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

公務書房,紀澤連哄帶勸,擋走了憤憤不平的趙雪。摸了把本不存在的額頭冷汗,他略帶苦笑的掃視一眼,最後將目光重新投向錢鳳,沒再敲打,而是笑吟吟的邀道:“錢士儀,口角辯論僅爲小道,射禮也僅枝節,你乃才學之士,大丈夫當行大事,無需執着此類,來來,你我入裡間單獨細談。”

聽到招呼,錢鳳心中一動,瞥見上官仁並無跟入內間的意思,頓時猜想自己的待遇莫非竟還高過文魁箕信,那麼...忘了怨懟,心中暗喜,錢鳳一正身形,與離去的箕信點頭示意,旋即隨紀澤進入內間。果不其然,上官仁隨後便將門從外面關上,內間只餘他與紀澤二人。

“士儀或有誤會,以爲本府欲打壓甚或敵對儒學,其實不然,數百年獨尊儒術,儒學已借鑑融入了法道墨等諸家思想,更成華夏文化之載體,毀之則同摧毀華夏文化。”示意錢鳳坐下,紀澤邊親自給其倒茶,邊笑道,“紀某所求者,乃務實求真,開拓進取,學術自由,嘿嘿,從士儀答卷之含糊其辭卻又煞費心機,想已看清儒學具有巧僞與保守之弊,那麼,儒學爲何不能與時俱進呢?”

錢鳳眉頭一皺,不無抗議道:“既然無意打壓敵對,府主爲何鼓動扶持法道墨等復起,豈非動搖我儒學地位?”

紀澤方在錢鳳對面坐定,卻是聽得一愕,旋即斷然駁斥道:“扶持法道墨就是打壓儒學嗎?莫非儒學僅能倚靠世俗獨尊才能生存發展?哼,一個學說若是容不得其他學說質疑甚至存在,那便表明其已固步自封,意味着沒落之始,甚至,還將裹挾整個社會隨之思想僵化,裹足不前,恰似如今大晉這羣專制橫行的士族!”

或是紀澤氣勢太盛,或是此言本就無可辯駁,錢鳳頓時收了不以爲然之態,反是陷入思索。紀澤卻沒耐心等待,索性拋出一個假定命題,“某且問你,倘若孔夫子再生於世,世人當會如何待之?”

“人死焉能復生?”錢鳳一愣,旋即順着紀澤的設定,不假思索道,“但若聖人再現,自是萬人敬仰,前呼後擁,主持朝政,安定社稷,消弭內患,引大晉至華夏盛世!”

“某卻不這麼看,倘若聖人再現,嘿嘿,多半將直接死於暗殺,即便好些,最多也是爲人幽禁,再不得向世人發出聲音!”紀澤卻是一臉玩味,毫不客氣道。

錢鳳愕然,旋即怒形於色,忍不住瞪眼反駁道:“府主這般危言聳聽,是對儒門不屑一顧,還是要侮辱我等儒家門徒?”

“非也非也,其實在某看來,如今抱定儒學獨尊,動輒金科玉律的所謂儒家門徒,非是庸碌盲從者,便是爲了統治維穩,假儒學之口愚民惑民,從而維護自身、家族乃至勢力集團之利,抑或說,儒學已被他們把持、篡改、利用與裹挾,再非一門學說,甚至業已偏離孔孟初衷。”紀澤冷冷一笑,直視錢鳳道,“士儀並非愚笨之人,難道想不清其間曲折嗎?”

錢鳳啞然,他是寒門不假,卻非寡識的底層苦哈哈,而是背靠大家族的庶族富家子弟,對家族內外諸般齷齪自小便耳濡目染。宗族內的傾軋,大族對小族抑或窮人的欺壓,士族對寒門庶族的排擠,其間無不打着儒學禮法的幌子,只是,那些幌子真就符合孔孟之道的本意嗎,多爲斷章取義罷了!

譬如說,有教無類是孔夫子的推崇吧,士族官府怎麼不見大力推行?射禮是孔夫子的君子必備吧,看看愈加四體不勤的士人們,有多少名士如今能輕鬆射御?還有,孔夫子有說過寒門不可信,只有高門士族纔可爲高官嗎?是以,倘若孔夫子再生現世,不合時宜的大放一通無人可以反駁又難以照辦的厥詞,天下就要大亂了,果真不能任其發出聲音!

