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三)

阿芳一覺醒來,見房中有人,昏暗中,也沒看清。“姐”。曉敏回過頭看着阿芳,按年齡,我確實是你姐。曉敏扯亮燈,看着自己,又望了望阿芳。“你吐得一塌糊塗,衣服也髒了;我和阿玲,拖了拖地,刷了刷牀單,外套也洗了,攤在八仙桌邊。”曉敏看了看阿芳,“應該幹了。”曉敏正收衣服,八仙桌上族譜中露出的一張墨稿,引起了曉敏的注意。

“《如夢令》並序;晚風涼,蟬聲盡;寂寞老叟守空堂。孤身愧對高堂相,無奈,無奈,只因此身已老朽。綠樹老竹枯木,雨水清明苦暑。獨自尋蟬聲,林密不知何處。”

曉敏停了“哪段是,兩段都改過,又都用黑線圈了。”阿芳拿起厚厚的族譜看了看,“現在都什麼時代了,還這麼重男輕女。”曉敏回了回頭“怎麼哪”,阿芳指着內容說“只有男孩才能入白氏家譜。”曉敏看着墨稿說。“我們家的家譜不是這樣。”阿芳湊了過來,擠到燈下,“嚴父,嚴父,香火憑誰入土。”阿芳讀完,“日暮,日暮,燈火夜空起舞。”曉敏也認清了。“應該是這段。”曉敏說。“我覺得也是這段,但,上一段,卻是老爺子的最真實的想法。你看這段和上面的連成一體,墨色也相同,這一段明顯是後來修改時寫的,字跡要收一些,墨色也有點區別。”曉敏點着墨稿讀着日期,“今天是初幾”。阿芳打開手機和曉敏對了對。“這是今天寫的。”

曉敏看了看老爺子的睡房,“老爺子喝了兩杯,也有些醉了,寫了會,醒了點,又修改了一下,覺得累了,就進房去休息了…只是這族譜,怎麼沒拿進去。”曉敏從阿芳手中抽回稿子,夾回書中,收了衣服。“別瞎想了,再去睡會,等會天亮了。”兩人回到房中,阿芳雖然還覺得有些困,卻睡不着了。“就我們兩人。”曉敏點點頭,“如果不是你喝醉了,我們也回去了。”阿芳紅了紅臉,“姐姐她們呢,培訓不是還沒完嗎。”曉敏說道“賈先生接了單,急着下去找人,你姐不放心,跟着下去了。”

曉敏用手托住阿芳“你還是再睡會兒,我去開碗醒酒湯,幫你開開胃,提提神。”曉敏扶着阿芳。

一會兒,曉敏端着碗熱湯進來,放到梳妝檯上,又將梳妝檯,拖到牀前,將小勺子遞給阿芳。“你自已吃,老爺子,好像也起來了,我去看看。”曉敏扶着門往外看了下,又關上。“老爺子出去健身了。”阿芳喝完湯,渾身冒汗,調皮味又上來了。“老爺子那事,你準備咋辦。”曉敏不太自然的回道,“我也不知道。”阿芳扶着曉敏說“有朋友了嗎。”曉敏搖了搖頭,“怎麼,盤問我。”阿芳笑了,這就好辦了“你先跟萬哥結婚,生個孫子。”曉敏打斷阿芳“萬哥心痛的是你。”阿芳笑的更厲害了,“再離婚,不就成了。”曉敏瞪了眼阿芳,”想得美,沒門。”

人們聚集在水庫邊的樹林旁,唱歌跳舞,耍龍滾獅,一片歡騰。天空垂掛着氣球和綵帶,地面,飛動着歡聲與笑語。白村長與白鄉長,興高采烈地同各位賓朋打着招呼。身爲主持的白鄉長,更是容光換髮。不斷地穿梭在領導與現場之間,生怕出點差錯,對不住來賓、鄉親。簡捷的儀式結束了,阿紅陪着兩位市領導,與電視臺的記者一起登上了電視節目直播船;白村長、白鄉長及各位朋友,在導遊的引領下,也很快到位。

隨着啓航令的下達,船隊在鼓樂和鄉親們的歡呼聲中,緩緩地啓動。遊船,離邑村漸行漸遠,駛出了邑村、水庫、大山,帶着祝福和期望,駛入了浥江,溶入在山水和希望之中。

“邑村,樹高林密,山泉之水將月牙狀的古村環抱着;從山頂往下看,恰如一輪明月浮在水面。天氣晴朗之夜,星光燦爛,水光瀲灩;晚風吹起,將田野之味送至遠方,來到此處的客人,面對這天然之景,定會愁容頓展,心曠神怡。

天梯般的石板磴包圍着月牙的外層,將天上人間連在一起。據說,邑村最初的形狀是圓形的,這石板磴最初也是圓形的;後因戰火毀滅,人工拆遷,如今,只餘下半邊。而這半邊與後龍山相連,在危難之際,成爲了村民躲避災難的生命線。

