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

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十月二十,掌燈時分,瀛東衙城,一場華興高層會議緊急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正是晉廷下詔救援京師的相關事宜。手持紅色信報,吳蘭介紹道:“上黨戰畢,匈奴徹底肅清了南下之路,已將戰略重點集中於洛陽。今秋八月,他們已經攻打過一次,陰溝翻船敗於宜陽,不料時隔僅僅一個多月,便又捲土重來,且聲勢更猛,前驅騎軍便有五萬之衆...”

《資治通鑑》有載:“(永嘉三年)秋,八月,漢主淵命楚王聰等進攻洛陽;詔平北將軍曹武等拒之,皆爲聰所敗。聰長驅至宜陽,自恃驟勝,怠不設備。九月,弘農太守垣延詐降,夜襲聰軍,聰大敗而還。冬,十月,漢主淵復遣楚王聰、王彌、始安王曜、汝陰王景帥精騎五萬寇洛陽,大司空雁門剛穆公呼延翼帥步卒繼之。丙辰,聰等至宜陽。朝廷以漢兵新敗,不意其復至,大懼。”

“諸位,晉廷此番定是怕得狠了,自我等移師海外,數年來這是首次掉我血旗軍進入中原,想來情況確已危急萬分。如何應對,還請諸位各抒己見。”待得吳蘭介紹完畢,紀澤一臉嚴肅道,“都是自己人,某不虛言,什麼晉廷封賞或是名望聲譽,皆不如我血旗軍兵性命重要,但唯有一條,大晉皇帝不能落入胡寇之手,因爲那樣打的可是整個炎黃,整個華夏的臉,說是打斷我漢家脊樑也不爲過!”

同樣是帝王蒙塵,什麼王莽篡漢、獻帝禪讓、陳橋兵變等等,對大多漢家百姓而言,無非換了個最高領導,終歸該咋過還是咋過;而永嘉之恥、靖康之恥、背帝跳海,則非但是漢民族永遠的痛,也令事後上百年內,漢民族面對異族擡不起頭,處於被欺凌的弱勢地位,這一點自也將包括華興府在內。紀澤絕不願發生這種情況,尤其永嘉之恥還是史上的第一次,他可丟不起這個人。

紀澤的表態涉及最基本的民族大義,也算給會議定了基調,一些本欲隔岸觀火的言論就此啞火,倒是好戰分子們勁頭更足。紀鐵雙目精光湛湛,率先叫道:“大哥,主公,既然晉廷邀我等出兵勤王,我等不妨就大舉出動,痛擊匈奴之餘,索性來個假,假,對了,假途滅虢,大夥兒直接推您去做那個皇帝算了!”

紀澤做皇帝!?場中瞬間一靜,這個話題曾在華興府落足樂島之初提過,那叫畫餅充飢,甚或歇斯底里,隨着華興府愈加壯大,此事愈加可能,衆人背後也沒少過此類遐想甚至私下竊語,但公開場合反而再也沒人主動提了,也就紀鐵這個身份特殊且公認沒甚心機的異族纔會這般信口而言了。

片刻冷場,忽然,劉靈猛一拍案几,放聲笑道:“哈哈,你這黑炭頭倒是愈加有文化了,連假途滅虢都知道,俺支持你!不過,叫俺說,主公拿下那個皇帝,還是先挾天子以令諸侯幾年,徹底掌控大晉,再行稱帝的好。哼,我華興府三十萬大軍在手,主公入主京師,誰敢牙崩個不字?這事兒咱私下琢磨許久了,管飽可行!”

要說這兩年華興府錢糧充盈,人力富裕,戰爭販子紀澤可沒忘記持續擴軍。如今血旗軍算上晉境之內與海外疆域,除了零零總總的地方男女輔兵共計十八萬多,地方戰兵則有衛署、樂島、澶州、瀛州、呂州、南洋、西海、太行、淮西、長廣十個地方軍團共五萬人,水步騎野戰軍團也皆已擴至三個共六萬人,加之擴至萬人的近衛軍團,浩浩然三十萬戰輔兵!

劉靈的建議沒紀鐵那麼刺激,雖在軍事上同樣激進,反而更具可行性,會場更加沉靜,靜得能夠聽到許多粗重的喘息聲,須知華興府如今的人口兵力,已經超過任何一家外胡或大晉地方勢力,衆人的心氣早非昔年竄至樂島之時可比,且紀澤稱帝,爽的可非單單紀某人自己。當然,也有一些持重者保有不同意見,可在這種氣氛,這一場合下,還真沒人出頭,誰知紀鐵的言語是否出自紀某人的授意?

