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二)

不過多久,文忠已糾集了幾位名望甚重的鄉紳,請他們寫了幾封信,由他認識的小吏遞到巡撫那裡。

鄺昌接了這許多書信,心中犯難,便喚來心腹,一一與言之。

那心腹拿起信札,說道:“既然滿城的人都支持他,何必再掀風浪?”

“哦……”鄺昌猶自不置可否。

心腹進而勸諫:“陳同袍這廝雖心不向我,但不同於前時的知府,他是個識時務的人。江都四面八方都是我們的人,這點很明顯,聰明的都不會反抗。待萬、陸覆滅,加以厚待,則爲我所用矣,豈不妙哉?”

鄺昌聽罷,頓時拍案而起:“就按着這個辦!”

“您若要收攬人心,可趁機喚諸位人物來衙商定,我們再順着去做,便都心悅誠服了。”

鄺昌點了點頭,手一指他:“我是個粗人,到底不知事理。這些東西,交給你去辦吧。”

“是。”

經鄺巡撫的邀請,一干人衆聚集到了衙門,各自陳說意見,終是一致推薦陳同袍來任。鄺昌見此局面,自己也難尋退路了,便寫了上書,請朝廷速速定奪。

“這上書你怎麼看?”在某一處宮殿裡,一個手握劍柄的男人立在陰暗的光線中。

“鄺昌身邊智囊不少,應該不會出岔子。”他身後的人慢慢回答。

“問題不出在這兒,”那男人一轉頭,“萬陸挾南京之咽喉,若不早日除之,更添後患之無窮也。”

“不如……”

“不如什麼?”

“請聖駕南巡,將軍親往南京,一窺其勢,即可趁而滅之。”

“……我考慮考慮,”他說,“眼下這知府的事,按鄺昌說的辦。”

陳同袍穿了一身鮮亮的官服,走進巡撫衙門,官員小吏等見了,莫不稱賀道:“恭喜你了,陳大人!陳知府!”

陳同袍只對他們一笑,便到了書房內,參拜巡撫。

鄺巡撫拽拽他的衣服,笑道:“你這身不錯啊!比之前那個王八蛋穿上好多了。”

同袍不敢說什麼,惶恐稱是。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仰頭問,“你不起碼要燒上一把?”

同袍聽出了他的意思,慌躬身說:“下官當清除奸吏,一整吏治,全由巡撫大人安排。”

“哈哈,陳知府有大志啊!”鄺昌說着,不禁拍起大腿,狂笑不止。

陳同袍回到了自己的衙門,連位子都沒坐上呢,便將一封信扎遞給心腹小吏:“你把這信交到南京葉府上,放心走正門出去。”

小吏不多言,答應了一聲,隨後出去。他行至城門口,果然被官兵攔住,一搜身,只搜出那封信來。拆開一瞧,不過是敘舊的一些話,不值一提。官兵便放了他去,小吏復乘上馬,跑向南京。

“陸大人,好事!好事!”鄭師嚴滿面春風地走來,“江都出了變故,遍佈鎮江的柳黨都回去了!”

陸放軒還未開口,齊諮就着急地問:“怎麼一回事?”

鄭把領坐在椅子上:“揚州知府因反抗柳黨,被柳賊免了職,換了個新官上任。江都縣都不太平了,他們不就一個個溜回去了。”

“鎮江有方劍才的染坊要保,艱苦了幾個月,今日總算不難了,我們後方穩固矣!”齊諮說罷,又走向陸放軒,見他低壓雙眉,面目緊繃,若有所思的模樣。

“您說呢?”齊諮的底氣又不足了。

“只怕萬和順這次不願意和我真正講和,”陸放軒捋着鬍鬚,“一直這麼相持下去,僅靠方劍才一人,我們什麼都幹不了。”

“有了除夕合兵一事,和談應該能順利進行。”鄭師嚴說,“您可放心受邀,去王府裡商議。”

陸放軒卻不以爲然:“這場談和是個鴻門宴。他必然要提條件,萬一沒談攏,我出不了王府。”

齊諮鼻子裡冷哼一聲,大聲叫道:“萬老賊敢?我圍書院的時候,那廝就躲在後頭,嚇得屁沒放一個!”

鄭師嚴將他推了一把:“陸大人說的是啊,這廝擅會弄險,又不是沒見識過,齊把領豈能掉以輕心?”

正值陸放軒躊躇未定之時,見一兵士上堂跪稟:“陸大人、二位把領,萬黨的人又在催促,說:‘請您速速前去’。”

“去就去,他媽的……”齊諮有了幾分火氣,見陸放軒還是悶坐不動,便去拽他的胳膊:“陸兄,有下官我陪着,就不信他們敢害您!只管去,千萬別讓老賊看了笑話。”

陸放軒又望了望鄭師嚴的眼睛,後者露出了肯定的目光。他一咬牙:“去!”

一隊隊士兵在萬和順的喝令下,將四下的角門都嚴防死守起來。儘管如此,萬和順還覺得不怎麼保險,與那幾個軍官商量着,準備再派些人手。

“王……郡王,”一個軍官訴着苦,“我這裡能派的都派走了,實在抽不出人了。”

“城裡的兵還有不少,你接着調;城裡沒有,去城外營裡再拉人出來。”萬和順不滿地命令着。

“好,小人去調。派在哪裡?”那軍官無可奈何地站起身。

“待客廳左右有幾間屋,你把兵都安排進去。”萬和順道。

軍官摸了摸耳朵,還以爲自己聽錯了話,忙問:“陸大人包括幾位官老爺都要在那兒議事,派兵……要幹嘛?”

萬和順和善地微笑着:“沒什麼,保證他們的安全而已,你就別多問了。”

軍官看見萬和順這副笑臉,也不覺有什麼陰謀,老老實實地去了。

“迎陸大人入府!”

一聲長喝,陸放軒踏過大門的門檻,兩旁的士兵悉數跪了過去,而面前的萬和順自是熱情萬丈:“好兄弟呀,我們許久不見了!”

陸放軒也笑呵呵的:“是啊,許久不見!爲了共除奸黨、齊抗柳賊,這次一定要萬分團結!”

萬和順聽罷,挽住他的手,往前就走。

走了一段路,他見齊諮一直跟在陸放軒身後,目光裡殺氣騰騰,自己不免稍懷擔憂,便停下來,和陸放軒道:“咱們兄弟商談,不必帶兵,這樣心裡也都舒服。你看,萬某身邊無一兵一卒……”

齊諮聽罷,心中陡然一驚。

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九章 瞞情、謀符(三)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序章 葬女、隱世(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四)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四)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六)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二)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一)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三)
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九章 瞞情、謀符(三)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二)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二)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四)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序章 葬女、隱世(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四)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四)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六)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二)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一)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