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

自崇禎二十五年開始,大明人才選拔有五種方式:科目、學校、薦舉、銓敘、考選。

但科目與學校其實是爲一途,而薦舉非常例,銓敘不過是官員內部之考覈。

因而,到現在,大明一等公民要躋身統治階層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科舉、一種是考選。

科舉即傳統的讀四書五經習八股文章,走舉業之路進學走鄉試會試殿試然後做官。

而考選則是大明新式教育誕生的選拔方式。

小學升中學再升大學,每升一級需考選一次,因入小學沒有門檻,而中學和大學名額皆數倍於鄉試取進士會試取貢士之數,所以通過考選成爲官員機率更大。

初始,大明學子依舊熱衷於科舉之路,但漸漸發現走科舉之路想做官簡直難於登天,因而大多數不得不轉而進入新式學堂。

而因爲科舉之名額少且首重儒家經理之學,因而官宦書香世家的科舉之壟斷更爲嚴重。

最終,越來越多的學子不得不選入新式學堂,等到了崇禎三十年,新式學堂的新式教育已成爲大明基礎教育之主流。

再加上,科舉與考選兩種途徑躋身入舉人進士後並沒有明顯的政治待遇差別。

甚至新式教育畢業的士子更容易進入熱門的衙門擔任要職。

譬如戶部首選京師大學堂的錢法科高材生爲觀政主事等官,吏部則首選京師大學堂的政治科高材生爲觀政主事等官。

禮部則首選師範學堂等高材生,工部等則首選大明工業學堂的高材生。

大元帥府則主要是向大明陸軍軍事學堂以及大明船政學堂任用軍官生,同時還在第一批大明重點大學堂如京師大學堂、大明工業學堂設立軍官生培養基地,也會吸收一些專業性人才進入大元帥府核心機構工作。

甚至有可以直接一畢業就住在大明紫禁城乾清門的,每天可見到大明皇帝陛下不下五次。

而科舉出生的舉人依舊等靠運氣等吏部選官,科舉出生的進士一開始也會有一大半進入翰林院修史編纂,也有選入大明高等學堂乃至大學堂擔任國文教授的。

但要想進入大明帝國統治核心部門則很難,原因無他,他們只會寫八股文已經無法適應管理一個工業化的大明帝國。

帝國頂層不再重視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只當學術領域的史學家、經學家養着。

使得很多人開始摒棄科舉之途,從一開始便進入新式學堂之路。

甚至,漸漸地,在京師大學堂與大明陸軍軍事學堂、大明船政學堂、大明工業學堂、京師師範學堂畢業成爲士子最高的榮耀。

帝國統治者也首重這幾所學校畢業的高材生。

再過五年,內閣正式取消了數百年之久的國子監機構,學校選貢制度也已取消。

等到崇禎四十五年,科舉制度也被取消,儒家之學只被列爲大學一科目而已,初始還是比較熱門的科目,畢竟天下儒士還是很多的。

但是後來隨着儒學畢業者從業範圍窄也漸漸落爲冷門科目。

京師大學堂之錢法政治、大明工業學堂之機械化工、京師師範學堂之思想禮法乃最熱門之科,高官與富商大多出自於此,但考選進入的難度也很大,皆是各省高等學堂之翹楚。

帝國頂層分配士子主要有兩個組織部門,一是吏部、二是大元帥府總政治處。

但吏部是向內閣負責的,因而對官員的任命權主要還是集中在內閣與大元帥府政治處手裡。

在最初的十多年年裡,大明對專業人才是極度缺乏的。

無論是軍隊還是朝政方面都需要大量實用性的專業人才補入,因而內閣與大元帥府經常性搶人,不少都把官司打到了朱由檢這裡。

後來隨着新式教育制度的穩定,專業性人才猶如流水線生產的產品一樣越來越多,兩部門便不再爭搶而是根據各部的缺額每年各自組織一次考選,由大學堂畢業的生員或生員以上的報名參加考選,優異者任用要職,淘汰了的則再根據成績分配向地方或是冷衙門。

大學畢業包分配還是大明目前人才利用的主要方式,畢竟帝國還是比較缺人的。

總之,從崇禎二十五年開始,大明的教育制度漸漸的由精英教育變爲全民教育。

各行各業的人才越來越多,原本因爲不擅於文科學習的一等公民不再會因爲科舉不行而只能當庶民也會成爲算學大家,人力資源的利用率也就大幅度提高,甚至也導致識字率越來越高。

在二十年後,大明的一等公民已幾乎沒有不識字的,且很少有一無是處的庶民,初等學堂畢業的一等公民佔比達到了八成以上,大學堂畢業之生員佔大明一等公民總數量約在半成左右,這個數字已接近後世之華夏,而比後世之發達國家還有些差距。

但大明一等公民也已不下一億,高等人才的基數還是不少的,足以吊打這個時代的任何國家。

……

話轉回來。

崇禎二十四年四月底關於新式教育的廷議一結束,朱由檢便回到了乾清宮,而此時,徐昭華則拿着一封比較重要的奏疏走過來:“陛下,這是都察院河南道御史陸遵彈劾內閣首輔高弘圖的奏疏。”

按照朱由檢的新政規則,都察院與內閣並立的,因而都察院的奏疏不走內閣,直接由通政司遞入司禮監。

但因事涉二品以上的大員,徐昭華即便是司禮監秉筆也不能擅自做主,所以便需由朱由檢親自審閱。

現在能到朱由檢案前的奏疏除了大明高階官員自薦疏就是都察院以及刑部的奏疏還有一些密奏,基本上都察院的御史奏疏都是對內閣的監督,因而朱由檢都會細看,更何況還是設涉及彈劾當朝首輔高弘圖的。

因而,朱由檢便接了過來,同時不由得看了一下徐昭華的表情,見她微微有些臉紅和侷促不安,心裡自然明白她爲何如此。

但等朱由檢打開奏疏一看內容後就不由得笑了:“高愛卿倒是好體力,比朕還厲害!”

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請個假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
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請個假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