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

沒人意識到崇禎帝朱由檢今日讓一個說書先生和一個名媛做的事在未來會對文人士紳形成多大的壓制。

即便是史可法也只是覺得不過是陛下一時興起而已,他的確也看出來陛下所做的事都是在針對文官集團,但他不認爲兩個普通人就能將輿論權從滿朝翰林進士的手裡奪回來,由君王直接操控。

倒是柳敬亭覺得自己做這事比說書有意義,一時不由得燃起了年少時的鬥志,深夜便回了家,準備收拾妥當後就跟隨崇禎帝回南京。

李香君捧腮蹙眉對着燭燈發呆,她不知道這是不是眼前這位君王爲佔有自己而刻意出的主意,但皇帝陛下朱由檢所提的報社,又讓她覺得是一件很有挑戰的事。

朱由檢伸了個懶腰,累了一個時辰剛準備小眯一會兒,便見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趁着夜色突然來到了朱由檢面前:

“陛下,據細作來報,左良玉欲在二月初四日起兵勤王,現已明確此消息爲真,左良玉麾下李成棟部已先率十五萬精兵進抵黃石府,與九江不過三日路程!

另外,我們已查明有人藉着商隊掩護在南京與武昌之間頻繁往來,爲避免打草驚蛇,我們沒有輕舉妄動,不過根據我們觀察所知,頻繁出入武昌府的商人,最大嫌疑者則可能出自京城某閣老府中,因爲有人說漏過嘴,正好被我們的人聽到。”

吳孟明說完之後神色凝重地看着朱由檢,雖說他也算是從崇禎十六年就開始跟着朱由檢,也算得上是經驗豐富的老臣,但此刻也有些緊張地說不利索話。

史可法此時也忙跟了進來,作爲曾經的南京兵部尚書,他對左良玉的實力也比較清楚,一聽聞吳孟明從湖廣趕回,他也意識到可能是左良玉有什麼意動,經常待在司禮監和大元帥府的他現在對於軍事情報也比之前更爲敏感。

“左良玉果然要反!”

一見史可法也跟了來,見他滿臉好奇的樣子,朱由檢便將這則情報告知給了史可法。

“什麼!”

史可法頓時倒退了一步,咬牙切齒地道:“左良玉此人,與吳三桂等人原來果然是一丘之貉,枉費朝廷如此厚待於他!不過,陛下,左良玉有百萬之師,手下猛將如雲,李成棟、金聲桓等人皆是與韃子流寇征戰多年的老將,如今若是左良玉若是謀權篡位,只怕我朝外患未除,又添內憂啊!”

錦衣衛指揮使同知李若璉也同樣是滿臉憂愁,他也一直跟在朱由檢的身邊,且作爲錦衣衛系統的人,也知道左良玉現在有多麼強大的實力,控有廣袤的湖廣軍政大權,麾下百萬控弦之士,而朝廷除去正在練的新兵,總兵力不過五十餘萬,即便加上新兵也不過是旗鼓相當。

所以,饒恕李若璉也知道這下陛下肯定是勃然大怒,而朝廷局勢定然又是凶多吉少,甚至更可怕的是,左良玉起兵只怕不是單方面行動,或許朝中也有不服陛下強權的官員與之暗通款曲,互爲內應,哪樣的話,陛下的統治就更是岌岌可危!

也就是說,陛下之前所做的一切準備對抗韃子的努力都會功虧一簣!

守在樓梯的閻應元三人也聽見了這消息,上過大明軍事概況的他們也知道左良玉要起兵謀反意味着什麼。

“李閣老說過,左良玉乃大明目前實力最強之總兵,麾下大軍對外號稱有百萬之衆,如今他要是謀反,我們朝廷不就等於是腹背受敵,此乃兵家大忌啊,果然如閻兄所言,明年似乎不是很明朗啊!”

陳明遇先低聲嘀咕了起來。

“左良玉這逆賊,早不反遲不反,偏偏在這時候反,實在有悖人臣之道,且無視天下大局,他知不知道他這樣做將會使得整個華夏或許因此淪喪於異族之手!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他也做得出來!”

馮厚敦雖說是舉人出身,正兒八經的讀書人,甚至還是江陰縣的縣學訓導,但脾氣卻最爲火爆,先是在揚州城敢直接對冒闢疆開槍,如今在這裡也敢直接當在崇禎帝朱由檢的面痛罵左良玉。

閻應元則搖了搖頭:“兩位且不必如此激動,你我都是近衛軍官兵,就是陛下手裡的一杆槍,無論是左良玉也罷,還是右良玉也罷,只要陛下要打,我們聽從指揮就是,何必替陛下焦慮這些,這都是大元帥府的職責,不過,在我看來,這對於陛下而言並不算什麼,左良玉雖有百萬兵,卻也不過是外強中乾,如果我沒料錯的話,其實陛下早已有所準備。”

猶如閻應元所言,朱由檢的確沒認爲左良玉要起兵謀反是多麼令人恐慌的事。

畢竟即便是原本歷史上的弘光朝,都能讓左良玉起兵謀權篡位的陰謀破裂,而如今自己讓袁繼咸和黃得功早已備戰江西,且麾下又有數十萬新練精兵,而且自己又不是弘光,政治根基更爲牢固,區區左良玉的確算不上什麼。

見史可法、吳孟明、李若璉等人如此慌張,朱由檢反而覺得有些好笑,打了個哈欠:

“慌什麼,他左良玉遠在糊廣,何況眼下才臘月,還有一月多的時間,不必着急,朕練的近衛軍正好趁此經歷一下實戰,免得以後和韃子作戰,連砍人腦袋都不知道往哪裡砍。”

史可法等人沒想到陛下如此淡然,心中狐疑之餘也暗暗佩服當今陛下的從容。

“錦衣衛繼續打探,不打草驚蛇是對的,最好造成一種我們只關注韃子的錯覺,不過也還是要密切觀察,謹防左良玉察覺我們有所準備而狗急跳牆選擇投靠建奴,那可就得不償失!”

朱由檢說着又吩咐道:“都下去歇着吧,明早還得趕路回南京呢。”

“可是,陛下,這左良玉畢竟劉良佐之輩,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啊!”

史可法還是不由得多說了一句。

朱由檢看見閻應元等人也在議論,便走過來:“讓你們在這裡待着就老老實實待着,沒事瞎嘀咕什麼,還不歇着,不過你叫閻應元是吧,剛纔的話你應該聽見了,說說你的看法,左良玉此人要謀反,可懼不可懼。”

史可法沒想到崇禎帝朱由檢這時候還想着調教新晉基層軍官,心中頗爲着急和失落,當然他也忙給閻應元使眼色,希望可以藉此幫幫閻應元,並讓他能在陛下面前從容分析出左良玉的威脅到底有多大。

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
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