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世事翻覆

阿萬躺在牀板上,望着天花板,琢磨着今天的中餐會吃些什麼。忽聽到管教幹部叫到“0544號,出列”。“是”,阿萬慌忙從牀上滑下來,吸起鞋,向幹部行了禮。一聲不吭的跟着步子來到了管教辦公室。

“回去收拾一下,準備出去。”阿萬閃了閃眼睛,望着管教。“所有的東西,都清一清”。

阿萬明白了,雖然自己已有所準備,卻沒想到會這麼快。阿萬回到號子,一會兒便將東西撿完了。本來嗎,除了幾本書,也沒什麼可撿的了。阿萬抱着書,來到辦公室外,吸氣,收腹,“0544號,報告”,“進來”,“是”。阿萬推門進去,不想腳下一絆,險些摔倒,書也撒了一地。管教也沒訓他;反而過來幫他把書一本本拾起,放到手上。從書上掉出一張小紙條,管教俯身撿起,捏在手上:“也曾酒醉展鵾鵬,未料人間行路難;春夏秋冬日復日,油鹽醬醋煩兒煩。總將愁緒添詩稿,亦順教導讀聖賢;暴雨突來不知險,柔情去後溼筆端。《七律·感懷》”“好詩,好書法。雖稍欠嚴謹,大體上還行。”管教一邊看,一邊沉思,一邊說:“只是,從今後,詞賦,須少作,且將那憤世嫉俗,化作平常心。不管怎麼說,人間煙火,是少不了的。出去後,先好好過個年,以後呢,還是好自爲之吧。”管教拉開抽屜,找出一個寫有名字的信封,遞給阿萬“這是你妻子委託我們保管的一筆錢,我們現在交給你。”管教扯過本子,邊說邊指着一張表格的空白處,“你點一點數”阿萬從信封中拉出一截,數了數“是兩仟元。”管教低頭看了看錶“沒錯”。阿萬簽完字,辦完手續,向管教行了禮,出了監獄。

阿萬雙手提着袋子,站在路邊的一個大大的指示牌前等車。突然一陣急促的警笛聲,從不遠處傳來。不知哪個人又被帶到這個讓人不知如何描述的地方來了。阿萬來這裡後的好長一段時間,每每聽到這刺耳的聲音,便渾身發抖。也爲此,很長一段時間的晚上,總是睡不着,生怕一覺醒來,便不知身在何處了,眼前的一切都會在瞬間變成如此陌生,如此恍惚,如此不同,再也看不到熟悉的笑臉,再也聽不到溫柔的話語。

警車停了,沒有直接開進鐵大門裡。“這人真夠派頭,這時侯了,還這麼牛。”阿萬想着都覺心痛。一個個子中等,年齡中年,體型中等,臉形稍圓,頭髮微禿,面帶倦意,帶着絲邊眼鏡的男性從車上下了來。鐵主任,阿萬,心中一驚。“阿萬,出來了。”鐵主任竟然朝自己走來,“鐵主任…這是…”阿萬言語哆嗦的打了句招呼。“沒什麼,和你一樣。過來,體驗、體驗…出去了,就不要再折騰了。”鐵主任口氣溫和的對阿萬說。“是”。這幾年,阿萬在裡面,其他沒學會,只學會了,不論人們怎麼說,都用一個“是”字來回答,不管什麼人,佈置什麼事,都用服從來處理。然而,阿萬依然不明白,鐵主任怎麼也會來這裡。在阿萬參加工作的幾年中,心裡尊敬的領導不多,而鐵主任就是其中的一位。鐵主任疾惡如仇,仗義執言的秉性,曾讓阿萬倍受鼓舞。而今天,鐵主任竟然步自己後塵。不知是事態變了,還是人心變了。“過來,體驗、體驗…”真會是這樣…如果,真是這樣…這些年來,從這裡進進出出的人多了,阿萬也長了不少常識。曉得了一些,爲何有些人呆一陣便出去了,而有些人爲何總是不挪窩;哪種人進來容易出去難,哪種人見時容易別時難。這幾年人來人去,人聚人散,只有自己呆在這裡沒動。不過,也不能說沒動,號子換了好幾個,直到最後,報上出消息後,還換了個單間。再想想,覺得,鐵主任如真因與自己相似的原因來這裡,這事兒就不那麼簡單了…再想想鐵主任的話,總覺得意味深長,是想要提醒自己,還是要暗示什麼…不管別人怎樣,自己還是要聽管教的話“好自爲之”吧。 天空忽然飄起雨來了,這個點,連個擋雨的設施都沒裝;眼看雨越下越大,阿萬,用手捋着頭髮,往下摔水。“上不”公交車停了,一個女聲問。“上”,阿萬忙彎着腰上了車。“這車,去哪裡。”阿萬,看了看,問售票員。“去車站,你去哪”售票員數着一疊票問。我去哪…“去車站”。售票員撕下一張票遞給阿萬“買票”阿萬猛然感到頭皮發麻,自己沒兜錢。手指恰好碰到了一個小袋子,心裡暗暗說道“還好”。右手指尖小心地從信封中抽出一張遞給售票員,“真是錢多了,一塊錢的票,也要拿張大票子來顯。”售票員嘀咕的補了錢給阿萬。

