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傳(5)

樑佩秋再一次悄悄爬上樹時,被王瑜捉了個正着。王瑜問他:“以前我睜隻眼閉隻眼,只因你沒有太出格,現在竟公然上門去了,我要是再不管,外頭該以爲我王瑜是紙糊的老虎,隨便任人欺負了!說,是徐忠那老東西給你餵了迷魂湯還是徐稚柳個小王八蛋給你下了藥,你怎麼就惦記上湖田窯了?他們窯廠裡都是一等一的把莊師傅,你去了那邊能嚐到什麼甜頭,王叔我虧待你了嗎?”

“沒。”

“那你怎麼總想着跳槽?想漲工錢?”

“不是。”

“不是爲了工錢那是爲了什麼?”

樑佩秋默默道,當然是爲了小徐東家。他義正言辭道:“他不是小王八蛋。”

王瑜樂了:“你怎麼知道他不是?徐稚柳投奔徐忠時毛都還沒長齊,你再看看他現在,有哪一點年輕人該有的樣子?整日眉頭緊鎖,心機深沉,想着做龍頭老大,絕不是善茬。佩秋,你可千萬不要被他騙了。”

纔不會,樑佩秋暗道。

其實那一天他聽到了前院裡那番話,要不是小廝突然出現,也許他能聽到更多。原來那一晚,月亮又大又圓,並不是料到他藏身樹後,突然丟給他的驚喜小糖果,而是爲了哄他傷心的小書童。原來那一晚有他在意的人離開了人世,可他竟然還是去巡夜了。

窯廠有護衛,不用擔心賊人偷竊,窯內也有人兩班倒看守,不用擔心發生事故,可他十年如一日巡窯,爲的是什麼?雖也不甚明瞭,但樑佩秋還是禁不住感慨:他實是個勤勉的人啊。

若非家道中斷,或許他會如大家期望那般,騎着高頭大馬簪花遊街吧?

真是可惜了。

隨即轉念一想,若非如此,他這輩子又怎可能離他這麼近?於是又偷偷地開心起來。

王瑜離開時三更天已過,獅子弄的月色下不會再有他想見的人,可不知道爲什麼,樑佩秋心裡惴惴的,總覺得不看一眼不能放心,於是一口氣爬上樹頂。

果然啊,不是給他的糖果呢。

只他不知,徐稚柳生平第一次缺席巡夜,是因爲病了。

聽說年後開朝乾隆皇帝就大發雷霆,皇后遭到申飭,概爲統管後宮不力,卻是大辦太監司,着令安十九即刻回京述職。三窯九會主事當家連夜把徐忠請了過去,十五天還沒亮就開始張羅擺酒送別安十九,徐稚柳也去了,元宵盛會,賓主盡歡,然當夜回來就受了風寒,加上庶務不斷,不知怎的夜裡發起高燒,常年繃着的人,突然一口氣泄了,不得病來如山倒?

在時年印象裡,徐稚柳從未在三更天之前合過眼,每每巡視完窯廠回來還要處理窯務,天明時分方纔能小憩一會兒,多數時候剛躺下就會被管事叫醒。

也不知安十九臨走之前說了句什麼,徐稚柳病中迷迷糊糊,眉頭仍緊鎖。樑佩秋聽說後急匆匆趕來探望,倒是聽清了他病中的囈語:

小黑,別怕,往前走。

……

我長大了以後,要跟小東家一樣,成爲一個了不起的利坯工!

就你,還跟小東家一樣?

我爲什麼不可以!小東家說了,人如瓷,瓷如人,坯胎入匣潔白無瑕,坯胎出匣流光溢彩,我的一生必跟陶瓷一般皎潔明亮。

“這是黑子說過最有文化的一句話了。”時年看着眼前的墓碑。公子爲黑子殮葬,爲三狗收屍,還爲二麻安排了退路。“就像他帶我們離開乞丐窩那天時說的話,相信他,他什麼都可以安排好,這麼多年,他沒有食言。”

樑佩秋忽然有一天,好像明白了什麼,過去從不曾懂的艱深,都開始具象起來。只當下他想不到那許多,只盼着徐稚柳能早日好起來。說來也奇,樑佩秋死馬當活馬醫給風火神上了炷香後,徐稚柳就好了,身上的病痛抽絲剝繭般消散。

得知病中樑佩秋曾在牀前照顧他一宿未眠,徐稚柳頗感詫異。徐忠卻樂見其成:“看來小神爺要進我湖田窯的甕裡了,嘿,我這就去找王老頭顯擺顯擺。”

說書先生的本子尚來不及寫,情形已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說是徐稚柳病後去談商定柴價一事,殺得馬家大柴行節節敗退,返程時經過一家醬燒鋪子,竟破天荒地停下來買了兩斤豬蹄,讓書童送去安慶窯,指名交給小神爺。

這一來二往,徐樑二人竟化敵爲友,一齊上茶館喝茶了!

時年也是接觸了之後才發現這小神爺還是個吃貨,帶着他家公子走街串巷,把景德鎮大小衚衕都鑽了個遍,什麼醬燒肘子、八寶鴨、驢打滾、艾窩窩,爆羊頭,連蒙古火鍋都吃到了,十分快意!只每每出去一趟,晚間回到家裡又得熬夜費燈油,明明比往日吃得多了,人卻還是清減了。

時年便不準樑佩秋再攛掇自家公子去吃什麼好吃的。再好的東西,都得送到案前來!徐稚柳苦笑,給小白兔一個束手無策的眼神。小白兔也不氣餒,想辦法蒐羅美食,摸着空兒就往窯廠跑。好不容易纔哄得時年鬆了口,徐稚柳得以被允許赴友人們的春日宴。

酒過三巡,大家都有些許上頭了,兼之聽了一車的話本子,眼下兩個話題人物就在席間,遂有人提議比一場。

“皇帝年年都要過大壽,明年更是萬壽年,定要進獻萬壽瓷。不如我們押個題,先練練手?”

