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七)

晏溫揣上了擬好的奏本,匆忙打起了轎,前往相府議事。他剛行到相府的門口,正欲下轎,便見一名小吏從遠處走來,向前問轎伕說:“轎子裡面坐得是何人?”

轎伕未及答話,便見晏溫掀開簾帷,應聲說道:“是我。”

“啊,是晏相!”小吏慌忙作了深揖。

“你看起來有別的話講。”晏溫一雙眼睛緊緊地盯着他。

小吏稟道:“大人,是這樣的,柳丞相今日不在此,您若找他有事,可教小人傳達。”

晏溫皺起眉:“柳公去幹什麼了?”

“柳公近日頭暈目眩,胸口又極不適,不堪公務,暫歸私邸療養去了。昨天就請了醫。”

晏溫喟嘆一聲,旋即說道:“好吧,那本官改日再來。”只見他輕輕一揮手,轎伕們便擡起轎杆,前面的布簾也跟着放了下去。

晏溫回到中書省的大堂,與衆人敘說了柳相養病之事,並詢問應對之策。鈕遠不敢開口,擡眼望了望四周,就從背後慢慢伸出兩根指頭,把洪立慎的袖子微微提了一下。

洪立慎心領神會,騰時站起:“晏參政,兵怨之事非同小可,萬一演成譁變,則國家將危矣,豈能遷延?您初行新政之時,柳丞相曾給您相機行事之大權,他老人家的苦心,不就是指望有人能夠挑起大梁嘛。今日正當獨斷一回。”衆人聽罷,一時間紛紛附和,爭言於晏溫面前。

晏溫雖然頗有疑慮,但見諸公無一反對者,心裡因此踏實了許多,便滿口允諾下了。

“還按原先的方針辦?”鈕遠特意問了一句。

“怎麼?”晏溫用冷眼向他一瞥,“我和他們整夜商量出來的結果,奉相想一句話否了嗎?那羣禁軍如此猖狂,連皇上的聖旨都不聽了,若不以威嚴鎮之,日後就要翻了天!這樣處置沒什麼不妥的。”

他顧自地講完話後,便捧起奏札,示與衆人道:“我即刻將它呈遞進宮,得了御批下來,就開始着手處理此事。沒問題了,汝等都散了罷。”

“是……”

衆人各自起身,朝着晏溫行完了禮,陸續走出大門;唯有李文守不願離去,坐在那兒悶頭沉思,許久才猶猶豫豫地走出來,與晏參政拜別。

晏溫順利請得了皇帝的批覆,遂派遣洪立慎帶着兩個小吏,去太肅、存肇兩大營張貼告示,宣讀命令。

禁兵們看着洪立慎又來到了軍營中,以爲必是中書省再次恩賜,個個俯首緘口,沒一個敢上前冒犯。

直到洪立慎讀出文告的內容,他們才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驚恐地面面廝覷,但尚未有人發出質疑;那洪立慎不顧他們的臉色,繼續念下去,竟接連說出‘散謠者罪不容赦’、‘不當威脅朝廷,阻礙新政’、‘軍士宜本分守職,不應干預外事’之類的話,終於將兵丁們全惹惱了。許多人不等他把話講完,便紛紛起立,指着正貼告示的小吏大罵,小吏被罵急了,不禁頂了句嘴,卻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使衆兵的聲勢愈發兇了,他們頓時一擁而上,爭搶着去撕扯告示,嚇得兩員小吏在人堆裡來回地鑽,存肇和太肅根本阻攔不住。

洪立慎站在點將臺上,遠看着有士兵甚至抄了兵器,氣沖沖地喊着那小吏的名字,似乎要動武之意;他面如土色,連忙扯着嗓子大喊:“諸位,諸位!冷靜一下!你們忘了嗎,本官前幾日還給你們帶了賞物,不能光記着朝廷的不好啊!”

“那如今這個告示又是什麼意思!”在他最前面的一個人質問着,身後的衆人也都緊跟着起鬨:“說啊,說啊!”

“我等皆是奉命而來,實非本意,”洪立慎一臉難色,“此乃晏相之命,不得不從。諸位深受國家大恩,還望體諒朝廷之不易,暫且忍耐!”

“怎麼?鈕奉相不能出來爲我們主持公道麼?爲什麼要聽晏溫的!”

“我們要聽奉相的命令!奉相給我們討個說法!”

抗議的浪潮蓋過了一切聲音,洪立慎快把嗓子叫啞了,都沒有人聽見他在說什麼。

“準備好了沒有?”鈕遠走進戶部的公署,凝望着曾粱手中的竹筆。

“按大人的吩咐,彈劾內容多增了五條,”曾粱將筆在硯臺裡旋了旋,“若您問的是署名的人數,不瞞您說,已經有三十八人了。”

“麻煩薌之講點大人物與我聽。”鈕遠不禁笑了起來。

“我看看……其中有洪立慎、李文守、高繼志、以及工部、刑部等部長官……”

“葉廷龍呢?”他突然發現沒有這個熟悉的名字。

曾粱稟道:“我上次勸過他,他說再看看,我便沒再與他接觸了。”

“絕不能缺少此人!”鈕遠按住了桌子,“現在軍營那邊正鬧着呢,如若不早日發難,真將造成一場大譁變了!薌之快快去兵部勸說葉永甲,時不我待呀!”

曾粱與他對視了一眼,慢慢頷首:“我這就去。”

蔡賢卿站在公署的門外,聽着遠處的股噪聲,不安地望着每一個路過的官員,不時向他們打聽情況。正在他焦慮之際,見曾粱也心事重重地向他這裡走來,便趕忙迎了上去:“曾尚書,你是跟着奉相的,可知道大營內出什麼事了?”

“我爲此事而來。如今禁中大亂,似有譁變之勢,除非罷免晏溫,否則難以收尾。”說着,曾粱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葉大人不着急嗎?”

“我都佩服他,這時候還沉得住氣,正在院子裡擺棋呢,”蔡賢卿揹着手,在門口徘徊,“我這還心煩意亂的……唉,你快去見他吧。”

曾粱正色道:“蔡大人,此正國家危急之時,廷龍乃是本朝重臣,豈可置酒高會,超然物外?爲大局計,蔡公當與我共入室勸諫,令其與你我匡救朝廷!”

“曾尚書,這個我當然答應。但你所來意圖,我還不知。”

曾粱將眉一橫:“與上次一樣,讓葉尚書在彈劾書上署名,剷除奸臣晏溫!”

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六)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一)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三)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一)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五)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四)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五)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六)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六)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二)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六)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六)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四)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序章 葬女、隱世(一)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六)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六)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五)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
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六)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一)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三)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一)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五)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四)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五)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六)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六)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二)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六)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六)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四)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序章 葬女、隱世(一)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六)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六)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五)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二)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