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門無歸

永興二年,七月十四,酉時,晴,管涔山。

陰山草原位於陰山山脈以南,是片水草豐美的塞外之地,也即秦之九原郡,漢之朔方郡,其北出陰山外長城,便是漠北高原,西南過黃河,便是河南地(河套),東南過恆山燕山內長城,便是傳統的漢家農耕區域。它歷來是漢胡勢力的爭奪之地,漢興胡退,漢衰胡進,如今的主人則是後來北魏帝國的締造者——拓跋鮮卑。

在陰山草原的中南緣,南北走向的呂梁山脈與東西走向的恆山山脈,像是縱橫相交的兩扇大門,將塞內的幷州漢民與塞外的胡族一分爲二。管涔山,正處恆山山脈與呂梁山脈的交接之處。它原屬樓煩故地,東南不遠便是幷州的西北門戶樓煩關,而東去百餘里則是幷州的北大門——雁門關。

此刻,山腳林深處,正歇有血旗騎軍的六千人馬。六日前離開橫山,紀澤並未奢望打通廢石堡山道返回太原盆地,而是率衆晝伏夜出直奔北方黃河,也未再襲擾沿途部落,渡河後東向而行入了拓跋鮮卑的區域,依舊晝伏夜出的潛行,直至今晨抵達這裡。

“唳!唳!唳...”天空中傳來一陣雕鳴,隨即,兩條青影盤旋而下落入林中。之所以是兩條,卻因匈奴人的那頭海東青被紀澤在落葉谷射殺了它的主人,孤苦伶仃之下,它倒就從了科其塔的那頭色雕,令血旗營與科其塔再多了一頭海東青。也是憑藉它們的偵查,血旗騎軍這一路才頗爲順利,避開了多股匈奴乃至鮮卑隊伍。

不一刻,科其塔尋到獨坐巨巖,遙望塞外草原怔怔發呆的紀澤,神色輕鬆道:“將軍,左近五十里內並無大股隊伍出現,想來我等並未被鮮卑人察覺。只是屬下有些不明,我等已出匈奴勢力範圍,拓跋鮮卑也一直與大晉交好,我軍也僅是借路,將軍緣何心事重重,有必要如此提防嗎?”

“呵呵,偷摸慣了,在別個地盤,小心無大錯嘛。”紀澤灑然一笑,繼而正色道,“此番我血旗營雖然救了幷州軍,卻未必得好,而且,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軍表現得越出色,我等便越危險。你以爲,此番參與西征戰事,我軍表現如何,本將做得出色嗎?”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無恥,不善吹捧的科其塔面色尷尬,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是好。恰此時,一身行商打扮的白望山返回,他神情沉鬱,卻是擠出笑臉道:“將軍,卑下走了趟樓煩關,還遇上一支小商隊,得到兩條消息,一好一壞,卻不知將軍願意先聽哪一條呢?”

“呵呵,讓我猜猜,好消息定是幷州軍躲過一劫,主力平安撤回晉陽了。”紀澤似笑非笑,幽然答道,“至於壞消息,該是樓煩關加強了戒備,甚或可能增派兵力,我軍無法強行過關了吧。”

“呃,將軍英明!竟然都被您猜中了,樓煩關的確增兵了,現有守卒一千,而六日前,我血旗水軍在文谷水大顯身手,相助西征軍順利渡河...”白望山一臉古怪,仍是一五一十的敘述完一應消息。

擔心的事情幾成現實,紀澤雙手不由握緊,默然良久方纔鬆開,本在手中的一塊石子卻已成粉,石粉簌簌下落。常嘆口氣,他終是喟然道:“水軍做的漂亮,呵呵,只是如此一來,我血旗營水、步騎三軍皆有不俗表現,那司馬騰本就與我軍有隙,想來更不願我等入塞回山了。哎,所謂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紀某偶爾一次良心發現做了善事,就覺心中不安,果然要倒黴了啊。”

白望山身體一震,驀的眼睛一紅,單膝跪地,歉然請罪道:“那樓煩關加強戒備,竟然真是爲防我等過關!此番我血旗營參與西征,皆因白某執迷不悟,如今恐要累得將軍與一衆弟兄有家難回,還請將軍責罰,縱是粉身碎骨,望山也難恕其罪!”

