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

巨鯊堡,紀澤、趙雪與顧敏三人在帳篷中秉燈笑談,不一刻便將過往的些許交集說了個清楚。畢竟都是年輕人,彼此也各有產生好感的理由,三人倒是談得頗爲投機,很快便似成了多年至交。當然,每當顧敏一臉好奇甚或不無仰慕的詢問紀某人血旗之旅,每當紀某人不自覺的盯視顧敏那雙明眸,一旁的趙雪看向紀某人的目光就不免多了幽怨與警惕,誰叫這廝英雄救美的對象業已不止她趙大姑娘一人了呢?

這通閒聊直到三人用完一頓便飯,待得在帳中重新坐定品茗,顧敏終是按捺不住,她端正身形,整肅面容,凝視紀澤道:“貧道之前已於張長史言明來意,卻不知將軍作何打算?”

聊聊天多好,美女何必涉及政治骯髒呢?紀某人心中哀嘆,卻也知曉繞不開這一問題。同樣坐正身形,他卻是放低姿態,一臉苦相道:“紀某今日剛纔收到徐州消息,東海王業已敕封麾下張賓長史爲會稽太守,分明鼓動我血旗軍進攻揚州,哎,貴方想來也是抱着念頭,使我血旗軍北上擾亂徐州吧。哎,紀某如今成了一顆人人嫌棄,卻又人人意欲利用的棋子,還請道長指條活路啊。”

轉眼便能看透故吳士族的那點心思,紀澤的心機見識顧敏自然明瞭,她自不願隨意班門弄斧。忍不住一個白眼,顧敏無奈搖頭道:“將軍休要誆笑貧道了,血旗軍踏馬塞北大漠,船至茫茫四海,旌旗縱橫大晉,以將軍資歷見識,這點困難何值一提,哪容貧道聒噪?”

雖分屬陣營,不曾遮面的顧敏卻少了仙靈,更顯活潑真實。尤其那一個白眼的風情,直瞟得紀某人差點繳械掉自家的一切僞裝。好在有趙雪的適時乾咳,紀澤這才穩住心神道:“角度不同,我對江南風土人情知之不詳,更非士族出身,彼此或有一些求同存異之處,或可達成共贏呢。”

儘管明知紀某人是在裝蒜,套自家的話底,臉嫩的顧敏卻未抗住這廝的希冀眼神。她躊躇半晌,最終像是鼓了把勁,這才極爲認真道:“將軍才華橫溢,這般年紀便有如此功業,更敢要挾東海王,想來也非人下之人,更不會臣服陳敏。既如此,將軍何不趁勢自立,佔據青徐,與江東守望相助。甚或,將軍文治武功遠勝那陳敏,代之統領我江東士族也非不可,屆時孫吳之勢可成,不枉大好年華啊!”

紀澤下巴掉地,他可沒想到顧敏的建議竟然這麼大,直接鼓動自家好好表現,爭取取代陳敏成爲東南霸主,看來故吳士族對陳敏的擁戴極爲有限嘛。想想也是,從東漢末到西晉一統的百年曆史,看似英雄逐鹿、波瀾壯闊,其真正主線卻是士族豪門在背後的爭權奪利。什麼桃園三英、江東霸王、曹魏代漢的,名爲主公,今在何處?無非是士族階層的另類工具而已,好用則留,無用則棄,正所謂良禽擇木嘛!

想想自個與陳敏競爭上崗,爭當故吳士族的主公,準確說是管家護院的,紀澤禁不住覺得搞笑,故吳士族配嗎?他下意識搖頭道:“聖使說笑了,陳敏與江東士族多年勾連,紀某焉能輕易取代,就莫要取笑紀某了。”

紀澤拒絕得這麼幹脆令顧敏一愕,隨即想到紀澤連對自己的救命之恩都不願居功,可見其人之謹慎,不由笑道:“將軍莫要生疑,貧道不打誑語,我江東士族擁戴陳敏,無非厭倦晉廷索求無度,另尋強人苟安自保而已。相比僅有剿匪之功的陳敏,將軍抗擊匈奴,縱橫南北,聽說還是紀靈將軍之後,卻比那陳敏適合得多,只要將軍有意,想來不乏支持。”

