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當徐清抱着那束沉重無比的玫瑰花走在街頭時,徐稚柳得到了答案。

正義的對立面是什麼?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個體的力量太單薄了,他眼睜睜看那高樓起,看那樓坍塌,看到網絡暴力的發生,看到萬事萬物的流動。

他們就像昌江水,從不知名的地方來,流向不知名的地方。他們互相看見,並不需要太深的瞭解。他們具備評論的資格,主張客觀,卻字字珠璣。他們爲昌江水譜寫故事,增添色彩,引經據典給予定義,再爲之承載責任。

那隨之而來的榮譽、道德,真理,義務,統稱爲正義。

無人能承受正義。

徐清不能。他預判程逾白也不能。

他問徐清:“你後悔嗎?”

徐清問他:“後悔什麼?”

他一時間竟想不起來究竟該後悔什麼,後悔回來嗎?還是後悔插手百採改革?後悔對人世間尚有情念,還是後悔自己沒能鋼鐵不入?

落選了,失敗了,再一次淪爲笑柄,成爲熱鬧的源頭。

該從哪裡開始後悔?

徐清看他語塞,苦笑一聲:“你看,你都不知道該後悔什麼,那又何必談後悔?”

徐稚柳訝異萬分。徐清站在江邊,風吹得她單薄的身體搖搖欲墜,可她望着遠方,眉眼間俱是凜然。

他觸手胸口,有種震顫之感。

四世堂是她在“蝶變”失敗後的一次翻身仗,如果成功的話,過去那些屈辱、否定和批評都會隨之消失,她不再是百萬設計師泡沫,亦可重回名人榜巔峰,相應的,洛文文總監的位子會幫她在景德鎮立足腳跟,這次機會有多重要不必贅述。

她有多重視這次合作,也肉眼可見。

那些不眠不休的夜晚,那伏於案上單薄的身影,那一次次的推敲與推翻,那些數不清的稿紙,足見她爲這個合作的付出。

可惜,她終究未能成功。

他以爲她會崩潰,會流淚,會灰心喪氣,會有很多後悔,可她爲什麼仍舊如此平靜?

“徐清,可以告訴我,你現在在想什麼嗎?”

徐清知道他在擔心什麼,衝他笑了笑:“說出來也許你不會相信,其實我一直在等這一天的到來。”

她有兩份圖紙,一份是她獨立設計的初稿,一份是經過程逾白指導和手作後完成的終稿,在交稿前夕經過很多次的掙扎,最終她交給元惜時的,是初稿。

“那晚我接到墓園的電話,突然之間覺得很無力,好像我永遠也擺脫不了那種裹纏不清的、沉重的命運。那晚我想起很多事,小時候每當我爬到家鄉的山頭,決定長大了要如何自立與自強時,命運總會給我一擊。圍繞在身邊的揣測、議論和有色眼光,很長一段時間是我童年的全部,我知道成見很難打破,屈辱很難洗刷,有些底色會伴隨我一生。爺爺去世之前,我還試圖克服心底的卑劣,爺爺一死,我乾脆放棄了對道德的敬畏,任由它闖出來,我想那些都是仇恨,合理的仇恨。五年間,我爲仇恨而活着。回到景德鎮後,當我真正觸碰那些有溫度又熱情的器物,當我再次感受到來自朋友間的溫暖,我才發現,我好像可以接納那些卑劣的存在,似乎還能跟他們和平共處,又是我就睜隻眼閉隻眼假裝不在意,假裝已經放下,可是有什麼用?”

華而不實就像一道影子,她走到哪兒跟到哪兒,“我總是擔心自己哪裡有問題,擔心實用性的完整度,擔心會重蹈蝶變的覆轍,擔心會再次失去所有,擔心程逾白對我的偏見,擔心爺爺對我失望……”

越是如此,越是自困。那通電話到達後,她更像自暴自棄一般,選擇交上早就被自己否定的初稿。

很多時候就是一念之差,在當時她就是鬼使神差的一個念頭,想甩掉那個卑劣的自己,想看看徹底輸掉會是什麼樣?一無所有又如何?

“很奇怪,在收到元惜時發來的短信時,我居然鬆了口氣。”

她回頭看,那道影子不在了。

“我想我輸掉了四世堂的合作,但我得到了更多,不是嗎?”

