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回 王彌之死

光熙元年,四月十八,亥時,泰山鐵石嶺。

夜色深沉,鐵石嶺燈火寥落,大多無甚事情的嘍囉業已夢訪周公,但聚義廳內猶在說笑飲宴,推杯換盞。三位鐵石寨當家,徐姓訪客乃至各自的隨從頭目,十數人主客歡坐,觥籌交錯間好不熱鬧。大廳一角,更有一盞香爐散發出嫋嫋清香,伴以酒香肉香,將這燈火通明的大廳薰出靡靡之感。

酒酣耳熱,居中高坐的大當家業已醉眼迷離,卻不知第幾次舉起了酒樽,手指堂中一根被擰成麻花的鐵棍,笑呵呵道:“來來來,今日本寨喜得徐好漢加盟,手擰鐵棍如麪條,好功夫啊,哈哈,有徐好漢在,鐵石寨日後必可發揚光大,縱橫齊魯也非難事,哈哈,今晚且先小酌,明日定要三牲祭祀,大擺宴席,當着全寨上下給新任四當家正名。”

下首右側,所謂新入夥的徐好漢,正是下午入寨的外來者之首,此刻他卻目光清明,轉頭與身畔一名彪悍雄健的三旬隨從對望一眼,繼而齊齊衝對面的鐵石寨三當家點點頭。

三當家會意,旋即轉向大當家,不無怪腔的笑道:“大哥,徐英雄加入我鐵石寨不假,可這座次卻不該是四當家。這位徐大哥,理當坐上第二把交椅。”

大當家與二當家齊齊一愕,大當家不悅道:“三弟,你莫非喝多了,事有先來後到,這位徐兄雖然英雄,怎奈寸功未立,光憑進獻些財物,可不能就此取代老二坐上第二把交椅。”

“大哥且莫着急,某還沒說完呢。徐大哥理當擔任二當家,這位王大哥更是英雄,卻該坐頭把交椅,擔任寨主呢。”三當家不理大當家臉色,繼續幽幽道,嘴角更已掛起了謔笑。

同時,三當家右手做邀請狀,所指者正是徐好漢身畔那名三旬隨從。但見其人應聲擡頭挺胸,一股巍然大氣竟然磅礴而出,哪裡還像是一名隨從,分明纔是帶着光環的真正主角嘛。

大當家再是迷糊,此時也已明白自己遇上了傳說中的吃裡扒外,當即手摸腰刀,就欲直身站起,可站至一半,忽覺頭腦發暈,竟又撲通坐倒。與其相似的,席間還有數名見勢不妙意欲拔刀的頭目,皆屬大二兩位當家的親近心腹。廳內看似完好的,僅餘三當家與外來者的一應好手,皆悠然穩坐,局勢一目瞭然。

心知呼喊外援也已難保自家性命,大當家頓時臉色發白,又驚又懼的問道:“老三,是你在酒水裡做的手腳!看來你早有佈置,某自認待你不薄,不妨讓某死個明白,你背叛鐵石寨,將大夥兒這般賣給他們,得了什麼好處?”

“鐵大當家,且最後一次稱呼你聲大哥吧,不必想着拖延時間了,時下你那廳外站崗的十名嘍囉,便是加起來都不是我王大哥一人之敵。”三當家嘿然一笑,志得意滿道,“況且,山下就是王大哥所部兩百精銳,寨門守衛已經換了我的人,鐵石寨易主已成定局。呵呵,亥時發動,時間也差不多了。”

“鐵大當家,王大哥也不願徒增傷亡,只要你配合轉交鐵石寨,絕不傷你性命,下午那份入門禮便作爲你的退位禮如何?”言及於此,三當家端正身形,手指對面徐王二人,煞有介事道,“對了,鄭重介紹一下,這位王大哥乃東萊長史王彌大人,這位徐大哥乃其麾下重將徐邈大人,皆是一等一的英雄人物。”

“在下數年前便是王大人麾下一名小卒,卻無緣貼身追隨,無奈來此放任自流,今日方能爲大人盡上綿薄之力,可不算背叛鐵石寨。”三當家正說的得意,瞥見徐邈面有不耐,忙切入主題道,“哼,所以有此一出,跟你等說這麼多,確因王大人憐惜諸位算條漢子,意欲留以重用,爾等還不立即參拜認主?”

王彌!?大當家已然顧不得理會三當家的臥底身份,他手指那位王姓大漢,駭然變色道,“你,你,你莫非就是劉柏根叛軍的頭號大將王彌,你兵敗逃亡,還不速離齊魯,遠走天涯,怎生到了我這小廟?”

