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回 醫門棄徒

永興二年,二月二十二,酉時,晴,豫州弋陽,老槐村。

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去年底馬濤南下返鄉之際,血旗營尚未易幟幷州軍,處境微妙,是以馬濤來此探訪的時候沒敢聲張,僅將紀澤之事知會了張氏與紀芙二人,村人並不知曉。即便偶有在外聽得血旗將軍紀虎的名頭,也不會有人將之與張氏的兒子聯繫起來。而今紀澤前呼後擁的這一回歸,發達之事自難隱瞞,也無需再瞞。

小小軍戶村出了個將軍,可不光是紀家的喜事,也是全村的喜事,張氏早已憋得辛苦,便提議大辦一場。紀澤雖是個冒牌貨,但既接了紀虎這個攤子,也就認了這一茬。榮歸故里,自要對鄉親們有所表示,他也沒小氣,每戶先封上萬錢紅包,昔日曾對紀家有所援手的更是奉上重禮,而村口老槐下方的打穀場,也就擺開了款待全村的流水席。

只是,歡聲說笑之間,紀澤卻不免感慨,老槐村人比記憶中少了太多。要說老槐村本是個頗大的軍戶村,對應大晉正規外軍的一個屯,當有二百五十戶。然而,如今出現在宴席上的,已經僅餘百戶,且基本是老弱婦幼。

不想可知,近年內戰不斷,軍卒動輒傷亡數萬,軍戶自是最好的補充兵源,其青壯被一抽再抽,根本不及恢復,直至抽無可抽。軍戶們或家破人亡,或乾脆逃亡離鄉,一個個軍戶村也瀕臨崩潰。而晉武帝苦心經營的軍戶體系隨之瓦解,晉軍的戰力也隨之銳降。

顯然,紀某人榮歸故里,也令老槐村的軍戶村鄰多了條出路。宴席上,不少村鄰推出自家的半大小子,請求追隨紀澤。至少有這一層相鄰淵源,跟着紀澤總比日後被徵爲一般炮灰要好得太多。紀澤卻也喜聞樂見,任何時代鄉黨宗族都是最值得信任的羣體之一,且這些軍戶少年頗有基礎,加以悉心錘鍊,日後定將是他紀某人的一大臂助。

次日一早,紀澤繼續爲紀虎頂缸,在親衛與村鄰的幫助下,他親自剷土挑石,圓墳修墓,併爲紀虎的亡父大祭一場。按照當地的習俗,他這種未給亡父送終的不肖子孫,最最短還得結廬守墓三日,得,爲了欠紀虎的,也爲了他紀某人日後的仁孝之名,堅持頂缸吧。

“哥哥,哥哥...”金烏西斜,正在村外守墓的紀澤,忽聽一個清脆而急促的女聲直奔自己這邊過來。偏頭看去,卻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身穿連衣褶裙,腳踏皮質蠻靴,一臉陽光燦爛,烏亮大眼中滿滿都是興奮。

看女孩那頗爲眼熟的面容,再看看後面跟來的馬濤,紀澤不用想,便知這是紀虎的妹妹紀芙了,而觀她的狀態,顯然這三月馬濤沒敢虧待她。事實上,馬濤與紀澤兩家雖份屬荊豫兩州,可弋陽與南陽兩郡卻是相鄰,甚至,兩家所在的縣境也是搭界,說是半個老鄉都有些遠了,是以昨日紀澤讓人去接紀芙,今個就到了。

兄妹見面,紀某人的衣襟少不得又溼了一場。待得紀芙情緒穩定,擦去淚痕,馬濤也已到了面前。這廝在家休養了三月,明顯有些發福,滿面紅光的,直叫四處流竄以至衣帶漸寬的紀某人很是妒忌,恨不得痛扁他一頓解恨。

“大人辛苦了,卑下在南陽都已聽說了血旗營即將西出抗匈的義舉,大人走了步好棋,濤只恨自身未能參與這等大事啊。”似乎看出紀某人的不善,馬濤立即推出身邊另外兩人,笑吟吟道,“大人,這兩位你能否猜出是誰?”

“劉大腦袋?不,你該是他的弟弟劉詮。那麼,你該就是他的妹妹劉蓉了吧。”紀澤聞言,一打量跟在馬濤身後的兩人,旋即驚叫道。實在是那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長得與劉大腦袋太像,尤其是那個標誌性的大腦袋,還好那十三四歲的女孩頗爲清純,沒生就這一標誌。

那少年上前一步,面帶感激,躬身行禮道:“劉詮在此謝過大人對我等的記掛!”

