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也就是李白奉旨進京,創造了“力士脫靴”佳話的那一年,著名的青海湖戰役打響了。更多最新章節訪問:щw. 。

文成公主入藏以後,松贊干布死去,大唐朝廷將金城公主嫁給了吐蕃新贊普赤德祖贊。公主出嫁,沒有嫁妝說不過去,因此將河西九曲之地作爲金城公主的湯沐邑割讓給吐蕃。

後來,大唐、吐蕃反目成仇。吐蕃軍隊控制了河西九曲之地,河西、隴右地區就處在吐蕃的嚴重威脅之下,接連在大非川擊敗了唐軍主力。因此,朝廷對於河西九曲有切膚之痛,急‘欲’得之而後快。

王忠嗣發動了戰役,率軍反擊,摧毀了青海、甘肅邊境上的吐蕃的前進陣地。吐蕃遭受了沉重的打擊,陣亡數以萬計,幾個王子戰死沙場,扈從吐蕃的八千吐谷渾軍盡數降唐。吐蕃軍隊節節敗退,唐軍高歌猛進,基本解除了吐蕃對河西、隴右地區的威懾。

在以後的歲月中,吐蕃和大食結成了軍事聯盟,共同覬覦唐朝的國土,威脅了國家的西部地區。王忠嗣馬不停蹄,千里奔馳,協助小勃律擊退了吐蕃和大食的聯軍,打得吐蕃魂飛魄散,大唐“天可汗”威震八方,四海畏服。

“天可汗”的後人當然不是軟蛋,唐玄宗李隆基爲了在對吐蕃的戰爭中掌握主動權,希望王忠嗣能攻佔唐軍得而復失的石堡城,打掉吐蕃的前沿陣地,恢復唐朝隴右和河西兩大軍鎮的聯繫。

李隆基對王忠嗣青目有加,“忠嗣佩四將印,控制萬里,勁兵重鎮,皆歸掌握,自國初已來,未之有也。孔子文學網”後來,又加金紫光祿大夫職銜,可謂恩寵倍至。因此,他相信,在此危難之際,王忠嗣一定會跳出來,爲他的計劃鼓掌。

李隆基派出了使者,八百里加急,傳達詔令,命令王忠嗣趕快返回都城。

然而,讓李隆基意外的是,王忠嗣竟然“以持重安邊爲務”,從國家大局着眼否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爲吐蕃得到了石堡城,沒有下一步軍事行動,只是獲得安全感,沒有覬覦更多的大唐領土,行動是有節制的。而唐軍接連血戰,人困馬乏,不適合大規模戰鬥,因此要求朝廷不要再輕啓戰端。

李隆基被當頭‘棒’喝,整得一點兒面子都沒了。那麼大的領導,哪能受得了這個,因此心裡很不高興,說道:“吐蕃突然調集兵馬,攻陷了廓州達化縣(今青海貴德東),盡殺城內軍民。吐蕃突然出兵,錯在吐蕃,如何能說朝廷輕啓戰端?何況,石堡城突出青海,分割了朝廷隴右和河西兩大軍鎮的聯繫通道,進而威脅整個西域。朕猶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王忠嗣沒有因爲害怕而說假話,坦然回答道:“大家所言不差,然,用兵之道,‘因勢利導之。’石堡城曾由唐軍經營多年,城防堅固,吐蕃守衛森嚴,非一力能奪取。要攻下石堡城,肯定要犧牲數萬士兵的生命。以數萬之衆,換一無關大局之地,對大唐來說得不償失。不如束甲養士,休養生息,曠日持久,吐蕃必然懈怠,唐軍備而後戰,方可一舉成功。”

大唐內廷稱皇帝爲“大家,”王忠嗣在內廷長大,極受恩寵,稱呼自然不能和羣臣一樣。

李隆基一向好大喜功,對王忠嗣的表態頗爲不滿。但他歷來看重王忠嗣,這小子只有思想通了,比誰都能打,這樣的人才,以後還打算重用呢,因此還想做一做思想工作,於是說道:“吐蕃贊普往年嘗與朕書,悖慢無禮,讓朕好不氣悶,朕決心已下。古人云,‘一將功成萬骨枯!’戰鬥就要死人,難道你不要趁此時節建功立業嗎?”

