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

朱由檢把乾電池的模型畫了出來,並詳細講解給了徐寅。

徐寅認認真真地看了一會兒,他沒想到自己的陛下居然這麼快就設計出這樣的電池構造,甚至連用什麼材料代替都想好了,不由得大爲興奮:

“陛下之聰慧,微臣遠不能及也,微臣竟沒想到還可以想到這樣做。”

“這沒什麼,即便朕不告訴你,你自己摸索的話也是能摸索出來的,因爲原理你已經搞明白了,不過是換換材料而已。”

說着,朱由檢又道:“但用電池製造的電流還是有限,不能長時間照明或用作其他,產生的電壓也不大,朕現在希望你們能換種思路。”

“陛下請賜教”,徐寅說道。

“你們現在製造電壓的方式是用的化學反應,但基本原理依舊是電子的得失產生電壓形成電流,既然如此,除了化學反應外,可以想想還有沒有其他方式讓物質發生電子轉移。”

朱由檢說着就把一指南針拿了出來:“你們現在應該已經知道了磁鐵有正負極,如這指南針一樣,而電也有正負極,你們就沒想過這裡面有什麼相關性嗎?”

“想過是想過,南京李香君女士辦的《自然》上還有人爲此發表過文章,說電的正負極出現後就能出現磁鐵那種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效果。”

徐寅回道。

“很好,看來即便朕不干預,大明也會有人將要發現電能生磁。”

朱由檢這麼一說,徐寅不由得好奇地問道:“陛下說電能生磁?”

“自然是可以的,不僅僅是電能生磁,磁也能產生電,你們現在已經發現了磁感應線,用鐵屑模擬出磁感應線,而其實這些都是磁鐵形成的磁場,磁場的磁感應線就是他的表現形式,電也一樣,它也是有電場的,不然正負電極近距離時也不會相互吸引;

也就是說電場也可能是有電感應線的,如果用電壓產生電流製造出電場就能讓一個金屬器材產生磁場和磁感線出來的話,那麼,如果用一個金屬棒去切割磁感應線,就會利用磁感應線讓金屬棒上的電子發生轉移,從而產生電流,你們可以試試,如果成功的話,就能用機械動力切割磁鐵產生電,也就沒必要再去發這麼多精力製造什麼電池。”

法拉第是如何利用電磁感應現象製造出電的,從而發明出發電機的,朱由檢不知道。

他現在也只能把自己知道的原理告訴了徐寅,且以朱學森爲化名命人將這些知識打包給《自然》,讓其發佈出來,讓帝國感興趣的人去參與。

徐寅自然也在參與,他一邊總結自己製造乾電池和電燈的實驗記錄,一邊開始準備驗證磁能生電和電能生磁的理論。

徐寅不知道朱學森是誰,爲何在陛下告訴自己理論知識不到三個月後,就先在《自然》上提出了電磁感應假說。

因爲沒有實驗論證,所以稱爲假說。

但即便是假說也引起了大明聖學界的廣泛關注,本來電和磁很多相似的性質就已經讓很多大明科研人員開始懷疑這兩者有什麼共通性。

如今這假說一出來,自然討論和準備做實驗驗證的人也很多。

甚至已有具有資本家背景的開始討論如果假說是真的規律,就可以利用蒸汽機械動力切割磁鐵產生電流,那樣是否就可以低成本製造很多關於利用電方面的產品。

這些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資本家嗅出了裡面財富的味道,也開始花重金投入研究。

但最後還是徐寅這個大明帝國最善於構造電路實驗的天才先證明了電能生磁的假說。

接着,徐寅因爲沒有像法拉第那樣去摸索如何才能利用磁產生電流,直接用朱由檢的建議用金屬切割發現了電流,從而論證了磁能生電的假說。

一時間朱學森和徐寅成了大明聖學界最爲熱議的人物。

但朱學森一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因而徐寅自然成爲了各大大學堂的演講常客。

朱由檢指使韓守敬創建的大明製造局搶先聘請了徐寅擔任製造局工程師,開始要求徐寅組織團隊利用這個原理製造發電機和電動機。

當然,儘管理論和實驗都做出來了,但發電機製造也依舊不是那麼容易被製造出來。

徐寅接下來依舊還得需要發大量時間去思考如何設計出發電機來,如何確保發電機有效發電,且還得考慮製造成本的問題。

這些下來至少也得需要一二年的時間。

好在朱由檢指令大明製造局全力配合,即便花再多的錢也在所不惜。

所以,朱由檢相信大明的第一臺發電機當應該能很快面世。

而值得一提的是,乾電池倒是很快被製造了出來,且很快得到了批量生產。

朱由檢皇家資本的控制的公司承包了電燈與乾電池的製作,使得朱由檢在這裡面也賺了一大筆錢,不過徐寅也賺了不少,因爲明面上,他是擁有這些專利權的人。

電燈很快運用於大明各行各業。

首先蒸汽機車不用再燒蠟燭照明,大型弧光燈和大型電池可以滿足蒸汽機車在夜間開動時的照明使用,使得蒸汽機車得以在夜間通行,提高了大明國內的貿易速度。

其次,則民間照明開始陸續被電燈代替,至少是電燈與蠟燭共存的時代。

尤其是富貴人家,自然是不在乎乾電池這點成本的,開始以用電燈作爲身份高貴的象徵,但也因此使得在初期,雖然電燈製造成本不高,但售價卻很高,不然不足以彰顯富貴人家的地位,且越貴越好。

於是,朱由檢的皇家資本控制的公司因此賺了個盆滿鉢滿。

而徐寅也因此成爲繼楊名深後第二位首富,這算是大明繼鐵路後又一靠電燈實業成爲大明首富的人。

也因此激勵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聖學研究的行列,促進着大明製造業的發展。

紫禁城也開始用上了電燈,燈籠這些自然被淘汰,很多時候只能是個吉利物掛着,而朱由檢在晚上也總算是可以看清自己妃子那白白的身體了,而不用再摸着瞎搞了。

也正因爲此,大明的夜生活也更加豐富了。

電燈總能比蠟燭更容易製造出更多絢麗的燈光,特別是在彩色燈發明出來後,更是讓人們的娛樂生活顯得更加綺麗。

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
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