“莫叫什麼大人,我答應過劉德,視你二人爲自家弟妹,日後你二人便稱呼我爲大哥吧。”紀澤目露黯然,卻是一把抓住劉詮,朗聲笑道,“蓉妹年紀還小,便與芙妹一起做個伴,清水出芙蓉,倒是好一對姐妹。至於你,也算成人了,自身有何想法?”

“大人...大哥,我想入伍,練好本領,日後爲我哥報仇!”劉詮再度一禮,一臉恨意道,面孔甚至都有點扭曲。

紀澤眉頭一跳,劉詮或許與劉德感情很深,但其對報仇太過執着,且不說性格由此偏激,那石勒又豈是他能對付的。心念一動,他打了個馬虎眼,淡淡道:“報仇就免了,不久前,我已率衆平了那羣馬賊。”

劉詮一呆,臉色一陣變換,倒也不曾懷疑紀澤所言,而是拉着妹妹劉蓉一起跪倒,語甚感激道:“謝大人爲家兄報仇,那麼,小弟便...便還是入伍吧,小弟軍戶出身,除了兩把子力氣,啥也不會啊。”

“好,你小子體格不下你哥哥,仔細錘鍊必成將才,就先去雛鷹屯報到吧,好好學文習武,莫給你哥哥丟臉!”紀澤笑着扶起劉詮兄妹,拍拍劉詮肩膀道。

所謂雛鷹屯,是紀澤昨日剛剛成立的一個屯號,份屬近衛,享預備營待遇。只因他血旗將軍迴歸之事已在左近風一般傳開,今日便有更多的臨近軍戶甚或百姓送來子弟,請求追隨從軍,適當遴選後仍已達到百人,預計三日後至少得要翻倍,紀澤索性便成立了這一編制用以接納。至於軍戶身份,哪個將官發達後不從家鄉招些鄉黨做親兵,這是不成文的慣例,倒不用擔心有地方官員跳出來刁難阻撓。

安置完劉家兄妹,衆人一番敘話之間,紀澤問馬濤道:“季茹,不知雲德(周新字)近況如何?”

“雲德兄挺好,荊州劉弘大人一直與西蜀巴氐用兵,正值用人之際,雲德兄久經沙場,智勇兼備,更有在血旗營抗胡之經歷,頗受劉弘大人賞識,被允徵募營兵千人,實領一部校尉。”馬濤手指南方山脈,笑着解釋道,“雲德兄知曉將軍不日返鄉,曾叮囑某屆時攜他過來一見,怎奈昨日濤遣人尋他,卻得知他已率兵入山,正奉命剿滅張昌餘匪,卻不知今番能否趕回見過將軍了。”

擡眼南方,隱見桐柏山脈,那是淮河源頭,也是大別山支脈,山北爲弋陽,山西則爲南陽,想來周新此刻正該身處此山中。紀澤搖搖頭,不無遺憾道:“呵呵,委實不巧,紀某尚有要務,僅能在此逗留三日,守墓一畢就須離去,卻不知今番是否有緣一見了。季茹,你且準備一下,三日後便隨我出發,屆時我尚有機密要務託付於你。”

“諾,卑下遵命!”馬濤忙躬身應諾,面露喜色。昨日他從通傳近衛那裡已經得悉,自個的參軍署掾與功曹史之職皆已被人取代,心中正不上不下,而今最需要的便是“機密要務”了。

傍晚時分,衆人各自散去,草廬旁僅餘親衛佈防中的紀澤在此練拳。一套五行拳正被他使得虎虎生風,剛猛強進,卻又招式圓潤,不乏餘力。兩月下來,有劍無煙一旁陪練,他對太極拳的理解已經上了一個臺階,剛柔並濟,借力打力,他將這些領悟同樣應用於五行拳,倒令這套他最先習練乃至諳熟的拳法愈顯威力。