紀澤這次皺眉思考起來,按顧敏所說,故吳士族擁戴他紀某人的確不無可能!這也可能是他紀澤的一條捷徑,若是短期內得到故吳士族的幫助甚或擁戴,他紀某人憑藉兩三萬血旗軍,佔據兵力空虛的青徐並非沒有可能,再憑藉穿越者的前瞻眼光,他沒準就能在西晉滅亡、五胡鼎盛之前,成爲雄踞中原的一大勢力,進而改變這一段黑暗歷史呢。正所謂時不我待,一步先步步先啊。

捷徑!誘惑!可口的毒藥!一番歪歪遐想之後,紀澤恢復清明。且不說自己與士族們理念極度對立,故吳士族們的便宜哪裡那麼好佔?想要吃下糖衣再打回炮彈,做夢吧!若是面對故吳士族們的正面打擊,他血旗軍還有望頂住,至不濟敵進我退就是;可若是與他們爲伍,難免他們的滲透控制,只怕不是自己利用故吳士族,而是缺乏底蘊的自家被別個掌控吧。

紀某人前生是一名混不開的公職人員,否則也不會掛在最危險的第一線,今世更是一個難入社會主流的軍頭,一個連貴族禮儀迄今都沒學全的將軍,讓他參與波詭雲譎的政爭權謀,與那些根深蒂固且慣常勾心鬥角的士族們周旋廝混,無異於舍長取短,他那點情商還真不夠用,穿越者又咋的,被人賣了一樣還得給人數錢,能否光溜溜的活着出局怕都難說!孫策是咋死的?

紀澤也充分相信,面對士族們的和平演變,自家那些飽受封建思想荼毒的麾下,多數會投向士族,而非跟着自己追隨那些不靠譜的理想。想想昔日三國雄主的子孫們,如今都不知在哪個犄角旮旯畫圈圈呢,倒是豪門士族們的權勢達到了史上的極致,如今的陳敏,抑或顧敏建議中的自己,差不多也就是那樣的主公,甚或是用過就丟的面巾紙吧。即便他紀某人取代了陳敏,焉知自己何時成爲下一個被取代的陳敏呢?

足足半柱香功夫,紀澤總算抗住誘惑,他整理一下思緒,對顧敏笑道:“聖使好意在下心領了。但很慚愧,紀某尚無那麼大的胃口,有些事情,我等本無條件入局,若是不自量力強行爲之,最終不過落個一片乾淨罷了。”

“或是貧道率性了,但此議絕非虛妄,還請將軍三思。”見紀澤如此直白,顧敏不禁赧然,忍不住堅持道。事實上,勸誘血旗軍攻佔青徐是故吳士族之意,但取代陳敏卻是她的臨時起意,未經深思熟慮,卻自認是神來之筆。之所以有此提議,她一是爲了報恩,二是她覺得紀澤與血旗軍絕非等閒,希望爲己方拉上一名強援。只可惜她所想的兩全其美,並不受紀某人待見。

“呵呵,紀某閒野慣了,無意參與過多紛爭,更無意取代那陳敏。聖使或許聽聞過,我血旗軍速來主張抵制內戰,除暴安良,非不得已,紀某不願與任何晉軍同室操戈。”知曉顧敏出自好意,紀澤只得再度婉拒道,“如今紀某所欲者,乃外徵蠻夷,擴土海外,率領麾下經營一塊大同樂土,並遷移漢家流民前去避禍,這般既能逍遙,又可無愧於心,方是大丈夫所爲!”

率軍民創立桃園樂土,而非投入民族內戰,這本是紀某人冠冕堂皇的推脫理由,可說着說着,他卻是愈加投入,愈加清醒,再不受之前的虛妄誘惑。是啊,自家真正領先的是眼界與科技,卻非權謀暗鬥,還是搶塊天高皇帝遠的海外荒蠻,還是隨心自主的潛心發展,還是先欺負欺負土人,或者打打小海怪之類的纔是正理呀。

只是,紀某人這一投入,這一大義凜然,難免氣場外放,難免英姿勃發。至少在此刻的顧敏看來,這位血旗將軍兼救命恩公,雖不算英俊倜儻,倒也相貌堂堂,隱約散發出的沙場氣息、浩然正氣與上位者氣勢,相比尋常所見的那些出口成章的江南才子們,更多一股彪悍陽剛,更具濃濃的男人味道。

終究還是個感性的二八少女,顧敏再有江湖閱歷,一旦因爲救命之恩對紀澤心生好感,便是怎看都向着好的一面。要說她對紀澤好奇已久,好奇本就是種毒藥,今日總算得以解惑,方知她的救命恩人竟是抗匈殺胡、聲名遠播的血旗將軍,哪個少女不懷春,英雄救美的浪漫情結,又怎不令顧敏心起漣漪?

