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回 圈套落空

玄菟郡,高句麗縣,慕容鮮卑兩萬大軍施施然入城。此間早已十室九空,自然不乏廢棄房舍安置軍兵,倒是省了安營扎帳。不過,慕容翰並未輕忽,他嚴令軍兵在四方城門處一通忙碌,安置了大量鹿角拒馬。所謂善戰者不在赫赫之功,無它,諸葛一生唯謹慎爾。

諸般就緒,慕容軍的探哨也偵知了東方宇文大軍的紮營之處。慕容翰遂將城內防務交給麾下諸將,自身帶上五百親兵精騎,與參軍王誕一道,出城東向而馳。

玄菟郡的高句麗縣,屬大晉轄境,東漢初年,高句麗國獨立之後,漢家收羅高句麗逃民,在長城內喬置了這一新縣,倒也正與高句麗國隔山比鄰。慕容翰一行馳約十里,原本視野中的開闊平原,漸爲高句麗邊境的丘林山區所取代。而慕容翰的眉頭,則跟着漸漸皺起,騎行速度也逐漸放緩。

“他宇文鮮卑皆爲騎兵,何時學會往山區紮營了?宇文悉獨官難道如此不濟,越混越傻了嗎?”口中輕咦,眼見過了右前方的一片丘林,就要抵達宇文大營,慕容翰突然勒住戰馬,點指兩名十夫長道,“你二人速帶部下,往前方丘林探查,仔細些!”

二十鮮卑親兵立即脫陣而出,按令奔入小丘林。片刻之後,林間忽然傳來弓弦聲、慘叫聲、打鬥聲,更有一聲淒厲的驚呼:“埋伏!少單于,有埋...”

驚呼聲戛然而止,卻已足夠,慕容翰面色大變,怒聲吼道:“全軍聽令,掉頭回城!”

“嘟嘟嘟...”幾乎同時,一陣牛角號聲在丘林間響起,隨之,東方的宇文大營,乃至東方別處的一些山林遮蔽之地,號聲伴着喊殺聲,跟着此起彼伏的響起。

“噠噠噠...”最先的自是這片丘林之後,一支數千人的胡騎,已然紛紛涌出,直奔慕容翰一衆殺將而來。看其衣甲裝束,正是宇文鮮卑的兵馬無疑。必須說,本該是斷掉慕容翰兩萬大軍後路的他們,卻連慕容翰的五百人都沒能關門,只能坑癟的追着慕容翰的馬屁股,淪爲此番暗算慕容翰的首發攻擊點。

爲首的一名鮮卑胡將,眼如銅鈴,身高體壯,手持狼牙棒,一臉猙獰的叫囂道:“爾等中計啦!哈哈,慕容翰,爾號稱慕容鮮卑第一勇士,可敢與某一戰,記住,取你首級者乃...”

“嗖!嗖!嗖!”慕容翰並不答話,一邊驅馬回奔,一邊已經連發三箭,飛火流星般直飆百步開外,噗噗聲中,最前的三名來敵隨之中箭落馬。其中就包括那名倒黴催的傻叉胡將,尚未來得及報出字號,便被一根穿口貫腦的羽箭生生打住!

《晉書》中說及慕容翰日後從臨時東家宇文鮮卑逃歸慕容鮮卑,有一段描述其箭術及勇武的特寫:“既而逃,(宇文)歸乃遣勁騎百餘追之。翰遙謂追者曰:「吾既思戀而歸,理無反面。吾之弓矢,汝曹足知,無爲相逼,自取死也。吾處汝國久,恨不殺汝。汝可百步豎刀,吾射中者,汝便宜反;不中者,可來前也。」歸騎解刀豎之,翰一發便中刀鐶,追騎乃散。”

或被最前三名倒斃者略阻,或被慕容翰的箭術所懾,將領被秒殺的宇文伏兵前隊,下意識的勒緩戰馬,而這放緩的短暫片刻,對於騎兵追擊卻已很長。慕容翰一衆本就不曾進入埋伏,藉此快馬加鞭,一溜煙甩脫追截,並在宇文伏兵的尾隨歡送下,直奔高句麗城揚長而去。

“隆隆隆...”不一刻,大隊騎兵從東方蜂擁而來,規模足有數萬,路過這片不曾得手的埋伏之地,他們也不停留。唯有那代表宇文少單于的纛旗下,一名金盔金甲的彪形壯漢,發出一聲氣急敗壞的嘶吼:“追,給老子追過去!直娘賊,姓紀的還他媽的說是什麼錦囊妙計,我呸,狗屎!”

