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

雄鷹下寨,數千人忙碌一片。有着新俘的八百民夫與八百軍兵出力,中丘大營的一切,包括紮營的木柵,都早被血旗營搬運回寨,這麼多勞力自不能閒着,於是,更深的壕溝,更高的寨牆,更多的地矛荊棘,乃至必要的住宿帳篷,一切想到的設施工事,正被趕工加建。

下雪了!正在忙碌的軍民們一陣議論,因爲第一場雪一般都不大,大多人抱怨雨雪影響了幹活,也有人臆想着小雨雪轉變爲連天大雪,當然,該乾的活還得幹。直到半夜三更,軍民與俘虜們凍餓至極,室外也再難作業,血旗營才結束了諸般建設。而到了這時,一個問題被排到眼前,那就是如何安定這些新增俘虜。

說來中丘郡府堪稱運輸大隊,在青楊大營與嶺下大營兩地,非但爲血旗營準備了大量糧草輜重,還先後貢獻了一千二百民夫與八百軍兵俘虜。兩千壯勞力,大戰徹底完結之前,血旗營是絕不會將之放回的,只因他們回到幽並聯軍手中,不光是勞力,必要時刻很可能還是進攻雄鷹寨的前驅炮灰。只是,他們的總數甚至多過血旗軍卒,民夫還好,八百軍兵俘虜留在寨內,沒準就是不定時炸彈啊。

“這好辦,所有人打散監管,水糧僅供給最低限度,並從中挑出隊級以上軍官、大家族族人以及士族私兵另行嚴格看押便是。”聚義廳,智囊團小會上,孫鵬如是建議。

“郡兵並非一無是處,也非不可招攬,民夫更是被欺百姓,我血旗營有優厚薪恤,有大義名份,還可習武學文,利用憶苦思甜與公審批鬥等法,或可招攬些許,以助抵禦征剿。”馬濤如是說。

“其實,有個手段必然立竿見影。嘿嘿,便如趙郡之時的浴血誓師,按將軍說法就是投名狀,若是所有郡兵都交了投名狀,還怕他們不聽話嗎?”李良目光幽幽,眯眼建議道,“卑下記得,將軍上午聲稱盧闡傷湯紹一次,便殺他盧氏十人,如是至少有二十盧氏之人該死,便由他們做那投名吧。”

“將軍萬萬不可,昔日在趙郡,那投名來自胡寇倒也罷了,如今面對士族中人,這般行事必將令將軍聲名大損,爲士族敵視,得不償失啊。”吳蘭立刻反對到。

“哼,大雪尚不知能否持久,若幽並主力不日攻寨,多上數百別無退路的郡兵參與防禦,作用不言自明。至於不良聲明,嘿嘿,事急從權嘛!”李良不以爲然的辯駁道。

“事關我血旗營生死存亡,些許聲明並不重要,再說紀某軍戶出身,便是封了將軍,又何曾被士族中人待見?當然,投名僅針對盧氏之人,戰後還是要與中丘郡緩和關係的,敵對面不宜過廣,並且,我血旗營絕不濫殺無辜,必須挑出罪大惡極者方可處死,相信盧氏跋扈中丘日久,俘虜中的惡人定然不缺。”紀澤目光閃爍良久,終是咬牙決定道,“如此,便三管齊下吧...”

又一番商議,佈署既定,由伺候、近衛二屯兼各隊功曹小史配合參軍署,具體實施俘虜處理事宜。自然,涉及殘殺俘虜、逼繳投名狀這等嚴重違反人道精神的惡劣行徑,愈加註重正面形象的紀某人是要回避的。於是,投名狀建議提出者李良便義不容辭的頂缸主持了大局。

用了半夜時間,諸多手段下來,血旗營完成俘虜甄別,將之分爲五類。第一類四十餘人,爲盧氏族人與私兵中的惡名昭彰者,理當處死;第二類五十餘人,爲盧氏子弟與私兵中德行尚可者,處理方法待定;第三類六十餘人,爲中丘其他家族的子弟或私兵,戰後可作肉票;第四類約三百餘人,爲濫竽充數或奸猾不端的郡兵,以及重傷難治者,將被適時驅逐;剩下的第五類近四百人,是出身普通的青壯郡兵,也是血旗營的爭取對象。至於段德,雖效力盧氏有所劣跡,但自身不算大奸大惡,則被頗缺高級打手的紀澤單獨“侍候”了。

