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當趙亓說到“我反對百採改革,並會一反到底”時,程逾白側過身,望向國展海報。

在他右手邊有一幅巨大無比的航海圖,上述寫着“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這條標語也是此屆國展的宣傳語。

山色川光南國天,珠峰千仞綠江前;蕭蕭佇立秋雲上,多是龍攜出玉淵。可以說景德鎮陶瓷的發展,是大航海時代裡相當寶貴的一筆,程逾白看得認真,面容沒什麼起伏,但是徐清了解他的習慣。他下意識去摸右側口袋,不是找煙就是打火機。

“當時看着他,不知道爲什麼想起老師家裡那隻天青釉茶碗,青色很淡,幾近白玉,乍一看攝魂奪魄,再細看上頭有一片片的裂紋,於是就也看不清殘缺的意義。”

譬若程逾白,明明活在世俗裡,會煩躁,想排解,步步爲營仍舊遭人背叛。看着他在那麼多雙眼睛的注視下無路可走,便似那裂紋,有了人慾。

老師說程逾白喜歡青瓷是有原因的,正如那天青霧白的釉色,沒一處不情深,他和瓷器之間有着太多無以言說的交集。

她想到以前種種,感慨自己沒有學習古瓷的天分,就連青瓷,也常常分不清越窯系和汝窯系的區別。徐稚柳同她解釋:“汝窯和越窯採用不同的窯爐結構,越窯使用龍窯。龍窖大多建在平緩的山坡上,窖身狹長,頭低尾高,因其始終燃柴,火焰長,升溫很快,可以生成很好的還原氣氛,適合燒製青瓷。越窖青瓷在唐宋時釉色呈青黃、黃或青中含黃或青,無開片。”

而汝窯多爲饅頭窯,結構和火焰升溫方式都與龍窯不同,因此燒製的青瓷多以天青爲正色,密佈開片。

徐清說的裂紋,專業術語就是開片。上次在仿古窯廠,秦風拿一件釉裡紅梅花冰裂紋的開片給她看,提及程逾白對“殘缺”的看法,總結下來是四個字——驚心動魄。

也不知他如今親身體會人世間一道道裂痕,心裡是什麼感覺。

下午高雯從百忙之中抽了個空和徐清打電話,語氣算不上太好:“都是幫什麼人啊,明知是我高雯的場子還借我名頭惹事,真是氣死了!你是不知道,我這一天光接電話就接到手軟,還得給他們擦屁股!你走了之後程逾白把趙亓堵在房間,也不知裡面在說什麼,就聽到叮叮哐哐的,外頭圍一幫看戲的,打都打不走,幸虧後來埃爾出現替我解圍,不然好好的一場展覽都要被他們毀了!”

鬧了這一出,相關領導當然要問責,高雯聲音轉冷:“晚上我不去了,要給領導彙報情況。”

哪裡是彙報?挨批還差不多,高雯提起就來氣,“說來也是稀奇,程逾白把房間裡能砸的全都砸的,偏幾隻裝飾性的瓷瓶一點損壞都沒有,我進去的時候麥穗還好好插在瓶子裡,不過那些桌椅也夠他賠了。”

她又說,“我腦子嗡嗡疼,實在幫不上你,晚上你自己一個人去好不好?就在前門國宴的杜丹包廂。”

“那不如改期?”

高雯笑了:“你躲得過初一,能躲得過十五?他又不是吃人的妖怪,你怕什麼?就當代我去問他一句,今天整這麼一出,有把我高雯放在眼裡嗎?”

徐清明白過來,就算領導沒找高雯,估計今晚高雯也不會去。趙亓在媒體記者面前公開表態,對百採改革一反到底,其受益者和幕後推動者是誰不言而喻。雖然還不清楚朱榮和趙亓的實際關係,就以目前情況來看,受害人是程逾白無疑。

今天這齣戲就是專門爲程逾白唱的,趙亓、埃爾都是引他上鉤的誘餌。

要說另一個受害人,那就是高雯了。高雯生氣的是,她與朱榮多少有那麼一點私情,可男人啊,用你的時候是千般好萬般好,不用你的時候當真翻臉無情。

“我正在氣頭上,懶得應付他,不去也好,省得一個衝動動起手來,反倒牽累你。”

高雯說,“我跟他不在一個系統,論職級也差不到哪裡去,就算不給他臉,也能混得下去。你就不一樣了,純元瓷協是個什麼情況你還沒摸出點名堂?那就是個狼窩,你在裡頭一天,就要在他手下過活,即便出了瓷協,景德鎮的圈子攏共就這麼大,早晚碰到一起,想想將來,甭管什麼氣性都先忍下來。”

徐清的確是既躲不起也惹不起,既然如此,去看看又何妨?

