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

轉眼便到了崇禎十八年的臘月,小冰河氣候依舊存在,暴風雪席捲着整個南京城,幾乎就沒有停下的意思,連帶着紫禁城也被皚皚白雪覆蓋得猶如鋪蓋上了一層厚實的棉絮一般。

“又是一年金陵雪,也不知北方此時凍死多少我漢家百姓”。

這一日,朱由檢此時正圍着火爐與面前的內閣首輔兼戶部尚書範景文以及戶部右侍郎祁彪佳和戶部左侍郎劉萬春說着話。

同時在場還有大明中央銀行的韓守敬以及楊名深與王家勤三人。

戶部左侍郎劉萬春是在從戶部四川清吏司任上直接升上來的。

按照大明戶部歷來的規則,南直隸府、州、衛所由四川清吏司兼領。

如今天下賦稅首重商稅與關稅。

而南直隸乃天下首富之區,稅賦佔比最大。

此次徵稅最後統計,劉萬春貢獻最大也是對南直隸戶籍賦稅最瞭解的官員。

因而便被朱由檢直接升爲戶部左侍郎。

按照以往規則,戶部左侍郎乃是正三品的部堂高官,需要經過廷推或者廷議纔可。

然而,劉萬春是從戶部郎中任上直接升爲戶部右侍郎的,明顯不符合大明銓敘規則,但朱由檢現在有意打破僵化的銓敘規則,便直接超擢了劉萬春躋身侍郎之位。

畢竟,從其他部門調任官員或者升遷官員來做戶部左侍郎無疑會影響戶部行政效率與戶部行政質量。

閒話少敘,朱由檢這麼一說,內閣首輔範景文自然免不了迴應一句:

“陛下體恤天下子民,實乃江山社稷之福,不過如今想想,若不是陛下南遷,重整旗鼓,力克胡人南下之勢,只怕這南方的百姓也會受到這雪災之苦,所幸現在朝廷也有了錢糧,陛下更是將藩田與犯官無主之地分了下去,差不多整個南境的流民也都有了棲身之所,饒是流寓江南的也還能靠着最近興起的繅絲廠和水利工程謀一份生計,不至於凍餓死人。”

“誠如閣老所言,陛下雖心繫天下子民,但也當注意身體纔是,他日救北方漢家百姓,還得陛下您的福澤護佑才行”。

戶部左侍郎劉萬春說了後,朱由檢只是淡淡一笑。

正如範景文所言,如果沒有殲滅多鐸部與擊敗阿濟格部,現在的整個關內之地只怕無論大江南北都會陷入一片塗炭之中。

好在如今的崇禎十八年即西曆公元一六四五年的冬天,暫時已經沒有了任何戰事。

朱由檢此時的心情也比去年要輕鬆許多。

他不用再擔心大明會不會被滿清滅亡,至少他這個皇帝是不會再有任何危險的。

饒是風雪再大,也影響不到他這個皇帝的生活質量。

馬上就要過年,如同尋常百姓會總結一下去年賺了多少錢一樣。

此時的朱由檢召集戶部堂官到乾清宮自然也是要提前問問大明目前的財政狀況,和提前下達自己對戶部以及大明中央銀行明年的期望。

朱由檢打了口哈欠,昨夜與皇后周氏玩得太猛,使得他有些感到睡眠不足,少不得讓陳圓圓蘸點在他太陽穴揉一揉提神,同時則對範景文等人說道:

“今年商稅一開徵,便看得出我大明民間還是很富的,雖說農業是我大明的根本,但商業也不可抑制,如今天下生齒日繁,疆土又少了一半,大量北方百姓遷居江南,又加上氣溫逐年降低,農業產量大不如前,商業就更應該大力促進才行;

這樣既可以增加明年的賦稅也可多吸納一些無地百姓做工,這也算是以工代賑之法;

戶部左侍郎劉萬春你得儘快想些促進商業的法子來,尤其是在大明中央銀行放貸後,不少人手裡都有了錢,你得給這些人從商賺錢的門道;

依朕看,路引制度可以取消,在各處城鎮中心建立農貿市場和商貿市場,陸續開放一些行業允許民間經營,譬如部分礦業和部分製造行業,對於納稅大戶可以給予一定的政治優待等等;

除此之外,關於關稅方面,寧波、杭州、上海、泉州、廣州、漳州月港等地要進一步開放,成立一批特區,這些特區知府或知縣兼任市舶提舉司提舉,品級提高一級;

並且,以後閩浙南直隸以及廣東等地巡撫以及戶部各司郎中將從這些官員中選,這些特區要進一步降低官府對百姓經商的限制;

不僅僅是本國百姓還有外來番國,化出區域來允許途徑番國商戶居住與停留,提供貿易場地,減少官府審覈流程,要讓大明自隆萬開關以來再開放一點!

對於我們亟需的西洋火炮與火器以及航海設備等可以實行零關稅,但要對福壽膏等有害於國民的商品進行嚴格打擊與禁售。”

戶部左侍郎劉萬春頷首稱是,他明白陛下這樣做的深意,也知道明年自己的任務會很重,而陛下所提點的這一切都是爲了讓明年的賦稅收入再次攀到一個新高度,他不敢怠慢,但也不得不提出自己的問題:

“陛下,進一步開關會不會也讓鄭家的財富進一步壯大,這鄭家本已是民間最富之家,如今再這樣下去,只怕真的就富可敵國了。”

“這個不妨,他鄭家是得了好處,但朝廷和天下百姓得到好處更大,海關開得越大,海外市場就打開得越大,到時候國內的商戶也就越多,商業規模才能越大,國內的稅收也才能提起來;

大量的茶葉、瓷器、絲綢等物不賣出去,如何讓國內的商戶賺錢,如何讓他們繳更多的稅,只要市場進一步打開了,國內的商戶纔會越來越多,賺的錢才能越來越多,商稅收入才能增高;

大明依舊是天下中心之國,主要收入還是商稅收入,關稅有一半的出口稅與全部進口稅在我們手裡,再加上部分個人所得稅,到時候新增的財富主要部分依舊還是會流入朝廷國庫,他鄭家財富增加速度比不上朝廷,只有朝廷在商稅與關稅方面收入增加了,才能進一步減免農稅,在這氣溫下降的年頭,給農戶們喘口氣的機會;

今年和明年的商業一促進後,再加上天災,勢必會造成農產品價格上漲,各地百姓稅收還得進一步減免,得抑制農產品價格漲得太快,會提高百姓生活成本;

不過農民百姓收入也會增加,但戶部得命令各地布政司務必出臺政策限制地主加租,最好由戶部出臺一條標準,甚至可以鼓勵士紳們減租減息,不能讓百姓們因爲過高的地租而活不下去。”

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八十七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八十七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