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

華歷五年(公元316年,晉建興四年),三月十五,辰時,瀛東城。

西城區,王城根下,某座稍顯殷富的二進小院,其內住有一對貌不其揚的小夫妻。男子紀某某據說做着絲路的海貿生意,常年不在家中,女主人則帶着僱傭來的幾個丫鬟與護院,撫養着一雙八歲的同胞兒女過活,平素極守婦道,偶爾撞見鄰人雖很和氣,但卻少有交往,基本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一切,在不乏海商富賈落戶的瀛東西城,委實稀疏平常。

朝陽初升,鵲兒脆語,後院右廂,本該是堆放雜物的底層北間,女主人卻在這裡肅立以待。驀地,只見一面牆壁無聲無息的居中兩分,露出了一個燈火忽閃的暗道,一名相貌普通卻腳步沉穩的三旬男子從中走出,正是此宅的一名護院。他衝女主人僅是點點頭,旋即出房轉了一圈,片刻後復又返回,衝暗道內鳥叫兩聲,繼而也在此肅立以待。

不一刻,十數勁裝大漢從暗道中現出身形,半數人驀然兩分,半數則快步出房。他們之後,是名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王服金冠,目光炯炯,兩手牽着一對尋常裝束卻難掩貴氣的男女孩童ꓹ 皆眉清目秀,男孩不乏憨實穩重ꓹ 女孩則頗顯靈動調皮。而在兩名孩童的肩上,都斜跨着一個鼓囊囊的書包。

出演這場誇張送學的父子三人組,正是紀澤與他那對小學一年級的長子長女。所以將上個學都搞得這般複雜ꓹ 則因紀泉紀雅這對兒女所入的學堂,是西城區的一所尋常平民小學ꓹ 除了校風出了名的嚴謹,再無其他特色。不消說ꓹ 紀泉紀雅均是隱匿身份上的學ꓹ 而這座宅院的主人僕從,自也都是來自監察廳的護曹人員了。

自從四年前將半推半就的梅倩納入後宮之後,頗覺雄風不足的紀某人,並未堅持他那三妻四妾的夙願,沒再另覓新歡。不過,他的五個大小老婆倒已皆有所出,且都有子嗣ꓹ 算上還在肚子裡的,二十有八的他如今已有十三個子女ꓹ 堪稱門丁興旺ꓹ 其樂融融。爲人父者ꓹ 他雖與子女們相處的時間不算太多ꓹ 但每日的早餐時間,乃至送學齡子女出門ꓹ 只要身在瀛東ꓹ 倒是基本不輟。

一番招呼之後ꓹ 三人來到後廳,紀某人大馬金刀的坐下ꓹ 難免擺出一副嚴父嘴臉,叮囑面前端立的一對兒女道:“你二人去了學堂,務必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且須尊敬師長,團結同窗,絕對不可泄露身份,更不可心仗身份而驕縱造次!尤其是小雅,前日竟在課間毆打同窗,至同窗鼻血橫流,被先生請了家長竟然還敢隱匿不報,這是什麼性質...(此處省略千字)”

“父王,這些您與母妃都已說過好多遍了,我都知道啦,嗯,再不走的話,咱們就該遲到啦。”抓住紀某人某個喘氣的間歇,紀雅連忙出聲道,“再說了,那個傢伙本來就在欺負同學,我也是仗義出手,嘛,誰知他看似人高馬大,卻連我一拳頭都吃不消?”

“什麼一拳頭,你等從小便有特聘先生教授着習文練武,尋常孩童哪能抗得住你一拳頭,還是打鼻子?”看了看牆上的掛鐘,紀澤繼續訓斥,“嗯!?你還敢頂嘴?哼,看來還是不服氣是吧,別以爲有你那幾個娘罩着你,爲父就收拾不了你!要不要等到下個休沐日,爲父給你關上整整一天的禁閉?甚或,還有小黑屋?”

“呃,父王,我錯了,下次再也不敢了。”紀雅立馬認錯,小雞啄米似的點着頭,態度十二分的誠懇,可那四下轉動的大眼睛,分明蘊含着別的意味。

這小妮子,簡直愈加鎮不住她了!紀澤哪裡發現不了紀雅的小動作,心中不禁哀嘆,無奈的搖搖頭,他抹了把嘴角飛沫,兀自最後一遍的苦口婆心道:“女孩子家家,要端莊,要嫺靜,還有,看你弟弟,要跟他學着點穩重,多些王室氣度嘛!”

