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

彩雲之南,雲淡風輕,‘春’‘色’正濃。

雲貴高原地處西南,印度洋的溫潤的暖風帶來了充沛的雨水。暖風吹拂過後,‘裸’‘露’的紅土地被綠‘色’沾染,無邊的草地和丘陵、山脈綠草如茵,鮮‘花’遍地,暖風陣陣,空氣中洋溢着鮮‘花’的芬芳,讓人有了熏熏然的感覺。

天寶九年(公元750年)的‘春’天,這是一個上午,陽光很溫柔,猶如“穿過你的黑髮我的手”,‘弄’得人心暖暖的,有一種蠢蠢‘欲’動的感覺。

相比興都庫什山脈的雪域高原,雲貴地區的山嶺更多,一座山挨着一座山,很少有空地,但是,這裡的山勢相對玲瓏,不那麼高大,滿眼的綠‘色’,常年不褪‘色’。

踏着‘春’風,沾染着漫無際涯的‘花’香,在蔓延曲折的山道上,大約二、三百人的馬隊在緩慢的行進。

這些馬匹步伐整齊,在行走中很安靜,一看就是受過良好訓練的戰馬。然而,這些戰馬和西域的戰馬不同,身體矮小,‘毛’‘色’也不鮮‘豔’,甚至有些難看,但在崎嶇的山道中行走穩健。

這些戰馬是因爲雲南多山的地勢而生的,這就是著名的滇馬,以吃苦耐勞,長途跋涉而‘腿’不軟著稱於世。蔓延曲折的茶馬古道上,鈴鐺聲聲悅耳,到處都有它們的影子。

騎乘在滇馬上的一羣人穿着長長的黑‘色’服裝,猶如一朵烏雲,相比沿途美麗的‘春’‘色’,顯得顏‘色’厚重了許多。

因爲大唐尚白,以白‘色’爲尊,中原人很少穿黑‘色’的衣服,就是雲貴地區的少數民族,也是穿着淺‘色’的衣服,很少有人穿黑顏‘色’的衣服。啊哦,明白了,這些人就是當地所謂的“烏蠻”。

這是很帶有侮辱意味的稱謂,發明權當然是漢人。這沒什麼意外,自高自大的漢人,除了吹自己,可從來沒誇過別的民族,當然,刀架在脖子上除外。只要不是漢族,不管有無學歷,一律冠以“夷、狄、蠻、胡”等帶有歧視‘性’的稱謂,無一例外。

不過,平心而論,烏蠻的服飾很有特‘色’,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身穿黑‘色’的衣衫,衣長曳地,衣帶飄飄,猶如藍‘精’靈。孔子文學網

雲貴高原的民族衆多,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版圖內,民族最爲豐富的地區。史家雲:“羣蠻種類,多不可記”。“烏蠻”只是其中一個較爲知名的民族。

在這些黑衣人的中間,一對中年夫‘婦’並列而行,男人身材不高,頭纏絲帶,身穿繡着金線的黑袍,面容剛毅,顯得不怒自威;而‘女’人則不同,身材婀娜多姿,面龐俊美,身穿白‘色’的長衣,一直垂到膝蓋,‘露’出雪藕一般的‘腿’,顯得嬌媚異常。

這個‘女’人就是雲南歷史上著名的“白蠻”“元貞夫人”。白蠻不同於黑蠻,就是另一個樣子了,‘婦’人穿白‘色’的衣衫,長不過膝。

白蠻是當地很有文化味道的種族,漢化很深,有些白蠻酋長,自稱祖先是中原人。確實如此,白蠻中有不少蠻化的漢人,包括著名的段王爺段譽。

段氏可是雲南的大姓,但追本溯源,段姓出自‘春’秋初期的鄭國,距今已有2700年的歷史。據記載,鄭莊公寤生繼位,老二叔段在母親的縱容下,企圖奪取鄭國的政權。

因爲母親和兄弟共同算計自己,鄭莊公十分氣憤,發出了:“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的著名誓言。

