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上)

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

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四月戊申,西漢舉國上下歡慶。

當天,宣帝宣佈,立嫡妻許平君所生之子七歲的劉奭爲皇太子,任命品格高潔、學問深厚的光祿大夫、給事中丙吉爲太傅,太中大夫疏廣爲少傅。同時大賞和大赦天下,賜御史大夫魏相關內侯爵位,中二千石級別的官員右庶長爵位,全國應當做父親繼承人的人每人一級爵位。賞賜廣陵王劉胥黃金千斤,十五個諸侯王每人一百斤黃金,八十七個在封國的列侯人每人黃金各二十斤。

“丙吉太傅是個少有的忠臣啊!”詔立太子儀式結束後,宣帝回到殿裡對太子劉奭說道。

丙吉爲人深沉忠厚,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勞,宣帝即位以來,他絕口不提以前對宣帝的恩惠,所以朝中除了霍光和張安世,無人知道他的功勞。霍光病危時,宣帝去看望他,他說丙吉是宣帝的救命之臣,隨即陷入昏迷,沒有來得及說明白。宣帝走後,霍光清醒之時,請身邊人代筆,將丙吉保護獄中的宣帝並給予照養的事上書給宣帝。宣帝接到霍光上書,大爲震驚,立即召問張安世,張安世又將哥哥張賀生前所講的說出。宣帝拿着霍光上書,聽張安世講完後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心中充滿對丙吉的感激敬重。

“那少傅呢?”太子劉奭問。

“他德高學深。”宣帝說。

疏廣,東海郡蘭陵縣人,自幼好學,信奉黃老之學,精於《論語》、《春秋》。早年家居教授,治學嚴謹,從遊弟子甚衆。本始元年初,宣帝徵他爲博士、太中大夫。

“父皇,兒臣誠蒙父皇恩寵,今立爲太子,可外祖父連個侯都不是,兒臣求請、求請父皇……” 太子劉奭望着宣帝低聲說道。

“你不用說了,父皇我自有安排。”宣帝沒等太子劉奭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此事過幾天再說。”

時隔幾天,宣帝下詔說:“驃騎將軍霍去病擊匈奴有功,封爲冠軍侯。薨卒,子侯代立,病死無後。宣成侯霍光值宿警衛忠誠正直,爲國家辛勤操勞。春秋之義,善善及子孫,其以邑三千戶封霍光兄長的孫子中郎將霍云爲冠軍侯。”

當然,藉此機會,宣帝封原皇后許平君的父親、太子的外祖父許廣漢爲平恩侯。許廣漢封侯之夢,終於實現了。

世界上面對同一事情,總是有人歡樂有人痛苦。就在這普天受惠歡慶的時候,有一對母女大爲惱怒、極爲痛苦。

這一對母女就是霍光的妻子霍顯和她的小女兒皇后霍成君。

數日前,宣帝正在氣憤地閱看丞相韋賢送來的奏報,突然皇后霍成君臉色蒼白闖了進來,跪在地上帶着哭腔喊道:“皇上!”

宣帝一見,連忙放下手中奏報,起身上前攙扶起霍成君,吃驚地問道:“皇后,你這是怎麼啦?”

“皇上,請爲臣妾作主。”霍成君聲淚俱下。

“愛妻快說,發生了什麼事?”宣帝望着梨花帶雨的霍成君問道。

隨着霍成君抽抽泣泣的敘說,宣帝知道了霍成君生氣的緣由。

原來,一年前,守京兆尹趙廣漢因業績顯著轉爲正式京兆尹,他就以更強有力的手腕管理治安,處置豪強。就在霍光死後不久,趙廣漢接到下屬報告,查到霍光兒子右將軍、博陵侯霍禹有非法釀酒屠宰的嫌疑,便親自帶人前往霍禹的宅第進行搜查。無疑,趙廣漢一行遇到了霍禹家丁阻攔。不畏權勢、嫉惡如仇的趙廣漢絕不會退縮,帶人衝進霍禹宅第,砸爛了霍家釀酒的器具,一些兵丁還用刀斧砍壞了門窗等。

霍禹回家看到後,立即氣急敗壞地告訴母親霍顯,這霍顯如同崽子被傷的母老虎,那是暴跳如雷。可是丈夫霍光已死,趙廣漢是皇上重用的大臣,兒子的行爲又是違法,怎麼辦呢?她眼珠轉運一會,決定進宮找到皇后女兒,要她施用“枕邊風”出氣報仇。