“紀哥哥,喝點水。”就在顧敏略有恍惚之際,趙雪的聲音適時響起,甚是溫柔。卻見趙雪已經起身,給紀澤杯中添滿了茶水,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她更是掏出手帕,將紀澤額上那些並不存在的汗水仔細拭去。

瞳孔一縮,顧敏的心中驀然一痛,繼而一怒。少女的情懷本就矛盾,譬如,當別個對她竭力示好的時候,她會諸般顧忌,百般挑剔;當別人對她不甚在意的時候,她又會千般念好,萬般不捨。若是今日無此一遭,顧敏念及家世,或許很快就會掐斷那麼丁點漣漪。偏生趙大小姐看不得顧敏對紀某人的欣賞,自作聰明,急急宣誓主權,反令那份漣漪愈加澎湃。

下意識的摸了把自己的嬌容,顧敏不免暗自不忿,憑啥那廝對趙雪那般親暱溫柔,對自己卻疏遠裝蒜,之前更是佯作不識,難道她顧大小姐變醜了?莫名的失落中,顧敏突然一驚,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暗啐一聲,臉色頓時爲之一紅,心亂之下羞得螓首低垂,吶吶不知所言。

“咳咳...不知聖使覺得紀某所言可對?”紀澤自然不明白顧敏的小女兒心思,更不知自家竟會運字當頭的被美女心生遐想,眼見顧敏面色變幻不定,帳中漸有尷尬曖昧,他忙輕咳一聲,拉回話題。

“將軍不必客氣,適才貧道考慮不周,有些唐突,此事就此揭過,不必再提!只是,江東士族對舟山志在必得,更難容血旗大軍虎踞在側,將軍若不願協同我江東起兵,就只能離開舟山,否則便是兵戎相見。貧道將設法溝通,但人微言輕,結果恐難更改。”顧敏忙收攝心神,不無遺憾的答道,面上難掩黯然。紀澤的拒絕幾乎就等於雙方陣營的敵對,她直覺極度不願,卻也無可奈何。

紀澤目光一陣閃爍,驀地笑道:“其實,我血旗軍對舟山島也非勢在必得,但是,江東士族叫我等退走,我等便依從行事,顏面何在,哪有那麼便宜,我血旗軍日後又何以縱橫碧海?”

“那就好,將軍言之有理,江東士族光給些許錢糧就想打發血旗軍,也未免太過容易。”顧敏聽得紀澤讓步,面上一喜,秀眸轉動,旋即揮拳提議道,“其實,將軍想在甬東開設自貿市場,舟山雖然不行,飛魚賊的泗礁島卻未必不行,只要駐軍控制人數,想來江東士族們或可勉強接受。貧道可以就此與那些老古董好生談談,哼,其實他們也是極不願與將軍撕破臉的,大不了將軍再武力威脅一番。”

話到這裡,顧敏突然打住,面色騰地通紅,只因帳中的紀澤與趙雪二人正都古怪的看着她,臉上就差寫上“你是哪邊的”。而更令顧敏不解甚至羞惱的是,她蓮花聖使居然心亂了,不知不覺中,她非但主動替紀澤考慮,還對其下意識的毫無防範,要知雙方陣營戰和尚還未定呀。

佔據泗礁島開設自貿市場甚合紀則心意,時局發展至此,紀澤業已無心強留在舟山島與江東勢力死磕。此舉若行,他血旗軍搏得長期經貿利益,算與故吳士族各退一步,皆可接受。滿意之下,他倒也不曾注意顧大小姐的扭捏心思,拍板笑道:“此議頗佳,謝過聖使了。我血旗軍只圖和平發展,不願與人爲敵,但也不至任人拿捏,聖使盡力便好,切莫難爲自己。”

話畢,想想顧敏看似聰黠實則重情的個性,哪裡配玩政治,紀某人難得良心發現,根據自己所知的歷史進程,誠懇的提醒顧敏道:“陳敏起兵,江東自立,且不說芸芸衆生何辜,但陳敏必敗無疑,姑娘自身不過一馬前小將,身處局中難免危矣。且大晉此番內戰,流血漂櫓之後掌權者必爲東海王,琅琊王也將雞犬升天,屆時恐將刁難於你甚或顧氏,還望姑娘少沾政事,低調自保。”

“他心裡竟是關心我的!”沒由來的,顧敏心中一甜,頗覺心情通達。只是,對紀澤的提醒,她卻並未深信,反如後世叛逆少女一般,鬥志昂揚的作出了令紀澤直欲罵孃的回答:“小女子雖非男兒之身,卻也不願庸庸碌碌,一生只爲相夫教子,哪怕再有危險,定也要做出一番大事來...”

