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

作爲幷州軍渡河的備選方案,哪怕幷州軍高層並不願接受血旗軍的恩惠,也不願將身家依託在血旗水軍之上,但事到如今,他們也只能按照之前與席敬的約定,由血旗水軍安排渡河。帥旗連擺,傳令連連,除了倒黴的五千殿後軍陣被留阻敵,幷州軍其餘各個軍陣快速而有序的沿着河岸,向下遊河岸邊的那處高坎轉移。

“噠噠噠...”“嗖嗖嗖...”“咻咻咻...”“噗噗噗...”匈奴人的騎兵很快便與幷州軍的殿後隊伍接戰,雙方先是箭矢弩矢交鋒,繼而便是近戰肉搏。

鮮血飆飛,殘肢四落,人喊馬嘶,厲叫慘嚎,頓時響徹文谷水西岸。今番匈奴人顯是抱着莫大決心前來,不顧損失之下,他們的前鋒付出兩千代價,很快便強行突破了幷州軍利用拒馬、車輛、槍盾等等臨時組建起的殿後防禦軍陣。繼而,匈奴大軍像是潮水一般,進一步衝潰殺散殿後幷州軍,並迅猛涌向後方正在轉移的幷州主力。

“頂住!頂住!不能亂,一亂大家都得完蛋!”帥旗舞動,被緊急調派攔截的第二撥幷州萬人軍陣裡,各級軍官瘋狂的咆哮,“前方的潰兵左右散開,凡衝擊軍陣者一律射殺!”

一支隊伍擁有希望與否,對其軍心士氣,精神面貌乃至實際戰力的影響不可同年而語。若無血旗水軍出現,逃路被斷的幷州軍要麼背水死戰,要麼軍心崩潰,匈奴人顯是料定爲後者,是以打算在此絕殺西征軍。然而,有了血旗軍帶來的希望,爲了求活,幷州軍上下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其頑強抵抗頓令匈奴人傷亡飆升。

“劉振、劉烈,你二人各帶三千騎軍,南北包抄,衝擊幷州軍側翼!務必混亂敵陣!又是該死的血旗軍,哼,有水軍來援又如何,某會給爾等時間渡河嗎?”某片土包上,匈奴軍大旗之下,一名威風凜凜的中年悍將一臉肅殺,掃視河岸晉軍的頑強抵抗,恨恨令道。此人正是率兵三萬,前來絕殺幷州軍的匈奴前線統帥劉欽。

《晉書·劉元海載記》有載:“永興二年(六月),騰又遣司馬瑜、周良、石鮮等討之(劉淵),次於離石汾城。元海遣其武牙將軍劉欽等六軍距瑜等,四戰,瑜皆敗,欽振旅而歸。是歲,離石大飢,遷於黎亭,以就邸閣谷。”當然,由於紀澤這隻蝴蝶的干預,黎亭已經無谷可就,歷史也不會再給劉欽四戰而勝的機會。

正面衝鋒輔以兩翼突擊,素來是以騎克步的經典打法。經過幷州軍五千殿後人馬的阻擋,匈奴騎軍的正面衝勢有所減弱,劉欽派出騎軍左右包抄本無不妥。只是,經驗主義的他卻是忽略了一點,幷州軍第二撥的殿後隊伍業已進入河岸百丈之內,而水軍的打擊目標可不光是水上,偏生血旗水軍今番準備的就是對岸攻擊。

“咻咻咻...”就在匈奴騎軍分出的六千人馬繞開正面,氣勢洶洶的兜了個圈,呼嘯着殺向幷州阻截軍陣的時候,業已貼近幷州軍所在河岸的血旗戰船上,突然嘯聲大作,上百被掀開蓋布的牀弩,悍然發出了自己在此戰的第一輪咆哮。

最初策劃中,文谷水戰是血旗營在西征大戰中最可能發威的一戰,故而血旗軍在上黨之戰繳獲的所有牀弩,以及數十架血旗營自制後備的三弩裝扭力牀弩,之前都被紀澤交給了潛入幷州的白洋水軍。而且,恰似後世的艦炮強過野戰炮,憑藉水運便利,血旗戰船上安裝的多是傻大笨粗卻絕對強勁的重型牀弩,連穿三四人根本不在話下。