阿萬左手提着袋子,右手託着衣服,毫無目標的在車站附近的廣場上蹓躂;反正,也不知去哪兒,就隨處看看先。剛出來,本應先回家,告知親人,告知朋友,告知所有關心自己的人,我回來了,回來了;這些日子,讓大家擔心了,擔心了,等等。可是,自己的家在哪,自從生活發生鉅變以後,幾年來,已是無語話淒涼了。本想憑一腔熱血堅持真理,結果是母親離世,妻子離異…傾家蕩產後…自己還要接受改造。

“你咋走路的”,阿萬,側了側身,半低着頭說:“對不起。”“對不起,就可以了;真是的。”阿萬擡了擡頭,見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瞪着自己,腳旁散了幾本書。“真是不好意思,沒傷着你吧。”邊說,邊蹲下身來撿書。“傷着,還不至於;下次看清些再走,不是每個人都有我這樣的好脾氣,也不是所有人都象我這樣好說話。”聽着女孩的責怪聲,阿萬欠了欠身。“是,是…”阿萬加快了步點。“還不快些,磨蹭什麼”一聲很好聽的男聲傳來。阿萬,順着聲音看去,一輛奧迪車的車窗搖下半截。女孩,聽見叫聲,抱着書,小跑了幾步;說道:“就到了,稍等一下。”

“轟”的一聲巨響,奧迪處,一團火光竄出。“爸爸…”女孩子倒地不起了。“爆炸了,着火了;着火了,爆炸了。”廣場四周,頓時一片混亂。阿萬,回過頭,看了看女孩,又望了望四周,猶豫了片刻,狠了狠心,跑到女孩身旁,見她左手臂,不停冒血。放下袋子,攤開衣服,倆手扯住白襯衣的袖口,使勁一斯,扯下一截布,往女孩的手臂上纏了兩圈,止了止血。裡面學的東西,即刻就用上了,真是學不怕多,就怕不會。血還是在流,現場更亂了。遠處,傳來了警笛聲,阿萬驚的站了起來,呆若木雞似的楞了一會,“那女孩,好象受傷了。”不知誰在說,阿萬反映過來,迅速攔了輛出租車,將女孩抱上了車。“去哪兒”司機很有經驗的問,“等一等”阿萬將女孩放到後排座位,轉身跑了幾步,將地上的袋子與衣服撿了起來,跨上車,扶住人,說:“最近的醫院”,車子立刻滑了出去。

掛完號,交完費,接受完異樣的眼光與詢問,阿萬終於將女孩扶到了病房,等到掛上水,輸完血,臉色稍有血色,呼吸也顯均勻,阿萬便走出了病房。“醫生,她沒什麼大問題了吧。”在得到肯定答覆後,便輕輕地跨過了醫院的大門。遠遠望去,見剛纔出事處,已被公安人員嚴密的封住了。一輛110的警車旁,不少人在交頭接耳的說道:不知有多大仇恨,用**將別人的豪車都給炸了。人只剩下渣子了,真夠慘的,也真夠很的。

