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以酒論友

秦熠興致勃勃地抱着木盒回到小院,奔宵見他回來,歡嘶一聲。他跑過去一把摟住奔宵的脖頸,將手中的盒子在奔宵眼前一晃:“夥計,我找到適合我的槍法和劍法了。”無意中低頭一看,食槽中空空如也,這纔想起自己從早晨到現在還水米未進,而奔宵想必也餓了,連忙將食水加足,輕拍奔宵的頭顱:“夥計,你先吃着,我也要去吃飯了。”將木盒放回房中,出門向書院外的學子樓行去。

來到學子樓二樓,找了一張空着的桌位坐下,向小二叫了飯菜,大口吃了起來。

“咣!”一隻酒罈子擲在了桌上。秦熠擡頭一看, 眼前出現了一張黝黑的大臉,臉上兩隻銅鈴般的眼睛正直愣愣的看着自己。心中好奇,起身問道:“這位兄臺,有何見教?”

那大漢直起身形,拍拍桌上的酒罈子,咧開大嘴嘿嘿一笑:“我要找你喝酒。”

秦熠見這大漢身軀昂藏,配上一身黑色的武士服顯得威武不凡,暗讚一聲:“好一個威猛的漢子。”也不多話,抱過十斤重的酒罈子,拍開壇口封泥,從桌上拿過兩隻大海碗,將酒倒滿,端起其中一碗向大漢點頭示意,咕咚、咕咚,一口喝乾。

那大漢眯着雙眼緊盯秦熠,臉上笑意愈來愈濃,讚一聲:“好漢子,夠爽快。”端起另一碗酒一口喝乾,扯過酒罈子又將兩隻海碗滿上,道聲:“再來。”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二人你一碗,我一碗,不過一會兒,壇中的酒全落入了二人肚中。那漢子將手中酒碗擲在桌上,連聲大呼:“痛快,痛快。兄弟好漢子,夠資格與我和大哥相交。”說罷,轉頭對旁邊桌上的一人叫道:“大哥,過來坐。”

秦熠轉頭看去,見這人風骨偉岸,面色白淨,身穿一件白色武士服。不禁暗笑:“這二人一黑一白,到也相映成趣。” 向二人抱拳施禮道:“在下秦熠,不知二位兄臺如何稱呼。”

這人快步走上前來,拱手說道:“秦兄不必多禮,在下晏聞,北周雁門人;這是我二弟陸榛,北周涿郡人,我們俱是五原書院的學子。”

秦熠聞言大喜:“小弟我剛到書院就已聞二位的大名,今有幸在此相識,心中不勝歡喜。來,快快請坐。”招呼小二重新上了一桌酒席,三人落座,邊吃邊談。

晏聞端起酒杯對秦熠說道:“我這二弟生平有兩大嗜好,一是打架,二是喝酒。剛纔唐突之處還請秦兄不要見笑。”

陸榛咧嘴一笑:“不錯,不錯,我陸榛見到不順眼的人,就找他打架;見到投緣的人,就找他喝酒。不瞞秦兄弟,我這大哥就是我喝來的。”

秦熠哈哈大笑:“陸兄爽快之人,小弟我只覺相見恨晚,豈能見笑。”

陸榛拍桌叫道“秦兄弟這次在知兵堂談兵論謀,練武場掌碎石鎖,行事灑脫不羈,很是對我的胃口。今日以酒相試,更是痛快。”

秦熠說道:“既是如此,晏兄兵法、武藝皆有不凡的造詣,陸兄武藝戰遍書院沒有敵手。日後小弟少不得要找二位多多切磋。”

陸榛大喜:“秦兄弟此言甚和我意。你來找我老陸比試武藝,這正是老陸我平生最喜歡的事情,不過這切磋兵法嗎,就去找大哥吧,我對這玩意不感興趣。”

晏聞也笑道:“陸榛說的不錯,以兄弟的才學,就算你不來找我們,我們也要來找你。能和你互相切磋兵法、武藝,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三人相顧大笑。

稍頃,晏聞話鋒一轉,問秦熠道:“秦兄弟兵法精熟,內功不凡,兼通經史。日後必是聞名大陸的人物。不知以後有何打算?”

秦熠搖頭嘆道:“俗話說,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不過我覺得在這皇權至上的時代,這貨賣不賣得出去,能賣出多少,是不由我們來左右的;我們能左右的無非是貨賣不賣、賣給誰。故依小弟看來,學會這文武藝,一是爲了滿足自己求知的願望,二是讓自己先有一個安身立命的本事。若天下形勢有有變,就做一番兼濟天下的功業;若天下太平,就獨善其身,作一個逍遙之人足以。”

陸榛拍桌讚道:“快哉,兄弟此言甚和我意,來,我敬你一杯。”

晏聞感慨道:“兄弟此言也有道理。可是我總覺得學了這一身本事,若是不能一展所長,搏一番功名,豈不是愧對自己所學。”

秦熠道:“這有何難,當今中原四國爭衡,各國國君求賢若渴。以晏兄的才學何愁畢業後找不到明主。”

晏聞笑道:“兄弟所言甚是,當今四國爭衡已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國與國之間的情形又各不相同。南楚國人口衆多,物產豐富,加之歷代君主注重經濟發展,現在已成爲四國中最富有的國家。可惜此國地處長江以南,國中重文輕武,對於經史科和商算科的學子來說,到那倒是大有用武之地,對我輩之人來說,那裡就不是一個好去處。