這時,一直在邊上默不作聲的紀泉卻是問道:“父王,既然希望我等有着王室氣度,爲何卻讓我等去上平民小學,而非去東城與那些貴族子弟一道讀書?孩兒還是覺得,那些平民子弟的目光眼界,以及行爲舉止,不免庸俗乏味了些,難以融入其中呢。”

紀澤一怔,腦門旋即騰起三道黑線。他必須承認,有着出身、生活與教育的先天優越,紀泉的心智與才學的確超過尋常同齡人一截,可這種高高在上的心態,卻絕對值得商榷。

但對紀泉,他沒像對待紀雅一般隨口說教,而是謹慎思考着回答。須知即便不談父子親情,紀泉可是他的長子,且系嫡出,儘管他的擇儲原則是不分嫡庶,立賢爲上,可也希望教育好這個嫡長子,令其能夠足夠賢良,足以繼承大統,畢竟直接立其爲儲,終歸可以省卻太多麻煩不是?

“所謂王室氣度,乃傲骨而非傲氣,重在內裡,卻非流於表面,更非眼高於頂,俗人勿進,恰如俗語,當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我華國作爲民國,你生在王室,首先須有一份愛民之心,焉能嫌棄尋常百姓,須知他們纔是這個國家的真正主體!”神色嚴肅,紀澤告誡道,“何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你也不妨想想,若非身在王室,自己就一定比同窗們優秀嗎?”

面對紀澤頗爲嚴厲的指摘,紀泉面露慚色,也不乏懼色,忙躬身請罪道:“孩兒孟浪了,謝父王提點,日後定然不敢再犯。”

“你當記住,自己絕非尋常貴族子弟,因爲別人將來若是出仕,即便只對君王負責,也有可能成一良臣;而你作爲王子,卻將可能對所有百姓負責,自當瞭解尋常人所思所想。”說道這裡,紀澤猶豫着道,“同樣道理,你莫要拘泥於先生們所講所授,因爲他們再是博學,教授出的往往也是賢臣良民,而非合格的君主。”

“是,孩兒明白了,定會謹記父王教誨。”紀泉再次應聲,可眼中的迷茫卻是出賣了他。

見紀泉的模樣,紀澤遂摸摸他的腦袋,笑道:“罷了罷了,你還小,爲父也不強求於你,但要你必須保持一顆仁心。至於其它,且邊成長邊領悟吧。在你擔當大任之前,爲父會盡量爲你提供機會,讓你最大程度接觸方方面面,而非籠中之鳥。是以,你這一普通人的身份,將一直保持到縣學、郡學、講武堂亦或學工,乃至其間的軍事訓練營,亦或上山下鄉...”

目送一對兒女出門上學而去,扮演完嚴父角色的紀某人,隨口勉勵了宅院一應“保姆”之後,重又從暗道返回了王宮中的某間偏殿。待得抵達書房,案上業已擺上了一摞需要批閱的文書。最上一份,卻是新鮮出爐的華國人口普查資料。

翻開文書,紀某人可謂越看眼睛越亮。按照這份文書,至華歷四年底,華國十三州兼美澳洲總督區,戶過四百五十萬,總人口已達三千萬出頭,基本不亞於西晉鼎盛之時。其中,一千一百萬爲這十餘年來的治下新生人口,或純正或混血或牽強,登記爲漢族的佔比則高達八成。同時,去年一年,正式成年的治下人口達到了四十萬,而新生人口則連續第二年超過了兩百萬。

此外,治下四百餘萬的丁戶,漢戶比例過了六成,公民比例則已過了五成,平民從民比例則分別約爲兩成;倘若考慮到新生兒們九成多的健康成活率,這一佔比換算成人口,公民比例則過了六成,而漢民比例則接近了七成。這樣的人口比例,已然達到了紀澤保障華國穩定發展兼保持華夏正統的心理標準。

非但人口,這兩年外部局勢風平浪靜,華國內部建設也繼續保持了高速發展的強勁勢頭。河北三州與爪州已經順利完成初期開發,退出計劃體制,轉入了正常的自有經濟。而憑藉着四下掠奪的大量財富砸入投資,憑藉着海上絲路有增無減的外貿銷售,以及愈加壯大殷實的內部市場,還有愈加更新的諸般生產技術,乃至人口增長催生出的越來越多的農莊經營,華國的工商農業諸般數據可謂年年大漲。

其中最令紀某人欣喜的是華歷四年的財政收入,其國內財稅部分,十二年來首次超過了外貿收入,也超過了黃金採掘,達到了兩千萬貫,也令華國的正常財稅總收首次超過了五千萬貫。內部財稅與新生人口的大幅增加,乃至愈加起到主導作用,這纔是底蘊,纔是華國真正強大的表徵。

放下文書,紀某人正在眯眼品味着這份成功人士的舒爽,房門忽然被人推開,進來了面色與手中信報一樣紅的吳蘭。沒有慣常得插科打諢,向紀澤草草一禮之後,他便急聲稟道:“主公,拓跋鮮卑出事了,連單于拓跋猗盧都被他兒子右賢王拓跋六修給幹掉了,呵呵,這或許是咱們的一次好機會呢!”

