二回 慕容西遷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六百五十回 美洲作物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一回 莫名遇刺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一百九十九回 定計撤手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九十一回 兵臨寨下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四百六十六回 十一抽斬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三百三十四回 龜碑讖語第七百一十二回 列土封疆第八百零二回 天下雲動第三百九十九回 南征號角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四十七回 趙家有女第三百五十七回 王彌之死第七百五十三回 梟雄末路第七百六十回 馬景之傷第七百九十一回 遷國再起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六百零七回 最短盟約第七百回 和談用間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三百六十二回 鵲橋之會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五百六十五回 坐待截胡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第三百一十一回 對夷心態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會第三百九十九回 南征號角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六百七十四回 轟破敵營第二百二十七回 現身玄菟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五百三十回 欲說還休第二百一十八回 晝夜追逃第一百二十九回 追亡逐北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七十五回 脣槍暗箭第三十八回 強敵突至第一百五十七回 趁火打劫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四百三十七回 反腐打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