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回 襲殺石勒

永興二年(公元305年),正月初三,亥時,冀州平原國茌平縣(今山東聊城市境)。

北風凜冽,殘月如冰,夜晚的郊野格外寧靜,甚至令人感覺不到一點年味。茌山腳下,鄉道曲折,一撥三百餘騎的馬隊趁夜駛來,馬裹蹄,口銜枚,速度不疾不徐,在暗夜中幾乎生不可聞。或爲遮擋寒風,馬上騎士人人身罩黑袍,頭戴斗笠,面裹黑巾,恰似那冥界出來的勾魂使者。

行至一處樹林,林間忽的傳出幾聲夜貓喵叫,騎士隊中跟着有人發出了幾聲汪汪狗叫,頓令勾魂使者們的凜冽殺氣化爲烏有。繼而,林中轉出兩名黑衣蒙面人,上前與爲首騎士幾句低語。爲首騎士旋即一聲低喝,立有一聲聲低喝傳遍全隊,三百餘名騎士隨之紛紛下馬,快速有序的牽馬入林。

騎隊在林間稍歇一刻,爲首者一聲令下,騎士中的五十餘人應聲而起,整齊成列,動作劃一,顯是精兵作風,旋即,這五十餘人棄馬徒步,跟着一名黑衣蒙面人,順着山林北上而去。目送他們的背影,爲首者擡頭上仰,晦暗月光下,露出一張年輕而冷峻的臉,正是揚名太行,本該在雄鷹寨過年的血旗將軍紀澤。

來到西晉的第一個年關,紀澤是在馬背上度過的。五日前與張賓一晤,憑藉曲線興邦的第三條路,他雖未說服張賓納頭拜倒,卻也讓張賓同意年後前往血旗營,應徵行軍司馬幫助抗匈,也算邁出彼此相交的第一步。其後,紀澤加發了相關流民的處理命令,自身則率近衛返回青楊山口,與那裡等待的一屯騎兵會合,晝伏夜出,先南後東,奔行六七百里,摸到了茌山這裡,也即石勒十八騎的巢穴所在。

“子興,不過是一幫馬賊,至於如此大動干戈兼小心翼翼嗎?看看這一路,又是晝伏夜出,又是繞行迷惑,又是蒙面鬼祟,連個年都不讓大夥兒過,咱們這是殺賊還是做賊?”一個輕悅的女聲低低響起,正是一同隨來的劍無煙。

“幫幫忙,叫我大當家成不?過會動手可別再搞錯了,呵呵,小心無大錯嘛。”紀澤苦笑,此番秘密行動的謹慎,委實引發了參與者的一致質疑。可石勒是什麼人,豈是好殺,他紀澤能不謹慎對待嘛,便是那十八騎也非等閒,出了不少後趙將軍,後世許多評書演義中的某某十八騎也多源自與此。而且,石勒當前的老大是汲桑,汲桑多半已是司馬穎的人,他此行能留下痕跡嗎?

半個時辰後,預計之前那一隊近衛已經埋伏到位,而劍無煙作爲探路前導,也已先一步出發。紀澤一聲令下,剩餘軍卒隨他再度出林,牽馬北行。行有四五里,劍無煙已在道邊等待,而前方拐過山腳,半里遠處出現了一個依山而建的偌大莊院。

據提前踩點的暗影認定,這處莊院便是石勒與十八騎所在的巢穴。所謂兔子不吃窩邊草,石勒一衆馬賊素來遠出劫掠,流竄作案,這座山莊與其說是賊穴,其實更該是他們正常生活的一處住宅而已。甚至,山莊內的大多人並不知道,他們的胡人莊主實則是名馬賊。

說來,這座山莊本爲石勒爲奴的主家——茌平師家所有。奴隸皇帝石勒確有令人稱奇之處。兩年前幷州大飢,司馬騰的幷州軍抓擄胡人賣往冀州以換軍資。(羯胡該不該恨晉人呢?)石勒便是這般來到茌平師家爲奴,但石勒身具異相,更常忽悠自己能聽到金戈戰鼓之聲(沒準就是耳鳴),結果師家家主覺得他不是凡人,便去除了石勒的奴籍,將之釋放,後來石勒馬賊事業蒸蒸日上,師家索性又將這處山莊送給了石勒,看好之意顯而易見。

叫停隊伍,紀澤伏低身形竄至山坡高處,取出千里鏡仔細觀察。莊院佔地十數畝,分前中後三進。莊院四角與正門各射有一個箭樓,其上均有一名護院值守,別的便再無明面崗哨。所幸的是,紀澤清楚看到,前院一側的三名箭樓崗哨都蜷縮於箭樓一角,分明已在打盹。畢竟,只有一日捉賊,哪有千日防賊,更何況是正月初三這等節慶期間,普通護院的執行力度難免懈怠。