這要放在平時就算了,今天日子特殊,胖子要走,程逾白白天也吃了這麼大個瓜落,晚上她還要去應酬朱榮嗎?

徐稚柳提醒她:“晚上真的不去送胖子嗎?以後也許再也見不着了。”

“不去了。”徐清努努嘴,“我和他們五年沒見,能說的其實不多,去了或許他們還會不自在。”

她不知想起什麼,把雜亂的思緒從腦中驅除,“馬上就是第四次討論會了,趙亓今天公開表態,程逾白一定會有所反擊,我要知道朱榮的底在哪裡。”

晚上她提前半小時到了牡丹包廂,點一壺大紅袍,還開了瓶紅酒,讓服務員先去醒酒,留一些新鮮空運的海鮮,爾後在沙發上等待朱榮。不想到了約定時間六點半,朱榮仍未現身,等到七點,包廂裡始終只有徐清一人。

服務員拿着紅酒來問她意思,她表示再等等。徐稚柳看她神色平淡,想起朱榮今天辦的事,白天才剛教訓過程逾白,晚上又來教訓她,大概還記着內調會被放鴿子的仇,勢要給她好看。

“這算小以懲戒?”

徐清也不知道,枉顧堂堂純元瓷協協會會長的權威,要被教訓到什麼程度纔算完,只她有種感覺,朱榮不會只是如此。

“不如我們走吧?現在去還來得及。”

陋巷餐食雖平凡,但未必比不上國宴富麗。許多時候,他們只是無法決定自己身在何處。徐清低頭看了眼時間,已經七點多了,或許朱榮今天不會來?

說話間,門外響起腳步聲,徐稚柳移步上前。他仗着優勢走到人前,先一步看清來人,繼而定在原地。

徐清轉頭時,朱榮已經進門。她起身相迎,這纔看到尾隨朱榮其後的身影,亦是和徐稚柳一樣的定住。

朱榮自顧脫下外套,在兩人中間比劃了下:“怎麼都不說話?你們不是老朋友麼。”

廖亦凡上前一步,替朱榮接過外套掛在衣架上,笑着說:“想着給她一個驚喜,還沒來得及告訴她。”

“哦?”

這下看着倒不知是驚喜還是驚嚇了。

朱榮先行坐在上首,看到擺在正中的大紅袍,動作略停了停,隨後朝二人點頭示意:“都坐吧,亦凡是這次摩冠杯比賽冠軍,’秋山’你也看過了吧?當之無愧的魁首,這麼好的人才怎麼能放過?我打算吸納進協會。聽說你們是同班同學,現在還在同一家公司?”

“嗯,我和徐清認識很多年了。”

“那確實有緣,我想着以後還要在同一個協會,正好今晚有空,就叫他一道來了,你不介意吧?”

徐清說:“不介意。”

朱榮環視一圈:“高雯呢?”

“她突然身體不舒服,不能來了。”

“身體不舒服,去醫院了嗎?”

“不要緊的,躺一會兒就好了。”

見徐清神色坦然,朱榮微挑了挑眉,沒有再問。高雯是什麼性子他清楚,言出必行的人,要真想見他的話,哪怕上了手術檯也會來,現在不來,擺明不給他面子。

徐清曉得替高雯遮掩,也算維護他的臉面,是個聰明人。

“估計今天展館裡跑來跑去,累着了,早點休息也好。”朱榮問她,“你今天也在國展吧?”

“嗯,早上去看了開幕式,中午吃完飯有點事就先走了。”

“是不是挺熱鬧的?”

