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

如同多鐸此刻在召集麾下文臣武將商議攻城事宜一樣。

此時,朱由檢也已命各近衛軍營指揮使以上的官員入城商議接下來殲滅多鐸部的事宜。

雖說是決戰,但畢竟是數十萬人規模的戰鬥,自然不是打羣架一樣,就草率的開始,然後草率的結束。

因而,揚州城此刻反而沒有昨日的嘈雜與吶喊,反而安靜地可怕起來。

朱由檢此時已站在城樓之上。

俯瞰整個揚州城外,視野之內,已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數十萬甲冑之士。

近衛軍步兵已經開始依城或者城牆四周搭建沙垛,挖一些必要的壕溝,構建基本的射擊防禦掩體。

近衛軍騎兵則已開始下馬,給馬匹喂豆料,以保證戰馬在廝殺時具備充足的戰力。

清軍也正加緊調試紅衣大炮的炮位,並也開始養精蓄銳,不時便會有清軍鐵騎來到揚州城下,查探近衛軍防守揚州情況。

清軍近十萬鐵騎,以八字型排列在揚州府城外,而紅衣大炮便就在中央,以此起到騎兵保護紅衣大炮作用,且在紅衣大炮轟開揚州城後,也好立即衝進城來。

而第一和第三近衛軍則依舊是分別控制清軍近十萬鐵騎的東、西、北、四個方向,其中僅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守在城門之外,而第二軍第二兵團則是城門兩側。

各軍總督總兵官、各兵團副總兵官以及各營指揮使此時都已陸陸續續進入揚州城。

朱由檢也立即下了揚州城,此時清軍鐵騎的情況時刻有人看着,他自然也不必天天站在這裡。

“陛下,我可以一起去嗎?”

這時候,李香君走了過來,她知道這麼多的近衛軍軍官進入揚州城,而陛下又面沉似水,定是關於城外的清軍鐵騎之事。

她作爲光明日報的負責人,自然對這種大元帥府關於議論如何應對多鐸部近十萬鐵騎的軍事會議很感興趣。

朱由檢答應了李香君的請求,只讓她以錦衣衛打扮,着飛魚服出席這種大明最高級別軍事議會。

大明近衛軍每營建制五六千人左右,四十餘萬大軍光營級指揮使官員就有六七十餘位,雖然也有部分不得不留守城外,聽從總兵官之命,警惕清軍動向。

但此刻,在揚州河道總督署裡,也有不下百名文臣武將擁擠在這裡。

不過,沒有一個人在此刻隨意發言,誰都知道,此刻乃是大戰將至之時,生死存亡在此一舉,哪有心情寒暄。

在場的文臣武將要麼是昔日就已揚名於世的邊軍驍勇之將,要麼是一年前還羽扇綸巾,峨冠博帶的風流名士。

但在此刻,在差不多都與韃子接觸過後,每人臉上都添上了堅毅之色。

“眼下清軍近十萬鐵騎架炮持箭於揚州城外,我數十萬近衛軍將士也已聚集此,這場決戰到底會不會如我們想象的那樣,是一場殲滅清軍的決戰,此時還未可知,但朕相信只要諸將士同心同德,有身後萬千百姓支持,定能實現此目標!”

朱由檢此時走了進來先說了一句,並開始具體闡述各近衛軍在之前與清軍接觸之中的典型戰例,並着指揮者分享一下經驗。

雖說眼下大戰在即,朱由檢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慌張之色,近十萬鐵騎要吃進肚子裡,自然也需要一番計量才行。

事實上。

在這差不多一月的時間內,近衛軍第一軍除第一兵團外,第二兵團已在沛縣殲滅準塔所部五千鐵騎。

近衛軍第一軍第一兵團雖然未曾參與對清軍作戰,但之前承擔過殲滅左良玉部十萬精銳的主要任務,也算是有對戰騎兵的作戰經驗。

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則打了一個蒙城之戰,甚至打死了副都統鄂南。

近衛軍第三軍第二兵團則打了一個定遠之戰,俘虜了耿精忠。

也就負責拱衛京畿的近衛軍第二軍沒有參與真正的實戰,但總兵官何新與一個步兵營指揮使夏雲彝等則跟隨崇禎帝朱由檢親歷了一次河南。

夏允彝部有打死清軍鐵騎數十白甲兵的戰績。

因而,如今的近衛軍各軍主力基本上也並非如以前一樣還是未經戰陣的新軍,再加上之前初次戰爭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開始,軍心與軍魂仍在。

當各兵團的副總兵官和各兵團的總兵官發表對指揮步炮騎兵應對韃子的看法後,各近衛軍也因此對清軍鐵騎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基本熟知清軍鐵騎到何時會奔潰,最強的清軍白甲兵能射多遠的弓箭,滿清鐵騎在馬上到底有多悍勇,幾個近衛騎兵才能聯合抵抗得住。

甚至,各兵團總兵官以及總督何兵團總兵官也發表了對眼下這場決戰如何指揮的看法。

在所有的文臣武將們說完後,已是夜幕時分,依舊沒有聽見城外的炮聲,而朱由檢這裡則也開始確定成立戰時指揮部。

各兵團總兵官即何新、周遇吉、劉芳亮與自己這個皇帝一同揚州城中坐鎮指揮各兵團的作戰。

而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則由副總兵官馬應魁直接指揮,第三軍第一兵團則由副總兵官王光興直接指揮。

同時,史可法聯合馬士英、李邦華、路振飛、李明睿、劉孔昭負責戰略物資調運指揮。

數十萬大軍聚集於此,每一日的糧草用度與疫病衛生以及軍紀維護都不是一件簡單的工程。

朱由檢這一夜自然沒有歇息,而是連夜召集指揮部的成員一同商議如何指揮這數十萬人殲滅清軍多鐸部。

數十萬人的規模,有直接指揮經驗的也就劉芳亮和周遇吉,自己和何新也只在南遷路途中收拾過劉澤清,但朱由檢自己清楚,那是自己靠的皇帝身份而已,與開掛沒什麼兩樣。

因而,此刻,他是不得不更加嚴謹和廣聽周遇吉與劉芳亮的建言。

“陛下,以微臣看來,在殲滅多鐸這十萬鐵騎之前,首先要保證揚州城不失,這是多鐸還在此處的原因,而多鐸攻打揚州城最大的憑仗不是他的近十萬鐵騎,而是他的數百門紅衣大炮!”

周遇吉這時候先說了一句,作爲守邊鎮數年的老將,他即便沒有參與過河南守土之戰,也能猜到清軍能如此迅速地攻城拔寨的原因是什麼。

多謝書友周驥100書幣打賞書友虛煙縹緲100書幣打賞書友mtdwiu100書幣打賞書友cmy陳明堯100書幣打賞書友虛煙縹緲100書幣打賞,昨天上架,新增只有五千,可惜,沒有達到我新增一萬的目標,但畢竟只有半日,希望以後會實現這個單日新增訂閱過萬的目標吧。今天哪也不去,就在屋裡碼字碼一萬字更新,但外面春光絢爛,真是可惜。

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
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