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

黃得功與袁繼鹹部的二十餘萬大軍除部分補充進近衛軍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外,還有部分按其自願原則裁撤掉,而裁撤掉的官兵則由兵部統一轉業到地方擔任江南、江北等地擔任基層里正到縣令等官。

而近衛軍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的部分官兵則調任第四軍充任軍官,第四軍翁正春、李時春等將領和一批中下層軍官則調回南京做大明陸軍中央軍校的學員,接受近代化軍事訓練與熱兵器戰爭指揮訓練。

朱由檢將以前的淮安講武堂重新變革成了大明陸軍中央軍校,且也設在了南京。

而與此同時,周遇吉、劉芳亮、何新甚至是劉肇基、劉希堯、秦邦屏乃至顧炎武、鄭成功、閻應元等軍官都按照朱由檢的旨意,根據歷次利用火器與火炮作戰的經驗開始編練火器與火炮戰陣的作戰指揮課程以及改進建議。

與此同時,劉肇基、劉希堯、劉遷、陳子龍、焦璉等近衛軍第一二三軍的部分副總兵到指揮使武官則充任教官,親自教授翁正淳、李時春等將領。

由御馬監掌印太監兼近衛軍第二軍總兵官何新擔任大明陸軍中央軍校祭酒{校長}一職。

御馬監掌印太監乃內廷裡除司禮監掌印與秉筆太監外的第三號人物,也是內廷中軍界最高的官員,擱在外朝就相當於兵部尚書,因而由何新擔任祭酒,也不怕這些學員與教官不服。

教官們都是如今大明新崛起的將星,且剛立下戰勝韃子的大功,其中更有陳子龍的大才子和劉肇基這樣的百戰老將。

即便翁正春和李時春等人既是黃得功與袁繼鹹的心腹又立下過大功,倒也不敢對教官不服。

一年的時間裡將近衛軍第四軍整訓與整編完畢自然是綽綽有餘,等到年底之時,近衛軍第四軍的基層軍官大部分已由近衛軍第一二三軍的官兵充任,而昔日近衛軍第四軍的武官則在大明陸軍中央軍校接受訓練後則調任到近衛軍第一二三軍擔任軍官。

這樣一來,黃得功與袁繼鹹的近衛軍第四軍已全部脫胎爲朱由檢的大元帥府可直接控制的朝廷兵馬,而不再是黃得功與袁繼鹹的私兵。

在崇禎十九年年初,沒有被朱由檢直接控制的軍隊則只有黃得功與袁繼鹹的近衛軍第四軍以及滅虜軍和高傑的近衛軍第五軍。

朱由檢沒有打算一開始將這三支兵馬全部進行整編,這樣容易一下子激起大變,高傑與滅虜軍的各部將領可以接受招撫,接受整編而導致失去軍權自然是不願意的。

因而崇禎朱由檢只先對黃得功與袁繼鹹的近衛軍第四軍進行了整編。

黃得功與袁繼鹹都是從大明的元老級官員,對於朱由檢控制軍權沒有意見,也沒有失去軍權的後顧之憂,更何況他們也知道如今作爲皇帝的朱由檢自己手握有大明戰鬥力最強的陸軍,他們自然也不敢再違背聖意。

再加上兩人也不是有野心的人。

整編近衛軍第四軍的進程畢竟順利,等到崇禎十九年底,崇禎朱由檢的大元帥府便控制有六個具備近代陸軍規格的集團軍。

這六個集團軍共計六十餘萬人,控扼着五個戰區,是未來抵抗建奴再次南下的絕對主力。

這六個軍已全部裝備崇禎十四式燧發槍,每個炮兵營的火炮已裝備三斤炮、六斤炮、十二斤炮不等三種火炮達千門,足以組成強大的炮火打擊。

再加上軸承系統的出現,炮車也不再像以前那麼難以轉向,整個火炮的運輸也便宜得多,在南方的山地也足以方便前行。

雖然大明海軍現在還趕不上鄭氏集團的海軍實力,但已有硬制帆船六十餘艘,其中大型福船達二十餘艘,軟帆戰船三十餘艘,小型戰船不計其數,已足以可以控制東海與南海局面。

不過海軍強弱自然不能只看戰船的多寡,還有火炮以及海軍官兵的戰鬥力。

現在的大明船政局第一期學員在崇禎十九年已完成課堂訓練,如今已開始進行實戰訓練,被安排入大明海軍和鄭氏集團的海軍充任海軍士兵。

自從海軍大部分調任地方衛所兵或者直接裁撤爲庶民後,現在的大明海軍除有大型戰艦百餘艘外,海軍官兵兩萬千餘人。

每艘戰船皆配備大明新型海軍火炮,一種由佛郎機改進來的海軍新型火炮,加強了子銃與母管的氣密性,使得火炮射程與發射成功率大大提高。

每名海軍戰士則都裝備了崇禎十四式火槍。

而且在崇禎十九年,崇禎十五式燧發槍也開始研發,擊發裝置與槍管材料將進一步改進,甚至會嘗試拉制膛線,增強發射射程與精度。

當然負責武器研發的則是工部,工部此時也不僅僅在開始大規模研發武器,也開始大規模進行水利工程建設。

朱由檢從崇禎十七年起利用軍權對江南士紳進行了嚴厲的打擊,使得整個江南的士紳力量大幅度縮水,再加上戰爭的影響,使得大量自耕農出現,而農業的水利建設則交到了朝廷手中。

朝廷也擔負起了對天下水利建設的主要責任。

在這個乾旱與洪澇不停發生的自然災害高頻發時代,因爲水利建設的及時跟進,使得崇禎十九年的農業生產比起崇禎十七年與崇禎十八年已有了明顯提升。

當然這也跟戰爭告一段落與朱由檢對農稅減免政策有關。

禮部的國民教育也開始進入了歷程,各地開始陸續興辦與重建社學,大批生員與童生,特別是舉業失敗的生員與童生爲獲得功名,開始主動轉任教職。

不過這個年代的勞動力缺乏,很多普通百姓是不願意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社學讀書的,寧願讓他們幫忙家裡幹農活,畢竟這個年代的小孩也都是一份勞動力。

但地方官府爲完成禮部下達的指標只能強制性要求地方百姓將自己家的孩子送到私塾,甚至不少讓女童進入學堂充數。

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八十七章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十章 帝后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
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八十七章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十章 帝后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