原來癥結在這裡,就是一個皇帝的面子問題。想到這個關節,王忠嗣沉默了,整理了自己的思緒,決然的說道:“大家,臣以爲不妥。國家昇平之時,爲將者在撫其衆而已。臣不願意耗費國家的人力、物力,以獲取自己的功名。”

自古以來,中國曆代將軍就鮮少有爲國家、百姓思考的,在爲君主盡忠之餘,最多爲自己的身後名聲着想,這就是一個好將軍了。舉一個例子吧,俘獲了一代英雄文天祥,發動了崖山滅宋之戰的漢人元軍統帥張弘範曾經在崖山海戰以後,厚顏無恥的寫到:“我軍百萬戰袍紅,皆是江南兒‘女’血!”

張弘範大言不慚,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中國古代的好漢著名口頭禪就是:“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好漢們爲了把自己賣一個好價錢,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令人欣慰的是,這個好傳統,至今仍然被子孫後代保持着,甚至發揚光大。因爲‘蒙’古人的皇帝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忠於的是‘蒙’古人的皇帝。而宋朝趙家皇帝沒有給他榮華富貴,滅掉宋朝,正是建功立業之舉。

這就是中國古代將軍的心態,有‘奶’就是娘,加不加糖一樣可口。當然有失偏頗,一家之言,勿噴。

我呸!提起這些‘混’蛋就生氣。

由此可見,中國曆代的將軍們幾乎都是缺乏人‘性’的,他們的一切意志都是爲君主是從,貫徹君主的意圖,博得個“封妻廕子。”甚至梁山好漢們都是這樣的心思,要不咋就受招安了!至於人民的生死,根本就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

用一句現在時不時提起的時髦的說法,就是用百姓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

王忠嗣擲地有聲,他的這番表白絕不是害怕,因爲真正的軍人,深刻了解戰爭的殘酷,是最不願意犧牲的。所以,在感情和士兵生命的天平上,義無返顧的選擇了保護將士們的生命。正因爲如此,他的崇高的品質讓人熱血沸騰。

王忠嗣當面頂撞皇帝,讓李隆基很不高興,如果不是看在這孩子是自己養大的份兒,拉出去砍了都有可能。

李隆基忍住了怒火,不再多說什麼,一甩袖子揚長而去,將王忠嗣晾在那裡發呆。

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57節 路遇屍體第248章 叛逃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144章 波斯奴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278章 駙馬爺第90節 梟雄末日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189章 翠兒第55節 一路向西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21節 芳心暗許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163章 石堡城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6節 太原鬥毆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50節 兄妹重逢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52章 落魄秀才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14節 強盜打劫第30節 虯髯漢子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258章 呼羅珊警報第278章 駙馬爺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188章 烈女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9節 高將軍第80章 受命出征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295章 烈士顏杲卿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5節 輪臺大捷第6節 太原鬥毆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74章 突騎施胡商第308節 馬嵬坡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107節 慶功宴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299章 無疾而終的御駕親征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31節 惺惺相惜第19節 孤身遇險第213章 阿萊拉第260章 上元節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72節 血戰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282章 密詔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300節 城門風波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189章 翠兒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225章 河灘之戰
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57節 路遇屍體第248章 叛逃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144章 波斯奴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278章 駙馬爺第90節 梟雄末日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189章 翠兒第55節 一路向西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21節 芳心暗許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163章 石堡城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6節 太原鬥毆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50節 兄妹重逢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52章 落魄秀才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14節 強盜打劫第30節 虯髯漢子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258章 呼羅珊警報第278章 駙馬爺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188章 烈女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9節 高將軍第80章 受命出征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295章 烈士顏杲卿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5節 輪臺大捷第6節 太原鬥毆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74章 突騎施胡商第308節 馬嵬坡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107節 慶功宴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299章 無疾而終的御駕親征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31節 惺惺相惜第19節 孤身遇險第213章 阿萊拉第260章 上元節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72節 血戰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282章 密詔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300節 城門風波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189章 翠兒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225章 河灘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