(說明一句,寒門這個詞在科舉之前,本意與高門相對,士族高門者門前閥閱高大,門第雄偉,而缺乏官爵名望者,按禮法規制,其門前的閥閱低矮甚或沒有,寒酸寥落,故稱寒門,這一點與其家境是否貧困並無直接關係。譬如,晉書中的不少高門名士都有過吃糠咽菜的窮困幼年,窮得掉渣,但能說他們出身寒門嗎?當然,科舉普及導致了士族高門的沒落消亡,寒門也就演變爲窮人家的代名。)

見錢鳳這次蹙眉不言,卻再沒了之前的不服不忿,紀澤一笑,擺擺手道:“紀某乃主政之人,並非學者,直管借鑑或部分借鑑合理學說,用於發展華興府,而不會參與學派間爭鬥。恰似對待宗教,某對待各類學說,只要不違反華興律法,皆持包容與保護態度,任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絕不容所謂學者利用世俗力量打壓其他學說。若有儒門人士連這一點都無法接受,那他根本不配稱作真儒!”

似被迫似明悟,錢鳳再有片刻思索,終是拱手爲禮道:“府主金玉良言,鳳受教了。”

紀澤呵呵一笑,也不管錢鳳究竟是真假受教,左右對於華興府日後的學術氛圍,百家爭鳴是絕不動搖的,他轉移話題道:“好了,方纔僅是隨口之談,現在你我進入正題。此次科考,士儀四份答卷相當精彩,尤以明經科策論爲最。然,依士儀兄策論所言,華興府須得尋機出兵痛擊馬韓,但大勝之後不得佔領其地,甚還須得結盟保之,紀某有所不解,還請士儀細言之。”

錢鳳心知方纔的立場探討之後,這下輪到紀某人對他的能力考校了。他昨日確也就此有所準備,是以收斂心情,不無自信道:“鳳獻醜試言之。所以要痛擊馬韓,原因有三。其一,馬韓本與平州樂浪也即王浚一應勢力交好,且州胡公主還成了韓王側妃,其對我華興府敵意難免,非痛擊震懾,難以令其真正安分,樂島奴營遭襲便爲明證。呵呵,若非今夏半島驟生大戰,怕是馬韓還會繼續對抗華興府吧。”

說到“驟生大戰”,錢鳳故意拖長了音調,畢竟半島大戰發生得蹊蹺湊巧,他不免對華興府有所懷疑。果然,紀澤笑着點點頭,一副你懂的神情,錢鳳心中瞭然。

暗讚一聲,他接着說道:“其二,華興府賴以守備者乃水軍,水軍善攻卻不善守,而華興四島雖偏居海中,卻地獄狹小,不利防守,更懼突襲,半年前州胡餘孽僅百多人,便可突入樂島救走高羅,可見一斑。若想樂島平安,必須主動作戰於外,最好逐步肅清半島水軍力量,方可保障樂島安全無虞。是故,若欲消弭馬韓之患,理當率先出擊滅其水軍。”

這下對面的紀澤不淡定了。之前錢鳳僅憑傳聞便猜到華興府挑動半島大戰,已夠敏銳,此刻竟還進一步指出樂島的防守短板,足見其戰略眼光。更有甚者,錢鳳指出了水軍攻強守弱的特點,提出主動消滅韓海其他水軍的建議,這分明是後世的海軍戰略和制海權概念嘛!由是,紀澤對自己心中的某個猜測,就此予以了肯定。

看到紀澤眼中的欣賞,錢鳳說得愈加流利:“其三,華興府欲傲立海外,須有赫赫軍威震懾,然晉境戰績太過遙遠,非左近地獄之彪炳戰功,不足以威嚇半島與倭島諸夷。至少,州胡一戰本就規模不足,更有天罰之運莫名相助,尚還不足展我軍威,恰該以馬韓殺雞儆猴!”

這一次,紀澤依舊笑着點頭,毫無異色,但心中早已波濤起伏,對錢鳳的欣賞已然再加了份提防,至少錢鳳再也別想離開華興府的掌控了。蓋因錢鳳適才提及天罰之時,雖然掩飾,但終歸還年輕,肌肉與呼吸方面仍小有異樣,從而表明他對州胡一戰的神罰事件,甚或陵園龍震事件有所生疑!

