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

現在大明有三件事還在進行。

一是選妃的事,因爲戰爭使得這件事一度停滯了一段時間,因而到現在也還沒結束。

二是鹽稅改革的事,這是崇禎十八年朱由檢便就讓高弘圖開始籌劃的事。

三是西南的戰事,因爲交通不發達,且加上西南地區本就地勢複雜,而大明也是從今年開始纔有了精力全力對付西南戰事,使得戰事拖延到如今。

而在這三件事進行之前或者說是朱由檢在和大明的藩王們耍手段時,清廷的實際掌權人多爾袞則也開始面對着自己敗局的來臨。

最初的時候是在崇禎二十一年二月,當多爾袞從邸報得知洪承疇部的清軍在祥符與宣武衛等地遭遇強敵時,便已開始懷疑明軍主力並未撤離河南。

努爾哈赤算是滿洲酋長中很有軍事才能的人,而多爾袞也算是得其精髓的人,自然也看出了些端倪,便忙着人快馬囑咐洪承疇,令其好生注意。

但到底從北京到河南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再加上又是嚴冬,交通更爲不便。

多爾袞也就一直沒有等到洪承疇傳回前線的消息,而且,如今他還得應對近衛軍海軍對清廷統治區的襲擾。

對於明軍海軍的襲擾,多爾袞能做的便是加強海禁和沿海居民進一步內遷。

“王爺,雖說內遷乃是抵禦明軍良策,但我大清國也得有自己的水師戰船啊,不然從遼東到河間之海域就將盡歸於朱明”。

大學士寧完我向多爾袞提出了自己的建言,而多爾袞也起身說道:“孤何嘗不知,但此事也得一步步來才行,如今最要緊的還是南邊的戰事啊,這一次我們絕對不能敗,要是再敗就再也無力一統這大明江山了。”

多爾袞說着便喟嘆了一聲,臉上倒也難得一見地出現憂心忡忡之態。

作爲滿清的實際統治者,多爾袞自然不是愚笨之人,也猜度到現如今自己的大清之勝算已越來越少。

這時,大學士剛林急匆匆地跑了來:“王爺,兵部邸報,明軍於十二月十五日佔據南皮,突然包圍譚泰部,於十二月十五日全殲譚泰部,我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啊!”

剛林撲通一聲說完就不小心被絆倒在了地上,而此時多爾袞和寧完我也都呆滯了。

不過,這時候,又見大學士宋權急匆匆地跑了進來:“王爺,兵部邸報,明軍於十二月十五日襲佔我保定府,屠保定滿城而去,多羅郡王阿巴泰被捉!”

“王爺,兵部邸報,明軍於十二月十五日包圍我何洛會部,我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一連串的戰敗消息猶如一個個驚雷炸得多爾袞當場直接懵了,他突然大吼一聲:

“洪承疇呢,有沒有洪承疇的消息!”

剛林、宋權等滿清大學士此刻見多爾袞如此暴怒,都只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頭搖得如撥浪鼓:“沒,沒有。”

“快,快去,去派人打探,一有河南洪承疇的消息,立即稟告,快去!”

“不,現在不能坐等消息了,趕緊擬旨,着八百里加急,命洪承疇立即帶五十萬清軍回撤京城,另着瓦克達領五千鐵騎立刻趕赴大名策應大軍回撤,快,要快!”

“乾脆也不必要求洪承疇帶回多少,能回來多少就是多少,下旨給各部清軍,立即回撤!洪承疇若敢抗旨不遵,當即處死!”

多爾袞的確是急了,當場連改了兩次命令。

剛林和宋權等人忙急急匆匆地應聲而去。

而多爾袞則也暈倒了過去。

“王爺!”

寧完我大吼一聲,忙喊人將多爾袞扶了下去,又去着人去請了太醫。

很快,多爾袞又醒轉了過來,見許多官員都看着自己,再加上他本來心情煩悶,也就順勢把內宦的藥碗往外一推:

“都待在這幹嘛!都下去!”

多爾袞說完便又復趟了下去,兩眼瞪得很大,忽又眼神一瞥,見寧完我還在,便問道:“你說以洪承疇之才,會不會沒有讓整個局勢變得很糟糕,他此時會不會已從河南南下直取南京。”

寧完我知道自己王爺此時是在藉此寬慰自己,但他不好打破多爾袞的幻想,便也跟着附和起來:“也有這種可能,譚泰與何洛會部皆全軍覆沒,說明明軍主力或許真的就在山東和湖廣,我們判斷或許沒誤,而洪承疇有五十萬大軍,若一舉南下倒也有希望佔據朱明南京,滅了明廷!”

寧完我說完,多爾袞就苦笑了起來:“你說朱由檢有這麼傻嗎?”

“即便朱由檢沒這麼傻,但有傻的人,禮部右侍郎張慎言今日稟告說,他已經在南邊成功聯絡好了浙江巡撫張秉貞等唆使潞王謀反,到時候一旦潞王起事,朱由檢便陷於兩難之際,即便他在南京還布有重兵只怕也得先對付潞王等人再說。”

寧完我這麼一說,多爾袞突然猶如吃了靈丹妙藥般直接坐了起來,精神抖擻得很:“果有此事,速速召張慎言來!”

……

張慎言此時正得意地睡在藤條椅上沐浴冬日的陽光,而兩個絕色的丫鬟正替他敲着腿。

一時間,張慎言是心情舒暢的很,不由得摸着一丫鬟的臉:“小蹄子,長得越發水靈了,今晚老爺定要嚐嚐你的滋味。”

丫鬟雖然心裡厭惡,但表面上也只得含羞地笑了笑。

張慎言見此更加春0心蕩漾,一時不由得把自己腦後的辮子摸了起來,一想到自己如今成了大清的官員就想到了大明皇帝朱由檢對他的傷害,不由得咬牙切齒起來:

“朱由檢,你等着吧,潞王這麼一反,再加上唐世濟、郭庸等人,我看你的江山還坐得穩坐不穩!”

說着,張慎言就得意地笑了起來,並吩咐道:“去準備熱水,老爺我要沐浴更衣見攝政王。”

張慎言相信只要自己策動江南潞王造反這件事讓攝政王多爾袞得知,自己肯定能得多爾袞青睞。

但就在這時候,張慎言的心腹管事走了來:“老爺,南邊剛剛傳來消息,潞王敗了!福王也敗了!”

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
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