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

永嘉元年,十一月十八,巳時,晴,曾母島。

曾母島,面積約七百多平方公里,位於馬來半島之東,婆羅洲西北,後世中國人稱爲曾母島,印尼人則稱作大納普納島,屬曾母羣島(納土納羣島)的主島。該地本屬中國,後被荷蘭侵佔,其後轉交給印尼,但中國從未接受這等領土切割,從而令其成爲後世南海的爭議地區,一度成爲九八年印尼排華大血案的導火索。

東漢楊孚的《異物志》便有了相關曾母羣島的記載:“漲海崎頭(崎頭即島嶼),水淺而多磁石(磁石即暗礁)。”。故而該島最早稱作漲海崎頭,因地處中國閩粵通往婆羅洲的樞紐之地,鄭和下西洋之時便留下許多漢人遷駐該地,作爲華人踏足婆羅洲的中轉,一度稱作萬生石塘,明宣宗欽定爲萬生嶼。

書歸歪傳,這一日,東方駛來一支規模龐大的越洋艦隊,桅頂血旗獵獵,正是紀澤所率的八千大軍,從呂宋一路西南而來。旗艦望臺,一衆將校不無聊賴的打量着這片島礁林立的蠻荒羣島。業已歷時半月的海程即便途中也曾短暫登陸過兩個航海中轉口岸,也即將設的保護區,但漫漫海程,依舊幾乎磨光了衆人的獵奇激情。

“誒!誒!前方有船隻,臥槽,是血旗!定是海南營的駐軍,曾母大島就要到啦!”驀地,瞭望手高聲叫道,語氣中不乏興奮,畢竟,至少又能登陸歇息兩天了。

不一刻,一艘血旗遊艇抵近,正是在此巡海,或說是根據鴿訊通知特來接引艦隊的海南營哨船。短暫接洽無誤之後,龐大艦隊便在遊艇的引領下,伴着一衆長途旅人的鬼哭狼嚎,雄赳赳駛往了曾母島。

說來童飛領綱的海南營,本是兩年前隨着“骷髏艦隊”暗中落腳珠崖大島(海南島),用於銜接林邑(越南中南部)商貿航線,尤其是華興府石油運輸航線,但珠崖大島畢竟屬於大晉正規屬縣,一軍兩曲的長期駐守非是長久之際。

隨着今年年初華興府涉足呂宋乃至南洋,海南營便奉命循着紀某人的《天下山海圖》,藉着六分儀與各族民間嚮導的指引,從林邑一路南下馬來半島,繼而尋得並佔據了這片被紀某人命名爲曾母羣島的海疆,作爲海南營新的主基地,藉此直達瀛州或者呂宋,從而爲華興府貫通了南中國海的南路航線。

船行一個時辰,視野中隱現了一座山峰,足有三四百丈高(近千米),衆人不免驚奇,程遠更是吊起了書袋子:“看那邊,頗有樂峰之勢啊!呵呵,東吳萬震在《南州異物志》中有載:‘(從馬來半島)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漲有多磁石。’所言非虛,卻是言之未盡,此間所遇者,可不止磁石,該說海中高山纔是嘛。”

“那裡就該是曾母主島所在了,好一片山海,我等確當移民來此,設縣置保護區,將之永世佔據!”遠眺那座山峰,紀澤腦中浮現後世種種,不由感慨道,“東吳大帝孫權,雖因北征屢敗,方纔選擇南拓,但論海外擴土,其堪稱華夏第一帝,便是我等擴土南洋,也沒少承其遺澤,怎奈其國力有限,受挫於瀛州島之後便告暫歇,其後人更是再無大志,大好開局戛然而止,不免令人惋惜。”

“哈哈,有主公後來者居上,那東吳大帝是否拓土海外,卻已不打緊了。”陶飈湊上前來,不無惋惜道,“唉,只可惜眼見就到了曾母島,我等出呂宋已有四五千裡,卻是僅僅趕路,不曾遇上一起南洋海賊,委實憋屈了麾下弟兄們,英雄無用武之地啊。”

“哼,下面少不了你的仗打,可是,人家海南營近兩年的苦寂戍守,有功勞總得先考慮一下別個吧。”瞥了陶飈一眼,紀澤笑道,“說來這一路的確有點無趣,聽說南洋海賊不少,某本還想着一路大殺四方,回味一番除暴安良的英雄往昔,怎奈天公不作美,連個賊影子都沒見着,委實喪氣!”