須知他錢鳳之前僅是一個接受工農改造的平民,能有多少信息量,竟能琢磨到這麼多,豈是常人?沒說的,這個被莫名擄來樂島的傢伙,定是那名歷史人物無疑了。

莫怪紀澤對這錢鳳如此看重,甚至有些神經兮兮,非因科考成績,而因其前生記憶中,東晉初年恰有這一號重要的歷史人物。“王與馬共天下”,琅琊王氏權傾朝野之時,王導縱橫捭闔於內,王敦手握重兵於外,後者兩度發兵“清君側”,第一次更曾成功教育晉元帝司馬睿如何做傀儡。彼時天下士人對王敦趨之若鶩,偏生能夠坐穩其第一謀主的,正是這個一介寒門的錢鳳。

(注:正史的東晉初期,在王敦叛而不叛復又叛的兩次愚蠢政變中,錢鳳第一次勸王敦莫要與東晉小朝廷媾和,直接幹掉司馬睿一了百了,第二次則認爲東晉朝局已穩,人心思定,反對王敦舉兵反叛。結果,王敦固執己見,第一次養虎爲患,第二次兵敗身死,皆被錢鳳料中,由此可見錢鳳之才。其人於王敦,正如張賓於石勒,差別僅在所投主公的成敗而已。)

並不知紀澤所想,錢鳳以一種不符儒家仁德的森冷口氣繼續道:“至於痛擊馬韓卻不佔據,反與之同盟,蓋因華興府尚還無力消化馬韓,更無力應對半島他國乃至王浚集團可能的干涉。當然,華興府此時雖不取馬韓,卻是將此砧板之肉留待日後,自不可便宜半島他國,故須結城下之盟以護馬韓,並藉之盤剝馬韓,掠其人力物力以壯華興府,想來王浚等其它勢力尚不值爲此與華興府大動干戈。”

半殖民地!聽錢鳳說到此處,紀澤突覺心中一片敞亮。一直以來,如何對待馬韓這只不咬人卻噁心人的蒼蠅委實令他頭疼。破軍易,破國難,吞滅一國則難上加難。華興府剛落足海外不到一年,自身內部尚未理順,近期內攻吞孤立落後的夷州島還成,但要吞併有着外在盟友的馬韓,他紀澤還真覺得棘手!

況且,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華興府尚有更易征服掌控的夷州島可以開發,所需的是更多人口,短期內對馬韓甚或大晉領土委實沒有欲求。既然無需也難以吞併,他就不好拍打馬韓這隻蒼蠅,否則豈非自損兵馬去便宜馬韓的其它鄰居?

滅又滅不得,和又不踏實,自家發展又需要馬韓的人力物力乃至商業市場,而今聽錢鳳提醒,倒令他想起後世列強們的種種手段。暗罵自家愚蠢之餘,他對錢鳳更加高看一眼,思維敏銳、目光獨到、務實而不迂腐,呃,儒學方面除外,這錢鳳委實是位不可多得的大才。

輕輕擊節,紀澤一臉笑容,滿口稱讚道:“士儀果然大才,目光長遠,見解獨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論才能,怕是歷數華興府上下也少有出士儀之右者,這首期科考狀元非士儀莫屬。說來,我華興府機緣巧合將士儀從中原強行擄來這等偏荒海外,紀某竟還一無所知,令明珠蒙塵,須得向士儀致歉啊,哈哈。”

作勢向錢鳳一拜,紀澤接着略一沉吟,繼而笑道:“以士儀之才,一部侍郎亦可勝任,但畢竟入仕日短,功績不顯,驟登高位反有不美。如此,華興府即將開府,參軍署將有大量人手外調從政,人才正有缺額,士儀在徐州軍中本就司職輜重,還請先屈就參軍署輜部,暫任假鎧曹從事一職,立有功勳再行升遷。當然,攻略馬韓尚待他日,士儀暫先協力籌備今冬的南征夷州。不知意下如何?”

今科狀元本就榮耀非常,一來便給六品要職,更是馬上就有建功機會,還隱有高職相待,這遠勝錢鳳被擄前對琅琊王氏重用的期許程度,甚至一府之主象徵性道了歉,面子裡子都給了。錢鳳雖胸有丘壑,畢竟年紀尚輕,被紀澤這一碗碗迷魂湯灌下,一時也不免心馳神遙,難以自已。

正此時,紀澤像是剛剛想起,笑道:“哦,對了,華興府畢竟爲晉廷不容,加之大晉日趨混亂,爲安全計,某將遣人專程請貴家眷來島,也免士儀牽掛之苦,呵呵。當然,此亦本府定例,不日會有署員尋士儀細商具體事宜。”

家眷來島!?錢鳳立刻從興奮中清醒,這是挾持人質啊,若是家眷來了,日後他錢鳳還有機會轉圜嗎?然而,看着紀澤笑容之後的不容置疑,錢鳳也知此事無可更改,自己家眷居所並不算秘密,這投名狀是不交也得交,反正這趟賊船是不上也上了,別個給的條件也委實不低,那就先一心一意的幹着,看看日後能否有所成就吧。