如今,上百重型牀弩驟然發威,不下兩百弩槍強勁的射入密集衝陣的匈奴騎軍,擋者披靡,遇者橫死,每根弩槍都能放倒三四人,這種攻城戰都難得遇上的火力打擊,用來對付野外騎兵,其殺傷可想而知。殺氣騰騰的匈奴騎軍猶如被割麥子一般,在弩槍肆掠下成片栽倒,血肉橫飛,慘嚎連連,人仰馬翻,衝鋒之勢也被打得一落千丈。

“嗖嗖嗖...”於此同時,上千羽箭由遠程長弓發射,驟然落向尚在尋常一箭之外,更近河岸的三千左翼包抄匈騎。儘管血旗營自產的遠程長弓屬於粗製濫造射不準的山寨貨,可組成箭陣後卻射得又遠又狠,僅第一撥箭雨,便令方經弩槍摧殘的左翼匈騎再度成片倒下。

“臥槽!臥槽!殺了他們!呃...”側翼匈騎驟遇打擊,人人又懼又怒,可轉眼看向敵人,卻紛紛泄氣。人家在河裡,且躲在女牆之後,猶如躲在一個個無法攻克的碉堡中,有條不紊、沒完沒了的射擊;自個是幹捱打卻沒法還手,大匈勇士也扛不住這等不公平打法啊!沒等他們想明白,血旗水軍的第二撥弩槍箭矢便又撲來...

“直娘賊!又是血旗狗賊,怎有這麼多花樣!我大匈與爾等不死不休!”匈奴軍帥旗之下,劉欽下巴掉地,眼角直抽,無甚水戰經驗的他,不想刻意加強的水步協同竟能產生這等影響戰局的威力。

眼見幷州軍士氣大振,己方左翼在血旗水軍的遠程打擊下已有潰退之勢,右翼匈騎也已衝勢大減,劉欽心知繼續下去,兩翼攻擊非但難以奏效,反可能被血旗水軍當成活靶子蹂躪,拼命不代表幹捱打呀。被血旗水軍打得發懵的劉欽,一個不捨,一個猶豫,一個謀定而後動,當即令道:“吹號,撤回兩翼,正面也暫停突擊!”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匈奴人水銀瀉地般的攻勢,因血旗水軍的橫插一槓被迫暫停,而幷州軍則利用這短暫的空當,迅速在河岸邊的那處高坎整好陣勢,構建工事,背水而戰,更有血旗水軍的“炮臺”掩護其兩翼。就此,匈奴人其實已經失去了擊破西征軍的最佳也是最後機會。

直到此時,那支匈奴水軍總算拆開了自己造就的橫江火龍,獲得入場參戰的資格。劉欽沒有猶豫,帥旗揮動,號角連連,水陸同步發起了又一次進攻,卻是想着借自家水軍糾纏之際,對河岸幷州軍發起致命攻擊。

戰鼓隆隆,喊殺陣陣,匈奴騎軍狂突幷州軍之際,血旗水軍也收縮陣型,逆流而上迎戰匈奴水軍,開始了自己第一次上千規模的水戰。文谷水面,盪漾着張銀的興奮咆哮:“弟兄們,那幫匈奴走狗沒火船了,讓我等貼上去,捏爆他們的...”

“嗖嗖嗖...”“咻咻咻...”血旗軍老規矩,人未到箭先至,強勁的弩槍箭矢帶着尖嘯,烏雲般撲向匈奴艦隊,其間還不乏火箭火矢,直打得匈奴船隊木屑紛飛、火苗處處、哀嚎連連,整一副水上大決戰的聲勢。

然而,經過血旗水軍的三撥弩槍加十撥箭雨,雙方船隊終於彼此抵近的時候,血旗水軍上下通通傻了眼,只因原本該有千人的匈奴水軍,如今除了二三百躺倒血泊的,敵船上還能站着應戰的敵軍已經不到兩百了。藉着愈加昏暗的天色,可見上游文谷水中人頭沉浮,可着匈奴水軍的主力都被方纔那通遠程打擊給嚇到水裡避難了。

“幷州無水軍,白洋稱霸王啊!”張銀喟然長嘆,旋即手一揮,索然令道,“十打一,太欺負人了。得,暫編一曲留下對敵,弟兄們看着辦,快點就行!餘者各軍,隨我再去射殺岸上的匈奴狗!”

要說白洋水軍僅是一支成軍半年,裝備稍好,訓練不足,經驗缺缺的水軍,臨時拼湊的匈奴水軍便只是一羣搭橋運輸的漁民隊伍了,畢竟幷州這種地方水軍少有用場,匈奴與幷州軍都沒興趣白費血本蓄養一支真正水軍。卻不知此戰之後,他們兩方會否改變看法...