鄭莊公故意寵着兄弟,讓他的野心漫無際涯的生長,公開的造反。等到全國人民都看到了叔段的野心,鄭莊公殺了一個回馬槍,一舉擊敗了叛軍。

叔段失敗後一路逃跑,最後逃至共,就是現在的河南輝縣。叔段到共後又稱共叔段,後來他的子孫以他的名字爲姓氏,就是段氏。

漢代以後,三國演義,流氓與英雄輩出,砍人的功夫超一流,一個砍十個都是少的。難過的是,段姓家族儘管人數不少,可就是沒有一個能打的,在中原‘混’不下去了,於是輾轉來到了地廣人稀的雲南。

段氏拖家帶口的到了雲南,到了這裡一看好啊,冬夏秋冬一件衣服就夠了,省布。於是安營紮寨,就發展起來了。以後,段姓出了一個段思平,一不留神當上了通海節度使。手裡有兵了,開創了大理國,光榮蛻變爲王爺,一直到段興智結束,大概有200多年的時間。

說遠了,扯回來吧。

這一對衣着迥異的夫‘婦’就是南詔國王閣邏鳳和王后,他們離開了都城太和城(今雲南大理)。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前往成都,拜會大唐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商討抵禦吐蕃勢力進入雲貴高原的事情。

在中國雄‘雞’版圖的西南方,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山水相連,北高南低,以雄峻的喜馬拉雅山主峰爲起點,逐漸蔓延而下。雅魯藏布江于山嶺峽谷,猶如‘玉’帶將兩個高原串連在一起,幾乎成爲一個整體。

大唐朝廷控制着四川盆地,設立劍南節度使,觸角已經進入雲南腹地,在當地駐紮了大量軍隊,猶如一個楔子,緊緊地楔進這兩塊高地之間。

即使如此,也沒有阻擋住吐蕃人的腳步,自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至武則天長安四年(公元704年),吐蕃陸續征服西洱河(今洱海)諸蠻。據吐蕃史書說,“向白蠻徵稅,烏蠻亦款服”。白蠻有農業,烏蠻住在西洱河北方山谷中,生產落後,所以白蠻要納稅,烏蠻只納貢表示降服。

雖然吐蕃的觸角伸進了雲南,但那裡的氣候炎熱,習慣了寒冷的吐蕃人不適應,也就是象徵‘性’的收點兒稅。在這塊土地上,實際說了算的是烏蠻的酋長。這些酋長都有自己的家族,先後成立6個詔。

關於詔的意義,或說詔即王,或說“先時南蠻六部不相臣服,天子(唐朝)每有恩賞,各頒一詔,呼六詔”。據考證,兩說中以前說爲是,所謂詔,是當地的方言,意即大首領、大酋長。

南詔國王的始祖名舍龍,祖居哀牢(今雲南保山縣),是當地的酋長。在沒有法律的蠻荒之地,誰的拳頭硬誰就說了算。舍龍砍人的功夫不硬,打不過仇家,只好腳底抹油率全族逃跑,遷居到‘蒙’舍川(今雲南巍山)。隨着物換星移,舍龍在此地‘混’大了,因此稱爲‘蒙’舍詔,因爲在6詔最南方,亦稱南詔。

其餘的5詔與河蠻部落,因爲更靠近青藏高原,受吐蕃威脅很嚴重,沒有能力抵抗,因此,經常背棄唐朝歸附吐蕃。而南詔王始終歸附大唐朝廷,至始至終不離不棄,因而得到大唐朝廷的支持。爲了收買南詔,李隆基賜名皮邏閣爲‘蒙’歸義,爲了加強他的實力,於是將陽瓜州(雲南巍山縣)的土地賞賜給了他。

在大唐與吐蕃爭奪安戎城之戰之際,皮邏閣堅定地站在了大唐朝廷一方,主動率軍進攻5詔,起到了牽制吐蕃的作用。爲了支援皮邏閣的正義行動,大唐朝廷派遣中使(宦官)王承訓、御史嚴正誨參與軍事行動,南詔先滅越析,次滅三‘浪’,又滅‘蒙’,很快統一了6詔。

