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

九九重陽節,剛剛糧食入倉的樂島百姓們,第二次欣賞了科考魁首們的跨馬遊街。此番文武同時舉辦,武考同樣設了四科,且各科魁首並不分榜排名,故而共有八名魁首得享遊街殊榮。頗爲巧合的是,外來平民士子與本土公民考生各自佔了一半,連文武狀元也是各佔其一。考慮到人數懸殊,外來士子顯然更爲精英。

不過,因爲外來士子們的明工明算兩科上榜線低於本土公民的對應上榜線,以至於外來士子這兩科並未錄滿全額的十五人。這一條在有心人的扇風下,立馬被胳膊肘往裡拐的百姓們大談特談,啪啪打臉外來士子之餘,倒叫大多出自底層的華興百姓們,大大削減了對於大晉正統士族們的那份根植心底的自卑,也算此番分榜錄取的意外所得。

跨馬遊街之後,上榜者或入講武堂,或入官員培訓班,落榜者則被華興各署以優厚條件逐一盛情邀請,或投軍或支教或支邊不一而足。然而,此屆科考的餘音並未就此散去,因爲華興時報隨之開了一個有關科考策論諫言的專欄,就本屆科考明經科最後一題的策論答卷,挑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論點匿名發佈,對之展開全民規模的投稿辯論。其目的,自是新一版的《史政》,乃至意識形態之爭。

策論諫言專欄的第一期辯論主題,便是紀某人甚爲反感的“與民爭利”,正來自已和高徵同時上榜明經科的蘇峻。紀某人換了個馬甲親自執筆,分階層看全體多角度的分析了華興商會這一準國有產業的優劣之處,尤其強調了其在當今階段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必要性,並無情揭露了所謂“與民爭利”的內在本質,等等等。其實,華興時報的獨此一家,已然保證了辯論的最終結果...

時光幽幽,卻又疏忽而過,轉眼便是十月初一,所謂的華興節,也是華興府開府立衙的一週年。爲了紀念這一極其重要的日子,戰爭販子紀澤以血旗軍大元帥的名義,在當日正式簽發了出兵瀛州的命令,並在華興時報上無恥刊發了一篇文章,題爲“將華夏文明徹底播至瀛州每個角落”。而他本人,則已一身戎裝,攜手新婚燕爾的三夫人,出現在了嬋州筑紫郡的那之津港。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古樸而激昂的故秦歌謠《泰風.無衣》響徹了那之津港,一隊隊血旗軍一邊應和着軍樂隊往復演奏的這首血旗軍歌,一邊僅僅有條的踏上一艘艘雄偉聳立的艦船。

這些是剛剛整編完畢的血旗軍步騎水六大野戰軍團之五,除了留駐樂島並監控韓海的第一安海軍團,餘下五個野戰軍團如今皆屯駐於嬋州。而此番隨着攻略瀛州全境的戰爭,這五個軍團均將南下,亦戰亦練。剛剛因爲攻倭之戰獲得加官進爵與繳獲紅利的大小軍將,帶着新一批同樣渴望着立功封賞的兵卒,其目光火熱,其氣勢如虹!

秋風颯颯,血旗獵獵,紀澤頂盔摜甲、傲立狂鯊望臺,目視着大軍出征的壯景,心中甚是嘚瑟,難免又一次遺憾於沒有照相機。正此時,他驀然感到身側肩膀微觸的伊人一陣戰慄,扭頭看去,卻見宮裝盤髻的顧敏已然俏臉酡紅,他不由一驚,忙溫聲問道:“敏兒,莫非這裡風大,身體不適了嗎?”

半月前,顧敏隨着紀澤離開樂島登上嬋州,並假以故倭王族女的身份,與紀澤在嬋州治所肥豐城舉辦了一場隆重婚禮,繼而在嬋州八郡象徵性的巡遊了一圈,算是完成了倭王后嗣對倭人隼人的撫慰,效果頗爲顯著,已被殺服殺怕的倭人對她與這場婚禮表現出了極大的擁戴與熱情。至於她的真實身份,能覈實的倭人都成了礦奴,故而沒人能夠覈實,或許,如今也沒幾個倭人願去質疑。

“沒有,我很好,只是看得激動而已,因爲夫君你。”顧敏聞聲驚覺,繼而轉頭衝紀澤甜甜一笑,紅脣輕啓道,初嘗雨露後的嬌顏更添嫵媚,而那眼神,則滿滿的自豪與傾慕,柔得都能化出水來。