晉國以武立國,可惜地處中原,西臨西秦、北接北周、南面與南楚隔江相望,除非他擅自撕毀百年前四國泰山會盟時所簽訂的和平協議,否則很少有用兵的機會。也不是我輩的好去處。

北周國本是我的故國,其國君周慎雖然也求賢若渴,但他爲人多疑,好才而不會用才。其人喜好對朝中衆臣玩弄那分權平衡之術,讓朝中衆臣相互牽制,不讓一人獨大。這種國策在一個和平一統的國家自有其可取之處,可用在這外有突厥壓迫,內有四國爭衡的時代,就不妥了。現在朝中衆臣要想發揮自己所學,根本不可能。這也是爲何北周國國力在四國中處於劣勢的原因。還好其北面強國突厥和西秦國是世仇,一直和西秦國征戰。若是其揮軍攻打北周國,想必情勢更糟。家父曾爲北周國一品柱國將軍,就是在心灰意冷之下辭官隱居。

西秦國軍隊戰力居四國之冠,國中文武並重,國君秦琦知人善任。歷來是對抗圖文國和突厥汗國的主戰國家。是我輩之人能一展所長的好去處。等我畢業後,就去西秦國博一番功名。”

秦熠聽到這裡,對自己的國家在學子們心中有這樣的地位,心中很是高興。

陸榛嚷嚷道:“大哥說的很有道理,不過還是秦兄弟的話對我胃口。反正我老陸在這裡要學武有書看,要打架,找得到人。暫時不去考慮那麼多。”

三人邊吃邊談,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正在談笑間,忽聽身後傳來一個少女的聲音:“三位兄臺請了,我可以在這座下麼?”

第八章 掌碎石鎖第三十三章 真相初現第五十章 秦熠打擂第十二章 圖文定計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四十八章 陸榛揚威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三十一章 或怒或喜第二章 長街突圍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二十一章 月夜行刺第十二章 圖文定計第二十一章 月夜行刺第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章 勝負難料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三十七章 一無所獲第二十九章 初現端倪第二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第七章 藝成下山第十二章 圖文定計第九章 槍劍之術第三十七章 一無所獲第五章 晉國王子第七章 臺下觀武第一章 酒樓破襲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三十八章 圖文使者第二十六章 疑雲再起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七章 藝成下山第八章 掌碎石鎖第二十章 赴宴風波第三章 五原書院第十二章 圖文定計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十九章 公主求助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二章 一見如故第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一章 或怒或喜第四十七章 羣雄中計第四十五章 襄州首富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二十九章 初現端倪第二十六章 疑雲再起第五章 晉國王子第四十五章 襄州首富第二十九章 初現端倪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二十章 赴宴風波第五章 相聚石鍾第九章 槍劍之術第五章 相聚石鍾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五章 相聚石鍾第二章 一見如故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十章 以酒論友第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七章 藝成下山第四章 書院初試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四十八章 陸榛揚威第八章 掌碎石鎖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第四十六章 再出奇招第四十一章 琴韻救場第三十五章 撥雲見日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第四十章 勝負難料第三十章 堂中舌戰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二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七章 羣雄中計第四十章 勝負難料第三十章 堂中舌戰第六章 當堂論兵第三十六章 喬裝探查第二十九章 初現端倪第八章 掌碎石鎖第二十五章 漢水圍殺第三十章 堂中舌戰第六章 當堂論兵第七章 藝成下山第三十七章 一無所獲第五章 晉國王子第十九章 公主求助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
第八章 掌碎石鎖第三十三章 真相初現第五十章 秦熠打擂第十二章 圖文定計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四十八章 陸榛揚威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三十一章 或怒或喜第二章 長街突圍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二十一章 月夜行刺第十二章 圖文定計第二十一章 月夜行刺第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章 勝負難料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三十七章 一無所獲第二十九章 初現端倪第二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第七章 藝成下山第十二章 圖文定計第九章 槍劍之術第三十七章 一無所獲第五章 晉國王子第七章 臺下觀武第一章 酒樓破襲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三十八章 圖文使者第二十六章 疑雲再起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七章 藝成下山第八章 掌碎石鎖第二十章 赴宴風波第三章 五原書院第十二章 圖文定計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十九章 公主求助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二章 一見如故第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一章 或怒或喜第四十七章 羣雄中計第四十五章 襄州首富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二十九章 初現端倪第二十六章 疑雲再起第五章 晉國王子第四十五章 襄州首富第二十九章 初現端倪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二十章 赴宴風波第五章 相聚石鍾第九章 槍劍之術第五章 相聚石鍾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五章 相聚石鍾第二章 一見如故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十章 以酒論友第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七章 藝成下山第四章 書院初試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四十八章 陸榛揚威第八章 掌碎石鎖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第四十六章 再出奇招第四十一章 琴韻救場第三十五章 撥雲見日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第四十章 勝負難料第三十章 堂中舌戰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二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七章 羣雄中計第四十章 勝負難料第三十章 堂中舌戰第六章 當堂論兵第三十六章 喬裝探查第二十九章 初現端倪第八章 掌碎石鎖第二十五章 漢水圍殺第三十章 堂中舌戰第六章 當堂論兵第七章 藝成下山第三十七章 一無所獲第五章 晉國王子第十九章 公主求助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