第四百零四回 縱谷平原第七十一回 廣招流民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協議第四百八十三回 兵發對馬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七百九十二回 漠北朔風第六百零六回 美麗構想第二百一十回 義利孰先第五百一十二回 成事在天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攪局第五百四十九回 中樞南遷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四百七十七回 五方和談第二百八十九回 灰色田產第二百五十五回 探航深海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六百回 登陸弁韓第六百零三回 浴血攻城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第二百八十九回 灰色田產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六百五十八回 請狼入室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五百八十六回 糧食之戰第六百五十二回 洛陽陷落第二百零一回 太行烽火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呂宋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呂宋第一百六十三回 毆打元帝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六百一十一回 圍攻伽耶第五百三十一回 博支搶親第七百九十四回 避實擊虛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十四回 臨機設伏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來討第七百三十一回 冷熱交鋒第九十一回 兵臨寨下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三百四十三回 媾和巨鯊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二百一十一回 兵出樂平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十三回 罄竹難書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三百三十三回 龍震計劃第七十三回 葉家三娘第七百六十九回 伐胡之略第六百三十七回 慕容元邕第三百一十六回 分階分化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四百五十回 韓海惡浪第二百八十二回 兵臨堡下第四百零七回 谷原大會第七百六十八回 齊晉之變第五百一十四回 攻城序幕第一百三十八回 張賓獻策第二百四十二回 匿兵垂柳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三百一十六回 分階分化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四百五十六回 神火之威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四百八十八回 由退而潰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五百四十四回 錫蘭遺族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五百五十七回 匈奴劉聰第一百五十五回 鶴蚌之鬥第七百八十七回 南北運河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六百八十二回 招撫劉琨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一百八十三回 殺招迭出第三百九十回 捕奴萌芽第三百五十二回 鐵騎對決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二百三十八回 再掠陳氏第七百七十一回 揮師南渡第四百九十八回 礦坑倭奴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
第四百零四回 縱谷平原第七十一回 廣招流民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協議第四百八十三回 兵發對馬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七百九十二回 漠北朔風第六百零六回 美麗構想第二百一十回 義利孰先第五百一十二回 成事在天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攪局第五百四十九回 中樞南遷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四百七十七回 五方和談第二百八十九回 灰色田產第二百五十五回 探航深海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六百回 登陸弁韓第六百零三回 浴血攻城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第二百八十九回 灰色田產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六百五十八回 請狼入室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五百八十六回 糧食之戰第六百五十二回 洛陽陷落第二百零一回 太行烽火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呂宋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呂宋第一百六十三回 毆打元帝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六百一十一回 圍攻伽耶第五百三十一回 博支搶親第七百九十四回 避實擊虛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十四回 臨機設伏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來討第七百三十一回 冷熱交鋒第九十一回 兵臨寨下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三百四十三回 媾和巨鯊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二百一十一回 兵出樂平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十三回 罄竹難書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三百三十三回 龍震計劃第七十三回 葉家三娘第七百六十九回 伐胡之略第六百三十七回 慕容元邕第三百一十六回 分階分化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四百五十回 韓海惡浪第二百八十二回 兵臨堡下第四百零七回 谷原大會第七百六十八回 齊晉之變第五百一十四回 攻城序幕第一百三十八回 張賓獻策第二百四十二回 匿兵垂柳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三百一十六回 分階分化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四百五十六回 神火之威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四百八十八回 由退而潰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五百四十四回 錫蘭遺族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五百五十七回 匈奴劉聰第一百五十五回 鶴蚌之鬥第七百八十七回 南北運河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六百八十二回 招撫劉琨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一百八十三回 殺招迭出第三百九十回 捕奴萌芽第三百五十二回 鐵騎對決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二百三十八回 再掠陳氏第七百七十一回 揮師南渡第四百九十八回 礦坑倭奴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