“大膽!”三當家斷喝出聲,正欲呵斥大當家,卻聽王彌大笑道:“哈哈,王某之前雖敗,僅遇人不淑而已,只恨那劉柏根不聽我言,竟然不自量力,一心立基青州,方有此敗。但勝敗乃兵家常事,如今天下紛亂,諸王內鬥不休,外有蠻族滋擾,大丈夫縱馬天下正其時也。某欲暫先蟄伏泰山,積蓄力量,他日一旦有變,自可風雲化龍。”

《晉書·王彌列傳》載:“王彌,東萊人也。家世二千石。彌有才幹,博涉書記。少遊俠京都,隱者董仲道見而謂之曰:「君豺聲豹視,好亂樂禍,若天下騷擾,不作士大夫矣。」惠帝末,妖賊劉柏根起於東萊之弦縣,彌率家僮從之,柏根以爲長史。柏根死,聚徒海渚,爲苟純所敗,亡入長廣山爲羣賊...彌多權略,凡有所掠,必豫圖成敗,舉無遺策,弓馬迅捷,膂力過人,青土號爲「飛豹」...”

正史中的王彌在劉柏根兵敗之後,原是逃至長廣沿海發展,怎奈在這一時空,長廣已被紀澤的血旗軍經營,他卻只得逃來了預留的泰山後路。只是,紀某人在齊魯之地的影響,可不僅限於長廣一處。

目光回到聚義廳,王彌掃眼廳中一衆賊頭,吐字鏗鏘道:“王某今日來此,雖勝之不武,只願得一機會,誠邀諸位與某攜手開創基業,日後推翻司馬家那些蠅營狗苟,解黎民於倒懸,扶漢家於既倒,我等也好封妻廕子,澤被後人,至不濟也可轟轟烈烈一場,豈不遠勝在此做一山賊,辱沒門楣?”

這王彌巋然端坐,儀態粗豪,聲音洪亮,言語從容,絲毫不以兵敗爲惱,頗有屢敗屢戰之豪情,頓給人磅礴大氣的英雄印象,輕鬆就成爲大廳中的唯一主角。縱然大當家等人之前受其算計,此刻也不免微生傾心之感。然而,眼看王彌就要軟硬兼施威服這一干賊頭的時候,廳中卻是想起了“啪啪啪”的掌聲,立馬令氣氛霍然再變。

衆人目光看去,鼓掌的卻是一直不曾開聲的二當家,只聽他幽幽道:“王彌長史果然英雄了得,藝高人膽大,爲兵不血刃收服我鐵石寨爲你所用,竟敢深入虎穴,並在半日內做到掌控全局,更有甚者,寥寥幾言,就能令人心生嚮往之感,實令在下佩服,難怪岱雲崗之人言說對付你要不擇手段,斷不可與你正面硬抗。”

這是什麼節奏?包括王彌在內,廳中衆人一臉懵逼,聽二當家的口氣,被酒水下藥的不是二當家而是王彌一方似得。二當家卻是霍然變臉,手指王彌罵道:“你口口聲聲推翻大晉亂政,解救黎民百姓,實則卻與匈奴人暗中勾連,實乃數典忘祖之輩,有何資格在此大言炎炎?有何資格叫我鐵石寨好漢追隨你賣命?”

王彌目光一凜,殺機顯露,竟然不曾辯駁自己的通匈之舉,而是理直氣壯道:“何爲勾連?我等既欲推翻大晉,戰略上自與匈奴有合作之處,彼此利用而已,有何不可?他日大晉傾覆,王某再與匈奴人逐鹿天下便是?即便敗了,叫那劉元海得了天下,其人雄才大略,坐了天子,也比那傻皇帝要強!”

“放屁!”二當家雙眼圓瞪,怒不可遏道:“老子與鐵大哥本居關西,八年前因羌氐之亂流亡至此,卻知異族對我漢人之暴虐殘酷!爾等也不想想,漢家人口衆多,實力強大,尚可包容異族,可一旦異族主政,其人丁寡薄,若想睡得安穩,非但須得處處壓迫,還須對漢人大殺特殺,纔可確保其人口足以壓制漢人,何其腥風血雨,你這漢奸狗賊竟還大言不慚,實在該殺!某雖落足綠林,也容不下你!”