雨又下了,漫無邊際的從空中飄向大地,將塵世的炎燥、灰塵都清理了一通,也將行人和污垢洗了洗,雖不能說,洗了個乾淨,總歸好一些。阿萬一步、一步的走着,一步一停的看着四周;暮色中的世界…這世界,變的讓人快認不出來了。許多老建築,都被拆了。不知,自己家那間小房還在否,好幾年前,那裡就說要拆。**部門也去動員過,量過房子,只是有些安置問題沒談好,纔沒有拆下來,現在,又過了幾年…邊想邊走,阿萬終於走到了城郊的一個破產的“服裝廠”的家屬區。這邊的燈光依然不太亮,四周的景物在暮靄和雨幕中迷茫不清,只有矮矮的圍牆上,用白色塗料寫的歪歪扭扭的大大的帶圈的拆字,很是搶眼;阿萬沿着牆腳走了半圈,來到了圍牆的一個缺口處,稍微猶豫了會,跺了跺腳;側着身擠進身去。“萬仔,回來了。”“郝阿姨,準備出去有事。”阿萬不知怎樣回答,含糊的打了句招呼。“哪裡,我在這等你幾天了。”郝阿姨暖暖的聲音說。“哪就,太謝謝了。”阿萬小心的應道。“吃飯了沒…噢,應該還沒吧,到家去吃吧。”阿萬跟着郝阿姨沿着一條窄窄的小路,走到一幢很老的紅磚平房前;“這是”,阿萬定住。“怎麼,那裡面把你毀成這樣,自己家都不認得了。你媳婦走的時候,託我幫你看下房子,等你回來,交還把你。”阿萬進了房,放下東西。“這是幾盒快餐面,開水也還是熱的。今晚上,你就隨便吃點,以後,就自己弄。”郝阿姨,邊說邊掏出一個小紙團,這是壹仟元錢,是你孃的…剩下的錢。阿萬,挺了挺身,右手擡了擡,又放下來,伸直雙手,接過錢。“謝謝”阿萬機械地說。“不用,我走了,有什麼事,再聯繫。”郝阿姨,說着便跨出了門,順手將門帶上了。阿萬看着郝阿姨出去,仍然一個人默默的站着,好象在等候命令,過了會,自己嘆了口氣,癱在櫈子上。

三十晚上了,美酒佳餚的香味滲入每一寸空間,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快樂。今年的臘月,天氣每冷過一天,許多人學會了一個詞彙,就是“暖冬”。可阿萬的心裡,是真正的寒冬。雖說出來了,可家中沒一個親人可見,也暫時沒一個朋友可會。在裡面,這時候,各類感恩教育是一波接一波,有時雖覺枯燥。可,人情味十足。出來後碰到的第一個人,現在應該還在醫院,自己是不是也學人家,買點花或者是水果之類的去看一看,順便把那些錢討回來,好過個年。想着,想着,跟着人們,來到了農貿市場,好久沒來過這些地方了,過去,阿萬最煩的就是炒菜做飯等煙火味重的事情。就算結了婚,也不來買菜,頂多是將已洗好的菜到鍋裡隨便翻幾下,便加水煮,也不管味不味道,熟了就行。經過改造,倒是能感受到了煙火味的親切與友好了。可,又有誰能嘗一嚐鮮嫩,說一說鹹淡。阿萬挨着攤問起了價,每樣價格,都讓人覺得貴得出奇。阿萬捏了捏口袋中薄薄的幾張零票,搖着頭出了農貿市場,在周圍的一個老人的地攤上稱了斤把五花肉,買了幾把小菜,請了些香燭和紙錢,一個人回到家,把袋子放在小桌上。動手,把生了鏽了竈具擦了擦,鬆了的鐵鍋擰了擰。把菜洗淨、切好。裝了桶水,衝了澡。仗着在裡面改造時學得一手廚藝;自已開火,炒了幾樣菜,開了一小瓶二鍋頭,摸出一個蘋果,擺在短腿的櫈子上;點着香燭,手持香火,跪拜先祖像前。牆上爸爸的目光,如刺刀一樣直逼阿萬,“如果說爸爸的離世,是天災,那媽媽的辭世,則完全是人禍了。都是因爲不孝子的原因,才使媽媽在含恨中離去。”還有那退色的喜字,也在無言地埋怨着阿萬。聽着隔壁傳來的陣陣笑語,阿萬直覺心如刀割。真是“萬家燈火萬家樂,獨自悲傷獨自哀;人影相隨過寒夜,爆竹頻響灼襟懷。”夜深了,煙花和鞭炮的聲響已停了,就連四鄰的電視機也已聽不見聲音了,只偶爾的有幾聲嬰兒的哭聲穿透夜色,傳入耳中。阿萬坐在牀上,靠着牆,隨意的翻着書,不知不覺中睡着了,又在睡夢中被驚醒。睜開眼睛,四顧茫然,象是在尋找什麼…唉,哪有什麼。