“確實熱鬧。”

朱榮不動聲色地笑笑,廖亦凡今天忙了一天,沒有機會去國展,也沒聽出別的意思,就說:“等過兩天正式開放,我也去看看,聽說今年展出了不少私人收藏?”

“是,程逾白拿了只雞缸杯。”

廖亦凡微微詫異。

他詫異的不是程逾白把雞缸杯拿去展出,而是程逾白居然能收藏雞缸杯。他越發感覺到自己和程逾白的差異:“那改明兒一定要去看看了。”

“這事不急,你先把入會流程走了,記得履歷報告要領導簽過字才行,再讓徐清給你寫封推薦信,我這邊也方便通過。”

廖亦凡面露喜色:“好,那我明天就去辦,謝謝會長。”

服務員送來醒好的紅酒,朱榮說不要,換成白的。廖亦凡起身給朱榮倒酒,小小的虎口杯不住搖晃,水愣是沒溢出來一滴。朱榮接過去,朝徐清那頭看了一眼。

廖亦凡當即也給徐清倒酒:“謝謝你,徐清。”

“謝我做什麼?之前就說過要給你推薦的,不過我看年度發展目標好像已經滿了,也不知道你今年能不能申請得上。”

協會發展會員也講究流程,一般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要提交正式材料,通過層層審覈。徐清正好趕上下半年那一波,在往屆名單裡已經是人數最多的一次。

廖亦凡啊了一聲,掩不住失落。

朱榮說:“凡事都有例外,今年似你和亦凡,都是非常優秀的,當然要給予方便。我記得你當時走流程,就比其他人快了半個月吧?”

那時臨到百採改革第三次討論會,朱榮急着把她加進去,方便內部旁聽,她也就順理成章開了後門。這會兒朱榮再說什麼“例外”、“方便”,看樣子是要故技重施,重用廖亦凡。

徐清聽懂了朱榮的意思,不再多說什麼,擡手和二人碰杯,聊些有的沒的,一頓飯吃得也算風平浪靜。

酒過三巡,她提起正事,就內調會失約一事給朱榮道歉,希望他不計前嫌,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朱榮看她微弓着腰,酒遞到面前來,一動不動,只審視着她。

徐清站了一會兒,腰隱隱開始發酸,酒杯雖然不重,隻手臂一直懸空着,手腕吃力,不禁抖動了兩下。朱榮看到,虛手往下一按,把酒送回桌邊。

“這年頭外面什麼人都有,以爲酒桌上就能一笑泯恩仇,我是吃了太多虧,生生被搞怕了。咱們還是先話說清楚,再喝也不遲。”

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96章第44章第58章第41章第127章第26章第129章第81章第35章第53章第22章第60章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2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75章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穀雨第111章前傳(7)第70章第69章前傳(1)第81章第26章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25章前傳(4)第108章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120章第109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68章第3章第95章第35章第7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章第43章第49章前傳(9)第49章第122章 乾隆五十八年 寒露前傳(6)第29章第21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穀雨第97章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36章第127章第50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立夏第96章第22章第47章第49章第60章第109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107章第30章前傳(2)第116章第97章第28章第24章第67章第103章前傳(7)第69章前傳(9)第41章第33章第9章第78章第30章第27章第5章第49章第45章第42章第52章第57章第119章第23章第3章第15章第15章第3章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前傳(5)第26章前傳(1)第78章第59章第125章第85章第124章
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96章第44章第58章第41章第127章第26章第129章第81章第35章第53章第22章第60章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2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75章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穀雨第111章前傳(7)第70章第69章前傳(1)第81章第26章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25章前傳(4)第108章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120章第109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68章第3章第95章第35章第7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章第43章第49章前傳(9)第49章第122章 乾隆五十八年 寒露前傳(6)第29章第21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穀雨第97章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36章第127章第50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立夏第96章第22章第47章第49章第60章第109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107章第30章前傳(2)第116章第97章第28章第24章第67章第103章前傳(7)第69章前傳(9)第41章第33章第9章第78章第30章第27章第5章第49章第45章第42章第52章第57章第119章第23章第3章第15章第15章第3章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前傳(5)第26章前傳(1)第78章第59章第125章第85章第1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