天黑時分,水面戰鬥以匈奴水軍的全軍覆滅而結束,河岸戰鬥在血旗水軍的野蠻協助下,匈奴人終未擊潰背水一戰的幷州西征軍,悻悻然退兵。明知事不可爲的劉欽,面對幷州軍愈加堅實的河岸工事與血旗水軍的虎視眈眈,卻是再未遣出大股騎兵上前送死。

完全掌控文谷水的血旗水軍,這纔有條不紊的搭建浮橋,任憑幷州軍渡河東去。期間,雙方將領雖有象徵性的遠距離招呼,但彼此絕不算親熱,幷州軍將領更是提心吊膽着過河。倒是雙方軍卒熱情似火,歡呼不斷,直令這趟渡河的氣氛顯得頗爲怪異。

至此,聲勢浩大的幷州軍西征劃上了句號。十萬幷州大軍,完好敗回的僅剩五萬有餘,而費勁心機的匈奴人也沒討好,算上紀澤在河套的戰果,前前後後也折損了近四萬,境內的莊稼民生更被打得一片凋零。雙方皆傷亡慘重,可謂一次兩敗俱傷。

“剛纔那司馬瑜過橋之時,我真想將之留下。將軍仍在險地,如今幷州軍卻已平安撤退,我等對之再無要挾。哎,我這心裡頗不踏實,總覺做了虧本生意,卻不知幷州軍會否恩將仇報。”眺望東岸連夜集結遠離的幷州軍,張銀不無糾結道。

“呵呵,對方防得那麼緊,我等不會有機會觸及司馬瑜。”席敬搖搖頭,不以爲然道,“將軍本爲大義之舉,若是我等方纔對付幷州軍,反而壞了將軍這一潑天聲譽,你沒見幷州軍卒們對我等是何等感激嗎,這便是最大收穫,或許一時無用,但終有收效之時。再說了,將軍有四千騎軍在手,誰又能傷到他,你就莫多心了。”

“說的也是,某隨將軍從趙郡起家,那時兵微將寡,將軍都能帶着我等吃香喝辣,想來今番定是無事的。”張銀聽得點頭,灑然一笑道,“好了,咱們也該走了,儘快出水進山,協助三十六寨防禦一段時間,沒準匈奴憤而報復呢...”

就在血旗水軍結束文谷水戰事,也是幷州大戰告一段落的時候,橫山羣嶺中的某個山谷,血旗騎軍正自整裝待發。火燒落葉谷次日的北上襲擾,其實僅是血旗騎軍大部所做的一次戰術佯動,當夜他們便又偷偷返回了橫山地帶。不得不說的是,血旗營的惡名昭彰已令河套風聲鶴唳,許多中小部落暫已匯居死守,反讓血旗營的行蹤更易隱藏。

重回橫山並非紀某人喜歡玩燈下黑,實因連戰數場,血旗騎軍尤其是傷病員急需修整。這幾日躲在山中,數百傷病員經過治療靜養,除了少量不幸去世,過半已經復原歸隊,餘者也多能夠自行隨軍,僅有二三十人仍需雙馬擔架而行,卻也傷情穩定。而今修整已畢,歸途漫漫,又到了血旗軍應該上路的時候。

“弟兄們,經探哨白日偵知,河套諸部聯軍已於三日前西渡黃河,退出幷州之戰,幷州安矣,三十六寨安矣!此乃諸位之功,乃我血旗營之功!紀某代我三十六寨百姓,代幷州百姓,代大晉百姓,感謝諸位!”衆軍之前,紀某人戎裝立馬,揮臂連連,熱情洋溢的發表着出征感言,並毫不客氣的“代表”了許多根本不知他是誰的人。

“血旗萬勝!將軍萬勝!血旗萬勝!將軍萬勝...”自有懂得捧哏的帶頭喊起了口號,衆軍紛紛響應,頓時聲震山谷。

說來這一路轉戰下來,紀某人有單騎衝陣斬將奪旗,也有落葉谷焚滅七千匈騎,堪稱智勇兼備,更憑四千拼湊之軍,斬殺三倍之敵,自身戰死重殘者不過一成,令他在這支雜胡過半的隊伍中威望無兩。軍卒們的呼喊,倒多出自真心。