“呵呵,不愧出自幷州軍,你對司馬騰所爲也有猜測了嘛。粉身碎骨什麼的就免了,此事怪不得你,紀某之前原也心有不忍,蠢蠢欲動,纔會兵出呂梁,襲擾塞上。”紀澤神情淡淡,冷然恨聲道,“況且,誰說有家難回,便是四面皆敵,紀某也照樣能吃香喝辣,活蹦亂跳,大不了路長些罷了,哼哼!”

“將軍海量,望山得以追隨,實乃三生有幸!”白望山顯是真的很有感觸,竟是哽咽起誓道,“望山日後定爲將軍效犬馬之勞,肝腦塗地也絕不皺眉,但違此誓,天打雷劈!”

原來你丫之前還沒打算爲小爺我效犬馬之勞呀,虧小爺我還讓你做上暗影副大檔頭,紀某人暗自腹誹,忙上前攙起白望山,自有一番君賢臣忠不提。隨後,紀澤召來一應軍候商議,更是召來大大小小的功曹諸史,讓他們先給軍卒們吹冷風去...

當夜,血旗騎軍再度東向潛行,天明前抵達雁門關以西二十里的一處山林隱藏。而天一亮,白望山便隨同一隊胡人軍卒,打着鮮卑部落的名頭,進入雁門關外的馬邑縣城,也是幷州與塞外胡人的商貨集散地,購買了五百石谷糧與鹽巴等一應生活物資。自然,紀某人已在做着最壞打算,籌備一場長途行軍了。

下午申時許,精神抖擻的血旗騎軍離開隱藏地,光明正大的打出血旗,接上購自馬邑的物資,分馬馱好,這才聲勢浩大的奔往雁門關。不管怎樣篤定,必須當面證實才行,至於是雁門關而非樓煩關,自因這裡更顯眼,來往商旅更多,紀某人更希望公開自家極其可能的悲催遭遇,總不能悶聲吃大虧吧。

雁門關位於雁門郡北端,恆山山脈的雁門山上。“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這便是《唐書·地理志》中對雁門關的記載。因古時每秋大雁南飛,皆有大雁盤旋雁門關上空,半日方去,故稱雁門關。

當血旗騎軍接近雁門關五里之時,已有晉軍探哨回報關內,以致關門緊閉,關上更是點起了烽火。這般明顯敵對的態度,直令血旗軍上下叫罵不斷,也令紀澤進一步確認了心中的坑癟猜測。而當血旗軍抵近關下,看見關城上出現薄盛的身影之際,紀澤算是徹底認栽了。

雁門這等雄關,血旗騎軍想要強攻等於白日做夢,但認栽歸認栽,場面話還是要說的,司馬騰等人的無恥嘴臉更要公開揭露。於是,紀澤憑藉“人力擴音喇叭”,面向城頭,冷聲喝道:“我血旗騎軍爲逼河套部族聯軍撤退,以保幷州軍安全回師,,毅然出塞,轉戰千里,風餐露宿,披星戴月,歷經千難萬險,大小血戰數十場,如今功成返回,幷州軍剛得救助,轉頭便是這般迎接我等的嗎?”

“哦,原來是血旗將軍,將軍誤會了,雁門關何等重要,驟有大軍前來,確定敵我之前,自當閉關緊守,哈哈!”薄盛一臉爽笑,兀自假惺惺道,“此番薄盛受我家主公東嬴公差遣來此,正爲候迎紀將軍前往晉陽,我家主公正要當面感謝紀將軍呢。哈哈哈...”

幾已猜到薄盛下面要說什麼,紀澤還是冷聲道:“那還廢話什麼,還不速速開城,讓我等入關?”

“速速開城,讓我等入關!”六千血旗人馬齊齊高喝,冷肅蕭殺,聲震似也,殘陽之下,頗顯悲壯!

“紀將軍若是願意,現在便可率一隊親衛入城。”薄盛也算頗經戰陣的老將,並未因下方聲勢而動容,笑得反更熱情,口氣肆意道,“然而,雁門關乃幷州要害,薄某可不敢輕忽,將軍進城可以,貴部卻得留在關外等待東嬴公命令,或者,貴部若是着急,放下武器也可立即入關。不知將軍意下如何,哈哈哈...”

“放肆!紀某沒有拋下同袍獨去領賞的習慣,我血旗軍更沒棄械解甲任人拿捏的習慣。”儘管早有預料,紀澤仍被薄盛顯有準備的理由給激怒了,“你一小小五品將軍,竟敢讓某堂堂護匈奴中郎將,四品大員棄械解甲,隨你解送,是誰給你這等膽量?司馬騰連條看門狗都不會管教,還做什麼勞什子幷州都督?還是躲回趙郡享清福去吧!”