雖然才過正月,天氣已很熱了。白晃晃的陽光照的大地熱熱的,被高溫烤焦似的路面,每一個物體,都顯得刺眼。阿萬和一批大叔、大媽一起站在人行道上。郝阿姨,左手捏着一疊表,右手邊翻邊喊。最後叫到阿萬,一排異樣的目光掃來。阿萬木木的表情,光光的腦門,在這些頭髮花白的長者面前,尤其顯得扎眼。“這麼年輕,找些啥事不好。非得要跟我們來爭這清潔工的事,真沒出息。”阿萬默不作聲的站在一邊。好在考試開始了,每人一段路,規定時間,各自清掃。爾後,統一打分。這一輪下來,阿萬雖然在清潔這一項目下沒佔優勢,可畢竟年輕,速度快,時間短。扯平,阿萬的分值還行,進入了最後一輪。剩下不多的幾個人,聚攏在一起。郝阿姨將幾個人帶到一臺擁有灑水、清掃、壓縮垃圾的多功能清潔車前。“會開車,或者說能把這輛車開動的出列。”

一位中年婦女向前邁了一步,阿萬仗着自己曾開過幾年車,也壯膽出列。兩人各自開着清潔車在路上行駛了三百米,這一項下來,中年婦女不但能開車,還能將各種功能進行操作;阿萬隻能讓車在路面上行駛。郝阿姨在本子記了記,又將兩人帶到另一輛老的清潔車前,“這輛車有些故障,誰能儘快排除,這輛車就由誰開。”中年婦女上車試了會,下了車,對郝阿姨說了句“這個項目,我放棄。”郝阿姨又在本子上記了記。阿萬上了車,又下車,將車的掀蓋支起;在裝有發動機的廂體處用手摸了摸,又用專用套筒擰了擰,再次上車試了試。車發動了,行駛正常了。“唉,看來,年輕還是有優勢。”有人輕輕的嘆着氣說。郝阿姨將大家招集起來,當場宣佈阿萬與那位中年婦女被錄用。大家散場後,阿萬和那位中年婦女,跟着郝阿姨來到了社區辦公室,簽了合同,領了服裝,聽郝阿姨說了一些注意事項,便算正式上班了。

阿萬,每天上班,下班;弄些簡單的東西吃飽肚子,剩餘的時間就躺在牀上,看看書,寫寫字,讀讀報,乏了就去逛逛街。日子好象慢慢的恢復了正常,生活習慣也與衆人無異了。可未來在哪裡…捫心自問,真不曉得,未來在哪裡。先別說遠了,就連這清潔工的事兒,也不好乾。原來說好有一輛車讓阿萬開,可,最後定崗時,卻把車分給了別人。幾次調整後,阿萬被調到了誰都不願意接的高架橋路段。

高架橋路段,直線距離不長,可範圍大;又是連接城郊與市區的一個重要橋樑,除了正常的車輛行駛外,還是市裡建築材料和建築垃圾的進、出口要道。各種土石、渣子,隨處可見。晴天,要先用掃帚掃掉表層的塵土,再用鐵杴剷除附在路基上的泥渣和其他雜物;雨天呢,要先用水沖走污泥,再用力的剷除泥漿。工作強度之大,是其他路段的好幾倍,隊裡的負責人,把這段路看成趕人的路段,把他們覺得不順眼的人派到這段路,讓他們在身心俱疲後,主動提出辭職。可是,阿萬硬是扛了下來,不過就是多花些時間,多費些勁而已。每次當班,阿萬總是上早班,提前兩個小時到崗,上晚班,推遲兩小時下班。委曲求全地結果,讓阿萬成了清潔隊里人緣最好的人,不管是誰,不管有事沒事,只要想偷點懶,想少做些事,便找阿萬代班,阿萬也是好脾氣,連一點條件都不跟人提。