“皇上,我的父親您的岳父屍骨未寒,這些勢利小人就翻臉不認人,打到國舅、當朝右將軍家裡來了,這叫臣妾母親和臣妾臉面往哪裡放啊!”霍成君說罷,又嚎啕大哭起來。

本來宣帝正在煩怒之中,經霍成君這一哭鬧,更是怒不可遏,火冒三丈。

宣帝原在三月頒佈詔書說:“曾聞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唐堯虞舜也不能以德化天下。今膠東國丞相王成工作認真勤勉,妥善安置流民,使流民在膠東注戶口名籍的達八萬餘人。他的考績異於常等,現將王成俸祿升至中二千石,賜爵爲關內侯。”可這王成無福享用,還沒等到朝廷徵召任用,患病死了。此後,宣帝命丞相御史,對各郡國來朝廷呈送財政、戶籍簿冊的長史、守丞等官員,不能僅僅收起簿冊了事,還要向他們詢問朝廷政令的得失。在詢問中,有人向丞相韋賢揭發王成虛報流民申報戶籍的人數,以獲得朝廷的表彰和重賞,而且說從那以後,很多庸碌無能的官吏都靠虛假的成績來騙取名譽。

宣帝聽了韋賢的報告,這無疑如有人打了自己一個響亮的耳光,把他弄得很難堪,就在這時候,又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能不惱怒嗎?

宣帝想到畢竟大將軍、自己的岳父霍光才死不久,顧及到皇后的面子,就把趙廣漢叫來狠狠責備了一頓。

兒子的非法地下酒廠剛被砸,原皇后許平君所生之子劉奭被立爲太子,霍光的妻子霍顯勃然大怒、怒火中燒,氣得吃不下飯,還吐了幾口血,當晚就怒氣衝衝跑進宮裡去了。

“劉奭狗崽子是皇上爲平民時生的兒子,怎麼能被立爲皇太子!”霍顯一進霍成君寢宮內就大聲嚷道。

“真是氣死皇后我了。”霍成君也正在生氣發怒,室內到處是她摔扔的衣服、飾品、花瓶等東西,幾個宮女戰戰兢兢地跪在地上收拾着。

“你們都滾出去!”霍顯朝宮女們揮手說道。

“是,大將軍夫人。”宮女們誠惶誠恐退出。

“皇上這樣一來,將來你生了兒子,反倒只能做個諸侯王了。”霍顯叉腰叫道。

“就是啊!母親,您說我又能怎麼辦?”霍成君哭着向在室內走來走去的霍顯問道。

“母親我倒有個辦法,就看你敢不敢用。”霍顯走到霍成君身旁說。

“什麼方法?”

“毒死這狗崽子。”

“啊?”霍成君驚叫道。

“怎麼,你不敢?”

“我怕。”霍成君雖是皇后,但畢竟是個不到二十、沒有經過什麼世面的豪門千金。

“怕什麼!要不是老孃我當初敢於下手,哪有你今天的皇后之位!你今天這樣做了,你生的兒子就是皇上,你就是皇太后。”

“母親,你說剛纔說什麼?”霍成君完全驚呆了。

“你聽我說。”霍顯坐在霍成君身旁,摟着她在她耳邊講述了當初如何毒死原皇后許平君,又告訴她如何毒死皇太子。

霍成君在霍顯走後,經過激烈思考,邪惡戰勝了善良。她按照母親所說,幾次召太子前來遊玩,賜給食物,可太子的保姆和奶媽十分警惕,總是先嚐過之後才讓太子食用。

看到這種情況,霍成君身上帶着毒藥,卻不敢也無從下手。她沒有她母親老到,見一時無法下手,就沉不住氣了,乾脆撕破了臉皮,對太子的態度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霍成君的反常行爲引起了宣帝的警覺。宣帝見霍成君前一段十分喜歡太子,還接連召去賜給食物等,怎麼一下態度突變,只要提到太子就臉露不悅,後又聽密報說她在背後詛咒太子。他一回想起原皇后許平君產後身亡之事,就感到霍家很可能是毒死許平君的兇手,而且現在可能又想向太子下手了,就更加厭惡、警惕和防範霍家了。