“你該不會又想着英雄救美了吧,哼!”顧敏明眸撲閃,不無奚落道,“還英雄呢,也不想想,像你這般顧及自身性命,隨便轉悠都帶着八千大軍,誰還膽敢扎刺,賊人便是消息再不靈通,也知望風而逃啊...”

說笑間,前面匆匆趕來一艘艨艟,甲板頭前的正是童飛等一應海南營軍官。上得旗艦,自有一番介紹見禮。眼見昔日那個徐州水師的屯長降俘,一度英武雄壯的水軍悍將童飛,歷經兩年多的海島戍守,已然變得黝黑乾瘦,而他身邊的數名海南營軍官亦然。

紀某人雖是黑心老闆,此刻也不禁心生愧意,緊握童飛的手,他誠懇道:“童校尉,不,該稱童准將,戍守荒島經年,遠離繁華,難見家小,物資貧乏,實在辛苦了!還有諸位,辛苦了。若無你等默默奉獻,我血旗軍何來神火之威,我華興府何來今日之盛?紀某代數百萬華興府民,在此給諸位敬禮了。”

紀某人這一軍禮,加之撫慰之語,令幾名海南營軍官措手不及之餘,也頗受感動。其中有名憨實的後生軍官,目中噙類,囁嚅着道:“主,主公萬,萬莫折煞我等了。其實,俺們不少人有帶家小前來隨軍的,這裡有糧有果,有魚有罐頭肉,島上也有過萬夷人接受管理,挺熱鬧的。說真的,除了更熱更潮更曬,比俺在交州老家時強多了。”

呃,紀某人一滯,緊盯兩眼,方纔確定這廝的確不是在跟自己拆臺。見勢不對,教導營史陸鞅忙插話解釋道:“稟主公,曾母羣島本就土壤肥沃,雨水充足,海中亦是漁產豐富,我等謹記您對輔兵半工半訓的要求,在執行任務與訓練不輟之外,確也沒少建設營區,發展生產,還憑藉糧食充足,以工代賑,調動了島上夷人爲我等勞作...”

聽得陸鞅對曾母島的一番民政介紹,紀某人點頭笑道:“好,很好,想來你等也已收到此處設縣置保護區的通知,有此民政基礎,兩萬移民今冬便可順利來此落戶了。呵呵,屆時這裡將會更熱鬧,更繁榮!”

這時,一直瞟眼打量艦隊的童飛,終於搶到話頭,他面顯興奮,頗有點迫不及待道:“主公,此番攜大軍前來,定非僅爲巡視小小曾母島了。莫非,我血旗軍要在這一方向動兵擴土?若真如此,萬不可少了咱海南營呀,兄弟們都快憋死啦!”

“哦?”紀澤眼前一亮,饒有興致道,“你且說說,某此行倘若動兵,目標會是哪裡?說對了,某便給你海南營一個前鋒機會,嘿嘿,不着急,你等幾人可以商量後再給答案。”

這一下,非但童飛,其他幾名海南營軍官都緊張了,紀某人這是擺明了看本領給機會,這可涉及全營上千弟兄的福祉啊。幾人面面相覷片刻,旋即湊到一塊,先是嘀嘀咕咕竊語,繼而出現小聲辯論,再而面紅耳赤爭執,看那架勢,若非場合不對,全武行都有可能。

終於,在衆人視野中已然出現曾母島的時候,一干海南營軍官結束了商議,童飛來到紀澤面前一禮,聲音緊張而洪亮道:“我等以爲,當是蒲羅中!”

“哦?”紀澤淡淡一笑道,“理由?”

“首先,主公八千大軍,便是加上海南營也不到萬人,在左近海疆,甚至那些土人國家的某片大島,雖可橫行無忌,想在短期內佔據穩定卻非易事,若再慮及移民規模與長期安全等等,務實來看,目標當僅是曾母島或者樂島那樣的大中海島。”見紀澤面露認同,童飛說得愈加帶勁,“其次,我華興府已然踏足呂宋等地,如今態勢,再來十個樂島也未必稀罕,值得大軍遠征的島嶼,必是地理位置極其特殊!”