每天早出晚歸,累得不知累了。近段時間,市裡爲了美化環境,要求所有路段實行垃圾封閉運輸,原先爭着開車的人又覺得虧了,因爲總要等到最後一箱垃圾倒入車中,才能離開。於是,阿萬又開上車了,成了真正的多面手。這一天剛停住車,已是半夜了,郝阿姨例行檢查地過了來。“阿萬,事情,做好自己那份就行了。其他的呢,能幫就幫,不能幫,就推了,千萬別把自己累壞了。”阿萬下了車,檢查了一下車況,“沒事,我頂得往。”郝阿姨看着阿萬滿臉灰濛濛的樣子,“阿萬,我知你心裡苦,那麼多的學問,現在沒處用。要不,你再到別處找一找,看有沒有更適合的事。”阿萬抹了抹臉,“郝阿姨,目前的工作那麼難找,我這種人,能有口飯吃就不容易了,別的,暫時不敢想。”郝阿姨接着說“那就做點小生意。”阿萬露出白白的牙喝了口水“一來沒寸頭,二來原來沒做過。”郝阿姨,站了會,便走了。看着郝阿姨離去的身影,阿萬兩眼迷濛的望着遠方,正如夜色中昏暗的燈光,照不到遠處的物體。

阿紅睜開眼睛,只覺得到處都是白晃晃的,刺得眼珠直痛。這是哪兒,四周怎麼那麼多奇怪的東西,還有一些穿着白色衣服的人在房子裡不時的走來走去。阿紅想用右手掐一掐臉,剛擡起手,便聽到一句啞啞的聲音:“姐,你醒了。”阿紅轉過頭,順着聲音望去;“阿芳,我怎麼了。”阿紅神色慌亂的問。“你受了傷,被一個過路的好心人送到了這裡;110又聯繫到我。”阿芳停了下又說:“醫生講,已沒什麼大問題了,輸完液,再觀察兩天,便可以出院了。”阿紅望着阿芳略微有些紅腫的眼眶“我在這裡多久了。”阿芳掏出手機,瞄了下,“四天了,這幾天你,時醒時昏,還不停的說胡話,讓人怪着急的!”

“你的嗓子怎麼啞了”,阿紅不放心的問。“沒事,過兩天就會好。”阿芳按響牀頭的響鈴,一位護士跑了過來,一面拔針,一面說“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你們要不要到會議室,一塊去看。”阿紅聽了護士的話,重複了一遍。“今天是除夕。”阿紅扔了棉籤。阿芳啞着嗓子說。“是”。阿紅翻身坐在病牀上,“爸爸呢,現在在哪。”阿芳站起身“我幫你倒杯水。”阿紅掀開被子,“告訴我,爸爸在哪。”阿芳幫阿紅蓋好被子“你別急,爸爸在另一家醫院治療,過兩天,你出了院,我們就去看爸爸。”阿芳把阿紅按在牀上,“我幫你去店子裡炒些菜來,吃些東西,你會恢復的快些。”阿芳剛跨出門,醫院的餐車便進了來,阿芳要了兩盤餃子。姐妹倆看着窗外片片焰火綻放,聽着鞭炮陣陣呼嘯,默不作聲地吃完了除夕的晚餐。

阿紅接過主治醫生簽名的出院單,靜默地坐在凳子上。阿芳把簡單的一些東收拾完。便拿着出院單,到醫院的財務室結賬。“要本人簽字。”院方工作人員堅持說。阿芳只好又爬上樓,回到病房,攙扶着阿紅,揹着小包,小心地下了樓,來到大廳。“你們有那位先生的聯繫方式嗎。”阿紅向工作人員詢問,“沒有,我們要他留,可他不願留。”

“我是浥城公安局的林夢蝶,這是我的證件。”阿紅,在妹妹的陪護下,慢慢地走出大廳。一位年輕的女警察擋住了阿紅,“請配合我們,作一些案情調查。”“案情調查…”阿紅用手使勁的揉了揉頭皮,好象在努力想起一些重要的事情:“爸爸,回家了嗎?”阿芳搖了搖頭說:“還沒有”。阿紅迷糊的看了眼阿芳,“你不是有事瞞着我吧”。

“請跟我們走一趟”女警察再次對阿紅說。

阿紅從問詢室出來,阿芳走過來,伸出手。“不用,我能走。”兩人默默無言的走出了浥城公安局的大門。一輛黑色的奧迪停在面前,司機下來,拉開後門,用手扶住門邊。待姐妹倆坐穩,關上門。回到駕駛室,迅速的轉向,掉頭,加速。“舅舅,我們這是去哪。”阿紅費勁的問坐在前排的舅舅。“先吃些東西”舅舅揹着手將一袋水果遞過。車子穿過一條黑色的大門,上了一座小山,望見一處、一處的紙錢、紅燭,阿紅俯在車上,咽咽的哭了。

