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回 婚夜風起

永嘉元年,二月初二,戌時,樂中衙城。

二月二在晉時稱做春耕節或社日節,尚無龍擡頭的叫法,但星象與節令中自有蒼龍出淵、萬物萌發之意。是以,這一日被紀澤定爲同娶劍無煙與趙雪二人的大喜之日。

樂中城,處處披紅掛花,張燈結綵,空氣中瀰漫着歡快的氣氛。儘管摳門的紀澤將個人婚姻定義爲他的私事,不願搞什麼全府大慶甚或五郡大赦,更沒廣撒錢糧拉人捧場,但是,知悉消息的許多百姓還是合着社日節,在自家門前放大節慶規模,自發的搞起了各種各樣的慶喜,令這個夜晚別具喜氣。

шшш◆Tтka n◆c○

府衙大廳,擺有上百張案几,坐着在島的高官貴爵,也有些許地位尋常的親友,自不乏許多侍女穿梭其中,還有喜悅伴奏下的載歌載舞。這一時代尚無北宋之後才興起的拜堂一說,紅蓋頭也非必備之物,新娘最多在迎進門時露一小臉,隨即便得去洞房乖乖等着,主要的婚禮其實就是一場男人間的大宴。當然,系列禮數之繁冗就不贅言了。

主位跪坐的自是今次大婚的主角紀澤,他一身紅色袖袍,頭戴高高古冠,腰間依舊配有外觀華貴的鷹翅寶刀,既喜氣,又威武。觥籌交錯間,他聽着禮樂,舉樽頻頻,目光則緩緩掃過廳內衆人,有歷史名臣,有生死同袍,再外更有數不清爲他慶賀的華興軍民,不免平添一份醉意。

不過,瞥見席間幾名臨時客串來賓的親衛軍官,紀澤不免心中苦笑,本該坐那的受邀來賓卻是缺席了。就因自己堅持給劍無煙與趙雪二人相同的迎娶規格,甚或還有自己將改嫁的生母張氏作爲高堂接來參與婚禮,這兩個因素惹惱了少許堅持禮制的在邀官員。他們以新投麾下的禮部侍郎兼華興學宮祭酒盧志爲首,竟然託病沒來參宴。

說來這兩因素也是紀澤沒有全府大半婚禮的內在原因,張氏一事倒也罷了,孝道無敵嘛,可涉及到兩位紅顏的嫡庶不分,的確有冒天下之大不諱的嫌疑,甚或說,從禮制規格上,他紀某人涉嫌帶頭違背了一夫一妻多妾的華興法律,只能低調的,衆人視作未見的,憑藉領袖身份特事特辦的做上這麼一回,更不好責怪盧志等人的缺席。

而且,即便他紀某人希望一碗水端平,在正式登記中,抓鬮輸了的趙雪,登記的依舊僅是“媵”的法定身份。畢竟,華興新律中雖有對妾室人身與財產的保護,有女戶的合法設置,也有社會層面的嫡庶不分,但涉及家庭內部,一夫一妻多妾的傳統律條依舊沿襲,這一點紀澤不好也不願因爲自身原因而更改,否則大小老婆沒個規矩,傳統家庭就會亂套,華興府也別想安生了。

此時,不知是喝高了,還是看出紀某人的不爽,張賓呵呵一笑,提劍上前,對着紀澤一拜道:“今日主公大喜,屬下獻上一舞,以助婚興。”

“孟孫兄欲獻舞助興,那屬下也不妨獻醜,爲孟孫兄彈劍奏樂。”賈崗哈哈一笑,也是把劍而出,豎在身前。廳中頓時喝彩連連,萬莫說他們這是佞臣表現,更不是什麼兵殺攪局,須知前有項莊舞劍,現有魏晉風流,這本就是雅士們常玩的高檔調調。

“好!多謝二位!撤下歌舞。”紀澤眼前一亮,大聲叫道。這一瞬,他甚至想起了正史中的一段傳記,也即石勒起兵肆虐河北之際,一度將士族才子們擄爲質子,建君子營爲己所用,而張賓正是憑藉完了一出營門舞劍毛遂自薦,才進入石勒視野,並步步高昇成爲後趙一代名臣。不想他紀某人也能在此時領略張賓之劍舞,其意委實舒爽。

“晉書”有載:“及永嘉大亂,石勒爲劉元海輔漢將軍,與諸將下山東,賓謂所親曰:「吾歷觀諸將多矣,獨胡將軍可與共成大事。」乃提劍軍門,大呼請見,勒亦未之奇也。後漸進規謨,乃異之,引爲謀主。機不虛發,算無遺策,成勒之基業,皆賓之勳也。”