沒錯,以聯手打破馬訾水防線並解救被困首領爲由,勸誘慕容鮮卑二度派出重兵前來,再於途中設伏襲殺,正是紀某人給宇文鮮卑所出的錦囊妙計。也是爲此,紀某人才專門要求百濟放出慕容廆尚未身死的煙霧彈。當然,再好的計策也需要執行得法,方可奏效。若是紀某人在此,定會指着宇文悉獨官的鼻子反詰怒斥:細節決定成敗,你丫這都不懂,還帶什麼兵...

再說慕容翰,急急奔至高句麗城,在城頭軍兵的箭矢壓制下,入城也很順利,身後追兵絲毫沒能討到好。只是,憑藉機警僥倖躲過一劫的慕容翰,根本沒空體會什麼後怕亦或慶幸之類的情緒,而是眉頭緊鎖,面色鐵青。這不光因爲高句麗城隨即便被四萬尾隨追來的宇文大軍所圍,更因從宇文鮮卑的悍然反水,他已經有了一種極其糟糕的猜測,一種足給慕容鮮卑帶來滅頂之災的猜測!

“隆隆隆...”很快,從城南方向,又一彪急急趕來的近萬騎軍,徹底印證了慕容翰的最壞猜測。因爲通過來軍的纛旗,可知對方正是本該與慕容廆一道,被血旗軍困在馬訾水以東的宇文屈雲所部。

不消說,偷偷藏在南方的宇文屈雲,本是準備在慕容騎軍陷入悉獨官大軍埋伏之際,再從背後狠狠插上一刀,如今伏擊落空,卻也只能趕來參與圍城了。而宇文屈雲所部能夠越過馬訾水防線,要說他們沒與血旗軍勾結,只怕連傻子都不信,至於勾結的紐帶,除了覆滅瓜分挑頭對抗血旗軍且已實力大損的鮮卑慕容,還能有什麼更具份量...

城上城下,一番各秉正義的對答自不可少。南門之外,宇文屈雲和宇文悉獨官叔侄倆雙雙排衆而出,狀甚悠然,而佔據地理和道德制高點的慕容翰則是先聲奪人道:“悉獨官,你宇文鮮卑何其無信,何其無恥,你我雙方正聯合對抗血旗軍,對抗漢人,孰料你等竟然勾結漢人,調轉矛頭,衝我慕容鮮卑偷襲下手,如此窩裡內鬥,兄弟鬩於牆,就不怕給我鮮卑人丟臉,叫外人看笑話嗎?”

“什麼聯合對抗漢人,分明是你慕容鮮卑意欲藉着對抗漢人,稱雄遼東,卻害我宇文部下水。哼,我等已與血旗軍達成盟約,他們十年內不會跨過馬訾水一線,雙方井水不犯河水,自然無需再戰。”宇文悉獨官自有說辭,他揚聲喝道,“慕容翰,咱們也別說那些虛的,你我數代世仇,若是易位處之,你慕容鮮卑也決計不會對我宇文部手軟!今日你等既然落入重圍,還是乖乖投降吧,某可誓保你等周全!”

“盟約!?十年不入遼東!?哈哈,悉獨官,漢人的話你也信?尤其是那位陰損將軍,他的誓言若是可信,母豬都能上樹了!”慕容翰放聲大笑,渾一副怒其不爭道,“血旗軍方得朝鮮半島,自需數年鞏固,待其消化完畢,隨便尋個由頭,一紙盟約能夠束縛誰?反是你我被其挑動內鬥,屆時兩敗俱傷,正好給他們前來撿便宜,這就是漢人的以進爲退,動動你那長滿肌肉的腦袋,好好想想吧!”

還別說,宇文悉獨官聞言真就撓起了腦門,一旁的宇文屈雲不幹了,要琢磨也不該是現在的兩軍陣前呀,嫌自家的士氣太高了嗎?他立馬出言高喝道:“慕容翰,你縱然文武雙全,口才了得,可惜你慕容鮮卑大勢已去,還是莫要垂死掙扎了。哼,你就不想知道,你那位盟主父親,如今是何下場?”

言說間,宇文屈雲手一揮,已有一名親兵手捧木匣上前,其意不言自明。慕容翰見此頓時渾身一震,雙眼直勾勾的盯着木匣,腦海瞬間空白。再看城頭那些慕容軍兵,人人如喪考妣,須知慕容廆對他們而言,既是尊崇的單于,也是擎天柱。不消說,宇文屈雲這是在給慕容大軍的軍心士氣狠狠一擊。

一邊示意那名親兵將首級送至城門,宇文屈雲一邊撇清關係道:“事實上,慕容廆單于早在半夜之前,便在慰禮城王宮,死於百濟君臣的暗算之下,與我宇文部無關。今日將其首級送歸你慕容部,也算全了一份同族之情。而今,你慕容鮮卑單于身死,大廈將傾,還是投了我宇文鮮卑吧,他日聯起手來,或可殺入半島,爲慕容廆報仇!”