《資治通鑑》有載:“初,代王猗盧愛其少子比延,欲以爲嗣,使長子六修出居新平城,而黜其母。六修有駿馬,日行五百里,猗盧奪之,以與比延。六修來朝,猗盧使拜比延,六修不從。猗盧乃坐比延於其步輦,使人導從出遊。六修望見,以爲猗盧,伏謁路左;至,乃比延,六修慚怒而去。(晉建興四年三月)猗盧召之不至,大怒,帥衆討之,爲六修所敗。猗盧微服逃民間,有賤婦人識之,遂爲六修所弒...”

第五百七十六回 中原危機第二百七十八回 暴捶莽漢第一百三十二回 丐姓飛賊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四十五回 軒然生波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五百六十回 殺招迭起第七百八十七回 南北運河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六百七十八回 喋血奪門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八十一回 強襲郡營第五百七十六回 中原危機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發青州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復起兵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七百九十二回 漠北朔風第二百九十九回 遣師南下第一百零八回 劫糧幕後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五百零二回 隘口圍殲第四百七十五回 鐵騎碾陣第七百二十九回 破壞分子第五百九十七回 佐渡金礦第三百五十五回 硝煙漸散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二十八回 畫餅思甜第六百二十六回 驚馬之敗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三百二十九回 勸進風波第七百一十二回 列土封疆第二百五十二回 鯨章相鬥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驅邪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三百九十八回 祭祖開府第三百二十五回 鰲山樣板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四百二十三回 藤山礦業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來討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一百五十九回 坐收漁利第一百四十七回 中山劉琨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一百八十回 整軍備戰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門無歸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二百三十回 布子遼東第一百零五回 祈福之效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六百九十三回 車旋接戰第六百六十三回 火器逞威第五百零八回 國戰廷議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五回 恩收神偷第一百九十六回 覆滅劉景第三百三十回 頒法定製第四百零三回 南下夷州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六十回 你來我往第二百五十三回 安海屠鯨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五百八十二回 酒館爭執第二百一十回 義利孰先第六百一十三回 晉境雲動第一百四十七回 中山劉琨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七百一十九回 塞北夜雪第一百八十九回 官升一級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五百七十回 無可調和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九十八回 不戰而屈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一百七十一回 海賊來襲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六百四十五回 計議立國第七百二十七回 破曉雷鳴第五百八十二回 酒館爭執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六十回 你來我往第五百七十二回 事態升級
第五百七十六回 中原危機第二百七十八回 暴捶莽漢第一百三十二回 丐姓飛賊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四十五回 軒然生波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五百六十回 殺招迭起第七百八十七回 南北運河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六百七十八回 喋血奪門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八十一回 強襲郡營第五百七十六回 中原危機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發青州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復起兵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七百九十二回 漠北朔風第二百九十九回 遣師南下第一百零八回 劫糧幕後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五百零二回 隘口圍殲第四百七十五回 鐵騎碾陣第七百二十九回 破壞分子第五百九十七回 佐渡金礦第三百五十五回 硝煙漸散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二十八回 畫餅思甜第六百二十六回 驚馬之敗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三百二十九回 勸進風波第七百一十二回 列土封疆第二百五十二回 鯨章相鬥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驅邪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三百九十八回 祭祖開府第三百二十五回 鰲山樣板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四百二十三回 藤山礦業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來討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一百五十九回 坐收漁利第一百四十七回 中山劉琨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一百八十回 整軍備戰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門無歸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二百三十回 布子遼東第一百零五回 祈福之效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六百九十三回 車旋接戰第六百六十三回 火器逞威第五百零八回 國戰廷議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五回 恩收神偷第一百九十六回 覆滅劉景第三百三十回 頒法定製第四百零三回 南下夷州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六十回 你來我往第二百五十三回 安海屠鯨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五百八十二回 酒館爭執第二百一十回 義利孰先第六百一十三回 晉境雲動第一百四十七回 中山劉琨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七百一十九回 塞北夜雪第一百八十九回 官升一級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五百七十回 無可調和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九十八回 不戰而屈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一百七十一回 海賊來襲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六百四十五回 計議立國第七百二十七回 破曉雷鳴第五百八十二回 酒館爭執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六十回 你來我往第五百七十二回 事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