片刻後,禮樂停。張賓持劍上前,朝着紀澤一禮,隨即就在這廳內橫劍而舞,邊上的賈崗則彈劍而歌。劍雖是殺器,但是這日是吉日。張賓當然不會舞成殺機隱現,反而中正平和,大氣磅礴,很莊重,也很優美。歌是古歌,賈崗的聲音雄厚,唱出來後,古韻十足。兩長相合,很是賞心悅目。

這就是古色古風,這就是魏晉風流,華夏之美誠不可棄啊。雖然真心沒聽懂賈崗唱的是啥,紀澤依然深覺高大上。可惜,他還停留在這歌舞之中的時候,廳內已然掌聲雷動,他這才驚覺,張賓之舞以畢,歌也已經停止。

“哈哈哈,好舞,好歌。今日大善,當同飲一樽,以示慶賀。”紀澤哈哈大笑,舉樽同慶...

宴罷,紀澤面色紅潤,起腳走向後院內邸,雖然嘴上冒着酒氣,但大喜之日沒誰真敢灌他酒,是以依舊龍行虎步。滿腦子少兒不宜,他不由氣血上涌,自覺血氣方剛,一龍二鳳也可戰得。

可一想到自己這百來斤的,上半夜要獻給其中一人,下半夜又要獻給另一個人,尚未有過實戰經驗的紀某人也不免忐忑。左右一看無人貼近,他賊頭賊腦的掏袖一翻,手中頓時多了一本寶典,名曰《御女心經》,卻是昔日打劫陳記鹽場之時,得自採花大盜玉蝴蝶之手,一直珍藏至今。如今正是其時,臨陣磨槍,不快也亮嘛。

洞房兩間,皆設在紀澤所居的紫氣閣。緊急自培的紀澤,不知不覺便來到了樓門口,卻聽一片齊整的恭賀聲:“恭迎新郎,早得貴子!”

下意識將寶典塞入袖中,紀澤擡頭一看,樓前業已匯聚了一大羣侍女,站成隊列頗有軍人氣質。說來,偌大的新邸自當有人打理,但貪生怕死的紀澤並不願買些難以信任的奴僕來聽用,極想從民間僱些可靠秀女又怕遭人非議,恰逢年前女衛大整頓,秦月等一批不符上陣要求的女兵將被裁撤,這些知根知底的女兵便憑自願受僱於府主內邸做侍女,合同至二十五歲。

“好,好,借你等吉言,早得貴子,哈哈哈!”順手從袖中掏出一把喜錢丟給秦月分發,紀澤故作泰然的笑道,旋即昂首挺胸,邁着沉穩的腳步進入紫氣閣,渾沒注意衆人神色中的怪異。

按照紀澤的猜測,現在他的二位夫人應該分開,各居二層與三層的一間洞房,坐在豔紅大牀上等他。那麼,問題來了,誰先誰後呢?要不,還是天知道,腦中嘀咕,他已然從百寶袖中掏出一塊亮閃閃的金幣。這是一塊半兩重的圓形金幣,周邊衝壓有鋸齒,一面六星,一面則是他本人的頭像,卻是華興錢莊直屬制幣所最新試製的金幣。

不過,當紀澤四下尋摸一個適合猥瑣操作的場地之時,確愕然發現樓中居然連一個侍從都沒有。眉頭微皺,紀澤下意識凝神細聽,樓內靜悄悄一片。好在,就在紀澤打算喝問侍衛何在的時候,二層隱隱傳來一個清冷的女聲:“雪兒妹妹,你看,怎麼說我也是姐姐,長幼有序,二層這間主房自當歸我纔是。”

“還姐姐呢,也不說讓點妹妹,這大字都被你佔全了,登記文書上你都佔了正妻之位,我鬧過沒有?誰叫丟色子那次咱手氣背呢?可是,這新婚之夜,憑啥還要咱讓着你?咯咯,你該不會真把自己當大的了,對我指手畫腳吧?”另一聲音跟着響起,笑聲清脆,卻寸步不讓。

說話的不正是自家的大小新娘嘛,誰說二層最先經過就一定是主房的呢?決定權不是該在爲夫手中的這塊金幣嗎?紀澤下巴掉地,總算明白今夜的侍衛與侍女爲何都沒了影,實在是這樣的家醜誰都不願多聽找麻煩啊!