撇下其他幾類俘虜關押醫治不提,接下來,第一類俘虜被李良等人五花大綁帶至下寨一處背風山坳,而第五類俘虜則四十人一批輪流進入山坳繳納投名狀。隨着第一批青壯郡兵的進入,山坳內不時傳出隱隱的哀嚎慘叫聲、哭泣乞求聲、皮鞭抽打聲、利器入肉聲,伴以嗚咽寒風,恰似在這片雪白世界開闢了一處人間煉獄。

良久,第一批四十名青壯郡兵晃晃悠悠的出了山坳,多數人如喪考妣,少數人卻揚眉吐氣。最誇張的是名愣頭青年,此人狀如癡癲,不時用左手猛抽自己的右手,口中還抽抽噎噎的唸叨:“這下咋辦,俺是被逼的呀,可盧氏會放過俺嗎...”

山坳高處,紀澤佇立雪中,心中一片複雜。一個半月之前,他虐殺胡寇俘虜作爲投名狀,那時算是針對異族的禽獸入侵者,而今虐殺盧氏俘虜作爲投名狀,算是針對本族的罪大惡極者,爲了求存,底限已在逐步降低。日後呢,當亂世升級,當糧食匱乏,當他人以人肉爲軍糧的時候,自己與血旗營爲了求活,又會怎樣?難道爲了求活,就必須在這等血腥輪迴中,一步步的隨波沉淪嗎?

之後,第二批、第三批...青壯郡兵們輪番進入山坳繳納投名狀,速度倒是越來越快。紀澤畢竟殘留着一絲人道主義精神,第一批完事之後便遁往它處了,有李良這樣的陰險分子主持,想必不會出現意外。

來到上寨醫護營,紀澤看望了湯紹。湯紹雖頗受折磨,傷勢倒算不上太重,至少之前他還有力氣親自下手,一刀捅死了紀澤送去的鄧喜,預計他的傷勢養個十天半月便可。只是,他是個極要面子的人,此番先是逢難背離了血旗營,後又被軍前大大折辱,如今直欲躲入地縫,甚至都不願見到紀澤等血旗故人。對此,紀澤也只能簡單勸慰幾句,並看着他的背影無奈離去。

過了半個時辰,當紀澤再度回到下寨,四百青壯郡兵俘虜已由滿面紅光的李良主持着,規規矩矩的分組進行着憶苦思甜,當然,苦難定是來自盧氏,來自郡府,來自幽並聯軍,而甜美自是跟着紀某人,跟着血旗營。至於白雪覆蓋下新增了四十多具滿是窟窿的屍體,已被衆人選擇性的遺忘了...

次日天明,卻已是雪過天晴,大雪封山沒個影兒,大好的天氣令雄鷹寨上下嘆息一片。老天爺顯然偏向了幽並一方,一夜風雪只能蓋至成人的腳面,雖對征剿大軍的行路攻寨有所阻擾,卻遠不足影響大局。紀澤卻無沮喪,甚至幹勁愈足,四下鼓動全寨繼續整固防禦,轉化俘虜,整訓軍卒,嚴陣以待。不管怎樣,摧毀中丘大營必將延遲征剿大軍的攻寨,今冬的第一場小雪來了,第二場大雪還會遠嗎?

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孫鵬再被派出沿途騷擾,再加之雪後路滑,征剿大軍真就放緩腳步了。其實,放緩腳步主要因爲中丘大營被毀,連雲梯都沒留一架,征剿大軍正在沿途與後方緊張的籌措輜重器械。還有一條紀澤不知道的緣故,那就是征剿大軍還在等着盧氏送來熟知密道的人。

諸多因素之下,雪後最多兩天的山路,征剿大軍愈加穩打穩紮,一日十里的蝸行,竟似瀏覽起了太行雪景。然而,步步爲營、勝券在握的棗嵩並不知道,他緩慢行軍耐心籌備的三天,其實是老天爺給他的最後機會,卻被他輕輕放過了。

七日傍晚,輜重備齊,盧滎繞了中丘一圈也來營報到,大軍僅距飛鷹嶺二十里,只待明日抵達雄鷹寨大展神威了。可就是這時,令幽並大軍集體吐血的是,又下雪了,不,應該說是倒雪,因爲這一次,天地茫茫間居然下的都是鵝毛大雪!哪有雪剛停三天又下的,還這麼大,老天爺這不玩人嗎?