說來這並非顧敏首次觀閱大軍,卻是她首次以府主三夫人的身份,觀閱數萬規模的血旗大軍,也是她夫君的麾下雄師。身份換了,感官與心境自是不同,卻不知她這份對自家男人的由衷讚許,由衷仰慕,已令紀某人心都酥了,腿也軟了。

“主公,野戰軍團此番南下,碾壓蠻夷之餘,定可好生磨練一番,待得班師,想來便是強軍無疑了。”這時,孫鵬賠笑湊上前來,頗帶希冀道,“相比之下,我嬋州四萬輔兵多爲新兵,便是嬋州軍團也屬新立,若不加以實戰磨練,只怕要落後太多,日後恐會耽擱主公大計啊。”

斜了孫鵬一眼,紀澤哪不知這廝打的是什麼主意,兼被攪了旖旎,他毫不客氣道:“嬋州、瀛州到手,還有一個呂州隨時可以圈地,我華興府短期已有足夠疆土,所需者乃是休養生息。你坐鎮嬋州,某要的是穩定,休得紅眼他人,休提開疆擴土,最多清理境內山蠻殘頑。倘若你在北荒大島或者朝鮮半島挑起事端,某可沒有一兵一錢支援!”

“呃,大島咱不挑事,那些海中孤島上也有蠻夷需要王化,去那練兵總不算大事吧?”孫鵬苦着個臉,不無悻悻道,“主公,四五萬兵卒,都是些精力過剩的主,不給他們尋點事情,賞點甜棗,這兵不好帶啊。”

“主公,有江南消息。”正此時,上官仁走了過來,下意識的看了顧敏一眼,繼而遞給紀澤一份藍色信報,低聲稟道,“這是主公刻意叮囑,需要特別關注的消息。”

“得,那便隨你吧,左右別叫我鬧心就成。”紀澤無奈的衝孫鵬揮揮手,將之打發了事。繼而,他接過信報瀏覽,眼中卻是漸露覆雜,有了然,有鄙夷,也有無奈。

掛出笑容,紀澤將信報轉手遞給邊上的顧敏,難抑譏嘲道:“怎麼樣,爲夫早就說了,你那位伯父絕非善茬吧,這次可是陪演了一出鳳鳴岐山,臉皮夠厚,演技夠絕呢。其實,早跟你說了,局勢如此,東海王一系與故吳士族一系,那是風流客遇上俏紅牌,想不黏一塊都難呀。”

“哼,休得胡言,莫以爲本女郎嫁給了你,你這山大王就能爲所欲爲了。”白了紀澤一眼,顧敏接過信報端詳,臉色隨之變幻,終是喟然嘆道,“唉,這些伎倆其實並不罕見,我早該想到,之前只是涉及己身,亂了心智而已。也罷,既然顧氏無憂,我這個倭王族女也就做得安心了。”

《資治通鑑》有載:“九月,戊申,琅邪王睿至建業。睿以安東司馬王導爲謀主,推心親信,每事諮焉。睿名論素輕,吳人不附,居久之,士大夫莫有至者,導患之。會睿出觀禊,導使睿乘肩輿,具威儀,導與諸名勝皆騎從,紀瞻、顧榮等見之驚異,相帥拜於道左。導因說睿曰:‘顧榮、賀循,此土之望,宜引之以結人心。二子既至,則無不來矣。’睿乃使導躬造循、榮,二人皆應命而至。以循爲吳國內史;榮爲軍司,加散騎常侍,凡軍府政事,皆與之謀議。”

“嘖嘖,這一下,你那伯父顧榮非但與司馬睿冰釋前嫌,還如膠似漆了,你孃家顧氏又能坐享江南繁華了。虧得之前你還數度埋怨爲夫壞你顧氏好事,逼得爲夫調動不少力量暗中維護顧氏,嘿,日後可別再揪住搶親之事不放啦,還是安心做某家的壓寨夫人吧,哈哈。”紀澤口中調笑,眼底卻始終複雜難明。

且莫追究春秋筆法是如何渲染,愣將二五子另換主子沆瀣一氣的卑劣行徑,改寫爲商鞅喜逢嬴渠樑那般明君賢臣相得益彰的感人情結。北方戰亂經年,且愈顯糜爛,永嘉南渡實乃大勢所趨,在保全家族乃至維持富貴面前,多少士族願意像是正史中的祖逖劉琨一般,爲了北方國土甚或那些泥腿子而死戰不退,進而自我犧牲呢?