衆人稱好,令席中年長者擬題。

乾隆皇帝萬壽,取意必當美好。

“延年益壽,四時常在,不如就以’四時’爲題如何?”

“四時過於寬泛,既要比賽,不如翔實一些,以春夏爲旨,青花爲底,如何?”

“爲何不是秋冬?”

樑佩秋眨眨眼,傻乎乎地笑問。席間衆人笑,春日宴的賽題當然得迎合當下,不想徐稚柳卻接過了話:“因我慕夏。”

他屈指勾住白釉窄口盅的脖頸子,往樑佩秋面前的盞裡倒酒。紅燈籠高高懸掛,樑佩秋霎時想起一句詩——人面桃花相映紅,覺得十分應景,沒來由高興起來,連連鼓掌說好。

大夥笑他醉了,他不承認,悄悄蹭着徐稚柳問:“你爲何慕夏?”

出題的人急了,將他扒拉下來:“你怎麼這麼多問題?到底比不比?”

“柳哥慕夏,我慕春,甚好。”這話算是答應了。他怎會不答應?跟一流的工匠比試一流的器物,其間美好妙不可言。

至於柳哥,大傢伙誰也沒注意,只徐稚柳眼睛眯了眯,狹長眼眸凝睇着那隻微醺小兔子。他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瓷之別類太多,不如兩位各選一物,鑼對鑼鼓對鼓見一見真章?”

徐稚柳側目。

樑佩秋這會兒清醒了些,曉得他是讓自己先選,遂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我就選鶯鶯吧。”

鶯鶯。

看來是真醉了。徐稚柳收回視線。

比賽自當選自己擅長,衆人都知樑佩秋擅丹青,尤擅仕女孩童,每繪之,活靈活現,不想卻選了一隻會唱歌的鳥,意在何爲?最終徐稚柳選了夏蟬。

鶯鶯夏蟬,同屬花鳥蟲魚一類。且蟬音可聞,蟬卻難尋,個頭比鶯鶯小了不少,顯然大才子是不想佔某個醉鬼的便宜。

然將自己化作春水中會唱歌的醉鬼小鳥卻萬分詫異:“你爲何不選荷塘?”

“我爲何選荷塘?”

“你、你不喜歡嗎?”

他打哪知道公子私宅有一畝方塘種滿了荷花?每至夏日,凡閒暇時皆在蓬下。他是不是在湖田窯安插眼線了?!時年忍無可忍,怒而起身吐出四個醜字:“關卿何事?”

一桌人捧腹大笑。看小孩打嘴仗真有意思。樑佩秋被吼得往後縮,小聲嘀咕:“蟬可不好畫呀,小小的一隻,想到就呱噪起來了。”

時年頭疼,暗道誰有你呱噪?

徐稚柳問:“你怎知我喜歡荷塘?”

“書裡這麼說。”

“哦?還說什麼了?”

“嗯,說你網羅天下名貴罕見的荷花品種討好未婚妻。”還說紅店有位素不露面的丹青畫師,從來只給湖田窯畫瓷,哦不,只給徐稚柳畫瓷。說他紅粉知己萬千,卻獨愛家中嬌嬌。

樑佩秋醉眼朦朧望着他:可是真的?

徐稚柳不由屈指給了他一顆板栗:“說書的還道我窯廠有個一伕夫,力大無窮可以扛鼎,這你也信?”

旁邊衆人回頭:“難道不是?”

徐稚柳張口結舌。

次日,景德鎮上下皆知,徐樑之爭,自春日宴一隻“春鶯夏蟬”青花碗正式拉開序幕。

半月後,勝負揭曉。

第5章第11章第87章第102章第126章第30章第42章第37章第13章第56章第115章第41章第114章第56章前傳(1)第33章第66章第1章第5章第85章第110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76章第88章第26章第126章第25章第43章第95章第56章第81章第127章第32章第79章前傳(9)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23章第24章第34章第98章第105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7章第53章第42章第9章第56章第8章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第125章第14章第73章前傳(9)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穀雨第17章第105章第12章第11章前傳(2)第21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76章第120章第43章第116章第28章第126章第24章第49章第1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立夏第59章第115章第129章第119章第79章第42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33章第44章第75章第2章第72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前傳(9)第112章第72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57章第127章第109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44章第42章第2章第50章第72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75章第99章第45章第19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22章第40章第31章
第5章第11章第87章第102章第126章第30章第42章第37章第13章第56章第115章第41章第114章第56章前傳(1)第33章第66章第1章第5章第85章第110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76章第88章第26章第126章第25章第43章第95章第56章第81章第127章第32章第79章前傳(9)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23章第24章第34章第98章第105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7章第53章第42章第9章第56章第8章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第125章第14章第73章前傳(9)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穀雨第17章第105章第12章第11章前傳(2)第21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76章第120章第43章第116章第28章第126章第24章第49章第1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立夏第59章第115章第129章第119章第79章第42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33章第44章第75章第2章第72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前傳(9)第112章第72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57章第127章第109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44章第42章第2章第50章第72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75章第99章第45章第19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22章第40章第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