掃眼衆人對自己稱帝的反映,同樣事出預料的紀澤頗爲滿意,至少沒人跳出來用忠義之名悍然反對不是?當然,他私下同樣沒少想過這一問題,倒也不會被二人的幾句鼓動而失了清醒。輕咳兩聲,他轉向參軍署司馬唐生,淡然問道:“伯溫,我血旗軍如今能有多少軍兵可以調入大晉,且是長期作戰?”

唐生微愕,看了紀澤一眼,若有所悟,旋即實話實說道:“我華興府如今總計確有三十萬戰輔兵,但考慮地方維穩,尤其是屢有土人衝突的南洋地區與本就局勢叵測的晉境防區,兵馬不宜調用,是以,血旗軍所能徵調一戰的地方軍兵僅只六萬,合野戰軍團也就十二萬。”

紀澤點頭,目光轉向張賓,帶着揶揄的口吻問道:“孟孫兄,你以爲,憑藉十二萬血旗軍,三成還是輔兵,我華興府即便猝取洛陽,打倒東海王,掌控晉帝,順利挾天子以令諸侯,又能否坐穩京師?”

張賓已然看出紀澤心思,眼中閃過敬服,略一思忖,他斬釘截鐵道:“不能!首先,大晉各地依舊把持在士族之手,我華興府諸般政策法規斷其根本,可不受待見,勢必招致強烈反彈,只怕不是陽奉陰違,而是全面對抗,聲勢或更勝針對匈奴。其二,匈奴人屆時也會暫時偃旗息鼓,坐觀我等與大晉諸方內鬥,甚至暫先聯手對付我等,須知匈奴人對我等同樣不待見!屆時四面接地,十二萬血旗軍恐難招架!”

臥槽,自家的確不受待見啊!包括紀澤在內,衆人皆面露訕然。華興府在軍政經濟等處全方位打破士族壟斷,狂賺民心與迅猛發展之餘,在意識形態上已與士族階層幾乎水火不容,身處海外或能通過利益紐帶相安無事,但若入主中原,其所受阻力卻是遠過司馬諸王或者王浚等地方勢力,甚至同樣講究貴族政治的外胡。

張賓沒管衆人臉色,繼續沉聲道:“更糟糕的是,我等一旦陷入洛陽泥潭,四面皆敵則意味着交通封鎖,屆時大軍坐困洛陽,給養勢必難以保障,如何長期堅持?”

“大不了我等奪了徐州,將小皇帝連同京師皆遷至海邊,看誰還能奈何我等?”自以爲得計的劉靈面色發窘,不無強辯道,可聽音量顯已缺了底氣。

“呵呵,挾天子以令諸侯本就不易服衆,再將皇帝遷都至徐州一隅,這個皇帝還是皇帝嗎?”紀澤搖頭,淡淡笑道,“屆時非但匈奴巴氐等異族開心,只怕幽州王浚、江南司馬銳甚或青州苟晞也會開心,因爲他們自可名正言順的另立新軍了。嘿嘿,我等多半做不成曹操,反會成爲人人喊打的袁術!”

“好了,如今匈奴當前,合力對抗外辱纔是王道,我等可不能此時挑起漢家內鬥,此番還是莫要造次的好。”敲定結論,紀澤掃眼頗顯沮喪的劉靈等人,不無開解道,“所謂金角銀邊草肚皮,中原局勢紛亂,與其攪合其中奪那虛名,淪爲衆矢之的,倒不如穩打穩紮,須知我等邊上,尚有朝鮮半島這塊肥肉不曾吞下呢。放心,實力到了,一切自會水到渠成!”

“那麼,難道我等就這般白白替晉廷那些腌臢之輩打生打死?”劉靈不爽道,“晉廷可不會給我等多少獎賞,那幫傢伙每年還要從我華興府討要錢糧呢。至於加官進爵,哼,弟兄們如今誰又稀罕?”

“沒錯,我等的確不指望晉廷的功名利祿,但是,我華興府自也不能吃虧,嘿,決計不能走空。”紀澤嘿嘿一笑,面露狡黠道,“人口!我等只要人口!大晉如今最爲吸引我等的並非土地官爵,依舊是漢家人口。有數萬大軍奉旨縱橫中原,沿途百姓總可隨軍順利遷徙吧,聽說豫州和京畿一帶正有大量戰爭難民水深火熱呢!嘿,須知我等若想入主朝鮮半島,尚還緊缺大量漢民呢。”

衆人皆聽得眼前一亮,如今誰還不明白,華興府勢力爆棚的根基便在於天量的海外移民?但是,隨着數年來三百多萬漢民的遷出,大晉近海願走能走的百姓基本都已移民華興府了,內地毗鄰大江大河的百姓也移民了許多,現在即便晉境更加糜爛,華興府也花費了越來越多的人力財力,移民也愈加困難,尤其是今秋三個月時間,華興府新遷漢民竟還不足十萬。

