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

光熙元年,二月初六,申時,晴,羅口灣。

暖風徐徐,一艘懸掛馬韓旗號的海船在血旗水軍的“護衛”下緩緩入港。海船船頭,馬韓來使錦衣粉面、髮絲板整、峨冠博帶,若非細看其相貌,倒是頗像一名漢家士人。此人正是韓王外甥、丘裡國邑借丘拔,只不過,此刻他的臉上不再有以往的淡然自負,而是難掩的幽怨與忐忑。

如今的丘拔簡直恨比天高、冤比海深,卻又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那日,在他一再請求下,一向待他和藹的韓王舅舅終是特事特辦,當晚就在王宮接見了州胡來使——二公主高茵兒。誰知,未及博得美人笑,丘拔自此卻是黴運臨頭。

是日是時,韓王宮內,當取下面紗的高茵兒痛陳漢賊罪惡、跪求馬韓救援的時候,那份泫然欲泣,那份我見猶憐,簡直痛碎了丘拔那顆年輕衝動的博愛之心。於是,太不把自己當外人的丘拔忍不住殿前失儀,忘情之下竟然不顧韓王與幾名近臣的存在,冒然離席就欲攙扶哀哀哭泣的高茵兒,希望用自己的廣闊胸膛來撫慰那嬌柔待憐的州胡公主。

直到伸出的鹹豬手被高茵兒靈敏的躲開,丘拔這才從昏頭中有所清醒,然後,他就看到了一雙憤怒的眼睛,伴隨着令他如墜冰窖的殺意。那雙眼睛屬於離席而起的韓王,其中丘拔看出了獅王壓迫幼獅的凜然,這令丘拔立即意識到了自己的殿前莽撞。但後悔之餘,丘拔看不懂的是,那雙眼睛中似還隱含着野狗搶食般的敵視,至於嗎?

丘拔並未疑惑多久,當韓王肉嘟嘟的鹹豬手抓住高茵兒那雙皓腕的時候,當韓王圓滾滾的胖臉湊近高茵兒那張玉容的時候,當韓王色眯眯的目光掃視高茵兒那具嬌軀的時候,丘拔的心霍然沉到谷底,原來博愛之心氾濫的可不僅他一人,而胸懷寬廣過他的大有人在啊!

韓王畢竟是韓王,不像丘拔這種容易昏頭的小年輕,雖然“同情”州胡高氏的不幸,對接手樂島也頗感興趣,對高茵兒更是好一番“撫慰”,但對出兵征討血旗軍,在殿內衆臣象徵性的勸阻下,他並未答應,而是拍板派遣使臣前往樂島進行外交努力,嘗試討回州胡島,漢人不是素來講究寬厚仁義嗎?

至於勇闖漢營、空手套白狼的孤膽使臣,自然非丘拔莫屬,誰叫他敢跟韓王搶女人呢,誰又叫他倒黴的掛有宮衛副統領這麼個純爲顯擺的虛職呢?

“直娘賊,老東西!不就爲個女人嘛,至於連親外甥都往亂軍窩裡推?還有高茵兒那個騷娘皮,用完大爺就換船,只恨某當日色迷心竅!太陽的,他日...”心中正在咒罵,丘拔的思緒被一聲吆喝打斷:“到了!”

丘拔聞聲忙挺直腰桿,握緊拳頭,撇起嘴角,眼中更是射出炯炯神光。咱可是丘裡國異界,臣智(方國一號人物)大位的第一繼承人,讀過漢書,練過弓馬,更沒少玩過陰謀詭計,既然來都來了,那就大展雄風,辦好這趟差事,讓高茵兒與那老東西好好看看。

然而,丘拔的腰桿僅僅挺直了一瞬,當其看清羅口碼頭的場景,身體不自覺便矮回一截。州胡這個海貿近鄰,丘拔以往可不止遊歷過一次,但眼前的羅口灣,煥然一新的碼頭、棧橋、營盤,足比昔日大了數倍,十餘座岸防棱堡更添其一份猙獰。尤其是碼頭上兩百餘一色鐵甲的血旗親衛,人雖不多,列陣迎接間那種久經沙場的殺氣,着實令他凜然。

“丘拔世子,好久不見,風采依舊,一路辛苦了。來來來,我給引薦一下,這位是華興府禮部宣曹從事柳泉大人!”碼頭上,一聲馬韓語的招呼喚醒了略有愣怔的丘拔,開口的竟是丘拔的熟人,前州胡相國馬遷,現任戶部夷曹從事。

禮部宣曹從事,什麼東東?打量稍前馬遷半步,三分俊朗兼五分賊溜的這名漢家文士,丘拔不由微皺眉頭,他畢竟身爲馬韓一國使節,拜訪一個顯是雜號的血旗將軍,對方即便不親自來迎,至少也該是長史或者司馬之類前來纔對嘛!