城頭之上,猶自陷入喪父之痛的慕容翰,正在恍恍惚惚的就欲下城最後覈實首級真假,忽被王誕狠狠捅了一把,耳中更是傳來王誕的急聲低呼:“少單于節哀,節哀啊!此刻正是兩軍陣前,爲了慕容鮮卑,萬不可沉淪私情!哀軍!喚起哀軍啊!”

慕容翰再度一震,空洞的眼神中漸漸有了神采,繼而爆發出狼一般的兇狠,驀地,他仰天怒吼道:“慕容兒郎們,不論父汗具體死於何人之手,都少不了血旗軍的一份血債,也少不了勾結血旗軍之輩的一份血債,今日,我等要爲父汗報仇,就先從宇文部開始!”

“報仇!報仇!報仇...”頓時,城內傳出一浪接一浪的怒吼,如狂風如海嘯,更如那草原上的羣狼嘶吼!

臥槽!這樣都能被牽連上,丫慕容翰也太能攀扯了吧!城頭之下,宇文叔侄倆面面相覷,哀軍必勝的道理他們大抵也是知道些許的。良久,宇文屈雲嘆了口氣,不死心道:“要不,趁敵方現在情緒不穩,咱們還是攻一次城試試...”

第六十三回 信命孰重第一百九十四回 陌刀顯威第一百八十一回 再見程三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五百四十四回 錫蘭遺族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五百六十八回 塢堡屠戮第一百三十一回 借力打力第六百六十三回 火器逞威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五百八十回 誤傷其類第三百四十二回 碧海忠魂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四百六十一回 漏網之患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三百零八回 聖藥死士第六百三十三回 放歸宇文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三百五十三回 重騎縱橫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三百一十八回 灰色批鬥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四百七十七回 五方和談第七百六十九回 伐胡之略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六百四十七回 華王建國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六百七十九回 得手壺關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一百九十四回 陌刀顯威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四百三十四回 劉輿之助第二百四十八回 輸血救人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四百四十九回 二月蠢動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第二百三十回 布子遼東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三百七十四回 壓服狼窖第六百零九回 雨夜激戰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一百零九回 陣斬匪首第三百八十三回 村塾先生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四百一十三回 羅剎女衛第四百零一回 韓人勞工第十七回 零敲碎打第二百二十五回 遠走北原第三百六十九回 科考選官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四百五十五回 漁村激戰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七百六十九回 伐胡之略第四百八十六回 海峽阻擊第一百五十五回 鶴蚌之鬥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四百六十一回 漏網之患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五百零六回 飛奪寧海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三百五十八回 青島新城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二百八十回 安海易幟第三百五十五回 硝煙漸散第五百一十九回 敵向難料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三百三十六回 華興紙幣第四百七十回 半島合縱第一百四十一回 莫名遇刺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九十三回 二度陪練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五百九十八回 桑州之謀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八回 鄴城毒謀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八百零二回 天下雲動
第六十三回 信命孰重第一百九十四回 陌刀顯威第一百八十一回 再見程三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五百四十四回 錫蘭遺族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五百六十八回 塢堡屠戮第一百三十一回 借力打力第六百六十三回 火器逞威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五百八十回 誤傷其類第三百四十二回 碧海忠魂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四百六十一回 漏網之患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三百零八回 聖藥死士第六百三十三回 放歸宇文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三百五十三回 重騎縱橫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三百一十八回 灰色批鬥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四百七十七回 五方和談第七百六十九回 伐胡之略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六百四十七回 華王建國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六百七十九回 得手壺關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一百九十四回 陌刀顯威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四百三十四回 劉輿之助第二百四十八回 輸血救人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四百四十九回 二月蠢動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第二百三十回 布子遼東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三百七十四回 壓服狼窖第六百零九回 雨夜激戰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一百零九回 陣斬匪首第三百八十三回 村塾先生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四百一十三回 羅剎女衛第四百零一回 韓人勞工第十七回 零敲碎打第二百二十五回 遠走北原第三百六十九回 科考選官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四百五十五回 漁村激戰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七百六十九回 伐胡之略第四百八十六回 海峽阻擊第一百五十五回 鶴蚌之鬥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四百六十一回 漏網之患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五百零六回 飛奪寧海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三百五十八回 青島新城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二百八十回 安海易幟第三百五十五回 硝煙漸散第五百一十九回 敵向難料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三百三十六回 華興紙幣第四百七十回 半島合縱第一百四十一回 莫名遇刺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九十三回 二度陪練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五百九十八回 桑州之謀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八回 鄴城毒謀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八百零二回 天下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