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

朱由檢當着全南京城數百萬庶民的面下達了北伐旨意。

甚至還直接向滿清宣戰。

再加上滿清使臣已因爲民亂而死。

大明將於明年十月北伐已成定局。

無人再敢對其任何非議。

否則便是違抗聖旨,拂逆民意!

大明的政治時局在悄然間發生了逆轉。

從此以後。

將是大明皇帝的聖旨代表民意而不是文官們。

對於朱由檢確定北伐期限會不會不利於北伐戰略,使得滿清得以提前準備。

這自然是不必憂慮的。

首先不說滿清再傻也不會在不知道大明是否北伐時不對抵禦大明北伐做一些準備。

單是如今大明與滿清的國力對比。

無論滿清知道還是不知道大明北伐的期限都無法同大明抗衡。

大明已經是一個半工業化的國家。

而此時的滿清纔是一個剛剛由農奴文明脫胎爲農耕文明的政權。

即便滿清梟雄多爾袞再睿智再雄才偉略,就算他是諸葛亮級的人物,也難以力挽狂瀾。

大明北伐如同南宋北伐一樣,成敗的關鍵還是國內的統治勢力能否擰成一股繩。

也就是說,還是在內部問題。

如今,朱由檢利用發動底層民衆強行壓迫文官集團妥協,甚至逼得一死一辭的代價使得北伐成爲天下定論!

而也正因爲此,內閣乃至地方官府不得不繼續配合起大元帥府的軍事工作來。

一方面,由內閣首輔高弘圖主持鹽稅改革。

一方面,由內閣次輔兼兵部尚書阮大鉞臨時代戶部尚書之職調度統籌天下錢糧,開始加大對大明軍械所的資金投入。

高弘圖首先着吏部取締鹽運使與巡鹽御史官衙,這些屬官根據吏部大計考覈皆迅速調往其他地方。

然後則將各大鹽場全部承包給預先就由高弘圖早已選好的各大鹽商,成立國營鹽業公司。

高弘圖知道自己在議和這件事犯了很大的錯誤沒有領會對陛下朱由檢的意思,因而他在這次的商稅改革事上不可謂盡力。

爲了平衡利益,他竟也主動讓出利益,允許各大鹽商入股國營鹽業分公司,使得鹽商因鹽稅改革的反對之聲小了不少。

同時,高弘圖也召見鹽商十餘家,於三月一日後,全國鹽價在一月之內連續下跌百分之七十!

後又連續下跌至等同於米價。

但也因此,高弘圖之舉遭到大量王公貴族和官僚炮轟,畢竟他這樣做便是讓這些大宗走私販的私鹽利潤遭受到了巨大損失。

當然,這些只能背地裡販賣私鹽的權貴也只能指使言官找別的理由指責高弘圖。

所以,言官是最令人厭的,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會被某個勢力集團當成槍使,有時候有些言官甚至上兩次奏疏的觀點自相矛盾的都有。

這一次。

朱由檢自然直接明目張膽地幫了高弘圖,直接把這些瞎扯的言官給貶黜到邊遠地區,甚至乾脆直接貶爲庶民流放三千里,爲增加自耕農數量努力。

本來言官最大的忌諱就是不是說的觀念對錯與否而是有沒有給人當槍。

如今這些給權貴做了槍的言官自然沒有再留下來的必要。

除此之外,朱由檢還同意高弘圖聯合兵部改組鹽兵,將大量近衛軍轉業到鹽政司和各戰區鹽政分局擔任鹽兵,負責維持鹽業秩序。

這些近衛軍轉業官兵皆是正規軍出身,對於鹽兵改造力度很大,在此之後打擊私鹽力度也增加,進一步整頓了大明的鹽業。

鹽價急劇下跌後,帶來最明顯的好處便是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提升上來了,同時也遏制了因爲鹽業巨利帶來的政治腐敗,爲北伐前做了很好的政治準備。

而此時。

阮大鉞這邊在兼管戶部後帶領戶部左侍郎瞿式耜一改劉萬春執掌戶部期間只撈銀子不撒錢的風格,繼續對大明軍械所追加投入,擴建鋼鐵廠與炮廠與槍廠,最高課題資金更是達到了千萬銀元級別!

甚至爲此,阮大鉞專門成立北伐資金庫,開始大膽從大明中央銀行貸款在秋糧徵收之前利用大筆資金徵收糧食,開始提前半年往江北各個糧庫運輸糧食,也提前把各軍軍費提前下發,各類裝備採購費也撥給大元帥府,直接往大明軍械所追加訂單。

大明軍械所在得到了大量訂單和擴充資金後繼續擴大民工招募人數,甚至還調高了起底薪酬,以此刺激工匠的積極性。

大明各類科學研究與武器研發在大量資金刺激下再一次進入了快車道時代。

在北伐開始之前的崇禎二十二年上半年。

整個大明的經濟恍然如發了瘋一般地飛速運轉着,國庫裡的錢淌水似的流了出去,又淌水似的從大明中央銀行流了進來。

而大明中央銀行不得不繼續加印銀元,並直接催生出了大面額鋼印紙幣。

因爲皇莊對土地大量佔據再加上土地在數百年後已高度集中在大部分士紳手裡,再加上鹽價降低,因而老百姓們只能把辛苦勞作後得來的錢花在其他方面,促進大明各個行業飛速發展,稅銀收入如幾何級數字一般上漲。

但因爲大明中央銀行的瘋狂印錢,而老百姓們的生活質量提升後追求生活的慾望也更大,也就使得百姓們覺得錢依舊是不夠花,儘管他們已經掙了很多錢。

再加上社會發展後帶來的攀比心理,使得百姓們更加努力地掙錢。

在南京和松江這樣的大都市,來此打拼的外地人越來越多,各大報刊特別喜歡傳播一些一夜暴富的成功故事,進一步刺激着年輕人舍離家鄉往這些地方扎堆。

中央朝廷大量花錢和解放生產力刺激得商業越發繁榮後也直接導致了帶有掠奪性質的商團出現。

這裡最具代表的便是皇莊和鄭氏集團。

皇莊在國內通過對大量土地和礦產的佔據組織武裝力量對內維持生產秩序對外承包北伐工程,甚至還有商隊開始往交趾、緬甸等地發展開懇荒地生產糧食販賣回國內。

而鄭氏集團也利用自己的武裝力量既在東番島發展生產去海外掠奪原材料運回國內售賣,獲取鉅額利潤,甚至不惜爲一礦產與土地與西洋殖民者大打出手。

當然如今也不止皇莊與鄭氏集團兩個商團。

北伐戰爭準備以及前幾場戰爭帶來的糧食和工業原料需求以及老百姓生活提高後帶來的經濟需求都促使了各類大小不一的商團開始出現。

當然也跟大明開放海禁,建立商埠,鼓勵出海有關,使得這些商人有機會結成商團去海外掠奪生產資料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十二章 遇襲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
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十二章 遇襲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