錢鳳也非婆媽之人,心思電轉間將心一橫,當即點頭起身,躬身一禮道:”鳳謝主公拔擢之恩,日後定當鞠躬盡瘁...“

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四百五十五回 漁村激戰第四百三十四回 劉輿之助第一百二十五回 襲殺石勒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八百零九回 夜戰北胡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七百五十六回 滅族匈奴第五十四回 血腥批鬥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六百八十回 東晉立國第七十五回 脣槍暗箭第六百八十六回 詐計壺關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一百六十三回 毆打元帝第二百七十四回 懾服常欣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三十九回 良言難阻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七十一回 廣招流民第二十三回 腥風更起第七百零一回 刁膺諫降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二百六十一回 劉琨夜訪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三百零六回 唯有一戰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來討第一百九十回 佈防待發第六百六十六回 入主薊城第六百五十二回 洛陽陷落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七百六十回 馬景之傷第三百七十九回 趁火打劫第十四回 臨機設伏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第四十三回 京觀宣言第七百五十九回 近衛騎襲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八百零四回 宇文敗落第七百三十二回 完敗劉粲第三百九十九回 南征號角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七十回 少女監工第五十五回 穩寨固防第六十四回 翻臉滅胡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三百五十二回 鐵騎對決第二百七十二回 太行移民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七百二十五回 虛虛實實第三百八十五回 軍屯飼養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三百零四回 兵發州胡第七百一十五回 雷霆發動第五百零六回 飛奪寧海第四百八十五回 迫敵求援第五百五十二回 永嘉草草第一百六十六回 置業濱海第七百三十九回 陣前皆敵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統第二十四回 煉氣強武第四百七十五回 鐵騎碾陣第七百九十五回 夜襲蒙兀第二百九十二回 時局難料第二百七十回 保障佃制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軍都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三百四十二回 碧海忠魂第六百零八回 各出解數第七百四十六回 河套會戰第五百八十六回 糧食之戰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一百五十七回 趁火打劫第三回 聯手打虎第一百二十九回 追亡逐北第一百零七回 暗影佈局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七百五十二回 絃斷時分第三百七十九回 趁火打劫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四百零九回 土兵襲至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六百零八回 各出解數第三百七十四回 壓服狼窖
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四百五十五回 漁村激戰第四百三十四回 劉輿之助第一百二十五回 襲殺石勒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八百零九回 夜戰北胡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七百五十六回 滅族匈奴第五十四回 血腥批鬥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六百八十回 東晉立國第七十五回 脣槍暗箭第六百八十六回 詐計壺關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一百六十三回 毆打元帝第二百七十四回 懾服常欣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三十九回 良言難阻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七十一回 廣招流民第二十三回 腥風更起第七百零一回 刁膺諫降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二百六十一回 劉琨夜訪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三百零六回 唯有一戰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來討第一百九十回 佈防待發第六百六十六回 入主薊城第六百五十二回 洛陽陷落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七百六十回 馬景之傷第三百七十九回 趁火打劫第十四回 臨機設伏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頭換糧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第四十三回 京觀宣言第七百五十九回 近衛騎襲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八百零四回 宇文敗落第七百三十二回 完敗劉粲第三百九十九回 南征號角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七十回 少女監工第五十五回 穩寨固防第六十四回 翻臉滅胡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三百五十二回 鐵騎對決第二百七十二回 太行移民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七百二十五回 虛虛實實第三百八十五回 軍屯飼養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三百零四回 兵發州胡第七百一十五回 雷霆發動第五百零六回 飛奪寧海第四百八十五回 迫敵求援第五百五十二回 永嘉草草第一百六十六回 置業濱海第七百三十九回 陣前皆敵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統第二十四回 煉氣強武第四百七十五回 鐵騎碾陣第七百九十五回 夜襲蒙兀第二百九十二回 時局難料第二百七十回 保障佃制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軍都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三百四十二回 碧海忠魂第六百零八回 各出解數第七百四十六回 河套會戰第五百八十六回 糧食之戰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一百五十七回 趁火打劫第三回 聯手打虎第一百二十九回 追亡逐北第一百零七回 暗影佈局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七百五十二回 絃斷時分第三百七十九回 趁火打劫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四百零九回 土兵襲至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六百零八回 各出解數第三百七十四回 壓服狼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