不光紀澤憤怒,血旗衆軍也聽得氣憤填膺,紛紛怒罵痛斥,親切問候着司馬騰、薄盛乃至幷州軍的親眷先人,反觀關城之上,幷州軍卒們卻是一片赧然。薄盛再也笑不下去,怒指關下紀澤,高聲斥道:“姓紀的,你才放肆,公然違背東嬴公命令不提,竟還對東嬴公出言不遜!你是想要背叛大晉,犯上作亂嗎?”

紀澤冷笑,不無挖苦道:“犯什麼上,作什麼亂?紀某這個將軍可非他司馬騰的直屬麾下,我血旗軍更是不曾從司馬騰那裡得過一分錢糧,他有何資格對本將下令?哼哼,陛下尚在長安,想要定紀某人犯上作亂,別說你小小薄盛不配,司馬騰也得去長安請旨呀!哼哼,就怕他也沒那本領吧!”

本還被罵得灰頭土臉的薄盛,突然放聲冷笑道:“哼哼,姓紀的,看在你光顧着塞外喝風的份上,免費通告你一個消息,東海王殿下業已發佈檄文,號召天下忠貞之士起兵西向,恭迎聖上返駕洛陽,響應者雲集,哈哈,屆時大駕東返,朝綱理順,似你這等騎牆宵小便再無囂張餘地了,哈哈哈...”

八王內戰再起!關西關東開打了,難怪司馬騰急於西征以結束幷州戰事,也難怪劉淵膽敢暴露實力意欲侵吞併州!紀澤大腦一陣激盪,眼中直欲噴火,這一刻,他是真正的出離憤怒!

作爲穿越人士,紀澤雖對這段歷史有所印象,本該無動於衷,怎奈這一切恰好發生在他剛從塞外血戰歸來之際!眼見自己嘔心瀝血、拼死拼活意圖維護的漢家江山,卻被一羣司馬雜碎們自相踐踏蹂躪,偏生自己這羣爲國搏命者更被拒之關外,坑癟能有限度嗎?

坑癟果然沒有限度,便在此時,科其塔匆匆來到紀澤近前,急聲稟道:“將軍,東西兩方四五十里外,皆有大股人馬疾馳而來,意圖不明,或有兇險,還請將軍早做決斷!”

好人真就沒好報嗎?小爺真就傻叉了嗎?可不能落個岳飛的下場啊!非坑敵不舒服斯基何曾被這般坑過,本就又鬱又憤,再被這一刺激,難得一次急怒攻心。一陣頭暈,一陣搖晃,他手指顫抖,指向關城上的薄盛,竟然嘴巴忽的一張,哇一聲吐出大口鮮血,若非邊上的劍無煙眼疾手快,他好險就從火雲上栽了下去。

“子興!子興...”“將軍!大人...”血旗陣前自有一陣騷亂,劍無煙更是清淚長流。而關城之上除了幸災樂禍的薄盛,更多的卻是面露愧色的幷州軍卒。

一口老血噴出,心頭鬱結好了不少,紀澤這纔想起自己來此關下的主旨尚未正式入題,卻已沒有時間鋪開了。輕輕推開下馬來攙扶的劍無煙,他穩穩心神,面向關城,通過人力擴音喇叭,怒聲責罵道:“薄盛小兒,爾等太過無恥,竟然放出烽火,勾結鮮卑人前來圍剿我血旗軍,簡直忘恩負義,恩將仇報,天理何在?爾等良心都叫狗吃了嗎?”

紀澤雖不完全確定,海東青所察人馬就是針對自家來的,但屎盆子當扣就得扣。薄盛目光一陣閃爍,旋即怒斥道:“姓紀的,你休要血口噴人,薄某何曾勾結鮮卑人針對你等。縱有戰事,定也是因爾等在草原上燒殺擄掠,開罪了鮮卑人,與我等何干...”

“夠了!”紀澤業已看出分曉,時間有限,他直接打斷薄盛言語,怒聲斷喝道,“且不說司馬騰兄弟豪奪我血旗營上黨戰果,且不說他們唆使趙郡士族與樂平烏桓,背後冷箭偷襲我三十六寨,且不說我血旗營流血犧牲,苦戰歸來卻有家難回,也不說我等在雁門關下還要被爾等勾結鮮卑人伏殺...”