老臉一陣發燒,更顯紅潤,紀某人這會也顧不得丟金幣看正反了,他大步上得二樓,更還故意的咳嗽兩聲。家法雖已到了不立不行的地步,可畢竟是新婚之夜,還是少撞破些難堪纔好入洞房嘛。

正房內,紅燭高立,燈火通明。紀澤推開房門走了進去,裡邊的景況讓他不由看得一呆。卻見豔紅大牀上,和諧的坐着兩位佳人。一人高挑絕美,一人嬌小羞澀,不正是看似親姐妹般的劍無煙與趙雪嗎?

二人都是相同的打扮,一身紅衣,頭梳一種髮飾,臉上略施粉黛,朱脣紅豔。兩雙眼眸都帶着忐忑與羞澀,兩雙玉手也都緊緊的扣着,露出了心中的緊張。

“撲哧。”不過,見紀澤一副傻樣,趙雪笑出了聲。房內氣氛隨之一變,二女心中莫名的緊張,也不翼而飛了。兩對美眸短暫對視,二女齊齊站起,看似統一卻又各不相讓的對着紀澤福道:“今夜良宵,還請夫君憐惜。”聽意思二女是打算將誰先誰後的決定權踢給紀澤頭疼了。

“既然二位娘子一同提出侍寢,那爲夫自也不好厚此薄彼,嘿嘿嘿...”紀某人一陣邪笑,心中血氣上涌,大步上前,使出擒拿大法,一手抓住一個再不放開。什麼家法,什麼擲金幣,哪有齊人之福爽快?

“噗!噗...”趁着二女驚得花容失色,紀某人已然果斷吹滅了燭火。他對女人,自要你情我願,如今他是夫,眼前這一對美人是妻,行周公之禮,那是天經地義的,既然別個一起提出要求了,管他爲什麼會一起提出呢?

雙娶兩人,更是雙雙侍寢,這雖荒謬無恥,可不正是他紀澤與所有穿越人士所向往的封建人生嗎?只是,紀澤並不知道,就在他享受封建人生之際,有人卻是看不慣他的舒爽生活,專門在他的新婚之夜,可勁給他找不痛快,哪怕僅是蚍蜉撼樹,哪怕只能隔靴搔癢...

月夜清冷,海天蒼茫,樂島東北百里,三艘老式海船正靜靜的泊於一座無名島礁之畔,看其款式,應是華興商會出產的千石漁船。作爲價廉實用的漁船,按其航速與抗浪等出廠性能設計,它們是不該如此遠離島岸作業的。只是,這段海域並不缺乏島礁避風,更重要的是,漁船未必被用來捕魚。

“兆哥,怎麼等了這麼久,都沒見到發哥他們的船啊?不會出什麼事情吧?咱們老呆這兒,不會被巡邏船撞上吧?”船頭甲板,一名年輕水手又一次走到船老大身邊,一陣月下遠眺,終是不無憂懼的問道。

“明子,你煩不,海上碰頭哪有那麼準時?平常傻大膽,真有點事就沉不住氣了?再這麼問東問西,下次就別出來跟我混。”船老大徐兆本就心煩,劈頭蓋臉的罵道,“這裡遠離文明島航線,又這麼偏,巡邏船最多白天來逛一圈,大半夜的誰來投胎嗎?今個又是府主大婚,那些軍卒多少也能有點慶賀偷個懶吧,再說了,陶發是陶家寨的,咱也在飆哥手下當過兵,就是出事了也有飈哥仗義呢,怕個屁...”

“兆哥,東北方向有船來啦,看樣子像...對,就是發哥的船!”這時,瞭望手興奮的大叫起來,不過,沒等船上衆人高興,瞭望手又驚恐的尖叫道,“兆哥,不對勁,發哥的船打來旗語,說有危險,叫咱們趕快逃!”

“什麼!?升帆起錨!快快快,都他媽動起來,升帆起錨!閒着的都給老子去划槳,順風跑!”徐兆過往跑海多年,他僅是瞬間驚愣,旋即一邊大叫,一邊火燒屁股般的衝往船錨絞盤,順手還推醒了那個叫明子的水手,口中不忘喝問瞭望手道,“小四,看清怎麼回事沒有?”

“天殺的,發哥的船後還有六七艘快槳船,可能是海盜船,章魚旗,媽的,這是哪家海賊?樂島海域怎麼會有海盜船?不會又是州胡餘孽吧?”小四的聲音很快傳來,頗顯歇斯底里,“天殺的,發哥的船轉向了,他媽的,快槳船衝咱們這邊來了,速度好快啊!”