徐稚柳注視着她,久久說不出話來。就在徐清目光閃爍,似乎被看得羞慚時,他突然如夢初醒,有種頓悟之感。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徐清,你太勇敢了。我原以爲自己是個心志堅忍,不易惆悵之人,可歷經千帆,至今未能看淡,反倒越發優柔起來,想是我骨子裡就懦弱吧?徐清,我不及你。”

“你怎會不如我?你只是……”

她回頭看他,徐稚柳粲然一笑:“我只是放不下曾經吧。”

徐清這才發現徐稚柳的蒼白。

她再定睛一看,他瘦得驚人,幾乎撐不住原本合身的青衫長袍。

“你、你怎麼了?”

“徐清,我恐怕要走了。”

徐清心臟一緊,彷彿全身力氣都被抽走,再也抱不住沉重的花束。花束掉在地上,當即被拾荒的老人一把抱走。

她想起什麼:“這就是你要跟我說的話?”

徐稚柳看着老人蹣跚而去的背影,眼角沁出淚花:“我如今覺得自己的擔憂,實在多餘,你遠比我想得堅定,如此甚好,本就是我以己度人,錯估了你。”

四世堂是一根弦,兩頭扣着他們,時局的拉鋸中亦是他們雙方精神與意志的博弈。徐稚柳旁觀她步步爲營,至今數月,聯想近日來發生的種種,自知於這一局早就輸了。

如今再看她,猶如躍過一座座清冷的山丘,終尋到夜色中那抹螢光。

“你還記得百採改革第三次討論會嗎?那是你加入改革後的第一場重大會議,會上程逾白節節敗退,而你站在臺上口若懸河,那種光芒讓我不敢句讀。”

他們每日相伴,交流漸深,往往由深及淺,反而能窺見本質真僞。她喜歡聽他講古代的師徒制度、行幫制度,蓋碗茶和顏色釉,也很喜歡聽古窯和十大瓷廠的故事,看到曾經下崗工人變成頭髮花白的奶奶,會感到唏噓,看到同樣揹着定時炸彈的創業學生,也會忍不住側目……

世人皆有面具,她身在其中,一筆描黑,又層層洗去。與夜同路卻不黑天,自渡已是不易,更難提寬容與諒解。

對昔日友朋,她更是一再留情。

徐清,也許你自己還沒發現吧?你像一個亡命之徒,奔襲在看不到前路的荒野,那瀟灑的、明亮的,滾燙的星火,亦燒灼了我心中的寂滅。

“我看到你,才明白那樣一種坐立難安、血脈僨張的感情是什麼。”他終於對當世萌生出一種熱烈的留念,一種轟動心靈的感動,遺憾的是,“不能陪你走到最後了,兩世週轉,仍未能親眼看到百採改革的形成,於我終是憾事,可這段日子帶給我的震撼與自省,已遠超半生所有。徐清,謝謝你。”

“徐稚柳,你不要這麼說……”

“人最大的愚昧大概是不能檢視自己吧?徐清,你還記得我對你說,你要看清自己真正的對手是誰嗎?”

“我記得,我記得。”

“你現在有答案了?”

她點點頭,是自己。不是程逾白,不是朱榮,不是任何黨派,不是抄襲借鑑,也不是潛規則,而是自己。她曾經說過,人長大的過程是一張白紙逐漸描黑,後來她發現,給自己上什麼樣的色彩,並不取決於身邊的環境,而在於面對環境的自己。

她完全有權利界定自己的邊界。

她也可以決定自己是否要帶着影子過活。

“你很好,你真的很好,我遠不及你,還差點錯誤引導你。我帶着恨與不平來到這個世界,我以爲我堅持的就是正道,那就是我要捍衛的正義,可我抱着對小樑的誤解,對生殺之仇的不甘,對安十九的恨,對命運不公的氣惱,對皇權與廉政的模糊,又要如何看清心中的道義?我未能如你一般檢視自己,從而未能及時撥亂反正。所謂心魔,都是自己給自己的,你有你的魔,我有我的魔。你找到它,並打敗了它,而我明知它的存在,卻仍被它圈禁。徐清,對不起,那些日子對你的逼迫,並非如我所願。我很高興,在這個世界唯一能夠看到我的人是你,是你給了我又一次的新生。”

“你別說了,徐稚柳,我沒你說得這麼好,你也幫助我很多,看你,也是在看我自己。我們是知交,不是嗎?”她上前抓住他手臂,“你先告訴我,爲什麼要走?是身體的緣故?一塊瓷片不夠?那我帶你去找程逾白,他會給我瓷片的,我都拿給你好嗎?”