“咳咳咳...”好一陣咳嗽,紀澤如杜鵑啼血,發自內心的悲愴悽痛,驀的瘋狂咆哮道,“紀某且問一句,匈奴滅了嗎?成國滅了嗎?塞外諸族穩了嗎?你幷州軍五萬袍澤剛剛戰死,仇報了嗎?就這還有臉打內戰,你們他媽的還有臉嘚瑟,知道羞字怎麼寫嗎...”

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七百五十九回 近衛騎襲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五十八回 唯一水源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八百一十一回 勝局落定第三百六十二回 鵲橋之會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七回 捏合散沙第三百五十九回 械鬥事件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二十八回 畫餅思甜第四百五十八回 堡門失守第二百六十四回 進兵長廣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三百六十七回 陪審制度第四百四十八回 未雨綢繆第六百八十九回 破圍壺關第一百五十九回 坐收漁利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四十五回 軒然生波第二百六十三回 陰謀層出第三百六十二回 鵲橋之會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六百六十六回 入主薊城第二百九十八回 叛逃事件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五百八十八回 蒲城諜影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十九回 驟逢故人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五百五十一回 王者回歸第七百零八回 治理黃河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四百四十四回 婚夜風起第三百七十四回 壓服狼窖第九十一回 兵臨寨下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五百零四回 艦入馬關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裡藏刀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須罪證第三百五十六回 結好段氏第八十七回 對簿書房第六百五十五回 幽州變起第七百零八回 治理黃河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四百三十四回 劉輿之助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三百五十四回 錯捉文鴦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八十回 軍候周新第七十回 少女監工第三百五十八回 青島新城第二百四十六回 張網以待第三百七十五回 馬韓困局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四百二十六回 刺案應對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軍都第五百六十一回 騎戰懾敵第二十六回 隊列練新第四百二十七回 強勢入朝第七百八十四回 健康朝議第一百三十三回 誘拐風波第二百七十六回 設營淮中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二百七十二回 太行移民第四百三十二回 平準交易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議第六百七十五回 閃破信都第四百一十二回 兵敗山倒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七百六十七回 設甕臨淄第一百四十八回 亂世白蓮第六百七十九回 得手壺關第七百一十四回 整頓之策第三百九十四回 金秋稻香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五百九十六回 劉淵病卒第七百八十五回 草廬談判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一百一十八回 套攏女俠第二百六十八回 淮中黑幫
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七百五十九回 近衛騎襲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五十八回 唯一水源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八百一十一回 勝局落定第三百六十二回 鵲橋之會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七回 捏合散沙第三百五十九回 械鬥事件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二十八回 畫餅思甜第四百五十八回 堡門失守第二百六十四回 進兵長廣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三百六十七回 陪審制度第四百四十八回 未雨綢繆第六百八十九回 破圍壺關第一百五十九回 坐收漁利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四十五回 軒然生波第二百六十三回 陰謀層出第三百六十二回 鵲橋之會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六百六十六回 入主薊城第二百九十八回 叛逃事件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五百八十八回 蒲城諜影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十九回 驟逢故人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五百五十一回 王者回歸第七百零八回 治理黃河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四百四十四回 婚夜風起第三百七十四回 壓服狼窖第九十一回 兵臨寨下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五百零四回 艦入馬關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裡藏刀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須罪證第三百五十六回 結好段氏第八十七回 對簿書房第六百五十五回 幽州變起第七百零八回 治理黃河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四百三十四回 劉輿之助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三百五十四回 錯捉文鴦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八十回 軍候周新第七十回 少女監工第三百五十八回 青島新城第二百四十六回 張網以待第三百七十五回 馬韓困局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四百二十六回 刺案應對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軍都第五百六十一回 騎戰懾敵第二十六回 隊列練新第四百二十七回 強勢入朝第七百八十四回 健康朝議第一百三十三回 誘拐風波第二百七十六回 設營淮中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二百七十二回 太行移民第四百三十二回 平準交易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議第六百七十五回 閃破信都第四百一十二回 兵敗山倒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七百六十七回 設甕臨淄第一百四十八回 亂世白蓮第六百七十九回 得手壺關第七百一十四回 整頓之策第三百九十四回 金秋稻香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五百九十六回 劉淵病卒第七百八十五回 草廬談判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一百一十八回 套攏女俠第二百六十八回 淮中黑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