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

淮揚巡撫李明睿聽皇帝朱由檢說要去曲阜孔府,一時明白不過來朱由檢的聖意。

其餘隨扈大臣諸如左副都御史陳純德、太僕寺丞申佳允等也都是面面相覷。

兵部武選司郎中成德先站了出來:

“臣等愚鈍,不知聖上欲巡孔府有何意,還請陛下明示,使臣等不惑!”

朱由檢不知道這羣大臣是真傻還是裝傻。

至少,作爲皇帝的朱由檢是知道孔府在歷代王朝中的地位的。

說這個孔家乃天下第一大世家都不爲過,當然也有人說其爲天下第一大漢0奸家族。

就是因爲這孔家雖是孔子後裔,受歷代帝王推崇,而自身所宣揚的儒家倫理又強調忠君。

但偏偏每逢王朝變革,孔家便是第一個投降新朝的家族。

逢金滅北宋就奉金爲主,逢元朝主宰天下就奉元爲主。

按照朱由檢對原本歷史的記憶,此時的孔家應該已經改換門庭,已轉奉李自成爲主。

既然孔家乃千年第一世家,朱由檢自然能猜到這樣的家族肯定是積財無數的。

也因此,在聽淮揚巡撫李明睿說自己存銀不多時,朱由檢便把主意打到了孔府身上。

據朱由檢所知,整個曲阜縣都是孔家的。

甚至孔家也因乃至聖先師即孔子後裔與許多名門望族聯姻,並因無稅賦之擾,而產業遍佈天下。

因而,朱由檢相信孔家的財富即便不在千萬以上也當在百萬以上。

即便劉澤清劫掠了整個山東的財富也沒有孔家積累了數千年的財富多。

更何況,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山東這快地或許會不在大明手裡。

只怕等到建奴南下後,這個孔家會很快奉建奴爲主。

與其讓這個在儒生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的世家去爲建奴收攏漢人官僚士紳,倒不如現在就把他剷除,並以其財爲大明未來之崛起做貢獻。

朱由檢相信如果孔夫子在世的話,也是願意獻家財救國家於危難的。

“朕的意思,諸位愛卿不明白?這孔府世受國恩,又是至聖先師之後,素來以忠孝持家,積財無數,如今國家有難,孔府難道不應該捐資助響嗎?”

朱由檢這麼一說,羣臣也才恍然大悟。

李明睿等官員素來是讀儒家經典出仕的,對於孔子有着非同尋常的尊敬,自然也對孔子的家族有着不一樣的尊重。

因而,他們也就沒有想到要從孔家身上打秋風。

但現在,大明皇帝朱由檢這麼一說,他們也覺得作爲儒林標杆的孔家的確應當慷慨奉家資救國家於危難的覺悟和行爲。

“陛下英明,據下官所知,孔府光在兗州境內便有良田十萬頃,其當鋪、織坊更是無數,還與晉商範家合作緊密,揚州的鹽業也有參與,每年收銀不在五十萬兩以下,若能得孔府援助,大明中興指日可待!”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很樂觀地說道。

左副都御史陳純德也附和起來:“孔府乃天下聞名的世家,當今的至聖先師素來德高望重,尤重教化,想必這衍聖公定會解囊以助朝廷的。”

“是啊,陛下其實不必親臨孔府,以臣看來,只需一道旨意,以衍聖公之操守必會親自押運數百萬家財來見陛下的。”

太僕寺丞申佳允說道。

朱由檢微微一笑,他不得不承認跟着自己隨扈南下的官員們都很單純,也被儒家思想洗腦的很成功。

如同成功地讓他們在原本歷史上爲大明殉節一樣,現在的他們也天真的相信孔府肯定會比他們還要忠於大明忠於當今皇上。

“你們看看吧,這是錦衣衛最新得到的消息,早在一月以前,朕的好衍聖公已經投降了李自成,並在家**了‘大順國永昌皇帝龍位’;

哼!

也虧朕在崇禎三年加封他爲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居然比前內閣首輔陳演還投降得早,李自成還沒打到山東呢!”

