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荀子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省安澤縣)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爲楚國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着突出的貢獻。著名政治家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又因爲韓、李二人均爲法家代表人物,使得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學者,但大多數專家仍認爲荀子是繼孔、孟之後儒家最爲傑出的代表人。

荀子學識淵博、勇於創新,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博採各家的長處加以改良而化爲己用,建立起屬於自身的思想體系。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內容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諸多領域。《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在自然觀方面,荀子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客觀存在,而不是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並提出人類社會應順應自然規律才能繁榮發展的真知灼見;在人性問題上,其提出了著名的“性惡論”,主張人性由“性”和“僞”兩部分組成,性(本性)是惡的動物本能,僞(人爲)是善的禮樂教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此外,在其著名的《勸學篇》中,集中論述了其關於學習的見解。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爲博學並時常檢查、反省自己則能“知明而行無過”,指出學習必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同時非常重視導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荀子先進的教育思想對於日後的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而又廣泛的影響。

荀子的思想體系雖然與孔子、孟子思想都屬於儒家思想範籌,但具有其獨特的見解,故而自成一說。荀子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孔子、孟子在修身與治國方面提出的實踐規範和原則,雖然都是很具體的,但同時又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成分。與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角度出發,重視社會秩序,體現了更多的現實主義因素和政治學氣息。孔子思想以“仁”爲中心,孟子思想以“義”爲中心,荀子繼二人之後又提出“禮”的觀點,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爲的規範,也強調了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荀子認爲:人性分爲“性”、“僞”兩部分,“性”是人先天的動物本能,是惡的;“僞”是人後天的禮樂教化,是善的。“性”的實質是各種慾望,如果順從性,人就會爲滿足慾望不擇手段,導致道德淪喪、天下大亂。聖人知道“性”是惡的,所以創制禮義道德,“化性起僞”,用“僞”取代“性”,使人們趨善、社會向前。因此,人們有了道德(義),就能組成牢固的社會,使人的力量大增,社會才能夠繁榮發展,這就是“僞”的作用。“僞”(禮義道德)能維持社會的正常秩序,保證人類的生存。不難看出,孟子的理論強調了社會一員的主觀能動性;荀子的理論則着重於教化的客觀帶動性,分別側重於社會發展的兩個不同方面,正如《易經》中論述的“先天”與“後天”的問題,二者從形式上皆然相反的,但根本上講卻是互補而非對立的,關鍵要看能不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適不適合教化對象的生存環境和自身特點。總之,荀子理論體系包含了一定的法家思想元素,體現了戰國西漢之交時“儒法合流”的思想發展趨勢,具有更強的現實效用。

第十六 金剛經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三 謀攻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十九六 韜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八 楚雄漢上第八 楚雄漢上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九 兗州危機第九 項羽分封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二 秦頌演繹法第十一 縱橫天下第十 吳子第六 北戎之戰第五 北制之戰第七 韓非子第六 商君第八 商鞅變法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三 沙丘變亂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五 羣雄逐鹿思維的新起點第九 孫子第二十三 略第四 掘地見母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二 秦頌第二 孟子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二十二 火燒博望第十四 周敦頤第二十 崤之戰第八 商鞅變法第九 項羽分封第三三 國演義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十三 車通三川第六 率先崛起第八 墨子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六 發機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三十四 後記第二十二 後記第一 序第九 兗州危機第五 取勢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十二 鬼谷子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六 北戎之戰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一 序言第三 共叔謀逆第五 帝國反擊第二十一 秦殤第二 秦頌第二 廟算第四 軍政形勢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四 大澤狂飆第八 墨子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八 定撫關中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八 魏武揮鞭第八 商鞅變法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九 兗州危機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三十四 後記第八 楚雄漢上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十四 周敦頤
第十六 金剛經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三 謀攻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十九六 韜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八 楚雄漢上第八 楚雄漢上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九 兗州危機第九 項羽分封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二 秦頌演繹法第十一 縱橫天下第十 吳子第六 北戎之戰第五 北制之戰第七 韓非子第六 商君第八 商鞅變法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三 沙丘變亂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五 羣雄逐鹿思維的新起點第九 孫子第二十三 略第四 掘地見母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二 秦頌第二 孟子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二十二 火燒博望第十四 周敦頤第二十 崤之戰第八 商鞅變法第九 項羽分封第三三 國演義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十三 車通三川第六 率先崛起第八 墨子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六 發機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三十四 後記第二十二 後記第一 序第九 兗州危機第五 取勢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十二 鬼谷子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六 北戎之戰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一 序言第三 共叔謀逆第五 帝國反擊第二十一 秦殤第二 秦頌第二 廟算第四 軍政形勢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四 大澤狂飆第八 墨子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八 定撫關中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八 魏武揮鞭第八 商鞅變法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九 兗州危機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三十四 後記第八 楚雄漢上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十四 周敦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