皮邏閣佔有了廣大的土地,野心增加了許多,於是請求合將6詔合而爲一。當時的大唐劍南節度使王昱收到了南詔大筆的賄賂,立刻編造理由向朝廷代請,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允許。他在給王昱敕文裡說:‘蒙’歸義效忠出力,討伐西蠻,“彼(指五詔)持兩端(附唐也附吐蕃),宜其殘破”。

南詔國在大唐朝廷的支持下,憑藉自己強大的國力統一了6詔,彩雲之南第一次形成了統一的局面。毫無疑問,這是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其豐功偉績決不能抹殺。

實力決定野心,有多大的本錢就做多大的買賣。皮邏閣股本豐厚,自然要想把獨資企業做大做強,早一天上市騙股民的錢,因此,想向東兼併另一個白蠻部落西爨(因‘牀’)。

然而,中央王朝自古以來就實行“羈縻”政策,也就是所謂的分而治之。大唐朝廷也是如此,絕不會坐視南詔一支獨大,因此,要保護同樣依附唐朝的西爨。但是,大唐朝廷需要南詔牽制吐蕃的側翼,不好主動撕破臉,所以,派兵在南詔奪取西爨的必經之路上安營紮寨,卻沒有主動攻擊。

雖然唐軍擺出了不偏不倚的姿態,但這是明顯的拉偏架,這就讓皮邏閣很是不爽。然而,戰爭拼的就是實力,實力大,不用說狠話,自然有人看臉‘色’;實力不濟,吃多大的虧都得忍了。

皮邏閣就是如此,他掂了掂自己的分量,覺得兜裡揣上兩塊磚頭都不夠沉,於是,一個響亮的屁都沒敢放,乖乖的領着打手走了。

天寶七年(公元748年),皮邏閣死,他的兒子閣邏鳳繼承了南詔王位。

多說一句,南詔王家族的姓氏很有意思,兒子姓父親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比如說,皮邏閣的兒子姓閣,閣邏鳳兒子姓鳳,他的兒子就叫鳳伽異。

‘挺’扯的吧,不過,這就是歷史。歷史因爲怪異,纔有那麼多人孜孜以求,當然,這也包括你。

懂得歷史,就讓我們有了畏懼,有了畏懼就知道了進退,這是非常好的行爲,因此給你掌聲!

第283章 大唐朝廷的歡樂頌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74章 突騎施胡商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98節 敏感的粟特人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55節 一路向西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9節 高將軍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10章 漢家奴第30節 虯髯漢子第124章 勒索第24節 樑公公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100節 拜火教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243章 鋒矢陣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295章 烈士顏杲卿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64節 劉三哥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54節 舉案齊眉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38節 大賀氏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112節 華清宮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47節 死到臨頭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170章 血戰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137章 勒索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277章 榮義郡主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47節 死到臨頭第70節 遊擊將軍第189章 翠兒第188章 烈女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85節 庭州被圍第191章 柘枝城第235章 碎葉川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57節 路遇屍體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80章 受命出征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300節 城門風波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67節 有敵情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258章 呼羅珊警報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69節 死到臨頭第304節 土匪牛二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24節 樑公公第36節 捉生將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213章 阿萊拉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
第283章 大唐朝廷的歡樂頌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74章 突騎施胡商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98節 敏感的粟特人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55節 一路向西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9節 高將軍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10章 漢家奴第30節 虯髯漢子第124章 勒索第24節 樑公公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100節 拜火教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243章 鋒矢陣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295章 烈士顏杲卿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64節 劉三哥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54節 舉案齊眉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38節 大賀氏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112節 華清宮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47節 死到臨頭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170章 血戰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137章 勒索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277章 榮義郡主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47節 死到臨頭第70節 遊擊將軍第189章 翠兒第188章 烈女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85節 庭州被圍第191章 柘枝城第235章 碎葉川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57節 路遇屍體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80章 受命出征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300節 城門風波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67節 有敵情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258章 呼羅珊警報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69節 死到臨頭第304節 土匪牛二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24節 樑公公第36節 捉生將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213章 阿萊拉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