徐稚柳搖搖頭,手落下去,覆在她手背上,一觸竟是寒冰般的涼意。

徐清猛的一震。

徐稚柳想是她明白了,收回手,攏在袖中:“我的日子不多了,在走之前你能不能答應我一件事?”

“可我還沒有爲你慶祝生辰。”

“我最好的生辰已然過了,就在今年除夕。”他又從袖子裡掏出她送他的紅包,還有今晨送他的玫瑰。

人世間關於美好的一切,他已然領受,再不能貪心了。

“請你讓程逾白儘快修復春夏碗,好嗎?”

“爲什麼?”

少年人眼孔發青,入目盡是將死的頹廢,可他容色仍是脈脈溫情,有着世間罕見的清澈與晦澀。徐清無法想象他此刻的心境,也不想答應他的要求,深怕他再說下去將是無可挽回的局面,轉頭就要走。

“你別說了,別說了,我一定是聽錯了。”她擺擺手,努力往前走。一定是落選的緣故,他怕她太難過,才故意和她鬧着玩。

對,一定是這樣。

可徐稚柳沒有跟上。

徐清漸漸察覺到不對勁,依稀想起上一次離開,他也沒有跟上,仔細回想,似乎有許多時刻被她忽略了,他明明跟上她的頻率越來越低了。

她猛的一頓,雙手顫抖着,逐漸攥緊。

她不知道回頭的動作耗盡了多少力氣,只當她看到那清瘦少年捂着胸口不停咯血時,她感覺自己的呼吸也被抽走了。

她停頓了半分鐘,奔上前抱住他。

她可以看到他,可以觸摸他,可以感受他的份量。

他怎麼那麼輕?

他怎麼瘦成那樣?

她爲什麼之前從來沒有發現?

“爲什麼?爲什麼要程逾白修復春夏碗?你說啊!”

“我想再見小樑一面。”少年人眼角有淚,努嘴笑着,“我怕再晚就見不到他了。”

可是爲什麼,程逾白修復春夏碗就能讓你見到他?徐清想問什麼,話到嘴邊忽然一頓,醍醐灌頂般明白了什麼。

春夏碗破碎後,他在數百年的沉睡中被喚醒。

如今程逾白正在修復春夏碗,待到修復完成,是否就意味着他要重新回到沉睡中?亦或,真正的死去?

“你……你告訴我,是不是春夏碗修復了,你就要離開了?”

徐稚柳沒有回答,逐漸閉上雙眼,可他仍在低聲喃喃什麼。徐清靠近過去,極力分辨,只聽那遊絲般的弱音裡,帶着綿綿決意。

“徐清,我想他,我想他啊。”

第65章第68章第122章 乾隆五十八年 寒露第22章第108章第80章第63章第114章第49章第11章前傳(4)前傳(8)前傳(9)第58章第110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69章第121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54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93章第36章前傳(6)前傳(5)第129章第49章第117章第81章第88章第25章第15章第82章前傳(6)第18章前傳(7)第46章第12章第21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22章第79章第25章第114章第118章第78章第2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109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26章第24章第15章第43章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前傳(9)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第101章第68章第24章第115章第35章第96章第107章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前傳(8)第75章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第106章第96章第3章第49章第6章第3章第34章第124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17章第102章第43章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35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6章第32章第2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85章第97章第115章前傳(3)前傳(9)第76章第59章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10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85章第5章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第14章第15章第60章第112章
第65章第68章第122章 乾隆五十八年 寒露第22章第108章第80章第63章第114章第49章第11章前傳(4)前傳(8)前傳(9)第58章第110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69章第121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第54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93章第36章前傳(6)前傳(5)第129章第49章第117章第81章第88章第25章第15章第82章前傳(6)第18章前傳(7)第46章第12章第21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22章第79章第25章第114章第118章第78章第2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109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26章第24章第15章第43章第71章 乾隆五十五年 暮冬前傳(9)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第101章第68章第24章第115章第35章第96章第107章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前傳(8)第75章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第106章第96章第3章第49章第6章第3章第34章第124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17章第102章第43章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35章第39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6章第32章第20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85章第97章第115章前傳(3)前傳(9)第76章第59章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10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85章第5章第123章 乾隆五十八年 霜降第14章第15章第60章第1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