自知身在虎穴,丘拔按下心中不悅,表情淡淡,用勉強周正的漢語衝柳泉拱手道:“在下馬韓丘裡國邑借丘拔,恬爲韓王特使,有勞柳從事相迎了。”

“恩,特使遠來辛苦,柳某有禮了。我家府主另有要事,令柳某前來相迎,並引導貴使領略樂島新貌幾日。若有怠慢,還望貴使海涵。”柳泉不冷不淡的拱手回禮道,話語客氣,可神情卻毫無怠慢的慚愧,反而隱帶居高臨下的蔑視。

“哼!也不知哪來的一羣賊軍,竟敢對我馬韓如此無禮!”丘拔尚沒吱聲,他身後已經有人不幹了,其人手握刀柄,跨步上前直逼柳泉,同時出言呵斥道。

丘拔目光一閃,並未阻止。他知曉這位發飆的是宮衛軍中的一名副千長,馬韓貴族出身,名義上的副使。此人膀大腰圓、身材魁梧,堪稱準二流武將,也算韓王衛軍中有數的高手,平素囂張慣了,既然看不慣漢人的怠慢,那便由着他鬧騰一下也好。

“放肆!區區蠻夷也敢撒野!”柳泉身後傳出一聲暴喝,一條身影閃電般躍出,直撲這名副使。出手之人豹頭環眼、高大強健,正是親衛軍侯林武,他雖不知那名副使說的是啥,但光看其神情動作,就足夠討打了。

副使本也只想做個姿態耍個威,不想對方比自家還火爆,眼見人影剛猛迅捷,數丈距離瞬忽而至,他大驚之下連忙拔刀自衛。可惜,不待副使揮刀斬下,便覺腕間一麻,胸口一痛,身體則不由自主的離地飛起。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自身已經摔在己方護衛羣中,而自己的鋼刀更是落入敵方手裡。

一招敗敵,林武尤不過癮,他猙獰一笑,舉起奪自對方的鋼刀,雙手一掰,就欲再顯淫威。但坑憋的是,那鋼刀材質真就不賴,分明彎了個大大的拱弧,偏生愣就不斷。頓時,漢韓雙方皆面色怪異,這位壯士到底搞啥,是故意逗樂,還是玩糗了呢?

“啊!”林武氣沉丹田,一聲怒吼,雙手再度較力,蓄勁迸發,直掰那把鋼刀。可見他全身肌肉緊繃,額頭青筋凸起,黑臉已經變爲醬紫,也不知是臊得還是用力猛得。好在天道酬勤,在衆人圍觀中,卻聽嘎嘣一聲,那把鋼刀總算斷爲兩截。

直娘賊,這刀還真不錯,差點糗大了,裝逼被雷劈啊!林武心中後怕,面上卻一副高手風範,不愧跟着紀某人幾月時間,裝樣本領業已駕輕就熟。只聽他冷哼一聲,將斷刃甩落在地,噗噗聲中,僅餘一個刀柄露出。

把因用力過猛而發痛發脹又發抖的雙手背到身後,林武面顯不以爲然,衝那副使大喇喇道:“小子,下次要想耍橫,拜託帶把好刀來!哈哈哈…”

“孃的,那還不叫好刀,幾百金呢,是我偷了咱爹的收藏出來顯擺的呀,你這黑廝鳥,叫我回去咋交代啊?噗...”那副使哀嚎連連,最後所幸噴出一口老血,華麗麗的暈厥了過去。

非但韓人,華興府一衆聽得馬遷翻譯之後,也皆面面相覷。這時,卻見柳泉跨步上前,盯着那把刀柄細一端詳,旋即一臉怪異道:“雁翅!這不是鷹翅刀的外銷版嘛,誒,竟從太行賣到了馬韓,看來旅順港的中轉生意不賴嘛,嘖嘖嘖...”

太打臉啦!丘拔是聽懂漢語的,他恨不得也學那副使吐口血暈倒。比鬥輸了雖然丟臉,倒也罷了,總有個勝負嘛,可自家副使全家當至寶收藏的寶刀,不光被人家給掰斷了,更是人家出產的外銷低檔貨,如此逗比,叫人情何以堪?再看看自家那班隨使登岸的馬韓護衛,已是個個雙目飄忽,反觀對方軍卒則用惡狼般的目光瞪視己方,高下立判!