“冥頑不靈,老二,你才該殺!”眼見廳中氣氛因爲二當家的痛斥大變,收服鐵石寨徒增變數,頗知二當家多智善辯的三當家卻是大吼一聲,就欲拔劍殺雞儆猴。但令衆人大跌眼鏡的是,三當家竟也如同之前的大當家等人一般,站了一半就復又軟倒。覺出不對的王彌等人再也顧不得裝逼勸說,忙也運勁起身,可結果卻與三當家一般無二。

“咿!?莫非爾等事先服下的解藥過期了?呵呵,哈哈...”正座之上,緘默許久的大當家驀然開聲笑道,不無驚異,更多的則是幸災樂禍。

“什麼過期!大哥,你就一昏哥啊!若非傍晚恰有岱雲崗的兄弟前來尋我,出重金央我鐵石寨聯手搜拿王彌這羣通匈漢奸,並給我提供了十香軟骨散這一絕品迷香,今個咱們怕就要掛在這裡啦。就知你不善做戲,之前不曾知會於你,您就兜着些哈。”二當家手指廳角香爐,象徵性抹了把冷汗,繼而笑吟吟掏出幾個藥丸,率先起身走向大當家,看似絲毫不受藥酒影響。

“嘿,要說貨比貨得扔,真就不假。人家岱雲崗針對十香軟骨散的解藥,就能連酒水之毒一併給解了,他們那幫人的解藥就不行,回頭得衝岱雲崗多買些備着...”二當家給大當家喂下解藥,又給其他親信頭目一一喂服,口中尚在叨叨,忽聽寨門方向傳來嘈雜之聲,二當家瞬間臉色一白道,“臥槽!狗日的老三,爾等寨外伏兵竟然不等信號就發動了?”

“哈哈,老大老二,王大人手下皆百戰死士,你等縱然來得及取了我等性命,也要整個鐵石寨陪葬!哈哈哈...”三當家面露瘋狂,一臉猙獰的笑道。

“住口!”王彌面色陰沉的喝止三當家,繼而一臉鎮定的轉向大二兩位當家道,“王某原欲收服鐵石寨不假,卻是本無殺人之心,事到如今,你我雙方不若就此罷手,今日之事權作一場誤會,王某可以在此立誓,今日離開鐵石寨,日後絕不再行糾纏報復,若有違背,天誅地滅!二位意下如何?”

聽着愈加高起的喊殺聲,別說大當家,便是業已提劍走向王彌的二當家此刻也陷入了猶豫。畢竟,之前他雖設計王彌,卻不知三當家完全就是一個內應,也不曾預料到寨外伏兵,局勢發展至此,他們可以殺了王彌,但鐵石寨老老少少上千口也將爲此陪葬呀。

見他們猶豫,王彌眼中閃過得意,連忙繼續勸道:“你等爲了那個什麼岱雲崗的要求,非要取下王某性命,從而令鐵石寨生靈塗炭嗎?你我兩虎相鬥,卻叫那岱雲崗漁翁得利,值得嗎...”

“砰!”正此時,聚義廳的大門被從外撞開,數名嘍囉衝了進來,卻被廳內的古怪氣氛所懾,一時不知所云。倒是另有兩人尾隨他們身後入廳,正是下午入寨的孟爺與那瘦削青年。

卻聽孟爺吵吵道:“兩位當家,三當家窩裡反,那幫賊人都打上門了,你等不快點清除內奸,去組織弟兄們抵抗,怎生還在這裡磨嘰,要不咱給送兩盤瓜子來?”

孟爺唧唧歪歪吸引了衆人注意,他身後那名瘦削青年卻不含糊,瞟了眼手中一張畫影圖形,再掃眼大廳,目光頓時落在王彌身上。絲毫沒有猶豫,瘦削青年手一揚,一根弩矢業已電閃而出,直奔王彌胸口。只可憐王彌一身一流功夫,偏生中了迷香動作遲鈍,儘管勉勵躲閃,依舊難逃被擊中的命運。

“住手!留作人質!”二當家急吼一聲,連忙提劍擋至王彌面前,定眼一看,那弩矢所中位置在鎖骨之處,卻還偏了心房些許。二當家心頭稍鬆,轉向瘦削青年正欲呵斥,卻聽王彌哀嘆一聲:“不想我王彌大好英雄,竟然壯志未酬,便如此不明不白的死於無名宵小之手,某恨...

二當家目光一凝,回頭看時,卻見王彌業已軟倒在地,口中吐出的竟是黑血。二當家大怒,厲聲喝道:“岱雲崗的,你等好狠,竟還弩矢抹毒,非要將我鐵石寨上下拖入這場大劫嗎!”

那瘦削青年並未搭理二當家,而是面向王彌,頗爲認真道:“好叫你死個明白,某乃冀州秦鳴,師出玄劍門,昔日刺殺匈奴冠軍將軍喬晞的便是在下,可非無名之輩!”

倒是那位孟爺更通人情,卻是鄭重拱手道:“還請二位當家見諒,王彌此賊我等必除!放心,王彌等人流竄入山,我方已有察覺,是以孟某雖僅恰逢其會,但前來貴寨聯絡除奸事宜之際,也有三百弟兄在左近搜尋,適才業已悄然通知,當已距此不遠...”