或許是歷經風雨後的人們更懂得珍惜,或許是祖輩的規範,不能輕易修訂。近百年來,這半邊古村在村民的手中一直保存完好,讓人彷彿感到時光在此停留。據專家論證,古村的建築風格,頗有北方四合院的風味,並據此推測,古村的先祖,可能是從北方遷過的望族。而住房的分佈也很有講究,依地勢高低隨勢而行、而建,每三、五戶成一組,形成四合組院,每組的通道,都與石磴相連。若遇險惡,總能讓部分人通過天梯、溪流,逃出求援。而古村的建築在細節方面,也很俱特色,幢幢雕樑畫棟,戶戶張燈結綵。這裡不但山美、水美、人更美,還有一種特殊的美,那就是美食。由於自然環境的薰染,邑村有一些具有鮮明特點藥膳和糯酒,其中尤以藥膳魚和雙缸酒最爲著名。”

“磴上天梯,便是邑村的後龍山,近千年來,這裡的樹木只增不減,宛如原始森林一般,爲涵養水分,改善生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這裡的人們,在一些曾經的荒地上,種植經濟作物和綠竹,並具備了初步的產業規模。爲了改變山村的整體的發展條件,由市**牽頭,匯通相關部門,投入巨資興建了邑村水庫,開通了盤山公路;形成了融水電,灌溉,防洪、抗旱,養殖等項目於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而水庫與浥市的浥江相連,順流而下,一路奇峰異石,不勝枚舉。

丹壁巍峨,真插雲霄;而懸於絕壁之上的懸棺之謎,還有待破解。在山勢稍顯平緩的左岸,可以看見層層梯田,這是當年備戰備荒時,由當年的部隊官兵和當地村民共同開出的,是軍民漁水情的具體表現。”

“西街碼頭,曾是浥城商物雲集之地,而西街也有旺商之稱。因各種原因,這兒的發展暫時滯後了。新一屆的**在保護與發展中找準了契合點,西街的整體修繕已接近尾聲,而這條水上旅遊線路的開通,一定會爲這裡的人氣聚集,再添一把火。”

“這條水路,到這兒卻看不到水了,水都哪兒去了呢。”記者故意停了停,攝像機來了個大大的特寫。“原來,壓縮到了一個溶洞裡,也有人去進行過探險的漂流,不過我們懇請各位,在沒有準備之前,決不要冒然進去。我們就從此地上岸,‘穿越一線天’”大家都笑了。

“穿過了一線天,大家都顯得有些狼狽了,各位朋友,都吃苦了。不過呢,與一些老前輩相比,這樣的苦,真不算什麼。眼前的這種窄軌火車,現在已快成文物了。然而,她,卻是中國人揚眉吐氣地見證,兩彈一星的精神,直到現在,還讓我們激動;而我們現在要去的十八公里礦區,就曾是中國核工業的基地之一,那些低矮的棚戶房,會讓大家久久難忘。

這些棚戶區,本已列入拆遷項目,是一位朋友,一位常懷憂患的叫‘萬哥’的朋友,用他的努力,將這片棚戶區改造成了旅遊景點,雖然不能原汁原味的展示給大家,卻儘可能地爲我們留住了記憶。請大家上車。車上是沒有座位地,請大家務必注意安全。”大家一片歡呼,爭先恐後的上了車。爲了安全,導遊反覆地拿着播音器在進行提示,連記者也也加入了進來。

衆多的記者,拿着話筒,扛着攝像機,在棚戶區周圍的主要路口守着。阿萬把車停在路邊,準備過會兒再來開。

剛下車,一位女記者便往這邊跑,“快點,我發現目標了。”一位男攝像,扛着機子趕了過來。

“你眼真尖,我才下車,就被發現了。”阿萬有些不解的問,“你怎麼認得我,這麼多人,就你眼快。”女記者拿着話筒,“你忘了,那天夜裡,在高架橋上,是我第一個採訪你。”

阿萬笑了,“你的記性可真好。”阿萬同攝像師握了握手,“那次你也在。”女記者對攝像師說“我準備一下,你盯住人。”阿萬瞄了瞄四周“不必這麼緊張吧。”攝像師說“注意些好,逮着你這位大腕,我們就有底了,否則就太遺憾了。”女記者準備完畢,“朋友們,對棚戶區的現場報道,我們暫時停一下。我們現在對這次大旅遊項目的總策劃,‘萬哥’進一次現場採訪。”周圍的朋友聽到採訪萬哥,都圍了過來。場面立即混亂起來,眼看局面難以把握,幾位警察從人羣中擠了進來,護着阿萬和記者衝出了人羣。