紀某人對此雖然心底膩歪,卻無力改變,也無心改變。這非但因爲長時期內,他與偏好苟安的江南勢力將是合作多過敵對,更因爲到了如今的諸侯角色,他與他的華興府也非好人,何嘗不是一心只管將西晉遺產可勁往自家碗裡扒呢?於是,他很快便藏起他那點幾乎已被惡狗啃光了的良心,耀武揚威的南下去也...

時入初冬,藉着微冷的北風,南征大軍沿着嬋州島海岸與琉球列島,一路順風南下,於琉球稍作休整,期間,紀澤自有好一番的巡查探訪,琉球的軍務民政,以及藏於東方海島中的一應軍事秘密研製基地,也沒忘帶着顧敏拜見了寓居此處的生母張氏。隨後,大軍繼續南行,於初十順利抵達了瀛東港。

彩旗,橫幅,鮮花,歡呼,瀛東港的歡迎場面足夠氣派。令紀某人心情愉悅的是,從迎接百姓的眼神中,他雖看到了些許不耐,更多的還是真誠、熱情與擁戴;而這個去年還是處處荒灘的河流入海口,如今已然覆蓋了一片水泥顏色,碼頭廣闊,道路平直,倉房林立,棱堡高聳,其氣象已然與樂島的羅口港相差彷彿。

次日,郡府議事廳,軍政擴大會議上,紀澤一臉笑意的聽取了瀛東郡以及瀛東各縣的政務簡報,尤其對瀛東郡首年秋收平均七鬥半的畝產數據大加稱讚。末了,他笑呵呵道:“此番某南下瀛州,就是來看看民政建設的,至於對瀛州島全境的軍事攻略,此戰將由祖逖將軍掛帥,一應徵戰事宜交其全權負責。”

這一下,會場衆人有點小迷茫,雖說之前你紀大府主便已放過類似風聲,可你千里迢迢趕來瀛州島,就是爲了做一回運輸大隊長?好在,這一決定也算合理,祖逖總督瀛州一年,並領軍瀛東營,聲望已然足夠,衆人倒也不會提出質疑,但會後,祖逖卻是尋了過來。

“主公,一年時間,我瀛東營已對瀛州島各地有了較爲詳細的探查,這是屬下憑之所做的軍事策劃,還請主公定奪。”拿出一份厚厚的軍事方案,祖逖說道。不知不覺間,他已將對紀澤的稱呼,由子興老弟換成了主公,也算默契敲定了君臣名分。

“呵呵,士稚兄的方案我是一定要看的,不過僅是看看而已,最多提出些許請教,士稚兄儘可放手去做,若要商議,便多與龐俊、錢鳳等人細談。畢竟我在此也呆不上幾日,具體攻略自然由你視情況隨時調整。”迎上祖逖的疑惑眼神,紀澤淡淡笑道,“我將僅在瀛東轉上三五天,隨後便將繼續南下,年底左右當可返回,當然,第二安海軍團的五千水軍,我要帶走。”

瀛州土著並無水軍,海上運兵有地方輔兵足以保障安全,安海水軍在此戰中並無顯著意義,祖逖自無意見。他想了想,不無試探道:“主公這是?”

“某此番意在南洋,那裡聽說亂得很,我必須親自去看,總不能無休止亂下去。”紀澤目光閃爍,繼而笑道,“呵呵,不能所有的仗都由我親自統領,士稚兄滿腹韜略,如今手下有着四萬雄師,八九成的精銳戰兵,且民夫也可酌情抽調,對付四十多萬連國家都未形成的蠻夷百姓,各個擊破,當無問題吧?”

祖逖沒再多問紀澤的行程,某種意義上講,那是絕密。他鄭重一禮,慨然承諾道:“主公信任,逖敢不效死。年底之前,若不能全取瀛州,並令其穩定,逖願提頭來見...”