“噗!”“噗!”兩聲刀劍入肉聲響起,卻是大當家業已緩過勁來,擡手便宰了徐邈與三當家,邊衝往廳門邊叫道:“別他媽的唧唧歪歪,只能信岱雲崗了,快跟老子殺出去...”

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第六百七十七回 夜襲壺關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一百九十六回 覆滅劉景第五百一十二回 成事在天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一百二十八回 倒搶一耙第一百七十四回 詐遇反詐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四百九十九回 會見倭使第五百一十回 點點下餌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三百六十九回 科考選官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八十七回 對簿書房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三百八十八回 弘道太上第五百四十四回 錫蘭遺族第七百五十七回 平陽城下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六百九十回 趁勝攻掠第四十六回 夜遇勁匪第二百零八回 司馬黃雀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七百六十回 馬景之傷第四十一回 困獸之鬥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五百五十八回 調戲伏兵第四百七十五回 鐵騎碾陣第二百三十九回 敵追我趕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五百一十八回 火離城破第六十回 你來我往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一百一十三回 活字印刷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四百九十回 尋機夜戰第四十三回 京觀宣言第二百五十二回 鯨章相鬥第五百零七回 臨了一擊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六百八十四回 千里馳援第三百一十八回 灰色批鬥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三百二十九回 勸進風波第七百九十九回 漠北迭變第三百九十回 捕奴萌芽第一百七十二回 誆算蟹賊第七百三十四回 河內定局第四十八回 莫名攜美第六百零一回 進軍南伽第一百五十六回 翻雲覆雨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二百六十二回 獲任長廣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二百二十五回 遠走北原第五百八十三回 佈置應對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第二百零七回 石虎救母第二百九十四回 輕擄夷酋第七百三十二回 完敗劉粲第五百一十五回 鐵騎遠襲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軍都第二百八十七回 清除遺匪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五百七十三回 魚與熊掌第二百三十九回 敵追我趕第五百七十八回 獅子張口第七十回 少女監工第一百五十回 醫門棄徒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一百九十六回 覆滅劉景第四十二回 福破玄關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六百一十三回 晉境雲動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九十五回 挾質激將第一百三十九回 強弓硬弩第七百二十九回 破壞分子第三百七十一回 請牛入甕第一百三十六回 仗義援手第一百二十八回 倒搶一耙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七百一十九回 塞北夜雪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三百八十九回 財迷張憧第一百九十回 佈防待發第五百一十四回 攻城序幕
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第六百七十七回 夜襲壺關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一百九十六回 覆滅劉景第五百一十二回 成事在天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一百二十八回 倒搶一耙第一百七十四回 詐遇反詐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四百九十九回 會見倭使第五百一十回 點點下餌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三百六十九回 科考選官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八十七回 對簿書房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三百八十八回 弘道太上第五百四十四回 錫蘭遺族第七百五十七回 平陽城下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六百九十回 趁勝攻掠第四十六回 夜遇勁匪第二百零八回 司馬黃雀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七百六十回 馬景之傷第四十一回 困獸之鬥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五百五十八回 調戲伏兵第四百七十五回 鐵騎碾陣第二百三十九回 敵追我趕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五百一十八回 火離城破第六十回 你來我往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一百一十三回 活字印刷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四百九十回 尋機夜戰第四十三回 京觀宣言第二百五十二回 鯨章相鬥第五百零七回 臨了一擊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六百八十四回 千里馳援第三百一十八回 灰色批鬥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三百二十九回 勸進風波第七百九十九回 漠北迭變第三百九十回 捕奴萌芽第一百七十二回 誆算蟹賊第七百三十四回 河內定局第四十八回 莫名攜美第六百零一回 進軍南伽第一百五十六回 翻雲覆雨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二百六十二回 獲任長廣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二百二十五回 遠走北原第五百八十三回 佈置應對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第二百零七回 石虎救母第二百九十四回 輕擄夷酋第七百三十二回 完敗劉粲第五百一十五回 鐵騎遠襲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軍都第二百八十七回 清除遺匪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五百七十三回 魚與熊掌第二百三十九回 敵追我趕第五百七十八回 獅子張口第七十回 少女監工第一百五十回 醫門棄徒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一百九十六回 覆滅劉景第四十二回 福破玄關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六百一十三回 晉境雲動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九十五回 挾質激將第一百三十九回 強弓硬弩第七百二十九回 破壞分子第三百七十一回 請牛入甕第一百三十六回 仗義援手第一百二十八回 倒搶一耙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七百一十九回 塞北夜雪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三百八十九回 財迷張憧第一百九十回 佈防待發第五百一十四回 攻城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