同一刻,雄鷹寨,雪花飄落,聖潔無瑕,輕柔如煙,洋洋灑灑,恰似那情人的溫柔,撫慰着數千顆焦躁憂懼的心,一時令飛鷹嶺陷入靜謐。不知是誰帶頭的一聲大笑,一聲兩聲百千聲,雄鷹寨瞬間歡呼雀躍,哭笑一片。

由是,三千幽並大軍再次對天祈禱:雪早點停吧!只可惜,天若有情天亦老,其實,老天爺即便有情,此時也不好選擇。因爲,就在幽並行營西方二十里外,同樣有着三千人正在更爲真誠的祈禱:讓大雪來得更猛烈些吧!左邊右邊都是芻狗,老天爺也很爲難啊!

或因求活念力遠高於求功念力之故,老天爺這次讓西風壓過了東風。一天兩天第三天,這場大雪居然紛紛揚揚的下了三天三夜,戶外雪深直至成人大腿,其時令與強度遠較往年更早更猛。或許山外平原尚還能夠克服其對交通的影響,可太行山內卻是結結實實的大雪封山了,別說大軍征剿,就是尋常行路都已艱難數倍。

不出意外的話,幽並聯軍多半會虎頭蛇尾的撤離,再有脾氣也得等到來年,血旗營的征剿危機,被紀澤可勁的拖呀拖,直至老天爺都不耐煩了,索性一場暴雪給徹底化解,果然老天最大最任性啊。紀澤前生曾聽過一種說法,每次中原漢家飽受北方胡族進犯之苦,都對應着小冰河時期的一段極端低溫期,胡人非南下搶掠難以過活,五胡亂華時期顯然也屬此列。這種曾令紀澤爲之不爽的氣候變遷,此番卻無巧不巧的大大幫助了他一把,委實令人唏噓。

三天的大雪,在雄鷹寨還有另一解讀,也即山神顯靈果然不虛。這不光令雄鷹寨既有軍民意志更堅,傳到郡兵民夫那裡,也起到了極大的感召作用。再經功曹小史們的巧舌如簧,以及血旗營諸般好處的誘惑,已有三百青壯郡兵與五百民夫願意改換門庭。八百青壯的新鮮加盟,如此非但填補了血旗營之前的戰鬥傷亡,更令預備營人滿爲患。

十日上午,大雪初停的當天,紀澤出於謹慎,再接再厲的發動寨內軍民與俘虜,聚雪燒水,堆土澆牆,加高加厚。曹孟德一夜構築冰城要塞,他紀某人用了大半天時間,也將雄鷹寨整成了一座冰寨要塞,雪後殘陽下晶瑩剔透,熠熠生輝。再有方經磨礪且數日修整的血旗軍卒,此時便是征剿大軍殺至寨下,紀澤也渾然不懼了。

當然,紀某人絕非幹捱打的主,幽並征剿大軍氣勢洶洶殺來,嚇得他小心肝砰砰亂跳了許多天,便是他們要撤,怎麼也得留點紀念,否則日後豈非什麼阿貓阿狗都敢來犯雄鷹寨。既然自保已經無虞,那麼,在寨內歇了數天的孫鵬所部,以及緊急溜回避雪的王家寨丁,自是要放出去的。甚至,紀某人惡向膽邊生,一咬牙,一跺腳,下令近衛屯與伺候屯做好準備,隨時跟自己出徵。

一家歡喜一家愁,三天大雪令雄鷹寨煥然一新,實力再增,信心十足,可對征剿半道上的幽並聯軍來說,則不啻當頭悶棍。傍晚時分,依舊是那頂三日不曾挪窩的中軍大帳,軍議已經開了好幾個時辰。對於是否堅持進兵雄鷹寨,抑或撤軍走人,三方軍將各持己見,莫衷一是,左右都到這份了,那就喝口茶水,慢慢扯吧。

“大雪封山,天寒地凍,且不說攻寨何等艱難,光是凍死凍傷就能令我軍折損兩成,便有密道之助拿下雄鷹寨,我軍傷亡也將比預想翻上數倍,得不償失,爲了一小撮賊軍,不值!況且,我幽並大軍業已班師回返,如今已過趙郡,待我等前至飛鷹嶺紮營,涉雪攻取雄鷹寨,再行出山返回,最快也需十數日,軍心思歸,士氣低落啊!是以,我等還是撤兵吧。”待到一幫屬下軍將吵吵差不多了,鮮卑主將富勒終於出頭,冷然表態道。

有富勒挑頭,帳中頓時撤退聲四起,富勒的意見其實也是帳中大多人的意見,尤其是鮮卑烏桓的一干軍將。草原民族環境艱難,凡事更重利益,不似漢家士人喜歡玩什麼大義政治之類。分明得不償失的戰鬥,他們可不願傻缺,這一點,反而也是他們強大的一個重要因素,不是嗎?