阿萬出了人羣,見到阿紅陪幾位領導走過來。本想躲避,阿紅卻先開了口,阿萬隻好迎了上去。“洪書記”,阿萬上去打招呼。“你是鍾…我也跟別人叫你萬哥好了。”洪書記握着阿萬的手說“真是辛苦你了。”旁邊的一位領導小聲的問阿紅“你們和洪書記,原先認識。”阿紅搖着頭。“龍市長,別瞎猜。”龍市長向前跨了幾步,捱到洪書記。“我和萬哥倒有一面之交,就是那次斷橋之夜。”大家都笑了,“洪書記,記憶力真是驚人。”龍市長說。“不是我記憶好,而是那晚的情形實在太險了,若不是萬哥,我們這幾人的前程,說不準,就不一樣了。”洪書記拖過龍市長“來認識一下,實業界的明日之星。”大家正說着,一位記者擠了進來,“洪書記,來張集體照”。洪書記把阿萬拉到跟前,“行,大家站好。”照完相,龍市長掏出一張名片遞給萬哥,“浥城市工業…”龍市長笑了“是主抓經濟的副市長,萬哥既爲浥城實業的實力人物,一定要多多幫忙。”衆人一陣鬨笑。

阿萬,好不容易衝出包圍。待人羣散去,便開着車,小心往前走。快到“四方院”了,好幾組記者在門口轉悠。“真夠敬業的。”阿萬想了想,掉轉車頭,選了條人少一些的路,出了礦區,繞過高速,朝“服裝廠”駛去。

第四回 山重水複(二)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一)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一)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二)第二回 夜色深沉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一)第四回 山重水複(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五)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三)第七回 溫泉水滑(一)第九回 千年古村(三)第九回 千年古村(二)第十八回 風生水起(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第三回 人情似紙(三)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一)第十回 重放異彩(一)第九回 千年古村(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二回 夜色深沉(四)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二)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一)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二)第五回 去意徘徊(一)第九回 千年古村(一)第二回 夜色深沉(三)第七回 溫泉水滑(一)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二)第一回 世事翻覆(三)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三)第二回 夜色深沉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三)第八回 十里飄香(一)第六回 逝水東流(二)第十八回鋒芒初現(二)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第九回 千年古村(一)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三)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二)第二回 夜色深沉(二)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二)第二回 夜色深沉(三)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三)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一)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一)第五回 去意徘徊(三)第九回 千年古村(一)第七回 溫泉水滑(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二)第六回 逝水東流(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一回 世事翻覆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第四回 山重水複(二)第六回 逝水東流(一)第一回 世事翻覆(二)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二)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第十回 重放異彩(三)第八回 十里飄香(二)第七回 溫泉水滑(三)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二)第五回 去意徘徊(三)第一回 世事翻覆(三)第九回 千年古村(三)第一回 世事翻覆(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一)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二)第八回 十里飄香(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三)第八回 十里飄香(二)第四回 山重水複(二)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五)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二)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第五回 去意徘徊(二)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一)第十回 重放異彩(三)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一)第五回 去意徘徊(二)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
第四回 山重水複(二)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一)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一)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二)第二回 夜色深沉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一)第四回 山重水複(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五)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三)第七回 溫泉水滑(一)第九回 千年古村(三)第九回 千年古村(二)第十八回 風生水起(三)第三回 人情似紙第三回 人情似紙(三)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一)第十回 重放異彩(一)第九回 千年古村(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二回 夜色深沉(四)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二)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一)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二)第五回 去意徘徊(一)第九回 千年古村(一)第二回 夜色深沉(三)第七回 溫泉水滑(一)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二)第一回 世事翻覆(三)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三)第二回 夜色深沉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三)第八回 十里飄香(一)第六回 逝水東流(二)第十八回鋒芒初現(二)第六回 逝水東流(三)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第九回 千年古村(一)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三)第十一回鐵骨柔情(二)第二回 夜色深沉(二)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二)第二回 夜色深沉(三)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三)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一)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一)第五回 去意徘徊(三)第九回 千年古村(一)第七回 溫泉水滑(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一)第三回 人情似紙(二)第六回 逝水東流(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四)第一回 世事翻覆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第四回 山重水複(二)第六回 逝水東流(一)第一回 世事翻覆(二)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二)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第十回 重放異彩(三)第八回 十里飄香(二)第七回 溫泉水滑(三)第十三回拜師學藝(二)第五回 去意徘徊(三)第一回 世事翻覆(三)第九回 千年古村(三)第一回 世事翻覆(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一)第十七回暮鼓晨鐘(二)第八回 十里飄香(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三)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三)第八回 十里飄香(二)第四回 山重水複(二)第十五回 江山秀美(二)第三回 人情似紙(五)第十四回 昔日重來(二)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第五回 去意徘徊(二)第十二回風生水起(一)第十回 重放異彩(三)第十六回 成長歲月(一)第五回 去意徘徊(二)第八回 十里飄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