“小子,你怎會我華醫門的五禽戲?從何偷學而來?”驀的,一個蒼老的聲音從村口方向傳出,清亮悠長,中氣充沛,並從遠而近極速逼來。

“何人如此無禮,膽敢衝撞大人?”一聲嬌叱隨即響起,卻是劍無煙已經拔劍而出。而草廬周邊的親衛也立刻亮出兵刃,結陣而起,或圍護紀澤,或接應劍無煙。

來者語氣不善,且速度驚人,怕是善者不來,紀澤忙也操傢伙在手,卻見一名頭髮灰白的玄衣老者腳步如飛,急速逼近草廬。事發突然,劍無煙哪能容他輕易靠近紀澤,見其仍不稍停,當即攔住其去路,揮劍迎頭就斬。

“咿?女娃兒功夫不錯嘛,陪老夫練練。”那老者一聲輕訝,雙袖一抖,手上卻已多了一副鐵手套。旋即,他揮掌迎上劍無煙,刻不容發間架住寶劍,只見火星四濺,劍無煙已被震得後退,那老者卻僅身形稍阻。單看這一交手,這名老者功夫竟在劍無煙之上。

劍無煙並不答話,雙足就地一蹬,身形反退爲進,再度攔上老者。不過,此番她知道老者功夫勝過自己一籌,卻不再如之前那般快劍搶攻,而是以守爲主,一柄長劍使將開來,忽剛忽柔,時快時慢,或點或挑,飄忽間劍光閃爍,倒似劃出了一個個圈圈,竟是頗含了太極的韻味,一時卻令老者有勁不得發,有力擊不實,憋屈無比,更別說再行向前了。

“有趣,好久沒人跟我打架了,你這女娃兒勉強夠我舒舒筋骨,再來,我會注意不傷你的。”老者嘿笑一聲,卻是退後一步,略調內息,繼而揮拳再上,與劍無煙鬥於一處。

這一次,老者像似擺正了姿態,出手更加剛猛,拳腳呼呼帶風,動作也愈加敏捷,身影騰挪如飛。所謂一力降十會,他這一發飆,竟將劍無煙再度壓制得左支右絀。顯然,這老者是名妥妥的一流高手,路數則偏向於江湖打鬥。

紀澤一旁細看,這老者在拳打腳踢之間,頗仿虎、鹿、熊、猿、鶴五種形態,當是其口中的五禽戲,甚或是原版正宗的五禽戲,卻與後世流傳的劍身五禽戲有着許多不同,倒與他紀某人的五行拳有着八分相似。想是紀澤那套更晚出現的五行拳沒少借鑑於這套原版的五禽戲,也無怪老者方纔怒斥紀澤偷學了。

略看稍傾,見劍無煙已顯吃力,紀澤怕她吃虧,便提着刀盾衝出,口中喝道:“弟兄們一起上,先別放箭,幫這老貨舒舒老骨頭!”

轉眼間,紀澤與一衆親衛圍攏上去,槍挑筅掃,盾撞刀劈,協助劍無煙羣毆老者。那老者縱然功夫了得,又豈能輕鬆對陣一隊配合有序的精銳軍卒?轉眼間,他便被打得手忙腳亂,東躲西竄,口中則怒叫連連:“你等以多打少!無恥!下流...”

“這不是大夥兒一塊幫你舒舒筋骨嘛!再說,來個阿貓阿狗就要玩單挑,本將還幹這將軍作甚?費心費力好玩嗎?”紀某人恬不知恥的回敬道,此時,他倒也看出這老者似無敵意,至少出招間並未下過狠手。

“紀銘!銘瘋子,住手,快住手!”另一洪亮卻顯中氣不足的聲音從村口方向傳來,是個中年胖子,正跑得氣喘吁吁。

“虎子!住手!他們是紀家人!”又一疾呼傳來,卻是紀母張氏,同樣跑的氣喘吁吁。

紀家人!?紀澤有點懵圈,他的記憶裡咋沒紀銘這一號厲害親戚?心中疑惑,他口中倒也立馬叫停親衛收陣。親衛們聞言有序退離玄衣老者,但仍與劍無煙一道將紀澤圍護起來。

“直娘賊,太無恥了,以多打少,要不要臉,就這還將軍,我還道是何等英雄呢?”紀銘忙乘機跳出圈外,口中兀自怒叫連連,繼而轉向那中年胖子怒道,“紀斐,這就是你說的紀家千里駒?可別再吵吵了,說出去丟人!”

“紀銘,怎的又沒大沒小?叫我三叔!”中年胖子見雙方停戰,已經改爲龜跑,邊粗喘邊怒道,“你這老沒正形的貨,帶你來看看,誰讓你一來便動手的?一把年紀還不曉事,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嗎?”