五月底,七十多歲的韋賢做了五年剛好一屆多的丞相,感到朝廷即將腥風血雨,就以年老多病向朝廷請求辭官。宣帝挽留一番後,批准並賞賜他一百斤黃金、一處府第和一輛由四匹馬拉的安車。

韋賢開了西漢丞相在任上辭職的先河,他辭官迴歸故里後於八十二歲時死去,朝廷賜他謐號爲節侯。

六月初,宣帝相繼任命魏相爲丞相,丙吉爲御史大夫,疏廣爲太子太傅,疏廣兄長的兒子、太子家令即總管疏受爲少傅。

疏廣、疏受俱受宣帝器重,數獲賞賜,朝廷稱之爲“二疏”。但叔侄二人後看到朝廷將霍氏滅族的腥風血雨,五年後堅決辭官回家,將皇上和太子所賜黃金遍贈鄉里,創辦私學。“二疏”去世後,鄉人在其宅址上築方圓三裡的土城,取名爲“二疏城”;在其散金處立碑,名“散金臺”;在二疏城內建二疏祠,世代祭祀不絕。

朝廷的腥風血雨一天一天到來。

夏天,長安下了一場大冰雹。大鴻臚屬官大行丞蕭望之感到自己向霍光報復的機會來了,上疏要求宣帝安排接見,當面申說災異之意。

宣帝自在民間已聞蕭望之之名,也知道他與霍光的過節,賜座後便要他直言相告,不必隱諱。

蕭望之一見宣帝這個態度,就開口直說:“皇上,《春秋》記載昭公三年,魯國下了大冰雹,這時季氏專權,最後趕走了魯昭公。假如魯國的國君看清楚了,是不會有這個災害的。現在陛下思考政事尋求賢人,如同堯舜一樣用心。但是好的兆頭未到,陰陽又不協調,這是大臣把持朝政、一姓獨攬權力的結果。小臣建議皇上早作預防,事先動作。”

這顯然是針對霍氏專權說的,宣帝就任蕭望之爲謁者,專門負責皇宮傳達接待事務。宣帝正廣泛延攬賢能才俊之人,看到很多百姓上書朝廷提建議,就將官民的上書交給蕭望之全權審查處理。蕭望之對宣帝揣摩心理很透,提出的處理意見都很合宣帝的心意,一年中接連提拔爲諫大夫、丞相司直,輔佐丞相糾舉不法,成爲二千石級的大官,實際上就是協助丞相魏相專門觀察和防範霍氏勢力。

到了十月,宣帝開始剪除霍氏家族的勢力了。他頒佈詔書說:“先前在九月十九日發生地震,使朕非常恐懼。如有能指出朕的過失,以及各郡、國舉薦的‘賢良方正’和‘直言極諫’之士,要匡正朕的失誤,對有關高級官員的錯誤也不必迴避!由於朕的品德不足,不能使遠方的蠻族歸附,因而邊境的屯戍事務一直不能結束。如今又調兵增加邊塞屯戍力量,使百姓長期勞苦不止,不利於天下的安定。解散車騎將軍張安世、右將軍霍禹所屬的兩支屯戍部隊!”

他在撤去霍禹右將軍統領的駐軍官兵後,緊接着將霍禹由右將軍升爲爲大司馬,免去右將軍職務,這是用無實權的大司馬官號虛尊嘉賞,實際上剝奪了霍禹的兵權。

這時的霍家完全沒有意識、或者說沒有理會宣帝的警示,依舊仗勢放縱張狂、驕橫奢侈、胡作非爲,接二連三做出嚴重違規越制之事。

霍禹繼承父親霍光的爵位博陸侯以後,把霍光在世時自己設計的墳地改建更加奢侈宏大,修建了三個出口闕門。闕是中國古代城門、宮殿或者陵園的一種標誌性建築,多爲土木結構,樓基和墩臺均系夯築,外用磚包砌,墩臺上面建樓。闕制中最高等級的三出闕是天子規格的禮儀,一般聳立在帝王居住的宮廷大門前面,是天下獨尊的標誌性建築。修築墓前道路,北至高祖母冢園昭靈館,南至宣平侯冢園承恩館,大肆裝飾祠堂,通行輦車的專用道一直通到陵墓穴中的長巷裡,又拘禁一些贖了身的官奴和婢妾來看守。