“狗日的陶發,老子瞎了眼跟他合作,他們這是禍水東引啊!”徐兆並非菜鳥,立馬明白箇中暗算,直氣得跳腳,卻也只得狂吼着下令道,“大夥兒各自駕船逃生,快快快,什麼糧食、酒水、罐頭的,別捨不得,能清空減重的就趕快丟海里去!還有,今晚誰能逃過此劫,就給老子去捅出陶發那丫的,給大夥兒報仇,陶家寨的又怎麼啦...”

第一百一十五回 柳泉出使第六百一十四回 江南水軍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十八回 反洗胡營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四回 夜林話武第二百二十五回 遠走北原第六百九十七回 城門失火第一百二十五回 襲殺石勒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五百零二回 隘口圍殲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漁孰餌第六百四十五回 計議立國第六百五十二回 洛陽陷落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七十六回 夜寨諜影第六百六十六回 入主薊城第五百三十五回 科考分榜第七十六回 夜寨諜影第七百八十回 敢死騎軍第四百九十一回 機關算盡第四百四十三回 金河礦脈第一百三十八回 張賓獻策第三百六十三回 文娛教育第二回 患難同行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五百一十七回 窩裡造反第四百零三回 南下夷州第三百三十八回 骷髏血旗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四百二十回 道宮舊案第五百零七回 臨了一擊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三百六十四回 奴營遇襲第六百六十回 天現兇讖第三百七十一回 請牛入甕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四百一十六回 戰地病房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遷暗鬥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統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七百六十八回 齊晉之變第一百九十二回 襲取邸閣第四百零九回 土兵襲至第三百五十三回 重騎縱橫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一百一十八回 套攏女俠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六百六十七回 遊行示衆第七百二十八回 三線齊發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門無歸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五百一十五回 鐵騎遠襲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六百二十二回 大戰在即第五十八回 唯一水源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第三百一十三回 政策之爭第八十四回 義結金蘭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二百四十七回 雷霆一擊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八百零八回 車陣橫行第二百七十回 保障佃制第二卷 求索千里行 第一百零一回 變生肘腋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二百八十七回 清除遺匪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一百六十二回 無妄之事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復起兵第三百一十七回 收買夷心第二百四十六回 張網以待第七百三十二回 完敗劉粲第六百九十三回 車旋接戰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二百八十四回 步步逼迫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三百三十回 頒法定製第五百三十二回 巡視鰲山第十三回 罄竹難書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八十八回 圖窮匕見第二百六十二回 獲任長廣第一百三十三回 誘拐風波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七百零二回 撤離襄國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
第一百一十五回 柳泉出使第六百一十四回 江南水軍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十八回 反洗胡營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四回 夜林話武第二百二十五回 遠走北原第六百九十七回 城門失火第一百二十五回 襲殺石勒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五百零二回 隘口圍殲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漁孰餌第六百四十五回 計議立國第六百五十二回 洛陽陷落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七十六回 夜寨諜影第六百六十六回 入主薊城第五百三十五回 科考分榜第七十六回 夜寨諜影第七百八十回 敢死騎軍第四百九十一回 機關算盡第四百四十三回 金河礦脈第一百三十八回 張賓獻策第三百六十三回 文娛教育第二回 患難同行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五百一十七回 窩裡造反第四百零三回 南下夷州第三百三十八回 骷髏血旗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四百二十回 道宮舊案第五百零七回 臨了一擊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三百六十四回 奴營遇襲第六百六十回 天現兇讖第三百七十一回 請牛入甕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四百一十六回 戰地病房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遷暗鬥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統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七百六十八回 齊晉之變第一百九十二回 襲取邸閣第四百零九回 土兵襲至第三百五十三回 重騎縱橫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一百一十八回 套攏女俠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六百六十七回 遊行示衆第七百二十八回 三線齊發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門無歸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五百一十五回 鐵騎遠襲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六百二十二回 大戰在即第五十八回 唯一水源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第三百一十三回 政策之爭第八十四回 義結金蘭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二百四十七回 雷霆一擊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八百零八回 車陣橫行第二百七十回 保障佃制第二卷 求索千里行 第一百零一回 變生肘腋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二百八十七回 清除遺匪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一百六十二回 無妄之事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復起兵第三百一十七回 收買夷心第二百四十六回 張網以待第七百三十二回 完敗劉粲第六百九十三回 車旋接戰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二百八十四回 步步逼迫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三百三十回 頒法定製第五百三十二回 巡視鰲山第十三回 罄竹難書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八十八回 圖窮匕見第二百六十二回 獲任長廣第一百三十三回 誘拐風波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七百零二回 撤離襄國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