“你,你,你!不就比老子高一輩嘛,成天嘚瑟個屁!”紀銘氣結,卻又怒指紀澤道,“這小子偷學我華醫門拳法,我身爲華醫門傳人,教訓一下也不行嗎?”

中年胖子撐腰粗喘着緩緩走近,卻是翻了個白眼道:“什麼華醫門,一幫江湖郎中而已,頂着個華佗傳人的名頭就學人家開山立派,哼!再說了,你也早被人家逐出師門了,還管什麼師門絕技,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這是罵誰呢,紀澤與紀銘二人齊齊臉色發黑...

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二百四十八回 輸血救人第七百一十六回 北塞煙起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七百七十三回 伊缺陷落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三百八十三回 村塾先生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七十四回 流言風波第五百五十二回 永嘉草草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一百二十二回 幷州流民第二百八十回 安海易幟第二百二十回 火燒劉曜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五百五十回 後繼有人第二百九十九回 遣師南下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四百六十七回 雷霆強攻第三百六十四回 奴營遇襲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五百七十回 無可調和第五百零一回 東線遭襲第六百零六回 美麗構想第一百四十八回 亂世白蓮第三百三十五回 巡訪牧區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四百九十九回 會見倭使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攪局第一百九十九回 定計撤手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三百九十一回 奴隸改造第八十三回 和平劫掠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一百七十四回 詐遇反詐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二百六十三回 陰謀層出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二卷 求索千里行 第一百零一回 變生肘腋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六百八十九回 破圍壺關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第五百一十七回 窩裡造反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三十回 難民驟現第三百八十三回 村塾先生第一卷 烽火連三月 第一回 豕突狼奔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一百三十一回 借力打力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四百六十九回 搬空慶全第二百一十六回 內外有別第一百五十三回 局外有局第三百五十七回 王彌之死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第六百四十五回 計議立國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遷暗鬥第六回 未觸即潰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三百四十二回 碧海忠魂第二百五十三回 安海屠鯨第八十四回 義結金蘭第三百三十八回 骷髏血旗第二回 患難同行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七百四十六回 河套會戰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四十六回 夜遇勁匪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第四回 夜林話武第一百八十二回 假戲成真第五百一十五回 鐵騎遠襲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三百二十回 元宵遊行第五百五十六回 分兵疾進第三百一十七回 收買夷心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十一回 仇深難負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二百一十四回 善報難料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二十七回 憶苦妄語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
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二百四十八回 輸血救人第七百一十六回 北塞煙起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七百七十三回 伊缺陷落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三百八十三回 村塾先生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七十四回 流言風波第五百五十二回 永嘉草草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一百二十二回 幷州流民第二百八十回 安海易幟第二百二十回 火燒劉曜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五百五十回 後繼有人第二百九十九回 遣師南下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四百六十七回 雷霆強攻第三百六十四回 奴營遇襲第八十五回 恆產恆心第五百七十回 無可調和第五百零一回 東線遭襲第六百零六回 美麗構想第一百四十八回 亂世白蓮第三百三十五回 巡訪牧區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四百九十九回 會見倭使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攪局第一百九十九回 定計撤手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三百九十一回 奴隸改造第八十三回 和平劫掠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一百七十四回 詐遇反詐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二百六十三回 陰謀層出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二卷 求索千里行 第一百零一回 變生肘腋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六百八十九回 破圍壺關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第五百一十七回 窩裡造反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三十回 難民驟現第三百八十三回 村塾先生第一卷 烽火連三月 第一回 豕突狼奔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一百三十一回 借力打力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四百六十九回 搬空慶全第二百一十六回 內外有別第一百五十三回 局外有局第三百五十七回 王彌之死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第六百四十五回 計議立國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遷暗鬥第六回 未觸即潰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三百四十二回 碧海忠魂第二百五十三回 安海屠鯨第八十四回 義結金蘭第三百三十八回 骷髏血旗第二回 患難同行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七百四十六回 河套會戰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四十六回 夜遇勁匪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第四回 夜林話武第一百八十二回 假戲成真第五百一十五回 鐵騎遠襲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三百二十回 元宵遊行第五百五十六回 分兵疾進第三百一十七回 收買夷心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十一回 仇深難負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二百一十四回 善報難料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二十七回 憶苦妄語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