霍顯大規模地興建府第,製造同皇太后御用規格相同的人拉輦車,以飾有圖案的錦繡裝飾車座扶手車身鍍上黃金,用熟牛皮包住車輪,內填棉絮,以減輕行車時震動,讓奴婢們用五彩絲條拉着車輦,載着霍顯在府裡遊玩。

霍光在世時,霍顯與馮子都早就發生了曖昧關係。霍光死後,寡居的霍顯便與馮子都走出了最後一步,一對奸男淫女乾脆同住一室恣心縱慾,兩人蜂狂蝶亂、狗走狐淫,甚至連府中他人也不掩避,白天兩人淫亂之聲傳於窗外。

霍禹與霍山、霍雲也同時擴建住宅房屋,叔侄三人常常在上林苑中的跑馬場平樂館中縱馬奔馳追逐。

霍雲每當朝會的時候,多次稱病私下外出,帶着很多賓客,在黃山苑囿中張網圍獵,卻委派奴僕拿着名片代他上朝謁見,也沒有人敢責備他。

霍顯和她的幾個女兒,日夜出入霍光外孫女上官太后所居的長信宮中,當作自己家園一樣,心中根本沒有時間和次數的概念。

總管馮子都,依仗霍光對他的寵信,一貫在京城橫行霸道、爲非作歹,幹着欺男霸女的勾當,霍光死後,他也沒有任何收斂。對此,東漢詩人辛延年曾寫過樂府《羽林郎》,對馮子都調戲凌辱賣酒胡姬的無恥惡行進行鞭撻諷刺。

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

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

……

一天,馮子都帶着霍家奴僕王子方等出門遊玩,與魏相家的奴僕在路上相遇,互不相讓,爭奪道路,引起衝突,馮子都等霍家奴僕人多,打傷魏相家的奴僕,覺得還不解恨,又打上魏相家府門。王子方踢開魏家大門,一夥人闖入魏相府中,直到魏相出來向馮子都叩頭道歉,方纔離去。

“那魏相當個丞相有什麼了不起,老子今天打了他的奴僕,打到他家裡,還要他親自出來叩頭道歉,我看他就是個軟蛋!”馮子都回到霍家府中,得意洋洋地對霍顯說道。

“好!馮總管,你幹得好!”霍禹拍着巴掌說。

霍顯雖很驕狂,但知道此時魏相的地位和厲害,聽馮子都這麼一說,生氣地在馮子都後背打了一掌說:“你啊你,你今天給我霍家闖禍了。”

“不用怕,沒什麼了不起!”霍禹揮手說道。

魏相和蕭望之可以經常在宣帝閒暇時受到召見,平恩侯許廣漢可以徑自出入宮廷,官吏百姓可以不經過尚書直接向宣帝呈遞秘密奏章,這些都使霍氏一家人極爲惱恨。

霍顯找來霍禹、霍雲、霍山,憂慮說道:“現在你們沒有繼承到大將軍的事業,霍家也沒有以前的地位了。可這魏相御史大夫兼給事中,還做了丞相,還有那個蕭望之,也已經成爲糾舉不法官員的二千石級大官。他倆都是在心裡仇恨大將軍和霍家的人,一旦他倆在皇上那裡說我們霍家的壞話,你們還有什麼辦法能救自己嗎?”

衆人不語。

宣帝時常聽到霍家沒有理會他的警示,仍然放縱張狂、驕橫奢侈的奏報,魏相又進宮面奏霍家總管馮子都帶人打上自己府裡,蕭望之又密奏關於霍顯指使女醫毒死許皇后的種種傳聞,決定進一步採取行動了。

過了幾天,宣帝詔令將霍光的六女婿度遼將軍、未央宮衛尉、平陵侯範明友調任光祿勳,將霍光的三女婿中郎將、羽林監任勝調出京師,任安定郡太守。

幾個月之後,宣帝又將霍光姐姐的女婿給事中、光祿大夫張朔調任蜀郡太守,將霍光的孫女婿中郎將王漢調任武威郡太守。稍後,又將霍光的二女婿長樂宮衛尉鄧廣漢調任少府,改由張安世爲衛將軍,領未央、長樂兩宮衛尉,將長安十二門的警衛部隊和北軍交給張安世管轄統領。任霍禹爲大司馬卻不讓他照漢制戴大司馬冠武弁大冠,而貶戴小冠,且不頒給印信、綬帶。又將範明友的度遼將軍印信和綬帶收回,只讓他擔任光祿勳一職。霍光的四女婿趙平任光祿大夫、散騎都尉,統領護衛皇帝的騎兵和屯戍部隊,就把趙平的騎都尉印信和綬帶收回。所有統領胡人和越人騎兵、羽林軍以及未央、長樂兩宮衛所屬警衛部隊,都改由宣帝所親信的原皇后許平君和祖母史良娣兩家親屬統領。