掃視自家的這支騎兵,紀澤難掩滿意之色。浴血戰鬥素來是磨練隊伍見效最快的途徑,本還難脫烏合之衆帽子的血旗騎軍,歷經兩場大勝與十數小勝,再經這幾日的總結修整,以及賞功罰過,人事調整,功賞胡女以及思想宣傳等等措施,非但士氣高漲,軍心穩定,面貌也已煥然一新,便是多爲獲釋奴隸的暫編預備曲,整編後也已小有模樣。

“既然我等業已完成此行目標,那麼,下面紀某就該帶諸位回家了。”手指北方,紀澤按下心頭沉重,一臉自信道,“據探哨偵知,匈奴人業已封鎖了呂梁山脈,不想讓我等回家,哈哈,匈奴漢國想做攔路虎,便讓他們攔吧,咱換條道。但請諸位相信,紀某定能帶諸位安全回返,且還得一路吃香喝辣!哈哈,好,全軍出發,向北...”

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七百七十二回 困獸洛陽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三百三十六回 華興紙幣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十三回 罄竹難書第三百五十一回 折箭賭戰第二百四十二回 匿兵垂柳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一百九十五回 上房拆梯第四百三十二回 平準交易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三百一十七回 收買夷心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一百八十回 整軍備戰第三百五十六回 結好段氏第四百四十九回 二月蠢動第七百六十三回 雨夜突圍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七百三十回 劉參之死第七十二回 少年李農第一百零九回 陣斬匪首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五百五十回 後繼有人第三百七十三回 較武震懾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一百零九回 陣斬匪首第五百九十六回 劉淵病卒第十一回 仇深難負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一百九十五回 上房拆梯第六百九十二回 兵臨襄國第二百七十三回 劍指淮中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四百六十八回 跑步破城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一百二十二回 幷州流民第四百零七回 谷原大會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五百五十一回 王者回歸第四百七十五回 鐵騎碾陣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三百五十一回 折箭賭戰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五百六十五回 坐待截胡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三十九回 良言難阻第七百二十五回 虛虛實實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六百三十四回 彌天之謊第二百零五回 城頭激戰第四百九十回 尋機夜戰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五百四十六回 阿三進城第三百一十二回 入主樂島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七百一十四回 整頓之策第五百零九回 欲引故縱第七十三回 葉家三娘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八十三回 和平劫掠第七百零一回 刁膺諫降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第七百二十九回 破壞分子第一百五十九回 坐收漁利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七百七十九回 久戰維艱第六百九十六回 人心思變第六百六十八回 石勒落網第六百五十七回 風雲涌動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四百四十三回 金河礦脈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二十一回 血旗獵獵第七百六十六回 會晤苟晞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四百七十一回 奇襲友山
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七百七十二回 困獸洛陽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三百三十六回 華興紙幣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十三回 罄竹難書第三百五十一回 折箭賭戰第二百四十二回 匿兵垂柳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一百九十五回 上房拆梯第四百三十二回 平準交易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三百一十七回 收買夷心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一百八十回 整軍備戰第三百五十六回 結好段氏第四百四十九回 二月蠢動第七百六十三回 雨夜突圍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七百三十回 劉參之死第七十二回 少年李農第一百零九回 陣斬匪首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五百五十回 後繼有人第三百七十三回 較武震懾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一百零九回 陣斬匪首第五百九十六回 劉淵病卒第十一回 仇深難負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一百九十五回 上房拆梯第六百九十二回 兵臨襄國第二百七十三回 劍指淮中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四百六十八回 跑步破城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一百二十二回 幷州流民第四百零七回 谷原大會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五百五十一回 王者回歸第四百七十五回 鐵騎碾陣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三百五十一回 折箭賭戰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五百六十五回 坐待截胡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三十九回 良言難阻第七百二十五回 虛虛實實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六百三十四回 彌天之謊第二百零五回 城頭激戰第四百九十回 尋機夜戰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五百四十六回 阿三進城第三百一十二回 入主樂島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七百一十四回 整頓之策第五百零九回 欲引故縱第七十三回 葉家三娘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八十三回 和平劫掠第七百零一回 刁膺諫降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第七百二十九回 破壞分子第一百五十九回 坐收漁利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七百七十九回 久戰維艱第六百九十六回 人心思變第六百六十八回 石勒落網第六百五十七回 風雲涌動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四百四十三回 金河礦脈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二十一回 血旗獵獵第七百六十六回 會晤苟晞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四百七十一回 奇襲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