見紀澤點頭,童飛愈加自信道:“其三,以主公之繁忙,能夠親自率兵前來,必然事關我華興府大計。如今大晉戰亂,半島糜爛,屬下也略知北方海貿日益凋落,而我華興府需要休養生息,開拓海貿商路卻是要務之一。那蒲羅中地處海峽要衝,西通天竺海,東入南洋,若經由曾母島、黃巖島,至瀛州僅六千多裡,東北至呂宋亦然。呵呵,這等天賜寶地,留給蒲羅中那幫小國土夷,豈非暴殄天物?”

“哈哈!好,英雄所見略同,這麼好的一處自貿島,不能留給土人暴殄天物!更好的是,你等能夠認識到開通東西航線,拓展商貿交流,我華興府正需這等開拓意識啊,哈哈!”紀澤聞言開懷大笑,揮手前指道,“我八千大軍便先上島休整,海南營也速速集結待命,三日後兵發蒲羅中!”

的確,紀澤此行南下的最終目標,正是曾母島西南千里的蒲羅中,也即後世的城市國家新加坡,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咽喉。而這一出兵佔據的決定,也是紀澤在瀛州戰局基本落定之後,才下的最終決心。至於華興大計多些,還是閒來肇事多些,那就智者見智了...

馬六甲海峽爲西北——東南走向,西接印度洋的緬甸海,東接太平洋的南中國海,北枕馬來半島,南臨蘇門答臘等島。海峽廣義長度兩千多裡,其臨近南中國海的東南端,有一段長約兩百多裡的狹窄水道,寬僅三四十里,後世稱作新加坡海峽,而新加坡主島(蒲羅中),極其數十附屬島嶼便在此地。

十一月二十三,午時,一支龐大的艦隊從東北而來,雄赳赳駛入海峽,桅頂血旗獵獵,正是紀澤親率的遠征大軍,五千安海水軍,三千親衛精銳,千餘海南營軍兵,以及在曾母島臨時徵募的千名民夫。這等規模,頓將此處濱海捕撈的土著漁夫們嚇得逃竄四避。

旗艦望臺,進入海峽後就一路左顧右盼的紀澤,忽然放下千里鏡,手指右前方向幾艘拼命划槳靠岸的多槳船,不無好奇的問道:“劉屯副,你海南營當是來過這一代探查,可知前面那幾艘多槳船是何來歷,歸屬何方勢力?”

被海南營留作特陪嚮導的劉屯副,舉起千里鏡細看一眼,繼而答道:“主上,看船型,那些船當是屬於北方半島上的狼牙修人。至於其古怪旗幟,當屬某個部落,呵,狼牙修部落衆多,且其重心在半島北部,南部部落散亂得很,說不好哪天就又換了旗幟,屬下卻是分辨不出。”

“嘿,狼牙修人,便是北面馬來半島的土著吧。”輕搖其頭,紀澤沉吟道,“還別說,這裡的土著能有這等船隻,最大都有千石了,遠非獨木舟可比,委實令某小吃一驚。看來,之前某下意識將他們與呂宋土著混爲一體,倒是有些小瞧於人了。”

(注:東吳將領康泰的《吳時外國傳》中,稱新加坡爲葡羅中,彼時算是一個部落城邦;而狼牙修則是馬來半島北部的一個多部落聯盟古國。)

“聽祖輩說,早在一兩百年前,甚或更早,狼牙修西海岸,甚至更遠的天竺人,便有船隻通過這條海峽,與狼牙修東海岸,直至遙遠的漢人,開始了彼此間的直接或者間接海貿。是以,咱們這裡的船隻,卻是遠非呂宋土著可比。”紀澤身畔,作爲嚮導的蒲羅中人蒲努主動介紹道。因屬最早隨着夏田探索呂宋的幾名通譯,蒲努如今已是華興榮譽公民,但涉及家鄉,他還是會不自覺的爭上兩句。

“主上,前方海南營童將軍傳回消息,蒲羅中島嶼似乎正有戰鬥,他正派遣哨船貼近觀察。”這時,旗艦信號兵前來稟道。其實,這一消息通報已屬多餘,因爲此刻,從當前位置,紀澤等人已能看到蒲羅中島的方向,冒起了愈加濃厚的黑煙。

一刻鐘後,信號兵再度送來前方消息:“主上,童將軍傳信,據哨船遠距離觀察,攻擊方船隊規模或有三千人,掛骷髏旗,當是海賊在攻打蒲羅中的港口,交戰雙方尚未發現我方艦隊,童將軍意欲暫先旁觀,請主上示下。”

“臥槽!夢裡尋他千百度,海賊卻在終點處。”紀澤聞訊後一臉怪異,旋即吩咐道,“回覆童飛,某遣一軍安海水卒前去相助,他可隔岸觀火,伺機坐收漁翁之利。對了,我等來時依舊有漁民正常打魚,說明海賊很可能來自西方,通知童飛,務必截下海賊,並多留活口,他們可都是活地圖啊...”