阿紅,頭腦昏昏的望着冰棺中那已不完整的遺體,癱軟的坐在地上。阿芳與舅舅忙將阿紅扶到條凳上坐穩。“姐,你要挺住…”阿芳哭着說。“我們都要挺住,這個家,只有我們倆姐妹了;還有許多事要弄明白”。

“你們什麼時候移遺體。”一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員過來問。“噢,還要幾天。”阿紅慢慢地恢復了一些力氣。“那就要先去交費。”工作人員又說;“好吧,請幫我們帶路。”

不知道這半個月是怎麼過來的。在得到公安局的同意後,阿紅姐妹,花重金,租專車,將爸爸的遺體帶回家。依照祖輩的風俗習慣,請和尚做道場,請村裡的長輩出面搞定千年地,請鄉間名流作悼詞…暈頭轉向的忙的不知東西南北;總算將爸爸和媽媽合在了一起。淚流了,血灑了,可事情呢,還不知道是咋回事,在茫然無措間,只能寄希望公安局近快破案。

“阿紅,還是回學校去,先完成學業。以後的事,再一起協商,看看怎麼處理好些。”舅舅對阿紅說。“不管怎麼樣,舅舅都會把你爸爸的那份生意,先擔着;到時,再由你們姐妹倆定奪。”“好吧,這些天,麻煩舅舅了。”阿紅向舅舅,微微的欠了欠身。對於這位舅舅,阿紅很是尊重。爸爸是家中的獨子,是那個時候非常罕見的獨生子。究其原因,蓋因祖父的出生是地主,**時,總是挨鬥,爲此總是娶不上親。在三十餘歲,才找了個,同樣出生不好的婦女結合起來,兩個壞份子,一對苦鴛鴦走到一塊,在有了個第一個孩子後,再沒懷過。兩人鬱鬱寡歡的過着日子,在阿紅的爸爸稍稍懂事後的三年內,先後辭世。阿紅的爸爸一個人獨立生活了好幾年,直到**結束,人生纔有了些許亮色。

待政策稍微好些後,阿紅的爸爸開始出去跟着人做事。後來,包些小工程,做些智力活,賺些兒活錢。不幾年,便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通過宣傳,阿紅的爸爸很快成了一方名人,活也越攬越多,越攬越大。一次,阿紅的爸爸接了一個比較大的工程,本打算賺了這筆錢,便爲自己謀劃、謀劃。沒想到封頂時,出了點事,一位工友不幸失足掉下,當場死亡。爲了義務,也爲了抱恩,阿紅的爸爸在一年後,將度日艱難的阿紅母女娶回了家。又過了一年,阿紅有了個叫阿芳的妹妹。阿紅爸爸本想再要個兒子,只是阿紅的媽媽身體不爭氣,再沒懷上。開始阿紅的爸爸和媽媽爲此事,還有些吵嘴;後來年紀大了,這事也就漸漸地淡了。

打姐妹倆懂事起,阿紅的爸爸便常年在外包工。十天、半月不回家。姐妹倆不但要做煮飯、洗衣這些女孩子常做的事,還要做砍柴、擔水這些男孩子做的事。爲了讓多病的媽媽省些勁,姐妹倆早早的學會了當家。爲了讓腦子仍有重男輕女思想的爸爸有所安慰,讓爸爸知道,女孩子也一樣能夠很優秀,一樣能讓爸爸、媽媽感到放心,一樣能爲爸爸、媽媽分擔許多事情。姐妹倆在生活上互相幫助,在學習上互相鼓勵。家中的牆壁,不斷有新的獎狀增加。每當有獎狀拿回家,看到爸爸、媽媽,高興的神態,姐妹倆都會感到滿足。隨着家庭經濟的好轉,姐妹倆從上初中起,便離開的村落,進入了讓很多人羨慕的縣城學校學習。在這裡,姐妹倆比城裡的孩子更懂事,生活更獨立,比農村孩子更自信,更活潑。因此,很快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成爲了老師的驕傲,也成了鄉親們眼中既會讀書也會做事的乖孩子,成了別的父母教育別人孩子的榜樣。