冷冷一笑,紀澤回到路旁,招來兩什軍卒跟隨劍無煙前去摸哨賺門。開始一切順利,這個山莊並無吊橋壕溝,劍無煙一行輕鬆摸至院牆之下,還不聲不響的往院裡丟了幾個熱包子,預防看門狗的亂吠。眼見劍無煙與幾名軍卒翻入牆內,劍無煙更已快如鬼魅的竄上正門處的箭樓,讓那名打盹的護院睡得更沉。

“什麼...”莊院右角的箭樓上,一名護院伸出腦袋,口中發出一聲驚呼,旋即被下方射來的一根羽箭截斷,而摸向他的軍卒僅才爬到箭樓的一半。遠處的紀澤眉頭一皺,腦中閃過一個念頭,自家若能多上幾個劍無煙該有多好,就不會出現這等紕漏了。當然,現實點,似乎應當專門成立一支特戰隊伍了。

“鐺鐺鐺...”也是此時,這聲短促的驚呼卻已驚動了莊內不知某處的值守,突兀的,莊院內響起一陣鑼聲,在這空寂的夜晚,極爲清脆響亮。但所幸的是,莊門此刻已被劍無煙等人吱吱嘎嘎的從內及時打開。

“殺!”紀澤一聲大喝,早已上馬等待的軍卒們立刻駕馬疾馳,除了一隊騎卒留在莊外拉網警戒,餘下四隊人馬直奔莊門。當然,莊外殺聲大作之時,山莊之內也逐漸響起嘈雜之聲。

“嗖!”紀澤奔馬間射出一箭,正中左角箭樓上一名護院的胸膛。那廝正懵懵懂懂的操着弓箭就欲向下射出,卻被紀澤的強矢直接帶落墜地。這畢竟僅是尋常護院,而非十八騎那樣的悍匪。

半里地對騎兵而言,僅是喘息之間的事。轉眼間,兩百多血旗軍卒便已衝入了山莊大門,控制馬棚,喝令跪降,斬殺抵抗,前院與中院各有一隊軍卒負責,並未有何波瀾。紀澤則帶着兩隊近衛直撲後院,但這裡的人已有初步反應,用勁矢封向後院院門,抵抗明顯升級,而頭前衝入後院的幾名血旗騎卒不待看清情況,便已接連墜馬,更將後院門口堵了個混亂。

“一隊下馬,列陣待進!二隊放火箭,沿牆列開!”紀澤見此,一面大聲喝令,一面縱身下馬,在一什旗牌兼貼身親衛的簇擁下,攀上一處屋頂。看後院的反抗烈度與反應速度,定是石勒與他的十八騎無疑,既然對方的弓箭厲害,那便先用火將他們逼出房間。

以紀澤對此戰的重視,火油硝磺自已備齊,不消幾息,二隊軍卒便向後院拋射出一撥火箭,處處火苗旋即在房屋間點點燃起。這時,忽聽一聲怒吼在後院響起:“你等何方歹人,竟然夜襲本莊,可知這裡是我匐勒的山莊,受清河汲桑的照應!”

冷冷一笑,雖從未想過將石勒收爲小弟,但紀澤卻不介意玩點陰招,誘降騙殺石勒這麼個絕世梟雄一定很爽。他朗聲道:“匐勒,你流竄劫掠,犯到某家頭上,就認栽吧。我念你一身武藝難得,只要投效於...”

“嗖嗖嗖...”紀澤話到一半,突有數支箭矢劈空而來。頭前的一支又猛又急,甚至穿過了親衛的盾陣防護,直奔露出半個腦袋的紀澤。可紀澤是什麼人,惜命無比,早知對方厲害,哪敢掉以輕心,他瞬間低頭舉盾,咄的一聲,愣是擋住了這支勁矢,卻也頗覺手臂發麻。

能在亂世混出頭的,果然都和自己一樣,不是什麼好鳥。紀澤豁然明白,對方喊話不過爲了引自己現身,從而襲殺斬首。大怒之下,見一隊軍卒已經聚集院門口,二隊軍卒也已沿着後院牆排開,踩着馬鐙搭弓向內射箭,他立即喝令道:“一隊,殺進去!”