“急報!急報!”一陣高喝打斷了這邊的怪異氣氛,衆人循聲看去,卻是東方一艘千石銅鯧箭一般馳至碼頭,三倍於船體寬幅的帆系,直令一干韓人看得目瞪口呆。

但華興府一方所關注的,卻是那名斜跨紅色信筒,背插三面小紅旗的軍官,其在一伍軍卒的護衛下,不待船隻靠穩,便急急跳下船來,奔往水營馬棚方向。不消說,這是有重要軍情的紅色信報,而看軍卒服飾,卻是安海營的正式戰兵。

“誒!別往馬棚跑了,還挺遠的,咱親衛曲的馬有多的,你等直接騎着去府衙吧。兄弟,能否透露一下消息?”林武驀地眼睛一亮,卻是主動吆喝道,同時揮手示意麾下軍卒牽馬。要說樂島如今水上巡邏的多是些新兵與民兵,從東而來且能有紅色信報的安海水軍,最大可能便是宋灤東向尋島的安海左軍,莫非有所發現?

“謝大人借馬!哈哈,是好消息,大好消息!”那傳信軍官掃了眼在場韓人,沒有明說,卻是給了林武一個你懂的眼神,得意大笑着上馬離去。頓時,林武以及同樣關注卻不好打探軍情的柳泉馬遷紛紛泛起了笑容。

的確,宋灤帶着大半主力東出探路,憑藉那份不靠譜的海圖,以及挑自原州胡的海貿嚮導,東至倭島並沿其南緣一路探索,已在樂島千里之內發現了一個面積不亞舟山的海島,且多爲宜耕平原,估計可得田八十萬畝。不光如此,只恨功少的安海左軍業已尋了個衝突由頭,將這個島夷總數不足萬人的島嶼輕鬆而徹底的拿下,只待移民開發,也難怪報信軍官得意了。

“呵呵…武人們就是脾氣火爆,什麼場合都可能衝動。世子莫怪,小事而已,權當助興。呵呵,我等不如出發吧。”隨着報信軍卒離去,碼頭雙方回到現實,馬遷這時笑呵呵的出聲圓場,掩去了這場“下船威”的尷尬。

“對對,正事要緊。”不無疑惑的瞟了眼傳信漢卒,丘拔就坡下驢,強笑間不忘示意隨從將那倒黴丟人的副使扔回船上去。任務尚未完成,甚至連正主都還沒見,他縱然不忿,也不好就此撕破臉。說實在的,丘拔原本瞧不上馬遷,其人從自身方國陷落,先爲州胡賣力,續又投效血旗軍,哪有大韓子民的風骨,可這會兒咋就瞅着特別順眼呢?

有信報之事一衝,再有馬遷居中調和,現場氣氛改觀,柳泉與林武就勢變臉,跟着擺出主人家該有的好客姿態,衆人就此離開碼頭。春二月,樂島青綠遍野、暖風拂面,一行人不疾不徐,有說有笑,倒似結伴踏青。

然而,看來興致盎然的丘拔,心中卻遠不如表面上那般愜意。寬闊的道路、翻整的沃野、成片的建築,還有一羣羣勞累且快樂着的漢夷百姓,所見所聞令他震驚樂島變化之餘,對自家的出使目標愈加不報希望。而當他到達樂北城所在,隔河觀看對岸工程現場的時候,真正的震撼衝擊這才轟然而至。

“那…那邊原來不是一個湖嗎?怎會變成田地?我前年來島之時,還在那泛過舟的?恩,想是我記錯了,當不是這裡吧?”隔岸相望,遠眺那片熱火朝天,丘拔不敢置信的四處張望一番,終是忍不住驚問出聲,心中則十二分的盼望一個否定的回答。

丘拔所指的,正是東泥灣造田工程。搶在春汛之前完成了河道清淤和岸堤搶修,如今,羅河春水通過加寬加深的河道,溫順的奔往下游,而岸堤東面的原有湖區,數不清的男女老少則忙着挖渠掘塘、清淤堆田。昔日的沼澤淺湖已成過往,一片溝渠縱橫的沃野良田正顯雛形。

“世子好記性,那邊叫東泥灣,原本確實是個湖,春夏淺水、秋冬泥沼。當然,現在就要變爲數萬畝良田了。”馬遷無情的肯定了丘拔的記性,不無感慨道,“說來慚愧,老朽任事州胡十數年,愣是沒想過東泥灣還能這般圍湖造田。區區月內竟如此翻天覆地,真可謂滄海變桑田啊!”