朱由檢將錦衣衛遞上來的奏報往地上一摔,憤怒地說道。

而大臣都不禁面露驚訝之色。

淮揚巡撫李明睿不可置信地撿起了奏報。

左副都御史陳純德、戶部左侍郎黨崇雅、太僕寺丞申佳允等忙圍攏過來看奏報內容。

大理寺卿金炫先站了出來:“陛下息怒,孔門家學淵源,乃天下第一道德之家,怎會有如此賣主求榮行徑,想必是錦衣衛覈查未實也不可知。”

左副都御史陳純德也忙附和:“陛下,當今衍聖公孔胤植與下官曾有一面之緣,此人忠厚老實,且最重忠孝仁義,不可能行此無恥之事,微臣敢用項上人頭擔保。”

“陛下!工部都給事中孔聞詩以敢言而曾得陛下誇讚,更何況衍聖公哉,所以還請陛下再令錦衣衛詳查。”

太僕寺丞申佳允也忙說道。

一干大臣都不願意相信孔門會做出背叛大明之舉。

朱由檢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冷冷一笑道:“那好,既然如此,朕倒願試試他孔家的忠心。”

說着,朱由檢便下旨從即日起,整個南撤大軍全部換下大明官服,假扮成闖賊田見秀部,去曲阜見孔家。

羣臣雖然覺得陛下此舉有些荒謬,但也不敢違背聖旨,且也覺得或許這也是澄清孔門清白的一個辦法,讓陛下自己看見作爲儒林代表的孔繫世家有多麼忠君或許才能讓當今陛下真正認識到尊儒的意義所在。

不過,就在這時候,卻有人來報,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求見。

朱由檢不由得感到大爲驚罕,心想史可法怎麼突然趕到了這裡。

待問清楚後,朱由檢才知道原來史可法等南京官員早已聞得京師陷落,皇上南巡的消息。

最終作爲南京兵部尚書的史可法決定先帶兵三千北上迎駕。

但因路上春雨連綿到現在才見到朱由檢的聖駕。

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甚至還因此請罪於朱由檢,讓皇帝陛下朱由檢治其救駕來遲之罪。

爲穩定江南局勢,朱由檢自然不能怪罪在江南棺材聲望極高的史可法,甚至還當即加封他爲文華殿大學士,使其成爲大明第四位內閣成員。

入內閣其實這也是史可法趕着來見朱由檢的目的,在東林黨一系官員知道朱由檢已成功到達山東後,史可法便立即趕了來,就是擔心重要職務都被南撤的隨扈官員搶完,而導致他們東林黨在將來又會無緣於朝廷中樞。

爲了麻痹東林黨人,在沒有到江南站穩腳跟之前,朱由檢自然不會拒絕讓東林黨人入閣。

當然,朱由檢也不可能讓東林黨人獨掌內閣和六部。

所以,他只任命了史可法一人。

不過,史可法一到朱由檢聖駕前便也得知了孔衍聖公孔胤植被錦衣衛查到投降李自成和大明皇帝朱由檢要假扮流賊試探孔家忠心的事。

史可法對此也表示不相信孔門會投降李自成,甚至直接跪諫道:“陛下,若孔門無背主之事,還請陛下致歉於至聖先師像前,以撫聖人之心!”

“史可法,你這是在威脅朕嗎?朕最討厭的就是被人威脅!”朱由檢很憤怒地吼道。

史可法忙道:“微臣不敢,實在是因爲陛下不信我儒林,臣不得不以此勸陛下,否則陛下今日之言行必會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朱由檢聽明白了史可法的話,明白他的意思是說,自己今日懷疑孔家,就相當於懷疑了天下所有的士子,如果自己在發現自己冤枉了孔門後最好要主動道歉,否則將會失去天下士子之心。

本質上,這史可法還是在爲自己考慮。

“看在你一片好意的份上,朕饒你不死!不過朕要告訴你的是,天下儒生多爲賤種,尤其是孔衍聖公一脈,不信你就等着看!”

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
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