“弟兄們,走後面撤往山上!”方纔那聲音再度響起,隨即便聽後院傳來砰砰窗戶撞破聲,從紀澤的角度可以看到,二十多條黑影閃出房舍,直奔莊院後門與後牆。

“追!”隨行一隊的紀鐵一聲大吼,提着大陌刀便繞往後牆方向,一隊軍卒也連忙跟上,其中的箭手還抽冷放箭射殺。而二隊的軍卒則隔着牆頭,紛紛發出箭矢,透過屋隙射往露出身形的黑影。不時的,莊院後牆處傳出聲聲悶哼抑或慘叫,伴以一個個黑影的倒下。

“噗!”寒光閃過,紀鐵的陌刀斬落了一名剛剛爬上後牆頭的黑影,悍然展開了他的第一次攻殺,但是,這也是他在院內的最後一刀。除了近十名倒在血泊中的黑影,仍有十數人或門或牆,及時逃出莊院,竄入了後山。

“等等,有點不對。”紀澤身邊,劍無煙就欲提劍殺往後山,卻被紀澤一把按住。他總覺着方纔奔逃的二十多人中,過半的身手一般,似乎不配“十八騎”的名頭,有紀鐵率一隊近衛追了出去,會和山中預伏的另一隊近衛,已經足夠應付。倒是這後院之中,沒準另有蹊蹺。

目光一陣亂掃,紀澤驀然注意到後院一角也有一處馬棚,其內有着十數匹戰馬,細看之下,遠比方纔前院的馬匹要神駿不少。眼中射出厲芒,他立馬大喝道:“二隊,射馬!右前方的馬棚!”

“噓!”“噓!”“噓...”幾乎就在紀澤話音落下的同一刻,一陣此起彼伏的唿哨聲從屋舍與後牆間響起,而馬棚中的戰馬聽得聲音,立即自行竄出,沿着後牆直奔不同的房舍。儘管二隊軍卒在紀澤的命令下陸續射出箭矢,但畢竟事出倉促,十餘匹戰馬僅有兩匹被射倒,餘者雖然或多或少帶着箭傷,仍然奔至一間間房舍的後窗之下。不用想,這些召喚戰馬的人,纔是十八騎的主力。

此刻,莊院後牆外的山中,已經傳出喊殺之聲,近衛一隊已經出了莊院後門,入山夾擊第一批逃匪;二隊則仍在中院,貼着後院牆向內射箭;而山莊前院中院的軍卒也剛控制局勢,部分向後院涌來,卻因未得命令不曾衝入後院,僅是自發加入了隔牆射箭的行列。片刻間,後院內倒是空無血旗軍卒。

可以說,對方足夠冷靜,足夠決斷,之前利用箭阻來敵與喊話拖延召集起人手,卻未直接逃往埋伏難料的後山,而是兵分兩路,一路帶着些護院逃往後山做餌,從而引走衝入後院的第一隊近衛,在後院製造出一個臨時空檔。好在紀澤先令人放火燒屋,後又及時下令第二隊原地繼續射馬,令對方不得不現身,否則若是二隊軍卒騎馬擁向狹窄的後院門,對方將能得到一個更完美的空檔。

“射馬...發響箭!”不待腦中轉完思緒,紀澤已經看到對方又有十餘人竄出房舍,縱身上馬,直奔後院的一個側門,他忙接連喝令,自己也取出黑雕弓,搭箭猛射連珠兩件,目標則是頭前一名右手揮刀,左手揮塊大號案板的三旬胡人。

月光下,只見頭前此人高鼻深目,眼珠微藍,頭髮捲曲,面容剛毅,腰背筆挺,雖身材瘦削,渾身卻散發出一股濃烈的剽悍氣息。第一眼,紀澤便可確定,此人必是石勒無疑。

當然,紀某人射的可不是石勒的身體,而是他胯下的馬匹。這已是紀澤第二次看到石勒出手,隨着自身武藝的進步,他的眼光也愈加提高,這時的石勒,武藝或許尚不及日後縱橫披靡時的絕頂,但已是妥妥的一流高手,實力猶在劍無煙之上。這樣的人,或已具有對於臨場兇險的直覺預知,想要射中案板外露出的那點軀體將他重創,可不太現實,還是盡力射馬將他留下圍殺才更靠譜.

“嗖嗖...”正在箭雨中驅馬狂奔的石勒,突聞尤爲刺耳的尖嘯劈空而來,目標卻如大多羽箭一般,依舊是他的愛馬,心中不由大罵。對方端的是狡詐,馬匹的體積那麼大,替馬匹擋箭可要比給人擋箭困難多了。偏生此時若沒了馬匹,落入重圍定是死路一條。

“鐺!”石勒聽聲辯位,一刀撥開射向馬屯的一根勁矢,混亂之中卻不料對方連珠兩件,箭後有箭,實在不及撥開第二件。所幸他那匹馬也非凡品,恰時甩開馬尾掃了一把,愣將紀澤的第二支箭掃偏了些許,令得原本的重重一箭變成了入肉五寸,卻仍不免馬血橫流。

然而,箭矢快,馬兒也不慢,當紀澤再度搭上箭矢,意欲再射石勒之時,石勒已經連人帶馬撞上後院側門。那看似厚重的側門似乎本就有過這一考慮,從內向外竟如紙糊般被輕易撞開。繼而石勒的暴喝從院外響起:“今日之仇,我...我...我去它的!外面咋還有這麼多!?”