“實際上,我大馬韓沃野千里,也不乏各種溝渠堤壩。我丘裡國更是正在籌建一項水利工程,預計可拓良田十萬畝。”得到肯定答覆,丘拔不甘示弱,但在柳泉馬遷等人的似笑非笑中,聲音卻越來越小,“只是,只是,東泥灣這般工程,本國尚需進一步考證,尚需籌措,尚需籌措,呵呵...”

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一百一十五回 柳泉出使第九十二回 寨防首戰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三百九十四回 金秋稻香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議第二百一十六回 內外有別第一百四十六回 練軍理政第三百二十七回 州胡遺族第四百九十七回 耕戰並行第四百六十三回 兵臨慶全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四百二十回 道宮舊案第九十回 千面落馬第三百二十七回 州胡遺族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四百三十八回 限制糧價第三百二十八回 移民漸至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三百零六回 唯有一戰第三百三十三回 龍震計劃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第七百八十二回 伊缺止戈第六百五十回 美洲作物第五百七十三回 魚與熊掌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五百四十六回 阿三進城第一百四十二回 名劍青雲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八百一十一回 勝局落定第二百一十六回 內外有別第六百九十一回 搬空上黨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四百四十四回 婚夜風起第七百七十二回 困獸洛陽第一百三十八回 張賓獻策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六百零二回 慈不掌兵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二百二十七回 現身玄菟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第六百回 登陸弁韓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三百六十三回 文娛教育第三百五十五回 硝煙漸散第三百四十一回 海壇換俘第六百九十九回 鄴城軍議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裡藏刀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一百一十三回 活字印刷第二百四十七回 雷霆一擊第五百零八回 國戰廷議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三百三十六回 華興紙幣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二百二十八回 李臻父子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四百九十三回 威壓筑紫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五百五十一回 王者回歸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軍都第七百五十六回 滅族匈奴第三十六回 厲兵秣馬第五百五十八回 調戲伏兵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六百三十二回 慕容之死第五百一十回 點點下餌第七百三十六回 各懷心機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五百一十八回 火離城破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三百二十七回 州胡遺族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六百四十回 奔突北走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四百二十九回 諮議大會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一百八十六回 脫險回巢第二百一十八回 晝夜追逃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一百八十二回 假戲成真第八十一回 強襲郡營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七百八十七回 南北運河第一百三十三回 誘拐風波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第三百六十六回 場外兇案第四百九十四回 攻倭苛策第三百三十回 頒法定製
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一百一十五回 柳泉出使第九十二回 寨防首戰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三百九十四回 金秋稻香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議第二百一十六回 內外有別第一百四十六回 練軍理政第三百二十七回 州胡遺族第四百九十七回 耕戰並行第四百六十三回 兵臨慶全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四百二十回 道宮舊案第九十回 千面落馬第三百二十七回 州胡遺族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四百三十八回 限制糧價第三百二十八回 移民漸至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三百零六回 唯有一戰第三百三十三回 龍震計劃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第七百八十二回 伊缺止戈第六百五十回 美洲作物第五百七十三回 魚與熊掌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五百四十六回 阿三進城第一百四十二回 名劍青雲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八百一十一回 勝局落定第二百一十六回 內外有別第六百九十一回 搬空上黨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四百四十四回 婚夜風起第七百七十二回 困獸洛陽第一百三十八回 張賓獻策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六百零二回 慈不掌兵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二百二十七回 現身玄菟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第六百回 登陸弁韓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三百六十三回 文娛教育第三百五十五回 硝煙漸散第三百四十一回 海壇換俘第六百九十九回 鄴城軍議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裡藏刀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一百一十三回 活字印刷第二百四十七回 雷霆一擊第五百零八回 國戰廷議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三百三十六回 華興紙幣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二百二十八回 李臻父子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四百九十三回 威壓筑紫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五百五十一回 王者回歸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軍都第七百五十六回 滅族匈奴第三十六回 厲兵秣馬第五百五十八回 調戲伏兵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六百三十二回 慕容之死第五百一十回 點點下餌第七百三十六回 各懷心機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五百一十八回 火離城破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三百二十七回 州胡遺族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六百四十回 奔突北走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四百二十九回 諮議大會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一百八十六回 脫險回巢第二百一十八回 晝夜追逃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一百八十二回 假戲成真第八十一回 強襲郡營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七百八十七回 南北運河第一百三十三回 誘拐風波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第三百六十六回 場外兇案第四百九十四回 攻倭苛策第三百三十回 頒法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