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

吳思經從屋外走了回去,他帶上門,只向四個客商擺了擺手。

“怎麼了?”長着絡腮鬍的番商放下手中的茶碗,吐出了嘴裡的一片茶葉。

“兵部的人來了,”吳思經垂着眼皮,嘆口氣道,“縣裡差人叫我們到寧河去審對筆跡,然後開工建廠。”

“那我們要立即動身了?”

“不必着急,我已備了些點心茶果送去,讓他暫且在廂房裡等候。先議我們的。”吳思經從容說道。

“今天您又要說什麼?”絡腮鬍對這幾日不停地往返都厭煩了。

“諸位莫覺得鄙人囉嗦,實在是此國的情況太過複雜、盤根錯節,絕不比南洋的生意好做。如要幹好這一筆買賣,必須行得謹慎。”吳思經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臉肅穆地說。

“那就有賴主教相助了。”胖番商識趣地接過了話。

“我自是會幫你們,這個義不容辭。可縱算是耕田的牛,它也得吃上幾口草料,何況我呢。”吳思經淡淡笑着,拿起茶碗,“最近我在寧河有一個酒樓正要翻修,但手頭頗緊,週轉不開。反正你們過幾日也要開廠,可否把木料偷偷運過來一些?到時候保全了我的財勢,也有餘力保護你們的利益。”

“主教,這木頭我們可以從船上運來,但這麼多的木料,再從北塘一批批運到縣城,沿路行走,實在惹人注目,躲藏不開啊。追究下來,連兵部都要被查問,你我豈能脫得了身?”絡腮鬍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主持新政的葉大人不是來了嗎,”胖番商爲他們另闢蹊徑,“我們可以向他提議,讓朝廷出工部倉庫的木料、磚石,來爲我們建廠。京裡的木材必然送至縣裡,令我等前去支領,我們就地分幾批材料給您便是了,路程短,引不起外人的懷疑。如此一來,爲官府節省了時間,爲我們節省了運費,爲主教修好了酒樓,漢文中講‘兩全其美’,我們卻是多了一個!”

“不錯!”衆人都不禁起身叫好。

吳思經也跟着點了點頭,只是略微皺眉:“如果是葉永甲一個人來寧河,您的計策定能成功;可如今侍郎蔡賢卿隨從着……此人不簡單啊。”

絡腮鬍反而冷哼一聲,捋着鬍鬚直笑:“主教,現在北方的勁敵正盯着他們的國防,他們的心裡比誰都着急,哪還顧得上討價還價?對咱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要奉祖宗似的供養,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寧河縣令終於在一片迷迷糊糊中睡起。他感覺背後有人推他,轉身怒眼一瞧,見是個書辦跪在那裡:“稟大人,外面請的幾位番人一同到了。”

“知道了。”縣令揮手打發他出去,隨即揉了揉太陽穴,腦袋還有些疼。坐在那裡愣了片刻,方纔起身打理了官服,洗過臉,想到院子裡找衆清客們,卻得知他們已經告辭離開了,便連說幾聲‘無趣’,把桌上的酒盡數撤去。

葉永甲和蔡賢卿也從客房出來了,他們一直未敢睡下,聽說吳思經等已至二堂,便匆匆前往會面。

吳思經悶坐在正朝門口的椅子上,忽然聽見院子裡有腳步聲,擡頭一望,竟與蔡賢卿的目光碰上了,不勝驚恐。

“哦,幾位都來了啊,”蔡賢卿淡定地微笑着,“我正想認識一下呢。吳主教,你怎麼也隨之而來了?”

吳思經心中不安,無奈作揖答道:“在下因縣令召喚,不得不來了一趟寧河,並非自行隨之。”

“唉,您說這寧河縣是不是多事?”蔡賢卿挨在他的旁邊坐下了,與他開着玩笑,“你只是個從中拉線的,幫了幾個小忙,就被官府認成他們的同夥了。難不成您會向着他們的利益,坑害兵部?”

吳思經的眼球飛速地轉了兩圈,低頭無言。

“哈哈,不能吧,絕不可能。”蔡賢卿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知縣大人到!”

衙役喊這一聲,衆人都擡起了頭,只見縣令踏着昏昏沉沉的步子,頭也歪了一些,竟差點沒邁過那道門檻。

葉永甲忍着一肚子氣,勉強地看着他坐在了西側的圈椅上。

“今日不爲別的,專爲審對筆跡,”縣令開門見山地說,“不耽誤大家時間了。來人,上文書,還有筆墨紙硯。”

須臾,衙役將所需之物悉數拿了進來,由絡腮鬍的番商先寫,依次覈對筆跡,俱爲吻合。

“好,”縣令從袖中掏出一枚小印,“都沒有問題了。寧河將縣秉承上意,准許爾等番商開工辦廠!”言罷,將小印深深一戳,蓋好了字,轉交書辦;書辦即現行謄寫,命一份存放縣衙,一份留與番商,盡行收好。

“你們沒有疑問了吧?”縣令揉搓着發疼的腦袋,瞥向他們。

“既然葉大人也在此處,”絡腮鬍說道,“那我就有一個提案要提。我等雖有大船,然走海運木,亦甚耗財力物力。可否請朝廷發工部之倉庫,爲我等建廠?畢竟這火器廠也是你們天朝的東西呀。”

葉永甲深恐其中有詐,不敢直接就拿主意,反而疑慮重重地望向蔡賢卿。

蔡賢卿同樣不置可否,竟轉頭問了吳思經一句:“吳主教,你的意思呢?認不認同他們?”

吳思經在十分悠閒地聽着,彷彿置身事外,此時卻忽然來了這麼一句話,驚得他手足無措,瞪着個圓溜溜的眼睛,半天才想出了應對之辭:“啊,此事我聽過幾位說起,不過不解其中緣故,對朝廷各部之職責亦不明白,便未深究。二位大人,請恕吳某無知,只曉得幫點力所能及的忙。”

“好吧,”蔡賢卿一口答應了下來,連葉永甲都頗感吃驚,“這個提議可以接受。諸位安心回宅舍等待,朝廷的回覆不三日便能到。”

衆人都看着葉永甲,葉永甲自然鬆了這個口:“一切都按蔡侍郎所說。”

吳思經見他們都準備離開了,自己也暗中吐了一口氣,慶幸這次的有驚無險。他正要隨之走出門外,忽然被一個有力的聲音震住:

“唉,吳主教,我們可以再敘一敘。”

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三)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五)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一)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四)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六)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一章 識舊、移基(一)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二)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四)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六)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四)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十章 通鹽、焚誣(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六)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二)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
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三)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五)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一)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四)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六)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一章 識舊、移基(一)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二)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四)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四)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二)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六)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四)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十章 通鹽、焚誣(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六)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二)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五)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