宣帝採取這些措施後,霍氏家族成員手中從此就失去了處理朝廷中樞政務、統領京城皇宮警衛和國家各地軍隊的權力了。

霍禹就以身體有病不去上朝理事相抗。

他以前的長史任宣聽說他病了不能上班,一人前來探望問候。

一番寒暄之後,霍禹嘆氣說道:“唉,我哪裡有什麼病啊!當今皇上不是靠我家大將軍怎麼能到現在的地步,如今大將軍墳墓上的土還沒有幹,他就一律疏遠排斥我們霍家,奪了我的兵權,還沒收了我的官印。”

“大司馬,下官……”

任宣正欲勸說,又被霍禹打斷。他憤憤說道,“他打壓我們霍家,重用許、史兩家,現如今許、史兩家的大量人員在朝廷擔任要職,把外祖母王媼賜“博平君”稱號,把舅父王無故和王武先賜關內侯爵,接着又分別封爲平昌侯、樂昌侯,我算了一下,短短十天時間,對王家的賞賜就以萬萬計。”

任宣見霍禹對宣帝怨恨很深,這樣下去十分危險,就懇切勸道:“大將軍病逝了,他的時代也就結束了,您霍家再不可能把持國家權柄,將生殺予奪操在手中。廷尉李種、王平、左馮翊賈勝胡以及車丞相的女婿少府徐仁,都因冒犯大將軍的意旨而被下獄而死;使樂成這樣的小戶人家子弟因爲受到大將軍寵愛官至九卿,爵爲列侯;朝廷官員很多隻事奉馮子都、王子方等人,根本不把丞相放在眼裡,這些現在都不可能了。如今許、史兩家是天子的骨肉姻親,得到尊貴正是理所當然,這是各自有自己的時代。大司馬您如果因此而心懷怨恨,還外露於行,我認爲這就不應該了。”

任宣的意思很明確:一朝天子一朝臣,各領風騷數十年;識時務爲俊傑,認現實求平安。

霍禹聽後沉默不語。過了幾天,霍禹才怏怏去上朝處理事務。

地節四年(公元前66年)五月,山陽郡、濟陰郡兩地下了一場冰雹,如雞蛋般大小,深二尺五寸,有二十多人被冰雹砸死,當地的飛鳥全部喪生。

接到奏報,宣帝藉機敲打霍氏家族,他在所下的一封詔書中說:“父子之親,夫婦之道,是出於天性。雖有禍患,仍願捨身與冒險相救。真誠的愛結於心,仁厚出於自然,這是不可能違背的啊!從現在起,凡兒子爲首藏匿犯罪的父母,妻子藏匿犯罪的丈夫,孫子藏匿犯罪的祖父母,都可以不問罪。另如父母匿犯罪的兒子,丈夫匿犯罪的妻子,祖父母匿犯罪的孫子,罪不致於死的,都要上報廷尉與奏明皇上後再行決斷。”

宣帝在詔書中這樣說,除了繼續貫徹他的“尚德緩刑”的理念外,還有一個用意,他暗示霍禹等霍家子女,只要退出權要部門回家後從此收斂約束,包括毒殺原皇后在內的罪行都可以寬赦不究。

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下)第八章 喪侄失子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上)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下)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下)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五章 娶妻亡兄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下)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九章 奉旨建宮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第三章 入宮侍帝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十章 兩友蒙難第七章 秘密跟蹤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五章 娶妻亡兄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下)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下)第十六章 維穩安民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上)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下篇:果敢廢立的鐵腕強臣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下)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三章 入宮侍帝
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下)第八章 喪侄失子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上)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下)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下)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五章 娶妻亡兄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下)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九章 奉旨建宮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第三章 入宮侍帝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十章 兩友蒙難第七章 秘密跟蹤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五章 娶妻亡兄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下)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下)第十六章 維穩安民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上)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下篇:果敢廢立的鐵腕強臣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下)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三章 入宮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