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

做出放棄審訊的決定並不像嘴上說的那般容易,畢竟這代表着原先的指控統統變成了污衊。對柳黨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不僅會使朝堂上生出一些非議,更足以讓異己者們有了蠢蠢欲動的想法,柳黨不可一世的地位極有可能在一瞬間坍塌。

柳鎮年不可能沒意識到這一點,但此事越拖越會招致麻煩,還不如早早撒手,起碼可留一個體面退場的結局。

鈕遠的處境則更壞,接踵而至的繁難問題,使他壓根不可能擁有前者灑脫的心態,他一面令人去刑部結案,一面忙着爲自己掩蓋過失,在官署裡急得焦頭爛額,愈發記恨起了晏溫,暗罵被他擺了一道。

但不論怎麼補救,容青、太肅的開釋都像是在打奉相的臉,這位方將崛起的新貴一時間顏面掃地,名望一落千丈,儼然成爲公卿百官譏笑的對象。

所謂禍不單行,正當柳黨尚未化解危機之時,邊關又傳來了一件急報:宣化失守。滿朝譁然,紛紛指責有司督將不力,堆積如山的奏書遞上宮廷,跑得傳命太監腿都發了酸。

可鬱悶許久的鈕遠卻不以爲悲,反而從中看到了東山再起的機遇,便興沖沖地去找柳鎮年。

“這個,還有這個……”

一本本奏疏被凌亂地壓在了一起,桂輔捧着籮筐,還仔細挑着裡面剩餘的幾本。

柳鎮年煩躁地翻閱起來,粗略撥過兩頁便扔到案几上。

“哦,這是……御史臺的。”桂輔從正面一看,頗感驚訝。

“唉……”柳鎮年伸手取來,“果然少不了他。”

“您看,不如……”

桂輔正欲勸諫,忽聽門口響了一聲,鈕遠走了進來。

“您的話由我說比較合適。”他笑着說道。

“虧你還笑得出來……”柳鎮年瞥了他一眼。

“此事若需由下官操辦,必當轉禍爲福。”鈕遠坐到他的對面,說。

“直接講。”

“丞相還記得鈕某曾經的邊軍改革麼?前番已籍此大立聲威,雖然無疾而終,但想必餘威尚在。何不借衆人彈劾之意,轉爲我整治軍隊之資,一可鞏固外地兵權,二可立功於朝堂之上,以革新之政移我內事之失,豈不一舉兩全?”

柳鎮年聽罷,臉上纔開始有些笑的模樣:“有點意思……不知這次派誰出巡?”

“葉廷龍機敏過人,深諳朝政,依舊派他出去最好。”鈕遠不假思索地回答。

“廷龍陪我經歷了多少的險情,再讓他輕赴虎狼之穴,倒顯得我沒有愛才之心了。”

鈕遠大笑道:“您可錯了。這葉侍郎一直都想替您建功立業,這些事都是第一個站出來。上次沒叫他盡興,回來臉色就有些難看。我們這回兒許他更進一步,設新軍什麼的都隨他辦去,保管他樂開了花,您不用擔心這個。”

“那好……”柳鎮年方纔沒了異議。

鈕遠的身後跟着兩名太監,各自捧着一摞奏書,不顧站立兩旁的大臣們,只直視着前方,大踏步地走進大殿內,將手中的東西放在中間的紅木桌子上。

“我召諸位來殿上,無非是處置大家的意見,”鈕遠踱着步說,“你們的話丞相都看了,決定遵從衆意,以督戰不力之罪,罷免石一義的宣化都督之位!”

衆臣面面廝覷,紛紛頷首,皆大聲言:“丞相英明!”,有幾個甚至激動地叫了好。

鈕遠待他們高興過了,便又開口道:“但國家一敗至此,連年不見克捷,這樣的邊防何以護翼州縣,怎稱得上是京師的屏障?如不大興治理,革新軍隊,我朝將被北虜欺負到何時!我準備面奏陛下,再次差遣兵部之人出巡!”

此言一出,滿殿譁然,氣氛逐漸緊張起來。

“奉相,”介文武咳了兩聲,挺着肚子從人羣中晃出來,“您以前也這麼說的,非要弄個巡邊,還算整治了一段時間,結果呢,丟了宣化,折了三千餘人,並不見效嘛!”

“是啊,是啊!”四面八方傳來了一陣陣附和聲。

鈕遠鼻子裡輕輕幾哼,用冷峻的目光逼視着他:“介大人,這不正說明改的力度太輕了嗎!”

“勝敗乃兵家常事,失地奪城再正常不過。如今明明是四海昇平之日,各省各府發到京師的喜報,都安放在秘閣之中,我等都可瞧見;怎麼偏偏在奉相嘴裡,東不好西不好,大好的朗朗乾坤彷彿都變成了人間地獄!”

“後面這些都是大人臆想的,我可從來沒說這種話!”鈕遠憤然揮袖,“邊軍毫無作戰之力,何談奪城?都是你兵部用人不察,助長賊勢,還敢在此處大言不漸?”

二人都爭得面紅耳赤,聲音也越來越大,介文武捲開衣袖,使勁拍起了桌子,像是要動手的意思。

陳同袍見狀,連忙上前勸慰介兵部:“奉相初時的意思,不過是出巡邊地,別無他想,介公何必激起他的怨氣。既免了石一義的官,自當派人出使宣諭,另擇將帥,這再正常不過嘛。換個說法而已,看把您嚇得。”

“這……”介文武真被他的話噎住了,只好支支吾吾地說,“那就任奉相行應行之事罷。”

鈕遠一擡眼,見他已經重回了班列,氣便消去許多,繼續接着原先的話說道:“邊塞人生路惡,務當選一員膽識之臣,方能勝任。”

他的目光開始向人羣裡打量,看東頭那一圈幾乎是掠過去;轉看西頭的時候卻忽然把眼一眨,停下來了。

“葉侍郎,你已經有過經驗了,這次再度北巡,定能更好。”鈕遠撣了撣衣服,招他過來。

葉永甲平淡地瞅了蔡賢卿一眼,後者僅聳了聳眉毛,便將臉朝向了天。

他默默地走到鈕遠身前,面無表情地俯下身軀,行了個禮。

“廷龍,少時我先去宮裡面見聖上,你暫且到中書省一坐,我想與你交代幾句話。在那兒等着,片刻就來!”鈕遠故作熱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胛,葉永甲卻巍然不動。

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六)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三)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五)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四)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一)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一)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一)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五)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六)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一)第九章 瞞情、謀符(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一章 識舊、移基(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三)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三)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一)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四)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六)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二)第九章 瞞情、謀符(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七)
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五)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六)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三)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五)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四)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一)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一)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二)第十章 通鹽、焚誣(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一)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五)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五)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六)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一)第九章 瞞情、謀符(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第八章 止險、牽掣(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一章 識舊、移基(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三)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四)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三)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二)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一)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四)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六)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二)第九章 瞞情、謀符(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