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驅邪第四百零四回 縱谷平原第一百七十九回 智勇相較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四百五十六回 神火之威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第三百四十一回 海壇換俘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六百零二回 慈不掌兵第三十四回 再詐胡營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七百三十六回 各懷心機第三百五十九回 械鬥事件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七百五十六回 滅族匈奴第七百二十七回 破曉雷鳴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三百零五回 登陸羅口第四百六十九回 搬空慶全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五百六十回 殺招迭起第八十六回 利益捆綁第四百零六回 用間誘敵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六百六十六回 入主薊城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五百六十四回 邊軍之變第五百二十一回 無可妥協第九十回 千面落馬第三百二十九回 勸進風波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六百五十七回 風雲涌動第二百三十三回 兵壓鰲山第七百七十一回 揮師南渡第一百六十三回 毆打元帝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四百六十七回 雷霆強攻第五百二十八回 血旗擴軍第四百零九回 土兵襲至第一百九十五回 上房拆梯第五百八十四回 憂喜翻轉第六十回 你來我往第七百四十六回 河套會戰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六百一十七回 摧枯拉朽第一百二十八回 倒搶一耙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第三十二回 餌魚自來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五百九十九回 永嘉四年第七百八十回 敢死騎軍第七百二十八回 三線齊發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第四百六十八回 跑步破城第六百八十回 東晉立國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一百三十一回 借力打力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二十一回 血旗獵獵第一百二十一回 百果佳釀第五百二十八回 血旗擴軍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七百七十一回 揮師南渡第四百三十一回 工商改制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一百二十九回 追亡逐北第九十七回 驚弓之吼第七百七十四回 王敦之策第七百二十八回 三線齊發第六百二十六回 驚馬之敗第四百五十四回 樂島烽煙第六十三回 信命孰重第四百六十七回 雷霆強攻第三百二十九回 勸進風波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五百六十回 殺招迭起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四百一十九回 夷民處置第五百五十一回 王者回歸第八百零七回 挑戰逞威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六百九十一回 搬空上黨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遷暗鬥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二百九十八回 叛逃事件第六百零八回 各出解數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第七百四十回 割發代首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
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驅邪第四百零四回 縱谷平原第一百七十九回 智勇相較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四百五十六回 神火之威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第三百四十一回 海壇換俘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六百零二回 慈不掌兵第三十四回 再詐胡營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七百三十六回 各懷心機第三百五十九回 械鬥事件第五百三十四回 與民爭利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七百五十六回 滅族匈奴第七百二十七回 破曉雷鳴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三百零五回 登陸羅口第四百六十九回 搬空慶全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五百六十回 殺招迭起第八十六回 利益捆綁第四百零六回 用間誘敵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六百六十六回 入主薊城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五百六十四回 邊軍之變第五百二十一回 無可妥協第九十回 千面落馬第三百二十九回 勸進風波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六百五十七回 風雲涌動第二百三十三回 兵壓鰲山第七百七十一回 揮師南渡第一百六十三回 毆打元帝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四百六十七回 雷霆強攻第五百二十八回 血旗擴軍第四百零九回 土兵襲至第一百九十五回 上房拆梯第五百八十四回 憂喜翻轉第六十回 你來我往第七百四十六回 河套會戰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六百一十七回 摧枯拉朽第一百二十八回 倒搶一耙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第三十二回 餌魚自來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五百九十九回 永嘉四年第七百八十回 敢死騎軍第七百二十八回 三線齊發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第四百六十八回 跑步破城第六百八十回 東晉立國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一百三十一回 借力打力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二十一回 血旗獵獵第一百二十一回 百果佳釀第五百二十八回 血旗擴軍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七百七十一回 揮師南渡第四百三十一回 工商改制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釋箕煥第一百二十九回 追亡逐北第九十七回 驚弓之吼第七百七十四回 王敦之策第七百二十八回 三線齊發第六百二十六回 驚馬之敗第四百五十四回 樂島烽煙第六十三回 信命孰重第四百六十七回 雷霆強攻第三百二十九回 勸進風波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五百六十回 殺招迭起第四百八十九回 大敗臨頭第四百一十九回 夷民處置第五百五十一回 王者回歸第八百零七回 挑戰逞威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六百九十一回 搬空上黨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遷暗鬥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二百九十八回 叛逃事件第六百零八回 各出解數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第七百四十回 割發代首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