接下來,紀澤果然罕有關注征戰,除了檢閱幾次軍伍,將大部時間都放在了瀛東郡的民政。藤山鐵礦,華興農場,縣城鄉鎮,以及正在展開的私有化安置,他都有所巡視,有着樂琉二郡的成功經驗,又在準軍管下以農業爲主,瀛東的工作縱有紕漏,卻不會走形。

四日後,祖逖調動略經休整的大軍,開始了瀛州征伐。一改柿子撿軟捏的血旗傳統,他將第一目標選定爲蠻夷勢力最大,人口二十多萬的瀛南平原,取的是一個攻其無備,破其主力的戰略。同一日,紀澤離島南下,一場本就實力懸殊的征服,再有祖逖這等歷史名將指揮,他這甩手掌櫃走得輕鬆...

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二百零二回 兵臨鐵谷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爭鋒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二百六十八回 淮中黑幫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兇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三百三十四回 龜碑讖語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一百七十七回 西襲之路第六十四回 翻臉滅胡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九十五回 挾質激將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二百零七回 石虎救母第二百一十四回 善報難料第二百零四回 聯兵攻城第二百九十三回 花開州胡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一百三十九回 強弓硬弩第五百回 戰雲匯聚第六百三十五回 兵威屈人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九十六回 以逸待勞第四百二十三回 藤山礦業第六百八十九回 破圍壺關第四百五十六回 神火之威第一百七十二回 誆算蟹賊第三百八十五回 軍屯飼養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一百七十三回 左右開弓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九十六回 以逸待勞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二百二十五回 遠走北原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四十三回 京觀宣言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二百八十六回 烈油焚堡第六百二十回 戰局調整第七百九十五回 夜襲蒙兀第一百六十七回 購制海船第四十四回 遁軍太行第六百五十五回 幽州變起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五百四十九回 中樞南遷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七百三十四回 河內定局第七百零一回 刁膺諫降第四百一十一回 大潰夷敵第二百六十六回 掌控長廣第一百一十二回 劍指深山第三百七十一回 請牛入甕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二百九十三回 花開州胡第一百一十九回 名刀鷹翅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兇第四百七十回 半島合縱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一百四十三回 劍斷秋水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四百六十九回 搬空慶全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七百一十四回 整頓之策第四百七十二回 守株待兔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四百九十七回 耕戰並行第三百零一回 飛魚遺寇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一百零六回 雄鷹商會第四百一十五回 戰地緬歌第七百一十五回 雷霆發動第四百九十一回 機關算盡第六百九十七回 城門失火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四百四十二回 尋金之旅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二百五十二回 鯨章相鬥第一百六十六回 置業濱海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七百五十一回 平陽鉅變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六百五十七回 風雲涌動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須罪證第一百三十三回 誘拐風波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
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二百零二回 兵臨鐵谷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爭鋒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二百六十八回 淮中黑幫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兇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三百三十四回 龜碑讖語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一百七十七回 西襲之路第六十四回 翻臉滅胡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九十五回 挾質激將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二百零七回 石虎救母第二百一十四回 善報難料第二百零四回 聯兵攻城第二百九十三回 花開州胡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一百三十九回 強弓硬弩第五百回 戰雲匯聚第六百三十五回 兵威屈人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九十六回 以逸待勞第四百二十三回 藤山礦業第六百八十九回 破圍壺關第四百五十六回 神火之威第一百七十二回 誆算蟹賊第三百八十五回 軍屯飼養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一百七十三回 左右開弓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九十六回 以逸待勞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二百二十五回 遠走北原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四十三回 京觀宣言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二百八十六回 烈油焚堡第六百二十回 戰局調整第七百九十五回 夜襲蒙兀第一百六十七回 購制海船第四十四回 遁軍太行第六百五十五回 幽州變起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五百四十九回 中樞南遷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七百三十四回 河內定局第七百零一回 刁膺諫降第四百一十一回 大潰夷敵第二百六十六回 掌控長廣第一百一十二回 劍指深山第三百七十一回 請牛入甕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二百九十三回 花開州胡第一百一十九回 名刀鷹翅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兇第四百七十回 半島合縱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一百四十三回 劍斷秋水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四百六十九回 搬空慶全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七百一十四回 整頓之策第四百七十二回 守株待兔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四百九十七回 耕戰並行第三百零一回 飛魚遺寇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一百零六回 雄鷹商會第四百一十五回 戰地緬歌第七百一十五回 雷霆發動第四百九十一回 機關算盡第六百九十七回 城門失火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四百四十二回 尋金之旅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二百五十二回 鯨章相鬥第一百六十六回 置業濱海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七百五十一回 平陽鉅變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六百五十七回 風雲涌動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須罪證第一百三十三回 誘拐風波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