其實這本也必然,西晉承接漢末三國的亂世,統一不過二十多年,其鼎盛時期總計人口也進三千萬出頭,四年時間便叫華興府裹挾走了一成有餘,影響自然顯著。再加十多年來天災兵禍引發的人口銳減,各地已然嚴重人口匱乏,士族官府再是昏聵,也受不了治下無民不是?像石勒王浚等野心勃勃之輩,更已着眼擄掠人口壯大自身,華興府自然愈加難得移民,此番大軍進入中原腹地,正可大撈一票人口。

眼見衆人變得興致勃勃,龐俊笑着湊趣道:“不光是人口,屬下還有一個目標,那便是東夷校尉這一官職要求,呵,據各方情報顯示,遼東或將生亂,那位東夷校尉李臻可是前途堪憂呢...”

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六百五十九回 薊城陷落第七百一十回 連橫魏復第三百八十一回 華興約書第二回 患難同行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六回 未觸即潰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七百二十九回 破壞分子第五十九回 夜擾疲敵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爭鋒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四十一回 困獸之鬥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第五百二十八回 血旗擴軍第二十四回 煉氣強武第四十五回 軒然生波第七百二十七回 破曉雷鳴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一百六十八回 鬼谷驚魂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統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一百六十七回 購制海船第七百七十八回 喋血鏖戰第三百一十九回 植根樂島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二百七十七回 真假李鬼第七百七十四回 王敦之策第三百零五回 登陸羅口第五百一十七回 窩裡造反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議第七百九十四回 避實擊虛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三百零一回 飛魚遺寇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復起兵第一百一十二回 劍指深山第一卷 烽火連三月 第一回 豕突狼奔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五百八十四回 憂喜翻轉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三百零七回 漢夷對壘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六百七十回 亂世重典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六百一十五回 一言不合第六百七十四回 轟破敵營第七百回 和談用間第一百二十三回 初謁張賓第四百二十三回 藤山礦業第四百七十八回 墾荒特區第八十八回 圖窮匕見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二百六十回 騎軍返冀第三百四十三回 媾和巨鯊第四百六十七回 雷霆強攻第七百二十五回 虛虛實實第六百六十回 天現兇讖第一百三十八回 張賓獻策第六百一十五回 一言不合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二百六十二回 獲任長廣第三百一十八回 灰色批鬥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惱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五百七十七回 淡言遲暮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一百二十三回 初謁張賓第四百六十四回 軍械逞威第四百三十一回 工商改制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一百零六回 雄鷹商會第七百一十九回 塞北夜雪第七百六十七回 設甕臨淄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五百二十八回 血旗擴軍第三百四十三回 媾和巨鯊第四百一十六回 戰地病房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二百零五回 城頭激戰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一百九十二回 襲取邸閣第六十二回 爾虞我詐第三百七十九回 趁火打劫
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六百五十九回 薊城陷落第七百一十回 連橫魏復第三百八十一回 華興約書第二回 患難同行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六回 未觸即潰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七百二十九回 破壞分子第五十九回 夜擾疲敵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爭鋒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四十一回 困獸之鬥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第五百二十八回 血旗擴軍第二十四回 煉氣強武第四十五回 軒然生波第七百二十七回 破曉雷鳴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一百六十八回 鬼谷驚魂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統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一百六十七回 購制海船第七百七十八回 喋血鏖戰第三百一十九回 植根樂島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二百七十七回 真假李鬼第七百七十四回 王敦之策第三百零五回 登陸羅口第五百一十七回 窩裡造反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議第七百九十四回 避實擊虛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三百零一回 飛魚遺寇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復起兵第一百一十二回 劍指深山第一卷 烽火連三月 第一回 豕突狼奔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五百八十四回 憂喜翻轉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三百零七回 漢夷對壘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六百七十回 亂世重典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六百一十五回 一言不合第六百七十四回 轟破敵營第七百回 和談用間第一百二十三回 初謁張賓第四百二十三回 藤山礦業第四百七十八回 墾荒特區第八十八回 圖窮匕見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二百六十回 騎軍返冀第三百四十三回 媾和巨鯊第四百六十七回 雷霆強攻第七百二十五回 虛虛實實第六百六十回 天現兇讖第一百三十八回 張賓獻策第六百一十五回 一言不合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二百六十二回 獲任長廣第三百一十八回 灰色批鬥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惱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五百七十七回 淡言遲暮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一百二十三回 初謁張賓第四百六十四回 軍械逞威第四百三十一回 工商改制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一百零六回 雄鷹商會第七百一十九回 塞北夜雪第七百六十七回 設甕臨淄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五百二十八回 血旗擴軍第三百四十三回 媾和巨鯊第四百一十六回 戰地病房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二百零五回 城頭激戰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一百九十二回 襲取邸閣第六十二回 爾虞我詐第三百七十九回 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