忙不過來時,媽媽便將這唯一的弟弟喊來幫忙。舅舅讀過些書,也愛交朋友,好多的事情,爸爸、媽媽都依仗舅舅。姐妹倆都記得,那個多雨的夏季。舅舅和爸爸每天,天不亮就扛着鋤頭,挑着籮筐,帶着炒飯,穿着薄薄的衣服出去,每天天黒完了,才挑着煤回家,回到家,媽媽總是先燒水,讓爸爸和舅舅洗澡。待兩人換好衣服,就端出不多的幾盤肉菜,上一壺燒酒,任兩人邊吃邊聊。媽媽將黑黑的衣服放在木盆中,用茶子蒲搓洗,每次,都要換好幾盆水,才能洗得乾淨。有時沒有水了,便要阿紅去村裡的水井去挑水。這時,阿紅挑着桶,阿芳便跟在後面,打個手電筒照路。毎次歪歪扭扭地挑水回來,總能得到爸爸和舅舅的誇獎。碰到山下逢墟,爸爸和舅舅便把煤壓的實實的,挑下山去賣。從山下回家後,姐妹倆總能得到一些小小的學習和生活用品。每每爲誰得東西多些而爭吵時,爸爸總向着阿芳,而舅舅總能再找一些出來給阿紅。那樣的日子過了快兩年,舅舅也成家了,但依舊經常來。每一次來,舅舅問的最多是就是姐妹倆的學習,姐妹倆的每點進步,都會讓舅舅誇半天。想起來,這是一家人最溫馨的一段時光,如果時光真的能夠迴流,時勢真的可以設計,阿紅真希望將那刻定格,永遠別動。

阿紅不知,是自己遠離了年少無知的歲月,還是世態真的變了。儼或真的象古語所說,只能共患難,不能同甘苦。曾經美好的感覺,再也找不回來了。開始是大家都忙,往後,就找些理由,再往後,就不知是理由還是忙了。這種親密無間的親情,不知從從啥時起,便開始疏遠了。好像是從外公、外婆先後過世後,便有些淡了。阿紅起初也沒覺得有啥不妥,老人走了,少了些牽掛,自然走動就少些。開煤礦後;阿紅感到,真有些疏了,不僅疏了,媽媽也有些抱怨了。先是分開打井,往後又是分開算錢。阿紅也就此事,問過媽媽,媽媽總是說,小孩子,別管那麼多事,專心讀好書,就行了。越這樣,阿紅越追着問。媽媽雖然依舊罵阿紅,卻也暗暗地做了一些準備。特別是,在知道自己病情後,硬是逼着爸爸將一部分資金抽出,在浥城的城郊盤下了一間酒店。現在想起,媽媽當時已經預感到了一些事情,只是不想說出來而已。阿紅好想知道,媽媽究竟預感到了什麼。爲什麼,爸爸會…如此…

“阿紅,天氣有點轉了,怕會下雨。我們走吧!”舅舅說。“你們先走,我再等一等。”阿紅跪在溼溼的泥土上,默默無言的流着淚。“好吧,別太遲了。”

“起來,姐。”阿芳,使勁的拉着阿紅,“再這樣,你會垮的。”“垮了就垮了。爸爸,被人害的這麼慘,到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我們一點辦法都想不出,怎對得起爸爸和媽媽。”阿紅抱着頭大哭起來,阿芳,也跪了下來,倆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團。

天色已黑了,陣雨過後,初春的寒意,更加濃了。村裡的水泥路上,擺滿了酒桌,阿紅與阿芳,帶着孝,在舅舅的帶領下,一張一張桌子的跪拜,一人一人的敬酒;一趟下來,腿肚子直髮軟。回到屋裡,望着簇簇焰火在空中爆炸,心中倍感煎熬;最開始,阿紅不原意放煙花,不是捨不得錢,而是心裡過不來。大家好一陣勸說,阿紅說不過鄉親們。便同意放半個小時的煙花,煙花一串一串的在空中綻放,濃濃的**味,隨風散去。望着空中燦爛的焰火,阿紅直覺得眼冒金花,身體一軟,暈倒在地。

“把手放平,纔好打針。”阿紅躺在牀上,感到天旋地轉。“這種古牀,真不好放手。”村裡的赤腳女醫生邊說,邊看。“這樣。阿芳,過來幫幫忙。”阿芳起身過來,“把這塊邊板折下來,打完針,再上上去。”阿芳與赤腳醫生,一人一頭,“來”,一齊用力。