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四百四十三回 金河礦脈第六百零八回 各出解數第五百七十六回 中原危機第二百九十九回 遣師南下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一百五十三回 局外有局第二百一十四回 善報難料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五百一十回 點點下餌第六百三十二回 慕容之死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五百九十八回 桑州之謀第三百一十九回 植根樂島第二百二十七回 現身玄菟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四百三十一回 工商改制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二百四十一回 邗運之亂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二百零七回 石虎救母第八十八回 圖窮匕見第九十八回 不戰而屈第六百七十二回 勒石華奸第一百三十九回 強弓硬弩第三十二回 餌魚自來第八十回 軍候周新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一百一十八回 套攏女俠第六百一十六回 炮艦亮相第四十四回 遁軍太行第四百二十五回 凱旋遇刺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一百五十回 醫門棄徒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一百零八回 劫糧幕後第三百一十一回 對夷心態第七百七十三回 伊缺陷落第一百八十五回 湖中死鬥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來討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七百一十五回 雷霆發動第七百五十二回 絃斷時分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一百零六回 雄鷹商會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二百五十五回 探航深海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一百六十三回 毆打元帝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六百二十五回 炮火雷霆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七百三十一回 冷熱交鋒第六十二回 爾虞我詐第五百四十回 放狗圈羊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八百零八回 車陣橫行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六回 置業濱海第二百零八回 司馬黃雀第二百八十四回 步步逼迫第一百四十九回 歸鄉認親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四百零五回 無端欺凌第六百四十四回 晉喪其主第五百八十一回 志願售糧第七百一十回 連橫魏復第二百一十二回 西越呂梁第二百八十八回 萬歲風波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二百八十八回 萬歲風波第八百零三回 遼北煙起第六百九十回 趁勝攻掠第二百三十四回 誘敵入彀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八十七回 對簿書房第二百四十五回 撞艇英雄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七百三十六回 各懷心機
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四百四十三回 金河礦脈第六百零八回 各出解數第五百七十六回 中原危機第二百九十九回 遣師南下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一百五十三回 局外有局第二百一十四回 善報難料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五百一十回 點點下餌第六百三十二回 慕容之死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五百九十八回 桑州之謀第三百一十九回 植根樂島第二百二十七回 現身玄菟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四百三十一回 工商改制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二百四十一回 邗運之亂第二百二十四回 畫餅碧海第二百零七回 石虎救母第八十八回 圖窮匕見第九十八回 不戰而屈第六百七十二回 勒石華奸第一百三十九回 強弓硬弩第三十二回 餌魚自來第八十回 軍候周新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一百一十八回 套攏女俠第六百一十六回 炮艦亮相第四十四回 遁軍太行第四百二十五回 凱旋遇刺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一百五十回 醫門棄徒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一百零八回 劫糧幕後第三百一十一回 對夷心態第七百七十三回 伊缺陷落第一百八十五回 湖中死鬥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來討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七百一十五回 雷霆發動第七百五十二回 絃斷時分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一百零六回 雄鷹商會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二百五十五回 探航深海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一百六十三回 毆打元帝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六百二十五回 炮火雷霆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七百三十一回 冷熱交鋒第六十二回 爾虞我詐第五百四十回 放狗圈羊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八百零八回 車陣橫行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六回 置業濱海第二百零八回 司馬黃雀第二百八十四回 步步逼迫第一百四十九回 歸鄉認親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四百零五回 無端欺凌第六百四十四回 晉喪其主第五百八十一回 志願售糧第七百一十回 連橫魏復第二百一十二回 西越呂梁第二百八十八回 萬歲風波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二百八十八回 萬歲風波第八百零三回 遼北煙起第六百九十回 趁勝攻掠第二百三十四回 誘敵入彀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八十七回 對簿書房第二百四十五回 撞艇英雄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七百三十六回 各懷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