第七百九十一回 遷國再起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二百三十八回 再掠陳氏第五十七回 援手攬才第七百八十九回 趁火謀劫第七百三十六回 各懷心機第五百五十一回 王者回歸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三百九十七回 立衙籌備第六百七十五回 閃破信都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七百七十一回 揮師南渡第一百七十回 收服陶彪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二百三十六回 萁豆相煎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八回 鄴城毒謀第一百八十回 整軍備戰第七百七十四回 王敦之策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五百八十三回 佈置應對第三百六十三回 文娛教育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六百零九回 雨夜激戰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三百六十九回 科考選官第一百六十一回 相城惡少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二百八十六回 烈油焚堡第六百七十回 亂世重典第二百一十九回 步步入局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協議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八十一回 強襲郡營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須罪證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四百九十八回 礦坑倭奴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二百八十六回 烈油焚堡第五百三十六回 半島歇戰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漁孰餌第五百二十八回 血旗擴軍第六百二十回 戰局調整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漁孰餌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二百三十回 布子遼東第三百五十四回 錯捉文鴦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須罪證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七百七十九回 久戰維艱第八百零四回 宇文敗落第七百二十五回 虛虛實實第一百六十回 布子淮西第七百二十六回 劍指匈奴第六百六十七回 遊行示衆第四十二回 福破玄關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四百零三回 南下夷州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三百七十五回 馬韓困局第四百二十七回 強勢入朝第六十二回 爾虞我詐第七百八十六回 南北兩朝第二百五十八回 謀算淮中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七百四十二回 中牟亂夜第一百六十五回 恩收神偷第七百六十二回 使團遇刺第七百八十九回 趁火謀劫第七百三十八回 人肉盾牌第三百七十五回 馬韓困局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五百七十回 無可調和第四十四回 遁軍太行第四百一十八回 剿滅蠻虎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一百零三回 空中飛人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三百九十一回 奴隸改造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四百二十回 道宮舊案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七十一回 廣招流民第六百七十八回 喋血奪門第六百二十七回 挑撥分化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八十二回 蠻勇鐵奴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
第七百九十一回 遷國再起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二百三十八回 再掠陳氏第五十七回 援手攬才第七百八十九回 趁火謀劫第七百三十六回 各懷心機第五百五十一回 王者回歸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三百九十七回 立衙籌備第六百七十五回 閃破信都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七百七十一回 揮師南渡第一百七十回 收服陶彪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二百三十六回 萁豆相煎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八回 鄴城毒謀第一百八十回 整軍備戰第七百七十四回 王敦之策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五百八十三回 佈置應對第三百六十三回 文娛教育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六百零九回 雨夜激戰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三百六十九回 科考選官第一百六十一回 相城惡少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二百八十六回 烈油焚堡第六百七十回 亂世重典第二百一十九回 步步入局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協議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八十一回 強襲郡營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須罪證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四百九十八回 礦坑倭奴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二百八十六回 烈油焚堡第五百三十六回 半島歇戰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漁孰餌第五百二十八回 血旗擴軍第六百二十回 戰局調整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漁孰餌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二百三十回 布子遼東第三百五十四回 錯捉文鴦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須罪證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七百七十九回 久戰維艱第八百零四回 宇文敗落第七百二十五回 虛虛實實第一百六十回 布子淮西第七百二十六回 劍指匈奴第六百六十七回 遊行示衆第四十二回 福破玄關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四百零三回 南下夷州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三百七十五回 馬韓困局第四百二十七回 強勢入朝第六十二回 爾虞我詐第七百八十六回 南北兩朝第二百五十八回 謀算淮中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七百四十二回 中牟亂夜第一百六十五回 恩收神偷第七百六十二回 使團遇刺第七百八十九回 趁火謀劫第七百三十八回 人肉盾牌第三百七十五回 馬韓困局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五百七十回 無可調和第四十四回 遁軍太行第四百一十八回 剿滅蠻虎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一百零三回 空中飛人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三百九十一回 奴隸改造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四百二十回 道宮舊案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七十一回 廣招流民第六百七十八回 喋血奪門第六百二十七回 挑撥分化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八十二回 蠻勇鐵奴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