打完針,姐妹倆草草的吃了一點東西,便躺倒在牀。牀“嘩啦啦”一陣響,倆人急忙起來。“唉,邊板不上不行。”阿芳說。“那就上吧。阿紅,雙手抱住邊板,嵌入卡中,用力一敲,“砰”,板子掉地上。阿紅撿起板子,使勁摔在地上,抱頭蹲下。阿芳,一聲不吭的俯下身,用手抓住,“爛了。”阿紅過來,“哪裡”阿芳用右手食指點了點。阿紅雙掌壓住板子,用力一推,竟然滑出一條縫。“這裡是空的。”倆人都驚了。阿紅小心翼翼的將木板一點點的滑,一條長約三十公分,寬十來公分的槽子呈現在眼前。

槽子中,一卷用報紙包着的東西。阿紅,忐忑的將報紙折開,展開…“圖紙”。阿芳聽到阿紅的驚叫,湊過頭來。“發現什麼了。”阿紅也沒說話,將圖紙展開,姐妹倆就着昏黃的燈光,用手指點着過了遍,也沒發現什麼內容。只覺得像一張礦藏圖,倒是圖上寫着爸爸和舅舅的名字,讓阿紅有了一些猜測。“這裡標的名字,大概是我們兩口井,現在所採的煤層所在位置。”聽阿紅這麼一說,阿芳也似乎看出點道道“真有些像!”

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二)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二)第九回 千年古村(三)第七回 溫泉水滑(二)第七回 溫泉水滑(三)第四回 山重水複(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五)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二)第一回 世事翻覆(一)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二)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六回 逝水東流(二)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一)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二)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三)第二回 夜色深沉(四)第十回 重放異彩(三)第一回 世事翻覆(二)第九回 千年古村(三)第二回 夜色深沉(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三)第二回 夜色深沉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四回 山重水複(二)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五)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三)第十八回 風生水起(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一回 世事翻覆(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三)第五回 去意徘徊(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五)第五回 去意徘徊(三)第二回 夜色深沉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一)第四回 山重水複(三)第九回 千年古村(三)第一回 世事翻覆(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一)第六回 逝水東流(一)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二)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二)第五回 去意徘徊(一)第八回 十里飄香(一)第八回 十里飄香(二)第一回 世事翻覆(三)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三)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四回 山重水複(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一)第二回 夜色深沉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一)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二)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一)第一回 世事翻覆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二)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一)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一)第十八回鋒芒初現(一)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二)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一)第十回 重放異彩(二)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一)第二回 夜色深沉(三)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四回 山重水複(一)第六回 逝水東流(二)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二)第二回 夜色深沉(三)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二)第九回 千年古村(一)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一)第五回 去意徘徊(三)第十八回鋒芒初現(二)第七回 溫泉水滑(一)第十八回鋒芒初現(二)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十八回鋒芒初現(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二)第九回 千年古村(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二)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三)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二)第一回 世事翻覆(一)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三)
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二)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二)第九回 千年古村(三)第七回 溫泉水滑(二)第七回 溫泉水滑(三)第四回 山重水複(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五)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二)第一回 世事翻覆(一)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二)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六回 逝水東流(二)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一)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二)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三)第二回 夜色深沉(四)第十回 重放異彩(三)第一回 世事翻覆(二)第九回 千年古村(三)第二回 夜色深沉(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三)第二回 夜色深沉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四回 山重水複(二)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五)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三)第十八回 風生水起(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一回 世事翻覆(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三)第五回 去意徘徊(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五)第五回 去意徘徊(三)第二回 夜色深沉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一)第四回 山重水複(三)第九回 千年古村(三)第一回 世事翻覆(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一)第六回 逝水東流(一)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二)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二)第五回 去意徘徊(一)第八回 十里飄香(一)第八回 十里飄香(二)第一回 世事翻覆(三)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三)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四回 山重水複(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一)第二回 夜色深沉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一)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二)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一)第一回 世事翻覆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二)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一)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一)第十八回鋒芒初現(一)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二)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一)第十回 重放異彩(二)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一)第二回 夜色深沉(三)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四回 山重水複(一)第六回 逝水東流(二)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二)第二回 夜色深沉(三)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二)第九回 千年古村(一)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一)第五回 去意徘徊(三)第十八回鋒芒初現(二)第七回 溫泉水滑(一)第十八回鋒芒初現(二)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十八回鋒芒初現(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二)第九回 千年古村(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二)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三)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二)第一回 世事翻覆(一)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